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成长”的学生发展课程体系
2021-09-26丁志强
丁志强
中学生品格提升是践行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的重要举措,是促进人生幸福生活和民族素质提升的奠基工程。以品格提升为统领,尝试和实践“绿色成长”的学生发展课程体系建设是学校全面深入推进新时代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目的是系统构建校本化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全方位锤炼学生的品格和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课程体系的基本构成
“绿色成长”的学生发展课程体系依托三大数据平台(学生发展指导自我测评系统、云痕学业分析系统、职业兴趣测评系统),通过七大中心建设,构建全面而个性的校本化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如图1。
二、校本化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建设
构建和实施校本化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是落实品格提升的关键举措,是学生发展中心项目建设的核心内容。
1. 构建与实施“心海领航”课程
“心海领航”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各种事态下能够及时适应,让学生具有生命的活力,充分发展身心的潜能。该课程是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前提基础。
(1)导师引航。聘请校外心理专家定期为心理教师开展专业授课,为全校教师、全体家长和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咨询。
(2)心馨之旅。制订和开展“心馨之旅”校本团辅系列活动,指导学生在体验中掌握心理调节方法,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3)心灵伙伴。成立“心灵伙伴”学生志愿者队伍,开设“解忧杂货铺”信箱,通过同伴互助宣传普及心理健康常识。
2. 构建与实施“素养提升”课程
“素养提升”课程旨在激发学生个人需求,解决其在社会活动中的适应性问题,涵盖了个性化发展指导和社会性发展指导。该课程是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
(1)基于个性的学生发展指导
研发校本学生发展自我进阶课程。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进行学校生活适应性指导和健康促进指导,研发了“认识自我—规范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的系列课程。如初一年级开设规范自我课程,包括入学教育、文明礼仪、悦纳自我、融入集体、沟通合作、安全法制等;初二年级开设完善自我课程,包括生命健康、成长感恩、责任担当、诚信友善、面对挫折、自信自强。开设“六个一”体悟课程,即掌握一项体艺技能、研读一部国学经典、承担一个创新实验、表演一段经典曲目、举办一场个人演说、完成一次研学旅行,让学生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与特长,感悟自身的与众不同。
搭建“621”多元发展学生风采展示平台。通过六大节日、两大仪式、一次嘉年华(一月辞旧迎新嘉年华,二月文明礼开学季,三月交流月爱心节,四月校园心理节,五月感恩月母亲节,六月青春礼毕业季——青春仪式、离队入团仪式、毕业典礼等),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风采的舞台。
构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三级评价体系。结合分年级育人目标,逐步构建了三级学生评价体系(如表1),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表现获得奖励和肯定的机会。
(2)基于社会性的学生发展指导
延伸“社会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参加社区、敬老院、图书馆等社会机构组织的公益活动;国内外主题研学旅行活动;现代企事业单位的考察活动等。从设计活动方案、现场调查实践到撰写活动报告,逐渐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
拓展STEAM课程,培养学生跨学科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学校以小组合作模式开展STEAM教育和社团活动课程,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融合和合作创新等科学素养。
依托“学生事务中心”培养学生领袖气质。通过设立学生事务中心和“校园小管家”团队,开展学生日常事务的自主管理,策划校园文化展示和艺体竞赛等活动,不仅能有效解决学生事务中供需不匹配等问题,也能让一批学生的领导组织能力得到展现和锻炼。
3. 构建与实施“学业指导”课程
“学业指导”课程旨在运用科学的方法为学生的学业发展提供有效途径,为每位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和改进措施,提升学习能力。该课程是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
(1)基于学业大数据分析的学情指导。依托大数据分析平台对学生学业发展情况做出科学和客观的评价,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校园网或手机App查看学生的学业大数据分析,为制订“优+”学习计划提供有效支撑。
(2)基于激发内驱力的“成长导师”心理和学业指导。为学习缺乏主动性以及成绩波动频繁的学生配备“成长导师”团队,“成长导师”采用“一对一”的形式开展心理和学业指导。
(3)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个性化学程指导。依托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课程,打造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项目式课程供学生阶梯式选学,由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学程指导。
4. 构建与实施“生涯指导”课程
“生涯指导”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等提前规划发展目标,并随环境的改变不断评估和调整目标,进而制订合理的生涯规划。该课程是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初心与归宿。
(1)职业定向指导
开展分类调研。以“社会活动”课程为载体,组织学生走进社会了解行业动态,依托学生发展指导自我测评系统和职业兴趣测评系统的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初步树立个人发展的阶段性目标。
开展社会考察。组织学生在企事业单位开展实践体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行业的素质要求和发展趋势,初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开展职业体验。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跟着父母去上班”职业体验活动,完成“学生职业体验报告”,并依托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开展畅谈职业理想、职业体验微视频、感悟收获等活动,进一步明确自己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
(2)中考升学指导
中考志愿填报分类指导。通过心理人格测试和职业导向测评,学生能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大致的判断。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依据各自的学业成绩合理填报志愿。
四星级高中体验营报考指导。学校对符合四星级高中体验营申报条件的学生开展语言表达、学科思维和生活技能等方面的个性化辅导,包含“探寻·四星级高中体验营足迹”“体验·匠心”“研学·思辨”等课程,帮助备考学生结合自身学业成绩和综合素养,把握进阶契机,补足短板、发挥优势、达成目标。
三、课程建设的实践体会
1. 立足全面育人
学校不能脱离普惠教育这一根本原则和立德樹人、五育并举的根本任务,课程建设的动机和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各项活动也是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都能有所受益。另外,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学校应积极整合“家校政社”多方资源,通过建立协作机制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育人活动,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路径。
2. 优化管理机制
课程体系建设涉及的工作量大、面广,任务艰巨,学校应打破原先的部门界限,通过团队式结构布局七大中心的领导和工作小组,有计划、有层次、分步骤推进课程的建设工作,实现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
3. 加大资源整合
“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通过组建校际间的协作机制,进一步加大相关课程的开发力度,进一步完善品格提升分项评价量规和指标库建设,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和性格逐渐成型的关键时期,德育工作者必须坚守自己的阵地,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成长”德育理念,为生命能呈现其原本的五彩斑斓和蓬勃生机而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良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