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作用分析

2021-09-27林惠武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13期
关键词:西格列汀胰岛

林惠武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分院药剂科,福建厦门361003

2型糖尿病作为糖尿病中的主要类型,其病症多表现为口渴、多食、尿多。从相关调查结果了解到糖尿病作为高发病,2型糖尿病的患者人数也不断上升,具体的发病机制多与患者运动量及饮食结构有关。若人体长期缺乏运动,或者长期摄入过量的营养成分,极易患上2型糖尿病。而且随着患者病症的严重,患者的体质量日益减轻,其血糖变化水平不平稳。对于该类疾病常以注射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为主要治疗方法。该次研究以降糖药为研究主体,降糖药类型繁多,除了二甲双胍、格列齐特外,还有磷酸西格列汀。药物选择的合理性,对于疗效、患者胰岛素水平有着重大影响。磷酸西格列汀能够直接作用在患者的胰岛β细胞上,促使DPP-4酶得以抑制,便于改善患者的胰岛分泌[1-4]。据此,在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开具药方时,应将其作为重要的降糖口服药。该文于该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52例,研究磷酸西格列汀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52例患者为样本,对照组26例,性别:男/女=12/14;平均年龄(45.96±1.57)岁;平均病程(9.84±1.68)个月。观察组26例,性别:男/女=11/15;平均年龄(45.23±1.23)岁;平均病程(9.45±1.94)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②患者已签订知情同意书;③患者的依从性良好;④该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患者患有心脏病等重大疾病;②患者患有精神类疾病或其他情绪类疾病;③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或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现象;④患者属于二甲双胍不耐受或磷酸西格列汀不耐受体质[5]。

1.3 方法

在药剂科中对磷酸西格列汀服药患者进行相关调查,其中对照组中以服用二甲双胍药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则是遵照医嘱采用二甲双胍+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用药标准进行服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6]。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如下。

对照组二甲双胍药物服药剂量 (国药准字H20070117),应按照1次/d、500 mg/次的标准,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可进行剂量的增加,但日剂量最大剂量≤2 000 mg,并且还可将其分为2次服用,即晚餐前服用1 000 mg,早上起床后服用1 000 mg[2]。另外,通过研究患者的日常运动规律,还应保证患者在饮食与常规运动上,均符合2型糖尿病疾病的休养要求。此外,在药剂科人员为患者配备药物时,嘱咐患者在服药期间,应少量食用西瓜、香蕉、甜点等高糖分食物。而对于猕猴桃等低糖水果应适量食用。药剂科人员也应询问患者在服药过程中是否存在胃肠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低血糖、腹痛等现象,并做好记录,用于支持该次研究活动[7-9]。

观察组中的患者具体以二甲双胍+磷酸西格列汀药物为首选。在准备相应的药物时,二甲双胍药物的用量与注意事项同对照组。而磷酸西格列汀药物(国药准字J20140095),以片剂为主。其药量标准如下:患者可以1次/d,100 mg/次,服药可在进食过程中连同药物一起服用,也可在饭前饭后服药。药物应在30℃左右的温度条件下保存。由于该类药物的片剂规格存在差异,有50、100、25 mg的标准,服药时应以总剂量为主。如每日服用2粒50 mg的药,或者直接服用100 mg规格药剂。多以高剂量药物为主[10-13]。

该次研究的周期设定为2个月,通过调查患者服药2个月后血糖与胰岛素水平指标的实际变化情况。分析磷酸西格列汀药物在2型糖尿病上的具体疗效。同时,经由患者在不同用药过程中产生的胰岛素水平与血糖指标差异结果,可从中掌握药物释放药效的主要方式,总结出磷酸西格列汀药物可通过提高促胰岛素水平而实现血糖的有效控制。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②观察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变化情况;③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水平与胰岛β功能。

1.5 评价标准

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若低于6.2 mmol/L或者餐后2 h血糖水平在7.8 mmol/L以下,均可视为产生了良好地控糖效果。

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计算标准:20×胰岛素/(FβG-3.5)。

胰岛素抵抗指数则为FβG/22.5计算值,其数值越高,表示患者的胰岛功能较差,若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越大,证明患者的胰岛功能正处于良性好转状态,也能就此表示药效正在发挥作用。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率对比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对比

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治疗后血糖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对比[(±s),mmol/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对比[(±s),mmol/L]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水平与胰岛β功能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胰岛素水平与胰岛β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胰岛素水平与胰岛β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水平与胰岛β功能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水平与胰岛β功能对比(±s)

?

