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感·事感·语感
2021-09-29叶水涛
叶水涛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学。中国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语言因表情达意的需要而产生。情感是怎么发生的呢?叶嘉莹女士说:“情志之感动由来有二:一者由于自然界之感发;一者由于人事界之感发。”前者为 “物本感应”,后者为 “事本感应”,这是中国传统审美感应论的两个基本观点,也是语文教学的两个基本出发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心雕龙·物色》),即人的情感随外物的变化而变化,而情感又会触动语词的萌发。“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辞必巧丽”(《文心雕龙·诠赋》)阐明了“物”“情”“辞”三者的关系。
“物本感应”基于自然。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说:“倘若没有对‘物的感受,‘情如何‘迁?‘情不动,‘辞又如何发?”为此,她带领孩子们走出小小的教室,走出封闭的课堂,走进周围的世界,到大自然宽厚的怀抱中去。教学《秋天的田野》一课,她把学生带到郊外的田野里,让孩子们观察秋天田野的场景,真实地感受农作物丰收的景象。生活画面远比课文中的描写丰富,这就把语文符号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了,儿童的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表达的愿望更为强烈。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云:“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自然之物对文学创作具有本源之意义,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语言发展同样有本源的意义。
“事本感应”基于人事。“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在白居易看来,诗人感触生活之事,必然产生对应的感情,由此带来情感的抒发和诗歌的形成。阳台上,李吉林和孩子们把小鸟放回蓝天。她身旁的小女孩正是小鸟的主人,小女孩含着泪水望着小鸟远去的身影。李老师启发她说:“你怎么想到把小鸟放飞的?你想和小鸟说些什么吗?”让她仔细体察自己对小鳥的依恋之情,以及为了小生灵的自由甘愿舍弃的精神。后来这个小女孩把自己的心情写进一篇日记里:“小黑鸟,你为什么不唱歌?你一定在想你的妈妈了。我真舍不得离开你。但是我知道你喜欢蓝天,喜欢你妈妈垒在大树上的窝,讨厌我这窄小的鸟笼,我这就打开鸟笼。你看,我已经哭了,为了让你飞回蓝天,飞回妈妈的身边……”“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这样的文字是真情的流露,自然有感人的力量。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在外物的感召下,人们会心旌摇荡,思绪飞扬,从而产生一种美感,并丰富语感。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即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语感”与“物感”或“事感”有紧密的联系,常常由“物感”或“事感”所激起。夏丏尊先生说:“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叶圣陶先生也说:“要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作‘语感。”
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它基于生活中留意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说:“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这段感物抒怀的文字,描绘传神,情感细腻,用词准确而富有变化,作者无疑有非常良好的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