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把剪子一张纸,剪出人间万象事

2021-09-30常莹莹

共产党员(辽宁) 2021年18期
关键词:萨满满族柳树

文/常莹莹

赵志国作品——《玉米丰收》

汪秀霞作品——《柳树妈妈》

侯桂芝作品——《老祖神嬷嬷》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是这一地区的民众为了满足精神生活需求而创造,并应用和传承的一种民间艺术样式,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表达了民间文化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民风和历史文化。数百年来,这种满族民间剪纸艺术在辽西医巫闾山地区广泛流传,世代传承。2006 年,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源于祭祀仪式的剪纸艺术

医巫闾山位于辽宁省西部,横跨锦州、朝阳、阜新三市,地处红山文化区域,满族、汉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共同生活于此。“医巫闾”是东胡语“伊古奥利”的音译,意为“大山”,名字本身蕴含着北方民族神山崇拜的萨满文化意识。从公元前11 世纪到公元1622 年,满族的先人曾4 次大规模走进医巫闾山,他们与当地的东胡人组成新的民族共同体,将山林文化与游牧文化融合成医巫闾山带有强烈原始萨满色彩的乡土文化,并因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而得以保留至今。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起源于原始崇拜的祭祀仪式,是萨满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满族先民无法应对自然灾难,幻想世间一切物质都与人一样具有生命和灵魂,于是利用树皮、兽皮、鱼皮、木材等材料来雕刻或剪裁诸神形象,进行原始崇拜活动。这些仪式活动相沿成俗,最后发展成一种剪纸艺术。最初的剪纸主要以树叶、桦树皮、鱼皮、兽皮为材料,用铁剪和猎刀剪划而成,其造型粗犷,可站可立。一代又一代的满族人以多种文化传承形式接续民族的精神血脉,民间流传的大量创世神话成为剪纸的重要题材。到了明清之时,随着中原地区汉民族的不断迁入,农耕文化和农业社会的习俗也被带入医巫闾山地区,剪纸题材增加了地方性的习俗,包括日常生产习俗与婚丧嫁娶、祭祀节庆等习俗。剪纸沉淀在医巫闾山地区的民间,民众的服饰、鞋帽、箱柜、窗户等生活用品就已经离不开描剪花样了。

如今,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不再是一种祭祀和崇拜的物象,已从文化产物、艺术研究、艺术表演等各方面融入人们的生活。医巫闾山地区的民众依然喜欢用剪纸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他们在窗户上张贴喜字,在房屋的顶棚剪贴团花,象征阖家团圆,在栋梁上粘贴剪纸以表达吉祥丰收、四季平安的希冀。

原始文化与民风民俗的剪纸题材

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以原始的自然神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等为主要题材内容。这些原始生态剪纸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对祖先神灵和动植物神灵的敬畏之情,保留了最原始的剪纸艺术生成形态,不但内容神秘,还记载了大量的远古文化符号。头上长着柳枝的柳树妈妈、形态怪异的九乳妈妈、三层树干的通天树、腹乳如山的嬷嬷人……正是这些如今看起来神秘怪异的图案,蕴含着天地、自然、人类之间的种种关系,记录着人类的祖先将自身与世间万物融为一体,与自然界的动植物相依共存的生命状态。这种文化形态是人类童年时期的记忆,既对自然万物充斥着纯真的依赖,也有着无尽的感恩敬畏之情。而如今,这些剪纸作品诞生并流行于民间,大多是作为艺术品,并被民众赋予了新的时代寓意。

另一种是文化融合形态剪纸,以当地民风民俗为内容题材。经过历史上几次大的民族融合,其本土的萨满文化也受到外域文化的浸染,剪纸逐渐成为美化人们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剪纸作品的内容也逐渐贴近生活。这类剪纸具有极其宝贵的民俗价值,是建立在生活积累基础之上的再创造。更多的是以风俗画面来解读生活,传播着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做豆腐”“打马掌”“编炕席”“打麻绳”等日常生产习俗是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的重要内容,婚丧嫁娶、祭祀节庆等节令习俗在医巫闾山满族剪纸里也有所呈现。一幅幅剪纸作品叙述了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也再现了濒临绝迹的生产技术,以及逐渐被人们遗忘的生活画面。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不仅刻画记录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诸如窗花、喜花、生命树、祭树既是婚礼、节庆、祭祀等活动中重要的符号形式,又是日常生活用品、服装、鞋帽的主要装饰刺绣图样。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已深入到当地民众生活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各种式样图案的剪纸无所不及。这些剪纸既有萨满文化的内涵,又有农耕文化的生活情趣,是满足情感需求和调节精神生活的艺术语言。

柳树造型与萨满文化的剪纸特色

满族热烈豪放的性格和医巫闾山地区的文化底蕴,影响了剪纸的风格样式,决定了其艺术特色。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的整体风格具体表现为造型朴拙、风格简洁,且剪法技艺独特。在色彩语言方面,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主要以红色为主。因为红色能在最短的时间迅速吸引人的注意力,而且也可以更好地表现出剪纸内容的神秘性和迷幻性。在剪纸构图方面,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十分善于利用留白进行画面的创作。这样的结构突出画面的主题,同时展现了画面的意境联想空间,增加作品的层次感。作品大多采用风俗画的排版方式、大写意的技巧以及神偶雕刻中的阴刻技艺,使作品带给人们主观臆想,不受现实束缚。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中的许多造型题材一方面是来源于对动植物、山神等的崇拜,其中较为重要的就是以“柳树”为主的造型。柳树被认为是满族的生育神,满族素有拜柳树的习俗。如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作品《柳树妈妈》,以人物身轴对称,人物头发与柳树树枝相融合,头发的形态为舒展的柳叶,枝条轮廓曲线柔和、顺畅,彰显着自由而鲜活,服饰上以花鸟及动物为纹饰,表现了自然神以及动植物在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也描述了山草林木等合而为一共享自然的灵魂状态。

另一方面,萨满文化也深深影响了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的艺术风格,这也导致了剪纸中含有大量有关萨满宗教的情景,如《拉手人》 《萨满神鼓》 等。张波的《萨满神鼓》具有符号般的神秘色彩,作品中充满了大量的巫仪神偶色彩。其个性鲜明的造型为医巫闾山地区的满族剪纸艺术平添了无穷无尽的能量。《拉手人》则利用对称的构图形式,将脚踩神兽的拉手人两两相对,表情严肃,姿态动感,画面饱满含蓄,寓意深刻。

在信息时代,自然崇拜和农耕文化已成为历史记忆,而了解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保留的那份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吸收多元文化的包容性,是引领我们重新找回精神家园的路。为进一步将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传承下去,政府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北镇市多所中学已经将剪纸纳入艺术课的重要内容,为满族剪纸扎下了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根,让原型文化的生命之树常青。

猜你喜欢

萨满满族柳树
浅谈呼和浩特市满族文化
何为萨满:人类文明史的眼光
浅谈满族装饰纹样中的萨满文化元素
柳树
会治病的柳树
狩猎社会与熊崇拜的出现
柳树的春天
“尼山学”的出现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