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0例H型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分析

2021-09-27赵铁葆王旭浈文银萍蒲琳倩龙红波宗静岩陈宏艳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24期
关键词:湿质频数体质

赵铁葆 王旭浈 文银萍 蒲琳倩 龙红波 宗静岩 陈宏艳 张 红

1.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治未病科,北京 102400;2.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北京 102400

脑血管病是我国目前首位致死原因[1],高血压是脑卒中发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而中国高血压患者大多存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偏高、叶酸偏低的特征[2-4]。由于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在脑卒中发病风险上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其危害性不言而喻,因此我国学者提出了H 型高血压的概念[5]。H 型高血压是一种伴有HHcy 的原发性高血压。据我国大样本数据调查结果,高血压患者中H 型高血压的比例高达75.0%~80.3%[6-7]。现如今我国高血压患者有2 亿之多[8],而且人群发生率呈明显的地域差异,南方为32%,北方为58%[9]。可见在我国人口中H 型高血压的患病率十分之高,患病人群至少有1.5 亿人之多。中医药在调节机体整体平衡,控制血压水平稳定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为防治H 型高血压提供了新思路。为更好的了解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获得H 型高血压人群不同于非H 型高血压人群的体质特征,现针对H 型高血压患者和非H 型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特征的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 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的28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诊断为H 型高血压分为观察组(210 例)与对照组(70 例),观察组中,男131 例,女79 例;年龄35~75 岁,平均(53.75±10.51)岁;病程1~35年,平均(12.2±9.2)年;1 级高血压137 例,2 级高血压44例,3 级高血压29 例。对照组中,男31 例,女39 例;年龄39~80 岁,平均(54.21±10.05)岁;病程0.5~40年,平均(11.3±10.0)年;1 级高血压37 例,2 级高血压25 例,3级高血压8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病程、高血压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诊断标准:①高血压诊断标准参考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0],即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 即可诊断为高血压;②H 型高血压参考我国2016年发表的《H 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5],高血压合并Hcy(Hcy≥10 μmol/L)即为H 型高血压;③中医体质辨识标准,本研究采用的健康体质辨识自我评估触摸屏电脑系统为医院自主研发,具有国家专利,能够严格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11]标准对患者进行自我测试,自动计算出患者相关体质得分并判断出患者的体质类型。

纳入标准:①年龄≥18 岁;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在本地区居住5年以上;③意识清楚,能够独立或在医生指导下完成中医体质调查;④在开始研究之前,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疾病或严重代谢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终末期,不能配合体质辨识调查者;②已接受其他治疗或试验,可能影响本试验观测指标及结果者。

1.2 方法及观察指标

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假设病例组与对照组存在不同的中医体质特征,对两组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通过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中九种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分析H 型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

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相关病史、辅助检查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①一般资料:主要包括患者的人口学及个人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身份证号、民族、职业、婚姻状况、身高、体重、住址、联系电话。②病史:主要包括现病史(高血压确诊时间、最高血压、近期血压)、慢性病史(包括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脑梗死、脑出血发病时间)、家族史、过敏史。③辅助检查结果:Hcy 值。④中医体质: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完成中医体质辨识,记录体质类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者用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进行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体质类型的总体情况

两组均以兼夹体质为主,部分患者大于一种体质类型。观察组中单一体质的个数为93 例,占44.29%;兼夹体质的个数为117 例,占55.71%。对照组中单一体质的个数为21 例,占30.00%;兼夹体质的个数为49 例,占70.00%。

2.2 两组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因两组均以兼夹体质为主,多数患者均为大于一种体质类型,故采用每种体质出现的频数作为统计的依据。

观察组患者的中医体质频数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痰湿质、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平和质、气郁质、阴虚质、血瘀质、特禀质,其中痰湿质分布最多。对照组患者的中医体质频数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平和质、特禀质。其中气虚质分布最多。观察组痰湿质分布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频数(%)]

2.3 两组中医体质类型性别构成的比较

观察组中男性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痰湿质、湿热质的男性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体质类型男性比例及女性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2)。

表2 两组中医体质类型的性别构成比较频数[频数(%)]

3 讨论

Hcy 是一种反应性血管损伤氨基酸,是心、脑及外周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和HHcy 同为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两者的叠加使其对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变得更复杂,也使临床表现更加多样化[12-13]。体质是人体在生命过程中,基于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和心理状态方面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质[14]。体质学说是“治未病”的重要抓手[15],体质类型决定疾病的易感性及转归的倾向性,根据不同的体质进行辩证防治,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16]。以中医体质辨识学说为基础,通过对H 型高血压与非H 型高血压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并探讨中医体质与H 型高血压病的关系,对H 型高血压患者“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有一定的意义。

目前针对高血压的中医证型研究较多,而相关的中医体质研究较少。赵荣等[17]对临床214 例老年H 型高血压进行中医体质分型后发现,气虚(27.10%)、血瘀(26.17%)、痰湿(30.84%)体质所占比例最多。但因研究对象均为老年人,本身就存在虚性体质的倾向性,故而不能够概括所有H 型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情况。朱燕波等[18]针对中医体质类型与高血压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时,发现影响高血压发生的中医体质因素中,按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阴虚质(21.53%)、气虚质(23.10%)和痰湿质(32.56%)。林谦等[19]对371 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后发现痰湿质(31.27%)和阴虚质(35.86%)比例最大。钱岳晟等[20]对623 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后发现,痰湿质345 例(55.40%),阴虚质138 例(22.20%),占比例最高。总的来说,针对H 型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研究较少,且样本量较少及选取范围存在一定的偏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中医体质中痰湿质(占18.21%)分布最多,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痰湿质分布比率(12.06%)。中医认为脾居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的来源,职司运化,通上达下,是水谷精微升降运行的枢纽。若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脾不升清,布散失职则致病。痰湿体质多因平素饮食偏嗜辛辣油腻之品、感受雾露潮湿之气而致脾虚不运,津液聚而为湿,湿聚成痰所致,津液疏布失常,机体得不到充分濡养从而影响Hcy 的代谢,引发HHcy。目前有相关论述[21]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多与中医证素痰浊、血瘀密切相关,此结论也与本研究结果较为一致。两组体质类型的性别分布中,观察组的男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痰湿质、湿热质的男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男性H 型高血压发病率较女性高,与既往研究[22-23]结果相符。此外,王梦卉等[24]研究发现大量吸烟可使血浆Hcy 水平升高。贾亚丹[25]发现雌激素可能具有降低女性血浆Hcy 的作用。提示男性H 型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女性可能与吸烟、雌激素分泌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H 型高血压与中医各类型体质均有相关,其中与痰湿质关系最为密切,且痰湿质男性比率显著高于女性,这对指导中医从体质角度入手治疗H 型高血压,改善偏颇体质,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湿质频数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贵州苗族痰湿质及瘀滞质人群面舌图像特征分析
中老年人痰湿质评分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医体质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健脾祛湿颗粒辅助治疗痰湿质原发性高血压40例临床观察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频数与频率:“统计学”的两个重要指标
中考频数分布直方图题型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