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环境”助力新征程
——辽宁省开展“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活动综述

2021-09-30

共产党员(辽宁) 2021年18期
关键词:营商政务法治

“推广政府部门对企业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理念”“在政务服务大厅、银行、医院等机构设立老年人服务窗口”“在公交站台增设乘客候车时间牌”……2020 年11 月29 日,由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局组织开展的打造辽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金点子”征集活动正式启动以来,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数千条建议和意见,富于创意、饱含诚意,纷至沓来。

一个个“金点子”,承载着广大群众特别是市场主体沉甸甸的期盼,更是满满的信心。“对辽宁来说,营商环境已经不是战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事关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从2020 年11 月起,围绕推动全省广大公务员践行服务宗旨,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省直机关工委、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在全省公务员系统开展“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活动。近一年来,“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正在辽宁大地上形成生动局面。

改革:“平地”变“高地”

办事方便是良好营商环境最直接的体现,而最方便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提速。

“快,真快!”在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落户的企业,对审批程序的感受众口一词。2018 年9 月4.5 个工作日办结的1.0 版本,通过6 次升级,形成了当前的“企业设立、印章刻制、税务发票申领、社保登记、医保登记、公积金缴存登记、银行开户”7 个环节3 小时办结的7.0 版本,优化审批流程,企业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办事更方便了。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好”如何实现?归根到底靠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改革的关键一项。辽宁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提升。取消下放调整省级行政职权1005 项,精简率50.7%,成为全国省级行政职权事项最少的省份之一。推进自贸试验区精准赋权工作,共下放省级行政职权事项454 项。对全省11.4 万项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逐项优化流程,平均办理时间缩减比例达79.62%;平均办理环节2.39 个,减少23.15%;平均跑动次数0.44 次,减少60.54%。

“更精准地‘放’,放出活力、放出创造力;更到位地‘管’,管出公平、管出质量;更优质地‘服’,服出便利、服出实惠。”对于“放管服”改革的目标,广大公务员的共识越来越强烈。

“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是实现办事方便的抓手。辽宁省持续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开展“百日攻坚战”,全省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100%,实现了统一身份认证和电子监察。省级实际网办率达到95.6%,198 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省通办”。2219 项“高频刚需”事项接入“辽事通”。在全省组织开展“一件事一次办”、流程再造、政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政务服务驿站和“零证明”城市等5 项改革试点工作。在乡镇(街道)、村(社区)服务中心、金融网点设立“政务服务驿站”便民服务网点,打造基层“一站式”综合便民服务平台,让群众办事实现“身边办、就近办”。

深化项目审批改革,实施联合审图、多测合一、告知承诺等改革举措,全省工程项目审批时限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压缩至90 个工作日以内,审批效率提升60%以上。政府投资房屋建筑类等11 个大类1 万余个工程建设项目依托工程审批系统实现并联审批,网上办件量达到3.7万件。特别是加快5G 通信工程项目审批,已被国家作为可复制改革经验向全国推广。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聚焦“企业开办”全程网办,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大力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应用,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一般性企业开办2 个工作日内完成。持续推进第一批106 项“证照分离”改革,惠及企业18.6 万户;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对全部528 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开展“证照分离”全覆盖试点。持续深化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调整78 项中介服务及评审事项内容。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对同一申请材料的名称、表述内容、审核标准不统一,导致信息难以共享互认或复用,结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同样的审批事项,这个区需要提供的材料,在其他区就可能用不了;同样一份材料的内容,这个区认可,别的区却通不过……这些让办事企业、群众头疼的普遍性问题,在大连正在得到彻底解决:将“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次提交”合而为一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破解企业和群众办事堵点、痛点、难点问题的抓手,积极推进申请材料、审核准则、审批流程“三统一”改革。经初步测算,“三统一”改革后,办事群众平均跑动次数可减少60%,通过共享方式减少提交材料超过40%,以情景式并联或串并联相结合的方式可减少办事环节80%以上。

改革向纵深发力,激发出营商环境无限活力。

法治:“乏力”变“给力”

法治彰,信用立,预期稳。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有专家解释得很到位:“营商环境建设重点不在于惠而在于信,并不是说政策优惠有多大,关键在于政策要有稳定性、公信力,让人感到可信任,这样的营商环境才是可持续的。”

科学立法是前提。辽宁省着力完善营商法规体系,制定出台《关于解决法治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为辽宁振兴发展实现新突破提供法治保障的意见》,各地出台贯彻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的政策、实施细则、管理办法等规章文件300 余件,全省废止23 件不符合要求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各市共清理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1648件。省高级人民法院制定《关于推动实现“三个不用找关系”的实施意见》,持续开展“依法纠正涉产权错案”专项行动。省司法厅出台《辽宁省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条例》,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6.16 万件。

依法行政是关键。制定施行关于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指导意见和政法机关“十个严禁”,开展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出台《辽宁省政府部门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实现“清单之外无权力、清单之外无审批”。按照省、市、县“三级八统一”原则,逐个系统、逐个行业、逐个事项开展流程再造,最大限度压缩权力的寻租空间,减少审批环节自由裁量权,取得1+1>2的改革效果。

