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图式的泉州中山路历史街区景观活化研究
2021-09-25陈榕榕李旭芳丁铮
陈榕榕 李旭芳 丁铮
(福建农林大学 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福建 福州 350000)
历史街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也是使物质和非物质形态的文化资源得以延续并承载传统文化的场所。然而,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历史街区的风貌很难得到有效保护。泉州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政府对于泉州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以及活化问题相当重视,如何保护这座历史名城,使其地域文化得以传承延续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以泉州中山路历史街区为例,通过引入视觉图式的概念将历史街区景观空间组织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探析中山路历史街区的视觉图式要素在景观空间的组织与重构。
1 视觉图式理论分析与界定
“图式”这一概念最早由康德提出,他认为图式是一种先天的想象力产物,人们通过这种想象力将在脑海里固有知识与正在接受的新事物、新概念建立连接。现代的图式理论认为,图式是主体通过对整体的提炼形成关于某类现象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以指导人们对于新信息的处理[1]。
“视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客观存在物质影像刺激眼球所产生的感觉”。视觉图式是以视觉要素为主建构空间的认知单元,这实际上是对人地关系的解读,在这种认知之下,通过探究历史环境与图像之间的关系去寻找自然法则与认知规律,从而指导历史街区的保护与重构。综上所述,本文将“视觉图式”界定为:创作者通过概括提炼人与客体关系、特征、规律和模式,运用视觉图像、图形来表现熟知或新知的知识结构。它是对意识观念、实践体系抑或一种生活方式的高度抽象,是人与外部环境发生互动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对于“视觉图式”界定的意义在于探索历史街区图像背后蕴含的政治、社会、文化内涵以及其形式的变化规律。
2 中山路历史街区概况
泉州中山路历史街区沿街廊柱式骑楼融合了南洋式建筑风格,是泉州旧城区保存规模较大、较完整的历史街区之一。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1924年由南洋华侨投资改造成骑楼街道的南北大街全线贯通。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南北大街改称“中山路”。它集中体现了泉州旧城区的内在特质,保留了城市传统格局以及泉州城区居民原生态生活方式、独特的地方文化传统,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聚集地。
泉州中山路历史文化街位于旧城区的南北轴线上,西侧有笋浯溪和晋江,东侧、南侧、西侧均为城市主要道路(见图1)。本次研究的泉州中山路历史街区,北起爱国路、模范巷,南至江滨,西至西街历史文化街区边界及竹街、伍堡街街巷,东至新府口、后巷、沟尾下、南岳后街、义全后街、寮仔巷等街巷,总面积45.9公顷。
图1 泉州中山路历史街区区位分析图
3 视觉图式下中山路历史街区景观空间的组织与重构
3.1 中山路历史街区视觉图式要素解析
大多数历史街区将其文化元素分为物质与非物质元素,但本文综合考虑中山路历史街区内外环境之间的联系,由于街区的形成是在特殊历史语境下,决定了建筑和空间形式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2]。因此,实体空间内的尺度、形态、色彩构成了中山路历史街区视觉图式的内生要素。而内生要素通过有序组合衍生了具有场所精神的空间,即意境空间,它囊括时间秩序所产生的文化氛围以及独特的生活理念。所以,本文将视觉图式要素分为外在实体图式元素和内在意向图式元素(见图2)。
图2 历史街区视觉图式体系框架图
3.1.1 实体图式元素
(1)街巷格局、建筑形制。
泉州海外贸易发达,自唐子城开始,历经宋、元两代,又扩展成螺城,形成了两横一竖的“干”字形道路骨架,南北大街(中山路)的长度基本定形。中山路历史街区为“鱼骨”状,中山路则是街巷空间中的“脊”,城市水系纵横交错,环城水系经历代演变成为鲤鱼轮廓[3]。
泉州中山路历史街区属于红砖文化区,传统建筑以红砖、燕尾脊组成的官式大厝为主。[4]近代侨乡回归后,引入外来建筑物质文化创造了具有南洋特色的手巾寮、小洋楼,其整体色彩以白、红、灰为主,色彩简洁统一使得中山路历史街区的景观空间井然有序。历史街区共享空间的利用方式往往取决于建筑与环境的组合形式,骑楼的柱廊空间、游憩广场、茶馆通常会形成历史街区中较为重要的节点景观空间。
(2)民俗艺术。
