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微课助力学生协作学习

2021-09-30盛赜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1年9期
关键词:协作学习微课教学信息技术

盛赜

[摘 要] 微课是精炼的小课程,时间短、主题突出、内容具体,适宜在课前、课中、课后展开灵活应用,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理解和巩固。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借助于微课来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有利于满足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需求,增进学生对信息技术課程知识、技能的深度掌握。

[关键词] 信息技术;微课教学;协作学习

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点多、实践性强,常规化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程主导者,学生被动学习,教学效果不理想。“微时代”背景下,微课以短小精悍、快速传播、反复学习的优势,契合学生对知识的探究需要,让学习更具针对性。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灵活运用微课,辅助学生个性化学习。同时,结合学习活动,构建以微课为特色的协作课堂,通过微课教学案例,鼓励学生以小组方式参与互动,增进对知识、技能的深度加工,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提升教学质量。

一、微课支持下协作课堂的理论基础

(一)微课学习模式

微课是相对而言的,微课的“微”体现在课时短小,可以是某一知识点的深度讲解,可以是习题训练,可以是主题学习。微课在内容上具有开放性、针对性,突出学习主题,以简洁、高效、直观、多样的方式呈现学习内容,聚焦学生难疑点,以图文并茂、动画、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学生熟练掌握之目的。同时,微课以视频方式为依托,以适宜网络化传播的方式,便于学生展开共同学习,从交流中相互碰撞,在互动中达到教学相长。

(二)协作课堂呈现

协作课堂的显著特点是小组合作,以合作的方式共同参与学习,强调学生间的互帮互助、互通互融,将学习目标和协作任务串联起来,指引学生在自主、合作、发现中分享知识,获得全面成长。协作课堂,同样关注学生个体独立学习,在小组协作氛围下,以对话、商讨、辩论等形式,参与对话题的交流、论证,促进高效学习。微课支持下的协作课堂,利用微课将学习任务纳入协作活动中,让学生在观看微课、交流微课中深度内化知识,发展学科能力。

(三)学习活动策略

在教学设计中,学习活动是重要部分。根据教学目标和需要,教师要灵活运用活动策略,将教学理念、学习理论融入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通常学习活动包括活动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资源环境等要素。基于这些要素来构建教学活动方案,明确活动内容与形式,贯穿教学目标。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主动者,教师是组织者,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优化教学资源和环境,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二、微课支持下信息技术协作课堂构建的一般流程

(一)微课环境下协作课堂的构建思路

将微课融入协作课堂中,微课作为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媒介载体,要与课堂学习活动相结合,构建完整的教学流程,便于学生与微课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双向互动学习。微课的设计,要坚持以生为本,要结合教学目标,细化微课学习任务。同时,根据课堂活动设计需要,衔接好学习活动、教师、小组合作、微课支持等环节。如图1所示。

(二)微课支持下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流程

微课支持下的协作课堂,以具体的学习活动为主线,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小组合作环境。

第一,协作情境的搭建。协作课堂,要先设置学习小组,由学生分组来参与课堂活动。微课任务的布置,将微课导入小组学习活动中,由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自主学习、互助交流。教师要明确小组任务,便于以小组方式共同参与学习活动。第二,设置学习任务。明确了小组分工,将学习任务分派给小组,小组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展开自主学习,观看微课,了解知识点。对学习中的问题展开组内交流。小组写作任务,可以划分为若干子任务,便于学生分工协作,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应用。第三,协作学习。该环节以讨论、交流为主,围绕学习任务,展开小组内探究。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观点,与组内学生展开碰撞,分享学习经验,激活学习趣味,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第四,教师引领与总结评价。围绕协作课堂,教师要做好指导,对学生探究任务给予提示、说明,对学生遇到的难点给予启发,把控课堂学习进度和方向。同时,要强调学习评价,特别是将“自评互评”“成果交流”纳入重点环节,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增强协作互助效用。通过微课协作学习与总结,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成效。

三、初中信息技术微课支持下协作课堂的应用实例及教学总结反思

结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引入微课来构建协作学习课堂,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优势,促进学生间的互助与交流。以《Photoshop路径工具》为例,探讨协作课堂的构建过程,鼓励学生在合作、互助中完成学习任务。

(一)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对“Photoshop路径工具”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Photoshop相关工具,能够运用绘图工具进行简单的图像处理操作,掌握Photoshop的一般技能和绘图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难题,很容易放弃。协作学习课堂的构建,旨在通过分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充分发挥同伴互助优势,来消解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的疑难点。同样,结合Photoshop软件学习案例,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导入学习任务,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满足感,增强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自信心。

(二)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分析

在本节教学任务设计上,主要学习目标有:一是知识与技能,认识Photoshop路径工具,了解路径工具的使用方法;运用路径工具,对简单的图像作品进行实践、创作。二是过程与方法,学习微课,了解Photoshop路径工具的功能介绍,通过观看微课,认识路径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展开合作学习;通过实例操作,让学生尝试将“苹果”变形处理为“苹果”标志,学会路径工具的迁移运用。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体验到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乐趣,通过Photoshop路径工具的学习、操练,激发创作思维,培养审美情感。本节课程,对重难点的确定,学习并掌握Photoshop路径工具的使用方法,难点是掌握软件操练的步骤,能够根据不同创作主题,选择恰当的路径工具展开作品创作。

(三)协作学习课堂的活动设计

以微课为支持的协作学习课堂,对课堂活动的设计,需要把握几个环节,即案例导入,新课讲授,任务驱动,协作交流,总结评价。

从本节教学案例实施结果来看,依托微课来辅助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更能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参与积极性,特别是通过分组方式,由学生自主观看微课,了解本节知识重难点及学习任务。结合教学目标,分解学习任务,由学生自己动手操练,合作交流与分享学习经验,整个课堂协作氛围浓厚,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对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良好。同时,反思协作学习课堂的构建,还需要从以下几点来改善:第一,尊重学情,激活学生主动性。在微课设计、协作活动组织中,学生是参与主体,要围绕学生展开学习任务分解,顺应学生心智规律,以趣味性任务,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操练活动。第二,把握教学目标可行性。对具体学习任务的细化,要确保可操作性、可行性。学生能够通过微课,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能够结合案例,展开自主实践。学习目标的分解、分层,便于学习任务的达成。第三,体现任务渐进性、梯度性。考虑到学生信息素养的差异性,在微课任务设计上,要建立梯度学习目标,便于开展针对性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

参考文献:

[1]邓石红.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分析[J].现代信息科技,2020,4(3):140-141.

[2]陈健平.基于微课支持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协作学习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7):51-52+57.

[3]张玉红.情境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7):119+32.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协作学习微课教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云计算环境下协作学习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项目教学法在《微机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的意义及方法
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混合学习模式及其实施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