公正司法是保障。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开展“依法保护涉市场主体人身及财产安全”专项活动,建立健全涉市场主体犯罪案件审判长效机制,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法治连着信用。“只有在法治环境下,才能形成公平竞争的规则和秩序,降低交易成本、维护信用关系,保障各种经济活动顺利进行。”广大公务员对此深有感触。

持续建设诚信政府,以“政府拖欠、政府违约、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为重点,连续3 年开展政府失信行为专项整治。2020 年共解决失信问题2925 个,涉及金额149.78 亿元。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初步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构建省、市、县三级信用数据征集体系,并与省政务服务平台、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对接,初步实现重点领域联合惩戒、信用监管。在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14 个领域建立了信用监管制度,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同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强化知识产权执法保护,推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省委政法委发挥产权保护协调机构作用,同省知识产权局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地方立法,加大执法司法保护力度。省检察院探索完善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办案模式。

法治的权威、规则的信用,正在每个人的心中扎根。

创新:“短板”变“跳板”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沈阳市以制度创新为牵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全市组织开展“万人进万企”活动,万余名干部投身其中,建立“一对多”“多对多”帮扶企业机制,深入企业送政策、察实情、解难题、促发展。着力探索建立企业诉求问题解决新机制,建立了干部及其所在单位自办、责任单位专办、市领导工作专班办理、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四级诉求问题办理体系;对疑难问题解决形成市领导专班机制,设立政府诚信、涉法涉诉等12 个市领导工作专班。针对政府失信、办事难、企业配套不健全、政策落实难等企业反映强烈的共性问题,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形成制度化解决方式。“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涵,将干部帮扶工作制度化,创新帮扶模式,为企业当好信息员、联络员、协调员、服务员,点对点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沈阳市营商环境建设局的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本溪市公安局明山分局北地派出所户籍民警热情地为群众解答户籍业务办理问题

“不是来一趟,走个过场,而是实打实地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燃眉之急,并且作为一项制度长期施行,这让我们创业兴业的信心更足了。”在沈阳,这种感受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经营者的共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优化营商环境,同样需要发动创新这一引擎。事实证明,哪里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哪里的营商环境建设就往往率先实现突破。

着眼于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增强群众特别是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辽宁省围绕创新下功夫、做文章。

建立“首问负责、容缺受理、否定备案、代办服务、绿色通道”等制度,出台《辽宁省各级各类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与服务标准化指引》,实现“线下大厅”(政务服务中心)和“线上大厅”(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相互补充、有机结合。将省级9 个、市级172 个、县级796 个部门自建中心纳入政务服务体系,做到服务统一、平台统一、评价统一、监察统一。

“企业基础信息录入平台数据库、企业经营者下载安装锦州通APP 后,即可通过手机在线提报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届时,政府部门将由专人第一时间受理解决,企业经营者可在线对政府部门解决问题情况进行评价。”去年,锦州市“企业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之际,公开发布了《致全市广大企业经营者的一封信》。作为试点,锦州市按照“网格化”工作模式为“项目管家”赋权赋能,这一经验很快在全省推广。

围绕创新服务载体,全省共配备项目管家7284 人,覆盖19349 个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和高科技等新经济项目,帮助协调解决各类问题。聚焦解决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体验差、获得感不强”问题,各地各部门普遍开展“局长跑一趟”“一把手进大厅、坐窗口”活动,以一名办事群众身份或陪同群众全程跑一趟办事流程。大力解决群众投诉的问题,全面加强12345 平台(原8890 平台)的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和制度化管理,实现受理、转办、办理、反馈、督办、考评全流程闭环管理,办结率、满意率得到大幅提升。

为解决企业登记注册取证时间相对滞后、不同部门重复提交资料、多部门审批、一照多证等问题,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在全国首创“经营资格综合凭证”行政审批制度,在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上取得新突破。据了解,“经营资格综合凭证”是大连片区在实施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基础上,将全部涉企经营资格汇集到一个凭证上,企业只需一个营业执照和一张综合凭证,就可以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片区内,“经营资格综合凭证”可代替其他所有经营资格许可。

创新渐成气候。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因企施策,创新推出“四办”工作法,建立“企业问题归集机制”“企业问题台账机制”“问题分拨、承办、反馈机制”“分类施策工作机制”“协同创新机制”“督查问责机制”等6 项机制,多渠道、分层次精准解决企业诉求,提升了市场主体满意度。

如今,在辽沈大地上,“营商环境就是我们自己”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的氛围日益浓厚。精心涵养下的良好营商环境正如源头活水,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扎下根来、茁壮成才,让广大群众稳下心来、安居乐业……

猜你喜欢

营商政务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渝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激活母城发展新气象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更正——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汕头在粤东首推“5G+政务服务”
云南芒市推进“融媒体+ 大政务”平台试点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