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利用新媒体参与公共决策的利弊及路径优化
2021-09-27李天一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冲击着我国传统封闭式的公共决策模式。新媒体丰富了公民参与途径、降低了参与成本,同时也提升了问题的关注度和解决速度,且完善了决策者的信息收集方式和回应机制;但也面临着参与秩序相对混乱、问题容易被推向极端、政府对决策问题的控制力低等弊端;因此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利用多种渠道提升公民的素质以及培养新媒体管理者的新技能来应对这些挑战。
关键词:新媒体;公民参与;公共决策
一、引言
由于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共享性、海量性和及时性等特征,这为我国公民了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参与公共政策等各方面内容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渠道,新媒体的出现必将瓦解我国传统封闭式的决策模式。首先,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巴伯的强势民主、无缝隙政府等理论的传播和发展,公民的主人公和权力意识逐渐增强。其次,各种新媒体飞快的发展为公民提供了数量大、质量高、速度快的各种信息,有关公共问题、公共决策和政府的各方面的信息都将逐步透明化,为公民参与决策提供了基础。最后,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不同的社会群体、行业领域和阶层之间充满了许许多多复杂的矛盾,人们对于自己的利益和政治诉求有着很强烈的表达愿望,而新媒体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一条便利、安全、影响力大的渠道。
二、 新媒体对于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优势
(一)参与成本低 、途径广泛
在传统的公共决策模式下,公民如果想要参与公共决策就需要付出很大的时间、金钱等成本。正如达尔在其著作中所提到的“倘若A拥有的资源(例如财富)比B多,那么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笔特定费用的代价对于A来说就比对B来说要低,因为A必须放弃的其他选项要比B少。或者用经济学家的语言来说,就是A的机会成本较低。”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可以自己支配的剩余资源还是相对较少,所以巨大的机会成本对于公民来说还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但是人们利用新媒体参与公共决策的时候机会成本会大大下降,因为公民可以利用新媒体就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相关信息,这样就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且信息也更快更全面。
(二)有助于提升问题的关注度、解决速度
在传统的决策模式下由于管理者考虑到“维稳”的政治目的,管理者通过各种手段做好传统媒体的各方面工作,这就使得事件的真实性难以得到有效、及时的报道,更甚至许多影响恶劣的公共问题在政府的“包装下”成了某些部门的宣传工具和某些领导邀功的机会。正是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事件关注度上升的同时给予政府部门巨大的舆论压力,这种巨大的压力逼迫政府改变以往的不良工作作风。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对于政府形成一种隐形的倒逼机制,部分政府必须改变以往拖拉的工作作风,只有以更快的速度解决人们遇到的问题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和头上的乌纱帽。
(三)完善了决策者的信息收集方式和回应机制
信息的重要性可谓从古至今有增无减,正如陈刚在其著作中提到的,“信息是政策规划的依据,没有完备而准确的信息,就不会有科学的政策规划。信息越全面、准确,政策规划过程中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也就越大。”在新媒体出现之前,政府主要是通过民主座谈会、价格听证会、信访制度等方式来调查民情、民意。新媒体在信息需求方面给予了管理者更多、更可靠的選择,从网络问政、网络调查、政府信箱到政府的微博、微信等等。此外,由于新媒体具有虚拟化、及时性等特点,因此人们在提供有关政府部门缺点建议时不会产生后顾之忧,所以利用新媒体得到的信息相对于传统渠道来说真实性较高。例如,姜周在其文章中指出,“自信箱开通以来至今接件量达到了5783件,当年办理5610件,办结率达到了97%。
三、 新媒体对于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弊端
(一)公民参与决策的秩序相对混乱
美国著名学者英格尔哈特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曾经提到“后物质以价值观”的概念,他以此来说明西方社会的民众在工业化后看重政治、生活和环境质量的状况,并把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和不满意归结于政府没有及时调整政策来适应公众价值观。现如今我国政府同样面临公信力下降的问题,管理者如何实现“知民情、解民意、聚民心、汇民智”对于政策的调整、制定和执行至关重要。然而受制于新媒体的虚拟化特点加上缺乏相关的参与制度,管理者很难实现对参与者的有效甄别。有的管理者甚至非常排斥公民利用新媒体来参与公共决策认为这只是公民的“情绪宣泄场所”,因为参与的公民从素质、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等各方面参差不齐,他们可以利用各种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地针对某些问题或政策发表一些自己的意见,他们所提供的信息缺乏理性思考,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可行性上都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正如托马斯在《公民决策中的公民参与》中所指出的,“如果由于沟通变得更加便捷了,也许公民传输的信息和表达的观点缺乏足够的思考与说服力,只停留在抱怨的层面上,这显然与公民调查方法的初衷相违背。”
(二)问题负面被极度放大且容易被推向极端
