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族氆氇研究现状及思考

2021-09-26李淼张瑞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非遗

李淼 张瑞

摘 要:氆氇纺织技艺属于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本文梳理了20世纪以来氆氇技艺的相关研究,得出氆氇的整体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内容广泛,但存在着研究内容趋同、研究不够深入、缺少对比性等问题。通过分析其研究现状、获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总结分析,为后续学者探索氆氇的相关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氆氇 现状及思考 非遗

氆氌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有着悠久历史的一种纺织工艺品。其质地柔软坚韧、经久耐用,具有很好的御寒效果,因此一直备受藏族人民的青睐。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21世纪以来,对藏族氆氌在文献考证、制作工艺、色彩与图案、传承与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2006年藏族的氆氌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多的学者参与到氆氌技艺的研究之中,从多个角度论述与完善并关注其传承与保护问题。

一、藏族氆氇的历史文化研究

关于氆氇的相关历史记载,在廖东凡撰写的《西藏何时有了氆氇》中进行过详细讲述,文中举例了四份古籍文献中有关藏族服饰发展的记载,其中根据史书记载的是至少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以前,藏族服饰基本为动物皮毛和毡衣。直到文成公主进藏,当时吐蕃人民的服装面料才开始有一个大的变革。通过对《西藏简明通史》一书的考证,作者推测大约在公元11世纪江孜地区成为卫藏氆氇生产和销售的重要地区。而后周凤兰写到氆氇织机的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在唐朝时已经较为普遍,元代的时候作为贡品传入内地,这些文献也成为后来学者研究藏族氆氇相关问题的重要依据。

二、藏族氆氇的制作工艺研究

最早论述氆氇工艺的是尹素卿、苏儒光撰写的《藏族氆氇》。在文章中,作者简单介绍了氆氇是藏族妇女用羊毛捻出线后通过织机织成的羊毛布,并没有对藏族氆氇的制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此后,邵星发表的《西藏的氆氇》,开始对藏族氆氇工艺进行比较详细的论述。文章根据制作氆氇的羊毛优劣和做工差异将其分五为个等级:优等品是“协玛”氆氇,采用的是绵羊下颌至喉部以及背上最细软的毛,制作最为烦琐精细,一般为富人用作曲巴或是邦典。其次是“提玛布珠” “卡夏”“果日”采用绵羊的细毛织成, 是穷人用作曲巴和邦典的面料。最次为“青孜”氆氇,是由粗羊毛和细羊毛混织而成,一般用来做鞋帮、鞋垫子、门帘内衬或毛毯等。文中详细描述了制作氆氇的工艺流程,从选取不同部位的羊毛清洗晒干,用刷子刷成羊毛卷儿,再搓捻制作成氆氇的经线与纬线,通过纺织机进行纺织,然后将织好的氆氇洒上青稞酒折叠拧紧放入水中用脚踩,直到用手能摸出毛为止,最后用干核桃干果皮倒入染料进行染色。本篇文章在原有的氆氇文献中对氆氇的制作流程与种类进行更加详细的介绍,为后续学者研究藏族服饰种类与面料等提供宝贵资料。

周凤兰等多名学者也对氆氇工艺进行过描述,大同小异的都是介绍氆氇的制作流程。在制作工艺上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在现代工业社会应该如何改进,从而促进藏族氆氇的创新与发展。

三、藏族氆氇的装饰艺术研究

在装饰艺术上大部分都是在关于藏族服饰的文章中有提到,最早专门论述的是尹素卿,文章写到藏族氆氇色彩上主要以黑白为主,或者用宽窄不同的彩色条纹,通过色度强弱、色相变化进行搭配,图案以十字花纹为主,形成藏族服饰独特的色彩体系。并没有对藏族氆氇的装饰艺术特点与内涵等进行详细分析。

此后周凤兰把氆氇的色彩图案分成六类,分别是十字形花氆氇“南布梯玛”,一般用于藏礼服、男上衣贴边和藏戏服装裁剪;色彩艳丽的红、黄、蓝、绿、黑“帮典”氆氌,用于妇女围裙制作;中等白氆氇呢“布楚”,一般用于男式白长袍、白短褂、白长裤;红氆氇在服饰鞋帽生活用品中运用广泛;黑氆氇多流行于官场、商人、读书人之间;黄氆氇主要用于宗教界。

丰蔚通过现代设计理念从氆氇的素材原生性、 色彩多元性、元素同一性三方面对其装饰含义进行解读,总结其具有高原地域性文化特征,深入探索其背后的民族文化内涵,并从肌理综合、色彩冲突及图文多样等方面对其风格发展演化途径进行了探索,首次对藏族氆氇的装饰艺术进行分析,对研究藏族服饰的色彩体系、藏族装饰艺术内涵以及背后所包含的民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现代织物与现代服装设计借鉴少数民族服装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还有许多学者开始探究藏族氆氇的色彩形成原因以及氆氇中出现的图案进行分析,研究这些色彩与图案中所蕴含的民族意义。

