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儿麻醉临床治疗中应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药物不良反应
2021-09-27江贤寿
江贤寿
(廉江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廉江 524400)
小儿外科作为医院重要的科室部门之一,收治的患者均为特殊群体,对患儿进行手术治疗是当前一种特殊的治疗方式,但是由于儿童自身因素影响,在麻醉药物的选择方面需要加强注意[1]。当前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不断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麻醉药物被应用于临床上[2]。而且麻醉技术在手术中具有重要作用,为小儿外科手术患儿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进行麻醉,既能够保证手术顺利完成,也能够保证患儿身心健康,减少疼痛感,但是不同的麻醉药物效果不同,有研究认为丙泊酚与舒芬太尼联合麻醉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为此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外科患儿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小儿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例数80例,将80例患儿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组:对照组、观察组,一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采取丙泊酚治疗、观察组患儿采取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治疗。所有患儿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对照组:男(n=22例)、女(n=18例);年龄范围:3~10岁,平均:6.2±0.3岁;ASA分级:Ⅰ级17例、Ⅱ级23例;
观察组:男(n=24例)、女(n=16例);年龄范围:3~9岁,平均:6.5±0.4岁;ASA分级:Ⅰ级16例、Ⅱ级24例。
对比上述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性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80例手术患儿在入院以后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前的8h需要禁食禁水,术前为患儿开通静脉通道,并全面监测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3]。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丙泊酚进行麻醉,静脉注射2mg/kg丙泊酚,注射时间为2min,完成后以1.5mg/kg丙泊酚静脉注射,注射时间为30s,手术实施过程中观察患者镇痛效果,若效果不佳需进一步追加丙泊酚的用量,对患者进行持续性麻醉[4]。观察组患儿开展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将舒芬太尼以0.2μg/kg进行静脉注射给药,注射时间为2min,之后将1.5mg/kg丙泊酚通过静脉注射给药,给药时间为30s。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情况、不同时间内血流动力学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
2 结果
2.1 麻醉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早于对照组,患者麻醉药物用量也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
2.2 对比不同时间内两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在麻醉前,2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起效时、术后5min观察组患儿的MAP与对照组比较:P<0.05,HR、SPO2比较无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2.3 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见表3。
表3 对比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n(%)]
3 讨论
由于小儿机体的各项功能均未发育成熟,因此在手术过程中更需要慎重的选择麻醉药物完成手术治疗[5]。丙泊酚是临床上常见的麻醉药物,该药物不仅满足效果较为良好,而且起效时间非常短,能够迅速发挥麻醉作用,同时患者苏醒时间也非常短,可以显著提高患儿血浆清除率,起到理想的镇静作用[6]。但是该药物的镇痛效果一般,很多患者用药结束后会出现明显疼痛感,术后容易发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对患者预后康复带来较大影响。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有研究表明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7]。舒芬太尼作为芬太尼药物的一种,该药物镇痛效果十分明显,但是镇静效果相对较差,而丙泊酚则刚好与其相反,因此两种药物联合可以起到一定的协同作用。而且舒芬太尼具有较强的脂溶性,不会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产生损伤,当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后,能够实现全身麻醉,起到理想的镇痛、镇静作用,提升手术成功率[8]。
在本次研究中,首先观察组患儿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无论是麻醉时间还是麻醉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观察组患儿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比较:P<0.05。尽管两组患者麻醉期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但是观察组变化程度不大,除了动脉压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其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相较于单独使用丙泊酚麻醉,联合麻醉方式能够更加满足当前的临床麻醉需求,减少患儿生命指标波动,并减少丙泊酚的使用剂量,从而提升患儿手术安全性。
由上所述,小儿麻醉中,采取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能够起到显著效果,镇痛、镇静效果十分理想,有助于提高患儿手术治疗效果,安全性好,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