新媒体的交互性、社群化的特征给予参与者广阔的交流和讨论的空间,在新媒体所提的平台上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对某一问题或决策进行或浅显或深入的讨论,这本身就有利于实现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原始目的——通过采纳不同的建议从而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合法性。尽管新媒体为公民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表达方式,但是对于问题或政策的讨论最终难以实现多元化的建议。因为普通网民的许多观点都是许多网络“领袖人物”的“代言人”,他们缺乏深入思考的非理性行为模式往往成为他们“领袖人物”的“奴隶”,以致于许多信息都出现失真的情况无法形成多元化的建议,从而使得许多社会问题或政策被少数种的观点推向极端。
四、公民利用新媒体参与公共决策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和制度
法律和制度是实现权力合理运行的重要保障,健全的法律和制度不仅可以有效地制约权力运用而且可以实现稳定的秩序。在制度方面,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参与平台的制度建设。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度规范选择哪种新媒体来实现公民与管理者之间的沟通,林林总总的多媒体给管理者带来的只能是无从下手的感觉,所以我国应该制定相关制度来规范公民的参与平台。其次,我们应该建立信息查询制度。什么样的人利用什么样的新媒体发表了什么样的意见我们都必须能查询到,这对于那些别有用心的参与者产生一种巨大的威慑作用。最后,加强激励——惩罚制度的建设。达尔在其著作中指出“致力于获取对本国政府的影响力的人,是在有意识地追求他们的自我利益。”据此我们可以通过物质和精神奖励的方式对优秀的参与者嘉奖,并在优秀的参与者当中评选出先进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教育,与此同时严厉惩罚那些不法的参与者,这将有利于实现良好的政治参与环境。
(二)利用多种渠道提升公民的素质
鉴于新媒体互动性、虚拟化、及时性等特点,我们无法准确地了解参与者是否具有参与决策的相应的技能、认知能力、和动机。我国的网民数量虽然很大但是各方面的素质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公民的受教育水平低是制约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的因素之一,受教育程度低的公民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他们更容易被其他人的觀点所左右成为舆论的助推手。当下提升公民各方面的素质对于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这一目的。一是我们必须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公民在参与公共决策的过程中难免有些图谋不轨的不法分子妄图煽动民众或抹黑政府来实现自身的利益,他们为了一己之利把整个大局和道德底线置若罔闻。因此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迫在眉睫,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和践行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总书记在《求是》上刊文指出“在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为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二是我们应该提升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托马斯·杰斐逊曾明确指出“一旦人民接收到很好的教育,他们就可以被自己的政府所信赖。”因此为了提高公民参与的效率和质量我们非常有必要提升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培养新媒体管理者的新技能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大爆炸时代带来的公共问题更加复杂和善变,突发事件应对不利暴露了管理者多方面的能力缺失。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应着眼于未来培养现代化的管理者。第一,培养管理者的认知能力。公民利用新媒体参与公共决策所产生的信息量非常大,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辨别真伪、分类归纳、去粗取精是对管理者认知能力的一大挑战。只有通过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才能增强辨别能力,因此我们要加大培养通才管理者的力度。第二,培养管理者的应急能力。时效性高、互动性强的新媒体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把公共问题传播到社会中去,如何在短时间内收集相关信息、把握问题的发展趋势并制定应急方案对于削弱事件对政府的负面影响、平息民怨以及瞬间产生的舆论压力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创造“实际的场景”对管理者进行培训,例如,私营部门常利用的情景模拟法、案例分析、头脑风暴法等等。第三、团队协作能力。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问题往往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传统单打独斗的英雄主义难以适应现代社会、提升工作效率和效益,只有通过各个部门紧张有序的合作方能尽快地解决问题。我们可以从系统论的角度去组建团队,从政府的各个部门合理地调配人员并进行相关的培训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美]罗伯特·A·达尔、布鲁斯·斯泰恩布里克纳.现代政治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吴勇译.2012:150.
[2] 陈刚.公共政策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98.
[3] 姜周.电子政务环境下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方式研究[J].管理观察.2013(32):168-169.
[4]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民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72.
[5] [美].罗伯特·A·达尔.布鲁斯·斯泰恩布里克纳.现代政治分析[M].吴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45.
作者简介:
李天一,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专业:工商管理,研究方向: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