APP下载

大班开展社团活动的意义

2021-09-30毛桂红

下一代 2021年5期
关键词:互动兴趣

毛桂红

摘  要:课程实施强调活动的计划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提倡集体、小组、个别学习的方式相结合,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机智,抓住最佳教育时机,以适应幼儿的个体差异。在实施基础性课程和园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还尝试通过“小社团”活动,作为课程的补充,以求更好的将幼儿个性化的特点与课程内容有机整合。让孩子们让自己的爱好有所展示与发挥,同时获得更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兴趣;年龄特点;互动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 。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由于所处的发展阶段、教育环境、生活经验不同,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自己独特的兴趣 。

那么在幼儿园活动中能否有一种活动既能让孩子们尽兴的在自己的爱好中快乐徜徉,又能在自己的特长中获得提高呢。

上学期,我们从幼儿自身兴趣爱好出发,开展了混班形式的“小社团”活动,目的在于为孩子们的爱好或者某一方面的技能提供更大发挥展示的空间。经过近一年的摸索实践、我们有了不少体会:

一、制定“小社团”活动内容

将新课程中的主题以及园本课程内容相结合,进行提炼和转化课程内容,将目标有效转化为幼儿的身心发展。“小社团”中的内容各具特色, 以满足幼儿更高的活动需要,可激发幼儿交往、建构、音乐、绘画、观赏等方面的兴趣, 注重幼儿 想象创造,动手操作,艺术表现,大胆表达,创新自信各种能力 的发展 , 使幼儿在自然愉快的活动中得到提高。

舞蹈—— 在节奏强烈的乐曲中,大胆动作,展示自己

非洲鼓—— 发挥想象创造力,用不同材质的材料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武术 —— 熟悉武术的基本动作,通过有力的动作,展示出一个“小小男子汉”

主持 —— 在快乐的主持游戏中熟悉单词,培养对英语的兴趣。

木工—— 通过不同的积木搭建,创造出孩子们设计的“建筑”

合唱—— 用正确的发声方法,让幼儿更喜欢这一活动,能大方,自然的演唱

美术 —— 掌握基本绘画技能,鼓励孩子用作品展示自己对美好世界的感受

二、将基础课程、园本课程有机渗透于“小社团”活动

任何活动内容的开展,都应遵循幼儿的经验以及已有认知,作为课程活动补充的“小社团”,对于活动的预设,都尽量从近期開展的主题活动出发,进行设计,实施。例如:在 9 月的中秋节期间,舞林大会就安排了“月亮船”歌曲,让孩子们感受舒缓的乐曲,也呼应了“中秋团圆”这一温馨的体验;国庆节,中国功夫安排的内容是有力雄壮的“大中国”进行动作练习的背景音乐;舞林大会则让孩子们在“红旗飘飘”的歌曲表演中,自然增强“我是中国人”的爱国情感体验 ……

三、活动实施的注重不同年龄以及不同幼儿的个性特点

既然是从幼儿兴趣点出发的活动,不同的内容就会有不同的目标指向。比如:“画神闲”是将幼儿的绘画技能以及想像,创作绘画的能力进行提高;“故事大王”则侧重于让幼儿在语言表达中能更完整,大方的表述,表演。“舞林大会”能让幼儿的舞蹈动作以及表现力进一步发挥 ……

但是同一个目标的达成度以及采取的形式却是因人而异的。每阶段的活动设计,都必须有善 于洞察孩子的目前能力 作为基础 。要从孩子的现有能力水平出发, 运用互动策略 ,使他容易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 ,从而让这种 精神力量, 帮助孩子 维持并发展兴趣

在组织、开展活动时,常会发生幼儿参加了几次后就不愿继续参加的情况。分析原因大致如下:孩子发现活动与自己电视上看到的,或者想像的不同;活动中遇到困难,害怕胆怯了;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觉得不好玩,想参加其他的“小社团”,想看看他们的活动了。

这时,教师必须通过有效的互动策略帮助幼儿坚持下去,这也有利于幼儿坚持性的培养。比如: 经常用微笑的目光鼓励幼儿,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更多的关注幼儿活动过程,而不是只关注活动结果;更多的关注幼儿在活动中所付出的努力,而不只关心最终结果;要更多的关注幼儿的进步,对他进行纵向比较,而不将他与其他幼儿作横向比较;不要只看到不足,要有意识地去发现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孩子就能通过与我们的互动,逐步将这种快乐的情绪迁移到参与的活动之中。例如:在进行大班“舞林大会”时,我发现隔壁班级的琳琳小朋友身材瘦小, 动作的节奏感相对其他孩子较弱,动作协调性差, 常常跟不上音乐。参加了一次,她就对自己选择的“舞林大会”活动产生了退却心理,怕自己跳不好。 但可以看出孩子真的很喜欢舞蹈,常常一听音乐就跳跳扭扭。而且韧带很松,柔韧性强。于是, 我让 她 给同伴表演 小花朵开花的动作,充分发挥她动作柔韧 的 特点 ,使这位小朋友 在舞蹈中 找到了自己的特长, 不但获得愉快的体验,还逐步提高了她的自 信心, 每周一到小社团活动,她就早早来园,一直期待着活动呢 。

从这件事,我更深刻的体会到: 快乐是维持孩子兴趣的稳定剂。 只有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在快乐中才能更持久的发展兴趣 ,从而为其以后的提高创造可能。

四、活动意义

通过一段时期的“小社团”活动,我得到了不少在半日活动带教之外的收获:

以幼儿实际年龄特点为基础开展不同的组建形式,让幼儿以兴趣与爱好为选择基础,让他们的特长在原有水平上能有更进一步提高, 让孩子在活动中不断获得自身的超越。 促进幼儿身心更健康的发展,开展小社团活动打破了以前幼儿在幼儿园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的局限,为孩子提供更多与人交往的机会,鼓励他们大方与其他班级幼儿互动,逐渐培养积极乐观的个性。

小社团活动是对幼儿园有课程的补充,根据多元智能的发展理论,兼顾幼儿的个性爱好,发掘孩子的发展潜能,增加个年龄段幼儿的相互交往,给幼儿自主选择的机会,找到自我发展的空间,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相信在不断的实践以及反思调整中努力尝试,一定会让每位幼儿 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爱好特长,并在这 一方天地中,越飞越高,快乐翱翔。

课题基金:2020年度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社团活动在大班幼儿素质教育中的有效性分析》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编号DX:[2020]GHB103

猜你喜欢

互动兴趣
用互动方式打通两个舆论场
手机报面临的发展困境及纾解之道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