泉州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闽南文化的民俗艺术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其中有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其中传统技艺包括螺钿制作技艺、惠安木制渔船建造技艺、介福龙窑瓷器制作技艺、泉州南音乐器制作技艺等。民俗与时令节气有较强的联系,地域特色明显,涉及宗教信仰、祭祀等方面;传统戏剧中包含高甲戏、南派布袋戏,从中可以窥探出中国人的政治观、历史观、审美观,中华民族通过戏剧艺术的形式审视过去、解剖现实以及表达对未来向往的精神追求。传统美术泉州木雕在宋元时期发展至鼎盛时期,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全世界。泉州民俗艺术中的图案纹样、造型颜色等蕴含丰富的艺术设计手法,可以运用到中山路历史街区景观空间的营造中。
3.1.2 意象图式元素
(1)传统故事情节。
泉州具有众多宝贵的海上丝绸之路遗产资源,其悠久的传统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祖祖辈辈流传下来许多神话故事以及民间传说。中山南路的南头和路尾讲述着天后宫妈祖娘娘和花桥济慈宫保生大帝之间的爱恨情仇;道路两侧的骑楼整齐划一,传统的红白色彩与浓郁的南洋风情,叙述着侨乡自己的故事;传说北宋太平兴国的府文庙,脚下的地石板有三千条,象征孔子三千门生;通政巷仍保留着清代四川总督、大理寺少卿苏廷玉的故居;老城区标志物钟楼是张斯麟赔罪的礼物……特殊的历史语境使街区具有独特且不可复制的属性,外部特有的建筑和空间形式,加上内部空间中特定历史人物、历史故事遗留的痕迹,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正是这些故事情节构成了中山路历史街区在城市中的景观价值。
(2)传统生活情节。
闽南文化的多元包容精神、冒险进取精神、重商与务实精神创造了相应的生活方式与空间体系[5],因而在中山路历史街区中内部的景观空间形态与闽南的精神文化息息相关。泉州老城区现存的传统民居、古建筑等文化遗产量大面广,但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以及改善人居环境,旧城区改造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建设性破坏”损害了老城区的原真性、完整性,承载着泉州传统生活情节的场所正逐渐流失。
3.2 中山路历史街区景观空间组织与重构
3.2.1 节点景观空间
节点景观不仅是体验者游览过程中感官体验最强烈的景观空间,也是最易成为特色的景观。受建筑所围合的节点景观空间,与视觉图式要素中的建筑形制、民俗艺术造型和传统故事情节关联度较高。
如图3所示,中山路历史街区的节点景观空间是人流集散、交往的主要空间,分布着大量的历史遗迹。但历史资源在空间范围分布并不均衡,且几乎都呈动态游览形式,缺乏令行人停留的空间。节点空间形式较为单一,或建筑、或广场,景观层次较为单调。首先,根据重要性为节点空间划分主次,将中山公园、威远楼、苏廷玉故居、天后宫、徳济门遗址等节点设为主要节点空间;并在历史街区内部穿插小的游憩设施及点景设施,以此为次要节点空间。其次,主要节点空间应在保护原有的历史遗迹基础上增加景观丰富性,根据不同景观空间的功能性适当增设游憩设施,其设计应与原有景观保持整体性、连贯性。可将蕴含于闽南传统文化中的视觉图式提炼抽象为景观小品的形式,与整体空间相呼应。最后,次要节点空间的景观组织应合理利用图式要素。运用实体要素中的建筑形制将泉州的传统红砖文化、南洋风格、官式大厝等图式要素叠加,共同形成与闽南地域文化相适应的空间界面。而对于民俗艺术造型可通过提取、精炼、重构等方式,将闽南传统文化的视觉图式转化为景观设计符号,并利用对比、协调等手法在景观空间中创建新秩序,使体验者在一系列的空间开合变化下沉浸于历史街区的文化氛围之中。综上所述,将视觉图式运用于景观空间组织不仅能够满足游览者的多元化需求,还可以活化闽南文化的历史符号,传承与延续闽南的核心文化价值。
图3 泉州中山路历史街区节点景观分析图
3.2.2 街巷景观空间
街巷以“线性连续”的形式存在,是引导体验者游览节点的路径,也是串联人们心中叙事节点的媒介。中山路历史街区主要由中山路和东街、西街、打锡街、涂门街等街巷构成(见图4)。虽然这些巷道在空间上处于紧密联系的状态,但在功能和人流引导方面存在问题。一些历史较为悠久的巷道无法容纳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因而人流引导性较弱;其功能也大多以餐饮和小商品销售为主,商业气息浓厚。如今城市更新变化较快,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老字号已不复存在,渐渐失去其文化内涵[6]。
图4 泉州中山路历史街区街巷景观分析图
首先,中山路历史街区交通问题的解决应从整体的交通现状及未来规划着手,对不同时段的路网流量进行监测,建立历史街区交通系统模型,并对交通规划方案进行实际模拟以求形成最好的交通问题解决方案[7]。其次,中山路一些商铺的建筑外立面虽清晰可见“老字号字样”,但这些店面大多失去原有的功能。因此,可以在传承老字号店面原本功能基础上,结合现代商业文化功能,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最后,泉州古城街巷空间按私密程度可以划分为四种不同性质的空间,即:街道—巷弄—庭院—建筑。对于历史街区中的居民来说,街巷不仅仅承担交通职能,更是作为社区存在的。因此,整体的街巷格局应基本沿袭传统的建筑布局、街巷空间,内部道路一般不取直线型,应该跟随地形地势有曲折、宽窄变化,以形成适合人们生活功能的空间形态。在业态的选择上也基本尊崇传统格局,以商业和居住为主。在对原有街巷格局进行保护、优化的基础上,提取闽南传统文化的视觉图式将其符号化后运用到中山路历史街区的街巷景观中,并通过重构节点景观空间构建满足居民多种需求、与地脉文脉相适应的街巷景观空间。
