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氟轻松软膏治疗急性期湿疹42例*

2021-09-25诸婧张金华余杨张喜军盛平卫

河南中医 2021年10期
关键词:湿疹急性期皮损

诸婧,张金华,余杨,张喜军,盛平卫

上海市金山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1501

近年来,湿疹的患病人数日益增多,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孩童,均可患病。据统计,湿疹已占据皮肤科门诊量的20%[1]。反复发作的瘙痒、顽固性皮损都给患者造成很多的困扰,急性期湿疹以剧烈瘙痒、渗出严重等为临床表现。笔者采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急性期湿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上海市金山中西医结合医院的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56.38±17.43)岁;病程(3.89±1.75)d。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53.17±18.24)岁;病程(4.01±1.95)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医外科学》[2]中浸淫疮-湿热证的诊断标准;发病病程≤2周,皮损总面积<10%;年龄18~65岁;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病例排除标准不符合上述诊断及纳入标准者;对本案所涉及药物过敏者;已有慢性湿疹皮损处出现急性期病变者;不愿加入或中途退出本试验者;辨证属脾胃虚寒证和阴虚阳亢证等证候者;本身患有精神疾病或有精神疾病家族史者;各种原因导致自我意识无法清楚表达者;严重心脑血管病变、糖尿病、甲状腺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未遵医嘱用药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

1.4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61143),每次5 mg,每晚1次。同时给予氟轻松软膏外涂(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12020838),每日2次,取适量涂抹患处。

1.4.2 治疗组 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减,具体药物组成:龙胆草6 g,柴胡6 g,栀子6 g,黄芩9 g,生地黄6 g,当归3 g,泽泻10 g,车前子15 g,生甘草6 g。瘙痒剧烈者加地肤子、白鲜皮、土茯苓等;皮损鲜红者加用牡丹皮、赤芍、紫草、川芎等;大便或溏或稀或软者去当归、生地黄,加白术、神曲、茯苓、山药等;腹胀不适者可加陈皮、厚朴等。每日1剂,水煎300 mL,早晚温服。同时外涂氟轻松软膏,用法同对照组。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忌食海鲜、虾蟹、辛辣、牛羊狗肉、酒精、坚果类、芒果、菠萝、笋等食物,忌热水烫洗及搔抓。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5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皮损形态(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的变化情况并进行评分,最终将各项评分累加计算皮损形态总积分。皮肤形态按照症状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0分、1分、2分、3分,多处皮损时计算其皮损较重处。皮损面积评分采用PASI评分系统面积评分:皮损面积0%=0分,<10%=1分。

1.6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皮损全部消退,症状消失,积分值减少≥95%;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症状明显减轻,95%>积分值减少≥70%;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症状有所改善,70%>积分值减少≥50%。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症状未见减轻或反见恶化,积分值减少不足50%。

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n×100%

1.7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以中位数及四分卫间距描述,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湿疹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有效率为78.57%,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湿疹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两组湿疹患者治疗前后皮损形态总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皮损形态总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湿疹患者治疗前后皮损形态总积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湿疹患者治疗前后皮损形态总积分比较 (±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2.3两组湿疹患者治疗前后皮损形态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皮损形态各项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糜烂、渗出、结痂等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红斑、丘疹、水疱等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湿疹患者治疗前后皮损形态积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湿疹患者治疗前后皮损形态积分比较 (±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2.4两组湿疹患者治疗前后瘙痒程度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瘙痒程度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瘙痒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湿疹患者治疗前后瘙痒程度评分比较 (±s,分)

表4 两组湿疹患者治疗前后瘙痒程度评分比较 (±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

2.5两组湿疹患者治疗前后皮损面积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皮损面积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皮损面积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湿疹患者治疗前后皮损面积评分比较 (±s,分)

表5 两组湿疹患者治疗前后皮损面积评分比较 (±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

3 讨论

近年来,湿疹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急性期湿疹较为明显,本病发病迅速,皮损处渗液四溢,瘙痒难耐,病情反复,容易演变为慢性湿疹,给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带来很多困扰,甚至引起焦虑和抑郁[1]。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急性期湿疹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病机理非常复杂,至今尚未能完全探明,急性期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的特点,包括在红斑、水肿基础上出现粟粒大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及渗出,病变自重到轻由中心向四周逐渐蔓延,外围又有散在丘疹、丘疱疹,境界多不清晰[2]。目前,现代医学多根据皮损面积大小选择相应治疗方案。皮损面积<体表面积30%的,仍以局部用药为主要手段,使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药膏、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焦油类、止痒剂、非甾体抗炎药外用制剂等,其中以糖皮质激素药膏为主。系统性用药则以抗组胺类药物为主,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可以在急性期辅助使用,症情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此外,还有免疫抑制剂、抗生素,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用[3]。

