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环境伦理课程思政建设
2021-09-26史焕聪冯磊王梓萌汪力唐静
史焕聪 冯磊 王梓萌 汪力 唐静
[摘 要] 《工程伦理》于2019年在第六版教材中新增环境伦理内容,对推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环境伦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理工类大学生要将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工程伦理和环境伦理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将环境伦理和环境工程技术实践有机结合;环境工程专业教师与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跨专业合作,环境伦理与环境工程专技培养并重,重点建设环境伦理课程思政。
[关键词] 课程思政;环境伦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工程伦理
[基金项目] 2019年度上海市教委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上海市精品改革领航课程‘工程师职业道德与规范”;2020年度上海理工大学党建德育思政高教专项重点项目“沪江哲社基金专项重点项目”(20HJ-DSDG-ZD-004);2018年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学校德育创新发展专项研究项目“新形势下研究生导师队伍与思政工作队伍协同育人机制研究”(2018-dycx-108)
[作者简介] 史焕聪(1982—),男,上海人,博士,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副教授,工程师,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省部级),北美职业工程师(P.Eng),主要从事工程伦理研究;冯 磊(1979—),女,山东潍坊人,硕士,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研究;王梓萌(1987—),男,四川南充人,博士,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环境工程与环境伦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4-0001-05 [收稿日期] 2021-03-16
一、新工科背景下强化生态文明与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贯彻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
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為新工科建设指明了方向。新工科建设不仅指向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更指向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后面临的全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挑战。面对能源紧张、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现实问题,必须以科学技术创新与工程教育改革为抓手,以应对变化、开创未来为建设理念,强化新工科建设,为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新工科背景下开展生态文明与环境伦理教育,首先需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升到重要的战略位置。《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从七方面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提供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完整理论体系。“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 (P81-142)该论述充分彰显了生态文明与环境伦理教育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大批具备现代化工程专业技能,又精通环境伦理的卓越工程师,只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却忽略环境安全,那么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将难以落实。高校应紧紧围绕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契机,着力将生态文明与环境伦理专业教育融入新工科人才培养中,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技术后盾与人才支撑。
(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发展需求,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依托。《意见》指出:要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挑战,服务制造强国等国家战略,紧密对接经济带、城市群、产业链布局,以加入《华盛顿协议》为契机,以新工科建设为重要抓手,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 1 ]。高校推动新工科建设,应强化科技人才培养与社会责任感同向同行,积极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生态文明与环境伦理教育,需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我国卓越工程师在蒙内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免不了会面临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然而,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工程师们利用工程专业技术积极应对环境伦理道德困境,在修建过程中注意保护大型野生动物,建立非洲象和长颈鹿通行通道,做好土场修复。蒙内铁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环境伦理生态文明的成功案例,不仅有效保障了工程质量,同时也兼顾了环境生态安全。我国在“一带一路”倡议实践中的卓越表现,为推动生态文明与环境伦理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了绝佳的案例参考。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需要
新时代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不仅需要具有杰出的专业能力与素养,更需树立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这是新工科背景下立德树人之基本逻辑。高校必须培养德才兼备、工程专技与工程伦理全面发展的卓越工程师,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工程教育的各个环节。
新时代的生态文明与环境伦理教育,也遵循这一逻辑。卓越工程师在工程项目中,必须充分熟悉环境伦理基本原则,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工程实践。因此,高校开设生态文明和环境伦理专业课程非常必要。要将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环境伦理专业知识充分融合,在高校中大力开展工程伦理课程建设,推动环境伦理教育,有效推动价值引领与专业教育的同向同行,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二、新工科背景下开展生态文明与环境伦理教育的要素
(一)引入国际化背景下的工程伦理教育
2016年6月2日,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第18个正式成员,既为促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历史机遇,也对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全新要求。推动新工科建设,需要遵循国际化标准,围绕社会主义高校办学目标,探索中国特色工程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此,需积极开设国际化背景下的工程伦理和环境伦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