3.2.3 整体景观空间
景观格局通常用来描述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是由一系列大小、形态不同的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上的排列组合。在历史街区整体景观格局中,庭院空间是最小的景观斑块。而尺度不同的庭院空间及整体统一的建筑群体形成过渡空间,通过街巷景观空间将其与节点空间串联组合,形成整体景观格局[2]。因此,视觉图式要素中的建筑形制、街巷格局、民俗艺术等实体性图式要素,均与其密切相关。
中山路为中山路历史街区的纵轴,东街、西街、新门街和涂门街为横轴,整体景观格局为“一纵两横、双十字街”(见图5)。中山路以中西合璧的骑楼为人们所熟悉,其屋顶形式为平坡结合,街道立面运用了中西方建筑元素装饰,且与泉州传统民居结合,因此,中山路沿街骑楼不仅在视觉上具有很强的识别性和连续性,还具有遮挡风雨的实用功能。遍布大街小巷的红砖白石双坡顶传统民居运用了出砖入石燕尾脊等营造法式,反映了泉州古建筑的历史风。官式大厝内部具有丰富多彩的木雕、彩绘、剪贴等民间手工艺品,更凸显了闽南文化的独特神韵[4]。在色彩上,传统建筑多以红、白、灰为主色调,显得朴素淡雅。通过对中山路历史街区各类图式要素的符号化概括,可得出中山路历史街区是融合华侨文化的闽南红砖区,且整体景观格局色彩淡雅、体量宜人。由于临街的建筑界面会影响体验者的认知,应对其进行原型保护,并将民俗艺术、街巷格局等实体要素提取重构形成景观符号,让整体景观格局具有连续性、完整性。体验者对整体景观格局认识是在时空的推移下逐层展开,通过实体图式要素的排列组合,可以弥补原先时间导向制约下对空间认知的欠缺,使完整的图式体系存在于体验者的知识架构中,并加深体验者与历史街区景观空间的共鸣。
图5 泉州中山路历史街区整体景观格局分析图
3.2.4 景观意境空间
景观意境空间是指人的身体处于客观环境之中,眼睛接受客观环境所带来的信息,与先验记忆进行连结而产生的一种思维感知空间。一座具有辨识度的历史街区通过传统建筑、传统饮食、传统民俗组成完整的形态,因而,人与场所之间在时间的秩序下产生一种基于感情、认知和实践的联系。本文所叙述的景观意境空间中的视觉图式主要是传统故事情节以及传统生活情节。
现在,中山路历史街区的更新主要面临三个问题:一是历史街区肌理碎片化导致文化割裂。虽然泉州市政府对大部分文化遗产进行了保留以及修缮,但现代的高密度路网及拔地而起的各种建筑几乎将城市传统肌理全部打乱,导致文化遗产无法与周边产生联系,成为孤立、冰冷的存在。二是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中缺乏对景观意境空间的营造。泉州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分为三个层次:单体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8]。这种保护方式虽然符合泉州市文化遗产的现状,但却使许多历史遗存无法与深层次的历史故事产生联系,以致于体验者游览之后,无法被深刻的历史文化所感染。三是注重历史街区物质空间的保护,却忽略了对其原有社会关系网络及生活形态的保护。
泉州中山路历史街区流传着许多民间典故,能激活体验者已有知识结构中与此有关的内容,容易使人产生归属感。历史街区内所存在的景观资源要素都是通过街区道路联通形成线性空间结构,为意境景观空间的构建提供了前提条件。因此,在规划时可以道路为连接轴线,串联功能区域,形成叙事轴线。并借鉴动态的叙事景观,在场景不断变化推移的过程中,使物境上升到情境,即“一切景语皆情语”。动态的故事表演不仅具有表达情感的能力,还可以促进意境景观空间的形成。而传统生活情节是历史街区原住民在时间秩序下行为、习惯、相互关系等形成的文化实体,是原住民对于场所关系的解读[9]。对于中山路历史街区的保护,应着眼于能够体现地方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如胡塞尔所说“回归真实的生活世界”,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10]。历史街区的保护,不应只是保护那些时空遗留下来相对静止的实物,还要包括历史街区原住民的生活形态以及精神生活世界。动态的生活情节可以活化历史街区的景观空间,由此,体验者游览历史街区的感觉不再是片面的,而是将原有记忆与当前体验连结在一起,更加立体生动。
4 结语
当前对于历史街区的文化保护忽略了美学的生存环境与土壤的培育保护,因此,本文基于图式视角归纳整理了视觉图式要素,并阐述了节点景观空间、街巷景观空间、整体景观空间和景观意境空间四个方面中山路历史街区的景观空间组织与重构。历史街区视觉图式是通过提炼和总结地域的社会、文化、艺术等要素形成的,恰恰是这些要素共同构建了历史街区的景观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