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民办高职院校美术专业中国绘画实践类课程体系的建设

2021-09-26杜江业晓凯

大观 2021年8期
关键词:艺术修养

杜江 业晓凯

摘 要:中国画既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性情、心理、气质,通过对中国画的学习了解中国文化,并且为丰富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贡献。基于此,文章通过四个方面探讨如何这门课程的讲授把中国文化基因注入学生的脑海中,即增加艺术素质类课程、增加中国画创作课程的课时、增加书法课的课时以及采用多元化教学理念,从而让学生毕业后可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

关键词:中国绘画;艺术修养;实践类课程

注: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办高职院校美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2019SJA0716)系列研究成果。

笔者利用网络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美术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关于中国绘画方面的调查,共发放了20份问卷,有效问卷20份。通过对这20份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得知,被调查的20人中,对中国画的了解程度都比较粗浅,其中有17人是一般了解;从接受美术专业培训的时间长短来看,有5人是从初中阶段开始接受美术专业技能培训,10人是从高中伊始开始接受专业美术培训,5人是从高二下学期才开始接受正规美术专业培训。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进入大学美术专业学习之前的这些阶段,虽是所谓“专业性”美术培训,但其根本出发点是以美术统考为核心的“专项性培训”,与真正意义上具有美术学科专业性仍然有一定差距。由于中国美术统考的基本特性,大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学习的美术内容以西方绘画为主,如素描、速写、色彩等,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没有学习过中国画。此次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是通过历史老师及网络认识中国画的,其中大部分人对中国绘画史是不了解的,不知道中国画的由来及名画。此次调查可以直接反映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艺术素质状况:高职院校的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良好的艺术素质教育,学生的艺术素质状况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中国画在世界范围内和别的画种相比尤其特殊,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中国画和油画、水彩画等西方画种不同,它不是用材料进行分类的。表象上说,使用中国画材料(水墨或者矿物颜料)并且运用中国画技法的绘画是中国画。而本质上,只要是符合中国艺术精神的绘画都可以是中国画。因此中国画本质上是综合材料的综合表现。第二,纵观中国画史,总体而言中國画的整体面貌是偏向“写心”或者“写意”的,这个和以崇尚科学为传统的西方绘画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中国的美术高考制度是偏向西方绘画的,所以美术生要想学好中国画,面临着思维上和创作技法上的转变。由于中国画的特殊性,民办高职院校美术专业中国绘画实践类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多方面考虑。

一、增加艺术素质类课程

为什么要增加这类课程呢?中国画的精华更多存在于审美愉悦功能中,而这种审美愉悦和中国古典哲学、美学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融为一体,所以学习中国画技法,对于中国美术史、中国美学史等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于中国美术史、中国美学史等课程的开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分析如下: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中国画是用“心”来画,讲究的是“意境”及“意象”的营造,与大自然的接触是极为密切的,只有了解和学习中国美术史的来龙去脉,才能真真真正理解一幅画背后的含义,才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而且不仅对学生学习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为学生更长远的艺术发展道路做铺垫。作为美术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绘画创作技法,同时也要培养综合审美能力,具备发现美、认识美以及欣赏美的能力。这不仅可以对绘画技法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也有利于在长期的艺术活动中塑造人格,使其更加健全。最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美术理论水平以及文化素质的提升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值得讨论的问题,有些问题已经解决,而有些问题正在解决,但不管是什么问题,对其自觉讨论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辨,从而提升分辨能力,小到分辨一幅作品的好坏,大到分辨我们应该如何开展自己的艺术创作活动,以及我们的艺术之路应该怎么走,我们应该通过何种活动对艺术作出贡献。

二、增加中国画创作课程的课时

以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为例,中国画的课程安排是16周,共计64课时,平均到每一周是4课时,共计3小时。学中国画的人都知道中国画创作是非常耗时的,而3小时的课程,只刷两三遍底色就已经下课了,64课时加在一起也才48小时,这仅仅是创作一张作品的时间。老师一直说要勤加练习,绘画上要有量的积累才能走上成功之路,所以增加课时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对于课程的时间长度要有“制度性保护”,只有有了这种“制度性保护”,才会让学生的基础更加扎实。画画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前提是时间充足。

三、增加书法课的课时

中国历史上一直有“书画同源”的说法。唐代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写道:“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书法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品读需要长期的学习与积累,而中国画的笔法几乎都来源于书法,所以在中国画创作中有这样一个说法,不是“画画”,而是“写画”,因此加强对于书法的练习,加强对于书法课程的投入,对于画好中国画以及上好中国画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采用多元教学理念,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首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多体验、尝试多种美术工具材料的使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体验、尝试、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多组织学生到校外的博物馆、美术馆直接调查、观赏以及临摹,从而在学习中提升实践能力,增强对绘画的理解。其次,教师要多示范、多鼓励。国画技法复杂多样,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学生要想了解这些文化,教师示范和演示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宣纸上演示以墨撞水、泼墨、甩色、以水撞墨、以色冲墨、点色、吹色等用笔用色技法,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中国画实践今后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第一,年轻化。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由于互联网的新兴,更多的年轻人会关注到中国画,认识到中国画,了解到中国画,并对中国画产生兴趣,从而学习中国画。而且,目前中国画的从业人群中不仅仅是年纪偏大的中年人或者老人,年轻人的比例已经初具规模,他们为中国画创作的生态和面貌带来了新的可能性。第二,多元化。中国画的画法在古代就有多种,进入现代以来,西方绘画更是对中国画产生巨大影响,这从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来。而且当代以来,更多年轻画家、艺术家为了探索中国画实践发展新的可能性做了非常多卓越的尝试。西方美术理论的引入,也极大解放了中国画家、艺术家的思维,使得他们的创作更加敢于创新,这便形成了中国画创作面貌的多元化。第三,观念化。时代的发展对于美术生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环境对于美术毕业生的要求不再只是会画、能画这样单维度的要求,而是要求美术毕业生具备较强的策划、设计能力,而策划、设计能力就是观念,这样用人单位才能具备“原创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具备核心竞争力。

中国画既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性情、心理、气质,我们可以通过对于中国画的学习了解中国文化,并且为丰富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贡献。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画实践课程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这类课程的讲授把中国文化基因注入学生的脑海中,让学生毕业后可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杜江,业晓凯.艺术修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2]程明太.中小学美术教学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3]梅雪林,许志斌.艺术通识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杜江,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设计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史论、艺术教育。

业晓凯,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设计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史论、艺术教育。

猜你喜欢

艺术修养
艺术修养之于中国古典舞表演专业学位硕士内涵化发展的重要性探究
浅谈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
浅谈中职舞蹈教学中的“舞感”培养策略
论琵琶教学中学生美感的培养
浅谈艺术歌曲中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
幼儿美术活动的优化策略研究
舞蹈钢琴伴奏课教学效率提升研究
谈谈鼓师
从对立到联合
女校教育下艺术概论课堂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