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课体系建设的思考

2021-09-26渠凌丽陈林军潘洪志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34期
关键词:应急能力

渠凌丽 陈林军 潘洪志

[摘 要]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专业技能过硬、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具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是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传统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中融入突发公共卫生应急课程体系,加强教学改革建设,明确专业建设路径,着力推进“五轨并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唤醒学生自我成长的潜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关键词] 卫生检验与检疫;应急能力;行业联动育人;模拟演练;应急竞赛

[基金项目] 2021年度上海市教委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卫生检疫学示范性课程建设”(ZZJKYXY21005)

[作者简介] 渠凌丽(1982—),女,山西晋中人,医学博士,上海健康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卫生检验理论及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4-0071-04    [收稿日期] 2021-01-17

在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防控中,公共卫生检测技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将“卫生检验”试办专业更名为“卫生检验与检疫”,进一步明确该专业主要进行健康风险因素检测和检疫查验,并作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技术支撑的内涵和国家大健康发展战略。随着公共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行政部门的职能转变,以及社会对卫生检验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卫生检验人才培养逐步形成了卫生检验本科专业和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

卫生检验与检疫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程,旨在让学生打下扎实的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理论基础,在掌握相关检测技术的同时,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融入思想政治课程,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卫生检验与检疫课程体系也不断进行改革,比如引入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设计包含任务设计、任务实施、任务总结三阶段教学模式[1]。以大学生创新项目驱动的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实践课程建设体系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2]。作为卫生检验和检疫人才,应该具备一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同时,增加一定比例的应急体系课程,着力推进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基于问题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基于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基于团队教学法(Team-based-Learning,TBL)、基于反向教学法(Opposition-based-Learning,OBL)五轨并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不仅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作为卫生人才的综合能力。

一、与行业全程联盟联动双螺旋育人

通过与行业全程联盟联动育人,聘请行业专家制定和参与专业课程体系的规划与实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紧扣专业发展与专业人才的行业需求,与行业紧密联系建立人才培养联盟。我校目前已经建成长三角卫生监督所卫生检验与检疫人才培养联盟、华东六省一市疾控中心人才培养联盟,并与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关、第三方检测机构和临港检验检测科技产业园合作培养人才。形成行业专家师资资源库,提升行业专家参与教学体系建设的比重,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主要由行业专家组成。与上海市疾控中心、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监督所、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共建产教研基地,提升实验实践基地层次,扩大外聘专家的专业方向。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发挥行业专家优势,在教学中让学生提早认知将来的岗位,同时也让行业专家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学生从大一开始每一学年均有小学期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融入卫生应急管理相关讲座,实验室安全讲座,并组织学生现场参观行业应急演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医学技术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结合本校师生实际情况,我校制定了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为主轴,融合“三圈三全十育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及需求,践行“三步”(专业学习基础阶段、专业学习深入阶段、专业学习拓展阶段)递进式实践育人。层层深入,全过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完善学生的职业道德观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目标。

通过与行业专家进行全程研讨,构建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重理论、强实践。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阶段性见习,以及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其中专业课程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模块。课程体系中每个学年都设置集中实践教學环节。

三、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系列实验课程建设

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课程比例按照可行性进行调整,增加综合性设计课程。开放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课堂教学,是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而设立的[3-5]。实验课程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于基础知识的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第二类是基于创新性的开放性实验设计;第三类是应急型综合实验课程设计(表1)。

(一)应急型课程实验设计

我们设计的应急型综合实验课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采用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Case-based Learning,CBL),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讲解让学生熟悉流程,然后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给学生几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题目,如食物中毒,让其自行选择进行实验设计。通过查阅文献,在文献和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首先了解毒物的性质、中毒的途径和症状、现场采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防护,完成自选课题的文献综述和实验设计。第二阶段由学生自己根据分析对象、待测组分的理化性质和所选用的分析方法进行前处理和实验试剂的准备。实验结束后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可以改进的方面(表2)。

猜你喜欢

应急能力
高校危机教育与大学生应急能力的培养
浅谈电力行业应急管理体系与应急能力建设
整合虚拟社区应急能力策略浅探
论国有企业职工反恐意识及应急能力
女大学生自我安全意识与危机管理策略探讨
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改进刍议
论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
陕南农村社区应对人为森林火灾能力建设研究
中国石化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综合评估研究
专项验收取消后如何推进码头防污应急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