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且听风吟的牧马人
2021-09-29颜建红
颜建红
出去听课,常常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的老师上课让人觉得行云流水,惊喜不断,既酣畅淋漓,又意犹未尽,这样的课无疑会深受学生欢迎;有的老师上课却让人感觉味同嚼蜡,甚至睡意连连,只盼着下课铃声赶快响起,好早点结束煎熬,这样的课无疑会让学生生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堂吸引力的教师。”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課堂上真正学有所得呢?我觉得我们不妨做一个且听风吟的牧马人。现就如何做一个“且听风吟”的“牧马人”谈谈我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
经常听到老师抱怨学生不喜欢语文课,我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学氛围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是很大的。魏书生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极力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快乐,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有次网上培训时看了卞丽娟老师教学《散步》的课堂实录,她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她共设计了三个环节:阅读初体验——读懂作者心——诗情轻飞扬。其中,第二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本是要探讨本文的主旨,但没有生硬地直接向学生发问,而是设计了一个学生感兴趣又不会有畏难情绪的问题:在这一家四口中,最打动你的人是谁?结合文中语句说说理由。看似不经意的一问,其实恰是教师的匠心独运之处。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人选择“母亲”,有的人选择“我”,有的人选择“我的妻子”,有的人选择“儿子”,并都结合原文相关语句说出了自己的理由。而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卞老师又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得出对生命、对责任的感悟,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本环节的教学目的。
二、善于引导启发,拓展学生思维
我们常常看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在学生思维受阻时,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也不对学生引导启发,就以自己或教参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解读,把准备好的答案强行灌输给学生。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这门科目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有的老师,却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一旦发现学生学有所惑时能及时“刹车”,并加以适当引导,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得以提升。请看下面关于《桃花源记》的教学片段。
生1:老师,既然桃花源中的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渔人为什么一出来就向太守说了?是不是太不守诚信了?
师:你的问题很有价值,很多人读了以后都会这样问。但是,请同学们好好想想,陶渊明为什么写这篇文章,他是不是为了批评渔人的不诚信?请独立思考,再发言。
生2:我认为陶渊明写这篇文章是要描述自己心中的理想社会,所以渔人“诚信与否”不是我们重点要探究的。
师:那文中为什么要写渔人出去后就向太守说了呢?
生2:因为他感到太吃惊了,他简直不敢相信会有这样一个美丽富饶、神奇宁静的乐土,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生3:假如他不说,那课文的四、五两个自然段就应该删去。如果删去,那文章给读者的印象就会是桃花源确实存在。因此,作者是通过写渔人的不守诚信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并暗示世外桃源的根本不存在,特别是写两拨人去都未找到。可见,陶渊明的构思是何其巧妙!
师:同学们的理解很有见地。渔人的“不守诚信”确实是文章行文的需要,大家试着把最后两段删去就会明白。
生4:渔人的不守信是善意的。
师:你的说法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请你说说理由。
生4:源外的战乱、贫穷、剥削、欺压等现实与源里的和睦、宁静、富饶、美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之所以到处作标记,只是想再次回到那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桃花源。他之所以急于向太守汇报,更主要的是想让太守知道确实有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存在。可以说,他的出发点是好的。
师:我想请你说说你的这番解读是怎么来的?
生4:因为这位渔人没有“不诚信”的理由,他给太守讲了以后自己也未得到一丁点奖赏啊!
师:原来你用的是反推法。了不起,老师长见识了。
生5:我认为,如果用“不诚信”来评价渔人就显得太肤浅了。我想请同学们想想,假如你碰到了这样一个世外桃源,你会守口如瓶吗?你就没有与人分享的冲动吗?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老师有意让学生的思维多飞了一会儿,结果学生的创意阅读不断呈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训练。这样的教学真正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也体现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
三、提升教育机智,抓住动态的教学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意外”,而这种意外往往会造成两极性的结果——尴尬或精彩。这就取决于我们教师用什么样的智慧来处理这个“意外”。
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教《宇宙里有些什么》时,课文中有一句话:“……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星星啊。”这时,一个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万万等于多少?”大家都笑起来,有一个学生说:“万万不等于亿吗?”在大家的笑声中,提出问题的学生尴尬地坐下了。于老师感觉到他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于是她问:“既然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什么不说‘几千亿颗星星呢?”这一问,学生都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站起来说:“用万万有两个好处。第一,用‘万万听起来响亮。第二,‘万万好像比‘亿多。”这时,学生们又笑了。其实这个回答是对的。于老师当场给予了肯定,并表扬说:“你实际上发现了汉语修辞中的一个规律,字的重叠可以产生两个效果,一是听得清楚,二是强调数量多。”这时,学生们都用钦佩的目光看向那个学生,而于老师却说:“大家可以想想,我们今天学到的这个新知识,是谁给予我们的?”这时,大家才将目光集中到第一个提出问题的同学身上,这个学生也十分高兴。我想,这对于他以后敢于大胆提出问题,一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可见,一个高效的课堂,一个精彩的课堂,更多地来自这种“临场智慧”的精彩。而这种未曾预约的精彩处理,需要我们在意外面前冷静对待,以睿智的眼光及时发现动态的教学资源,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进而让课堂呈现精彩,让学生充分享受课堂的快乐。
以上三点,是我对教师如何在课堂上“且听风吟”的具体阐释。我觉得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课堂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体,要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敢说。其次,在学生思维受阻或有疑问时,教师可以适当点拨,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探究的时间,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第三,在课堂教学中难免出现一些“意外发言”,我们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千万不能贸然否定,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亦不可轻描淡写,一语带过,搪塞过关,而应机智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因势利导,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虽然新课标的设置注重学生的发展,但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高枕无忧,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了。教师必须时刻握紧手中的“缰绳”,在正确把握文本、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加以组织、引导、指点、纠偏,做一个“且听风吟”的“牧马人”!
作者简介:江苏省常熟市谢桥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