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未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对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021-09-29石小翠胡美云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脑神经神经细胞神经节

石小翠,胡美云,杜 寨,宋 佳

急性脑梗死(ACI)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是因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的不可逆性损伤,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2]。该病若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会遗留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极大影响患者家庭和预后。关于ACI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急性期(发病6 h内)予溶栓治疗可尽快恢复脑组织血供,但部分患者错过了最佳溶栓时间窗,受治疗时间(发病>6 h)、病情等因素影响,临床应用受限,而对此类患者临床常采用神经保护剂治疗,依达拉奉即为其中一种。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和增加脑梗死区域血流量,预防脑水肿,控制迟发性脑神经细胞凋亡,并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减少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3]。但有研究发现单一神经保护剂治疗未溶栓ACI效果不理想,并认为联合应用多种神经保护剂可能疗效更佳[4]。新近研究发现,当脑组织发生缺血或缺氧改变时,脑内神经节苷脂水平会骤降,故需补充外源性神经节苷脂以减少脑神经细胞凋亡[5]。神经节苷脂是一种存在于神经细胞膜内的含唾液酸糖的神经鞘脂,能促进受损脑神经细胞再生,恢复脑神经支配功能[6]。故此本研究旨在观察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未溶栓ACI患者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纳入及排除标准

1.1.1纳入标准:符合ACI诊断标准[7],并经CT或MRI检查证实诊断;初次发病、单一部位梗死者;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20分;发病时间>6 h;伴一定程度认知功能障碍;不伴其他引发认知功能障碍的疾病;具有溶栓治疗禁忌证;年龄44~72岁且性别不限;未昏迷,意识清楚可配合本研究者;临床资料完整。

1.1.2排除标准:伴精神疾病、依从性差无法配合治疗者;大面积梗死、多发梗死昏迷者;行溶栓治疗者;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伴遗传代谢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者;伴重度心、肝、肾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者;伴恶性肿瘤、颅脑外伤、颅内感染者;临床资料欠缺或中途退出研究者。

1.2对象及分组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未溶栓ACI患者113例,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54例,2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见表1。

表1 未溶栓急性脑梗死2组基线资料比较

1.3治疗方法 2组入院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予吸氧、阿司匹林抗凝、甘露醇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改善微循环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合并基础疾病者予相应调脂、降血压、控制血糖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30051)3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每日2次静脉滴注,每次30 min滴注完毕;在对照组基础上,研究组加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北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3980)6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30 min滴注完毕。2组均7 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

1.4观察指标

1.4.1临床疗效:基本痊愈: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基本消失,NI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90%,且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显著缓解,NI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46%~90%,且病残程度1~2级;进步: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一定程度缓解,NI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18%~46%,且病残程度2~3级;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NIHSS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8]。以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计算总有效率。

1.4.2NIHS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1 d采用NIHSS量表评估2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总分45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9]。

1.4.3认知功能障碍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1 d选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估2组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满分30分,评分越低表示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10]。

1.4.4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1 d选用Barthel指数评分评估2组日常生活能力,总分100分[11]。

1.4.5不良反应: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2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未溶栓急性脑梗死2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未溶栓急性脑梗死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

2.3MMSE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升高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4 未溶栓急性脑梗死2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分)

2.4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升高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5。

表5 未溶栓急性脑梗死2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分)

2.5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虽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未予特殊处理症状自然消退,未影响后续治疗。

表6 未溶栓急性脑梗死2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ACI是临床较常见的致死性脑血管疾病,约占所有脑血管疾病的75%,是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及血小板功能异常导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而产生缺血、缺氧坏死,脑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大量产生造成的脑神经功能缺损性疾病[12]。该病多发于老年人,目前随社会老龄化的加重,发病率逐年升高,且致死率为10%~15%[13]。部分患者会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还有部分患者会表现为记忆力降低、判断力和处理事情能力不同程度下降,这些改变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缺血损伤是一个复杂、多因素、多途径相互作用的酶促级联反应,当脑组织血供中断后,脑神经细胞能量也相继耗竭,在大量乳酸堆积、神经递质异常释放及大量氧自由基生成的作用下,导致脑神经细胞损伤。但因脑组织血供丰富,有侧支循环存在,使得早期脑梗死区域仍有大量活性神经细胞,故本病治疗关键在于有效恢复梗死缺血区域供血,恢复脑缺血缺氧状态,减轻继发性脑损伤,促进局部微循环及受损脑神经功能恢复[14]。

关于ACI的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对于急性期(发病6 h内)错过最佳溶栓治疗时间窗的患者临床常采用神经保护剂治疗,以阻断酶促级联反应的发生,控制脑组织死亡,从而促进受损脑神经功能的恢复。依达拉奉为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具有较高脂溶性,血脑屏障穿透率高达60%,进入人体后可在脑内病灶区域迅速达到有效作用浓度,缩小缺血灶体积,一定程度减轻氧化负载、抑制脑神经细胞凋亡,进而改善受损脑神经功能[15]。依达拉奉还可快速减轻因花生四烯酸引发的脑水肿,抑制脂质过氧化,控制迟发性脑神经细胞凋亡,减少炎性递质产生,以抑制脑神经细胞氧化损伤[16]。但有研究发现单一神经保护剂治疗未行溶栓ACI效果不够理想,并认为联合应用多种神经保护剂可能会获得更佳的疗效[4]。

新近研究发现,神经节苷脂可在体内合成,当脑组织缺血缺氧时,脑内神经节苷脂水平会骤降,故需补充外源性神经节苷脂以保护缺血性脑损伤、减少神经细胞凋亡[17]。神经节苷脂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神经细胞膜内,能有效维持神经细胞膜Na+-K+-ATP酶活性,降低神经细胞含水量,缓解脑水肿,并可有效抑制Ca2+内流聚积,阻止细胞膜脂质分解,有效减轻脑神经损伤[18]。近年多项研究发现,神经节苷脂是脑神经生长和发育的必需物质,可促进神经系统再生,还可减少氧自由基生成,有效保护神经营养因子,能从多个病理环节入手保护脑神经细胞,促进脑神经功能的恢复[19-22]。神经节苷脂与神经细胞膜结合稳定性高,进入人体后2 h即可达浓度峰值,并主要经肾脏排出体外,不良反应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未溶栓ACI患者较单一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更能提高疗效,减轻脑神经损伤程度,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分析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为,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可发挥协同治疗作用,在发挥清除氧自由基等有害物质、减轻脑水肿和保护脑神经功能等综合作用的同时,还能提高神经营养因子受体活性,增加神经营养因子的合成与释放,促进受损脑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整体疗效。

综上,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未溶栓ACI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减轻脑神经损伤程度,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且应用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脑神经神经细胞神经节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动起来,让十二对脑神经一起跳舞
沉默RND3表达对氧糖缺失/复氧复糖损伤海马神经细胞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Nurr1基因修饰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长链非编码RNA母系印迹基因3(MEG3)通过p53促进缺血缺氧神经细胞损伤
如何在脑神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
microRNAs在脑神经系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