急性期湿疹属中医学“浸淫疮”“旋耳疮”等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其后的历代外科著作也多有论述,认为外感六淫、五脏失调、饮食不节、情志、卫表、经络等因素均可致病[4]。余青等[5]认为,急性湿疹起于湿热、血热、血燥,以凉血湿止痒汤治疗急性湿疹。方中水牛角、生地黄等凉血药为君,佐以苦参、白鲜皮等燥湿熄风止痒。周世印教授认为,湿疹系风湿相搏,阻遏气机,毒由内而生,郁蒸化热,湿毒挟热,搏结于肌肤而成,以金银花、大黄、萆薢、白芍等败毒泻火、化湿养血[6]。李斌教授认为,血热是其病之本,阳浮是其病之标,以黄芩、珍珠母为君清热凉血潜阳,合防风、紫草、薏苡仁、磁石等祛风、凉血、燥湿、潜阳[7]。局部用药则多以黄柏、苦参、马齿苋、蛇床子、地肤子等清热燥湿止痒中药煎水,或外洗、或湿敷、或气雾透皮治疗等[8-10],亦有研粉后用醋调糊外敷[11]。从不同角度、不同环节对急性湿疹进行干预,均取得较好疗效。

笔者认为,湿疹多因先天禀赋不耐,脾胃虚弱,运化不足,一方面气血生化乏源,肺卫气虚,卫表不固,防御不足,易于感受外邪;另一方面水液吸收、转运、输布障碍,水湿内停,导致气血郁滞,局部组织失于濡养,易于感邪。“正所虚处,邪必凑之”,此时易感受外来风、热、湿邪而发病。湿邪性黏滞,病情易缠绵难愈。此外,脾土弱,肝木易乘之;或因年老血虚肝旺、情志因素肝气郁结化火,肝火太旺而乘脾,致使脾失运化,亦会引起生化不足、湿浊内生,肝风内动,内生风、湿、热邪联合也可发病。

湿疹的不同时期主要病邪也不同。急性期湿疹,可见红斑、丘疹、糜烂、渗液,伴有剧烈的瘙痒,患者情绪多烦躁,甚则焦虑。此期因厥阴肝经受扰,血分热盛,热迫血妄行而发红斑;先天禀赋不耐脾胃虚弱不能输布水液或肝失疏泄影响脾胃运输津液之功能,水湿内生或外感之湿邪,受热邪胁迫,蕴泻于皮肤,妨碍局部气血津液运行,丘疹、糜烂、渗液并见;肝郁而见烦躁焦虑,肝经郁热化火生风,内风、湿、火热之邪胶着浸淫肌肤而见瘙痒剧烈。综上所述,急性期湿疹总体以湿、热为主邪,其中热重于湿。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急性期湿疹当以控制、缓解皮损为主,故治疗以泻肝火、凉血、利湿为主要治疗原则。据此,选用《医方集解》之龙胆泻肝汤,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加减后治疗急性期湿疹。方中龙胆草为君药,清肝胆实火、泻肝胆湿热,针对急性期湿疹肝经火热湿浊邪盛的病机关键;黄芩、栀子为臣药,助君药加强泻火、燥湿、清热之力,并能凉血清血分之热;车前子、泽泻清热利水渗湿,使蕴于肌肤内的湿浊之邪能从下焦水道而去,减轻皮肤代谢负担,减少皮损处渗液、糜烂,显著改善皮损形态;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既可防众多苦寒燥湿药物耗伤津液,防止渗出较多造成体内津液不足。当归补血活血,“津血同源”,养血以补充体内丢失之津液,并防止大量利水燥湿药物伤及营血,肝经热邪灼伤营血。此外,湿热内蕴必影响气血运行,日久成瘀,又会加剧水湿内停,“血不利则为水”,当归活血,血行则水行,水行则湿浊可消散。此四药共为佐药。小剂量柴胡既能引经、疏畅肝胆,缓解患者情绪上的焦躁,又能与黄芩相合,解肝胆之热,增清上之力;甘草即能缓和苦寒之品伤胃之弊,又可调和诸药,与柴胡共为使药[12]。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凉血活血、养阴生血之功效。

从现代药理研究来分析,龙胆草[13]、栀子[14]、黄芩[15]、泽泻[16]都可抑制变态反应;龙胆草、栀子可抑制IV型变态反应;泽泻既可抑制抗体介导的变态反应,又能影响细胞反应,对I至IV型的变态反应均能发挥作用。生地黄[17]能提高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α的含量;车前子[18]促进淋巴细胞的分化、溶血素抗体及IL-2的分泌,并显著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率;泽泻可以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和抗过敏活性,抑制脂多糖激活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当归[19]可促进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提高自然杀伤细胞和CTL的杀伤活性;柴胡[20]、甘草[21]能增强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此外,甘草还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也有实验室研究证实栀子与龙胆草配伍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达到甚至强于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以上药物协同配合,从而起到治疗急性期湿疹的作用。

综上所述,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氟轻松软膏治疗急性期湿疹,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改善患者红斑、丘疹、水疱评分、减少皮损面积等方面疗效与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氟轻松软膏相当。

猜你喜欢

湿疹急性期皮损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急性期5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6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