3 讨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是源于其胰岛素抵抗、胰岛功能障碍问题。该类疾病的高发患病因素包括遗传、年龄及环境。为促进患者病情的良性好转,应当充分运用药物成分,作用在胰岛细胞上,帮助患者改善病症,使其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2型糖尿病患者初期病症并不明显。虽然患者患病后血糖出现升高状况,但并不代表已完全丧失胰岛分泌功能,只是胰岛素分泌水平无法与身体血糖的平稳保持对应关系,促使患者因血糖不稳而发生各种病症。一旦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身体胰岛素功能逐渐得到修复,利用患者自身细胞功能,重新维持血糖平稳,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有效治疗目的。对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的选择直接影响患者的控糖效果以及生活质量[14]。该次研究中提出的磷酸西格列汀药物,在众多降糖药中疗效显著。患者在磷酸西格列汀药物的刺激下,能够减少DPP-4酶的生成量,而且还可通过改善患者的胰岛分泌水平,从而达到降糖目的。该类药物可对DPP-4酶的水解反应产生抑制,继而借助葡萄糖,促使患者的高糖素水平下降。尤其对于初步确诊患者,若能选择该类药物,能够优化胰岛β细胞功能,而且与磺酰脲类药物比较,它不易形成低血糖等不良后果,无论从疗效还是安全性上,磷酸西格列汀药物都具有显著优势。在其联合其他药物使用时,还可对单方药物药效不显著现象起到辅助式控糖作用[15]。此外,该类药物中的三唑酮、三氟苯基等成分,均能改善患者身体胰岛素的敏感程度,进而维持胰岛素水平的平稳。而且患者在服药时,也不需要刻意注重服药时间,既可以选择在餐前服用,又可以在饭后用药,故而其灵活性更强。患者可凭借磷酸西格列汀药物,维持自身胰岛素水平与血糖的稳定变化[16]。磷酸西格列汀可根据肠促胰岛激素作用,促使患者在服药后针对自身胰岛β细胞进行有效保护,确保患者服药后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都有所下降,最终为患者重新拥有正常的生活给予保障。作为新研发成功的降糖药,磷酸西格列汀还能借助胰岛β细胞,使患者体内葡萄糖水平自行调节。面对发生功能障碍问题,该类药物还可直接在胰岛素分泌功能上发挥效用,即解决胰岛功能障碍问题,以便从根本上控糖、降糖[17]。与其他作用机制的药物比较,磷酸西格列汀用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治疗中效果突出,不易引起低血糖反应。同时,磷酸西格列汀片在药物联合治疗方案中也能体现突出价值。一般若患者单纯服用该类药物,还需要搭配科学饮食与适量运动,继而实现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的稳定控制。而在联用过程中,患者若在二甲双胍基础上服用磷酸西格列汀片药物,可在原有控糖效用上起到优化作用,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血糖水平,并且也能产生药性补充效果。即患者在单方治疗前提下,可从联用药物中吸收有效成分,帮助患者尽早改善血糖控制不佳等问题。磷酸西格列汀药物的应用最为关键的是可直接作用于活性肠促胰岛激素,促使其激素水平上调,最终可实现肠促胰岛激素的全天开放,且仅在患者进食后方能提高。该类激素可在葡萄糖转化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促使患者的葡萄糖转化环境更稳定,使患者在药物的药理作用辅助下,恢复健康身体,使其免受糖尿病疾病的困扰。2型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引发尿多、食量大、体质量骤减等病症,主要源于患者葡萄糖转化阶段,无法产生相应的胰岛素来实现患者血糖水平的稳态控制。据此,在其服药后,可在药物刺激下快速合成胰岛素,凭借胰岛素实施降糖,这也是以往采用胰岛素注射方法最为主要的原因。只有保证患者血糖平稳,才可避免眼部、肾脏等部位的损伤。

由观察组相关数据: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率(3.84%),空腹血糖(6.76±1.13)mmol/L,餐后2 h血糖(9.05±1.24)mmol/L,胰岛素抵抗指数(3.01±0.13)mmol/L,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6.99±0.23),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证实磷酸西格列汀药物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疾病的治疗上,其药效显著,不但能提高胰岛素水平,而且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使患者保持平稳的血糖水平。

综上所述,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既能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又能有效控糖,故而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猜你喜欢

西格列汀胰岛
临床胰岛移植发展与现状
西格绍尔名枪汇
混血“帮派”西格绍尔
命悬一线
胰岛β细胞中钠通道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西格列汀对肥胖合并脂肪肝大鼠的干预疗效
HPLC法测定维格列汀片中主药的含量
肥胖2型糖尿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
非编码RNA在胰岛发育和胰岛功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