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析小学高年级文言文教学重点和方法

2021-09-29朱萍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文言课外文言文

朱萍

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从四年级开始,统编版教材就逐渐编入了比较简单的文言文,为学生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教学时要关注文言教材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小学教材编选的文言文都是浅显易懂的短文,尽管如此,学生学习生僻又复杂的文言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要依据学情,把握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更要由浅入深,侧重于某一方面,让学生逐渐接受文言文的相關知识。

那么,要如何明确小学高年级文言文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呢?笔者结合教学经验,谈谈自身的感受。

一、读通课文,感受文言之独特

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第一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读通课文。在大多数的语文课堂上,常见到教师很认真努力地解析文言文,学生也在很认真地记笔记。这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变得被动,最终会导致学生失去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打击学生学习的激情。因此,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文中的注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相探讨理解文中的字词含义,达到读通文本的初级目标。

以教学《自相矛盾》为例。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以做一个教学实验:选择两个语文基础相差无几的班级,一个班级教师仔细讲解认真分析,另一个班级组织学生合作借助文中的注释自行学习读通课文。一段时间之后组织这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的检测,检测结果很明显的就展现了这两种教学方式的差异:教师口干舌燥的讲解并没有学生自己借助注释读通课文的效果好。这是因为教师精讲的课堂没有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考虑在内,也没有将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

文言文的词语意思跟白话文大相径庭的情况很多,多数词汇、句子学生不易读懂。比如《杨氏之子》中的“曰”,有学生觉得理解困难,整句话“孔指以示儿曰”也不易读通。“为设果”的“设”如何解释?这些都需要教师一一从学生的学情考虑设计问题,不能凭教师自身的经验一带而过。帮助学生读通文章是首要教学重点。“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这个句子可以设计三个层次。首先是理解句意,拓展中华文化礼仪教育,引导学生理解杨氏之子。再有10个字里包含5条信息,国籍、姓氏、性别、年龄、特点。然后顺藤摸瓜,领会文言文表达简洁的特点:能用10个字把一个人介绍得清清楚楚。最后再引导学生按照文言句式夸一夸自己的同桌。小学生没有仿写文言文的要求,但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模仿说一说,极大地活跃课堂氛围,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感。

二、多读课文,感受文言之韵律

学习文言文的第二个目标,就是让学生感受祖国历史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发学生对祖国经典文化的崇敬与热爱之情。针对这一点,小学课本中选择的文言文都是文字比较浅显易懂、精练短小的文章。当然选编入课本的文言文也具有很强的故事性,且有明显的教育性。从这样的故事中,学生能学到各种做人的道理、规范和行为等。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文言文,帮助学生发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成诵,让学生发现文言文的美。

文言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就是让学生弄懂句子中的停顿。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首先就需要反复带读。先让学生学习好字词的正确读音和句子的停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学生学习的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文章所蕴含的意义和感情。例如《自相矛盾》一课,在教学时,语文教师第一步要带领学生多读课文,在学生理解“鬻、誉、莫、於、弗、陷、立”等词的基础上,再教学句子的停顿和语气以及文章的主旨和含义等知识。在这样的教学程序下,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就会因为琅琅读书声而变得更加轻松愉悦。

古人读书即要求熟读成诵,学习文言文的第一要点便是背熟。有学者认为小学生启蒙文言文,可以完全不懂文章的内容,但诵读多年之后,但凡情景交融,遇到似曾相识的生活体验,不懂的文字就全都能够读懂了。这样“立体的懂”,成长的关键就在于以熟练背诵为前提。若学生能够通过日积月累地反复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非常自然的事。以反复朗读文言文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体会文言文,能真正了解文言文语言的特点,有利于形成语感。对于小学生而言,熟读背诵,比抽象理解文言文的特点更重要。因此,课上不做过多的内容讲述,留出时间让学生扎扎实实地进行背诵,个人准备,同桌互背,再全班抽查,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熟练背诵。这样的效果远比单纯地讲解好。

三、理解字词,积累文言之基础

文言文反映的是各朝代的文化,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体现的也是各个朝代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教师教学文言文时,要培养学生主动积累文言字词的意识,也要多学习与课文相关的典故和文学常识,引导学生打下坚实的文言字词的基础。有了字词基础,学生才有底气有信心主动去拓展学习,在文言知识上有长进。同时,学生在学习时见识到了我国古代的经典故事,能提高学习的兴趣,进而在学习中慢慢地爱上文言文,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组织学生学习时,学生肯定会有这样的问题:“王戎是什么样的人?怎么看出他很机智的?”在小学阶段,学生字词的量积累不足,没有掌握很好的语言技巧,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先将王戎的相关知识介绍给学生。学生了解了王戎的相关知识,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也会更加轻松,还增加了课外知识,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

四、延伸学习,拓宽文言之范畴

有语文教师总结过:学习语文,三分来自课内,七分来自课外。总结得很到位。对于博大精深的文化来说,语文学习如果只学习课内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语文的课堂教学还是要注重向课外延伸,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有这样的基础,语文学习才能达到课内外结合的教学目标,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一定要注重课本的延伸,引导学生学习课外知识,将课文知识延伸到课外。学习文言文最好的办法,即是联系上下文、根据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来理解文言文。

依然以《王戎不取道旁李》为例。在带领学生学完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阅读其他人物的文言故事,激发学生进一步拓展学习的热情,了解更多古人的教育故事以及每个朝代的文人逸事,从这些故事中感受古人的人格魅力。若如此,学生一定能在每次学完文言文之后主动积极地拓展课外阅读,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外知识,还能提高自己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在教学小学高年级文言文时要依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重难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文言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文言课外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