四、藏族氆氇的传承与保护问题研究

关于藏族氆氇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周凤兰在文章中提出,政府应该重视这门传统技艺的传承,传承人也应该广收徒弟,同时也要注意技术革新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丰蔚提出传承氆氇的装饰艺术风格并运用到现代衣物设计中,强调这种风格的运用应当满足市场化需求、当代审美多样性需求、功能性与审美相结合的多重需求。将氆氇的纺织工艺进行改进,从而满足现代不同环境的使用需求,借用现代化的织造方式,辅之以数字化的设计程序和新材料的运用,对织物材质的形态和功能可做多样化的塑造。其次可以借用氆氇艺术风格中的色彩冲突以及对氆氇的图纹进行多样性变化,从而打造出现代主义与众不同的风格。

此外,还有很多学者试图从藏民族的民族手工业方面着手,试图寻找能够带动民族经济发展,同时带动这门传统手工艺蓬勃发展下去的道路。在藏族氆氇开发与应用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第一,对藏族氆氇这种特殊羊毛织物的材質研究。2010年廖鸿雁对氆氇这一织物的隔热性能与透湿性能进行研究,经过各项数据分析得出藏氆氇织物的隔热性能高于常见织物,而织物的热阻与厚度之间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同时热阻也受到织物的克重、总紧度、容重等影响。通过比较分析得出藏族氆氇的隔热性能较一般织物要更胜一筹,但是其透湿性能要相对较弱。郭晓芬更是对氆氇的结构、服用性能、舒适性能、耐用性能进行了补充,基本完善了对藏族氆氇这种材质的各方面实用性能的研究。

第二,对藏族氆氇装饰风格艺术的研究。现代设计中很多设计元素就融入了藏族氆氇的装饰艺术风格,其中2014 年 Anna Sui 品牌运用氆氇色彩元素结合近几年的数码印花时装元素,在这种显著民族异域风格的衬托下,使得一件普通的现代衣物别有一番风趣。阿玛尼在2015的大秀中呈现的以氆氇不同比例为基础的彩条纹元素,创造出独树一帜的服装风格。这些对藏族氆氇风格元素的探索,将民族风元素提升到了一个崇高地位。

第三,藏族氆氇服饰的研究。陈果专门研究了用氆氇制作出来的藏族服饰,并采用文献二重考证和采用标本的方法,对比研究氆氇藏袍的结构形制。通过对标本主结构、缘饰结构和贴边结构进行数据采集、测绘和结构图复原,确立了氆氇藏袍“三开身连袖十字型平面结构”和独特“摆片插角互补” 结构形制与中华传统服饰“十字型平面结构”具有一脉相承的结构系统。经过对标本结构的数据分析与实验,得出氆氇藏袍结构的多功能性,在布幅决定结构原则指导下体现出节俭计算的机制。

五、研究的不足

随着研究的深入,藏族氆氇技艺的研究仍然存在许多缺陷。

其一,研究深度有待提高。虽然藏族氆氇艺术的研究门类比较多,有些方面的研究已经开始从宗教、人文、民俗等不同角度探索其背后的内涵,但是大多停留在表面。比如为何藏民不将氆氇纹样进行丰富,尤其是藏民与其他民族混居的时候,难道其他民族的服装装饰艺术对其没有任何影响?以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都有待我们去考究。

其二,研究问题大同小异。关于藏族氆氇的制作流程、色彩分析、纹样分析等基本每一篇文章中都有涉及,这体现出关于氆氇的研究缺乏不同学科的参与。作为一项流传了上百年的民族技艺,它的传承与发展必定涉及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只有通过与这些相关学科的深入探索,才能对藏族氆氇技艺进行完善与补充。

其三,研究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目前,关于藏族氆氇比较的文章基本上都集中在几个典型的藏区氆氇如四川甘孜、西藏山南、日喀则、拉萨等地区,对云南香格里拉藏区基本没有涉及,同时缺少对这几个藏区氆氇装饰艺术与制作技艺的对比。除了藏族的氆氇羊毛纺织技艺,其他民族也有类似的纺织技艺,比如新疆的帕拉孜、彝族的瓦拉等,这些传统的民族羊毛纺织技艺有何异同以及艺术特点等都有待研究。

综上所述,在氆氇的研究方面有很多比较成功的地方,同时也有不足之处。这也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氆氇进行完善,通过总结之前研究中的经验与不足可以为后面更丰富氆氇研究提供参考,从而将这门传统的民族手工艺能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廖东凡.西藏何时有了氆氇[J].西藏民俗,2003(4).

[2] 尹素卿,苏儒光.藏族氆氇[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

[3] 邵星.西藏的氆氇[J].西藏民俗,2002(3).

[4] 丰蔚.氆氇装饰风格在现代织物设计中的价值实现[J].丝绸,2013,50(7).

[5] 廖虹雁.藏氆氇织物的热湿传递性能及测试方法比较研究[D].东华大学,2010.

[6] 郭晓芳,王云仪,李俊.藏氆氇织物服用性能的测试与评价[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8(2).

[7] 陈果,刘瑞璞.氆氇藏袍结构的形制与节俭计算[J].纺织学报,2016,37(5).

作 者: 李淼,昆明理工大學艺术与传媒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品设计;张瑞,艺术硕士,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艺术与设计。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非遗
“非遗”视角下岭南武术保护与传承对策研究
河南“非遗”项目圣门莲花拳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非遗”乐种:宜昌丝竹的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
“非遗”影片的文化接纳与精髓消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古村落非遗项目数字化展示、传播应用示范
非遗视角下探析豫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致力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