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康养旅游研究综述

2021-09-25邓宏李翠林

关键词:康养文献旅游

邓宏 李翠林

(新疆财经大学 旅游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在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明显。面对这种趋势,人们对健康的诉求愈发强烈,而旅游则是人们缓解压力和实现身心健康的一种有效方式,由此,康养旅游逐渐变为了较为热门的旅游方式。

本文运用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CNKI)中2014—2020年康养旅游的文献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知网的可视化分析功能,研究我国目前康养旅游的文献数量状况、研究力量以及研究热点,并从资源和背景的角度对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分类分析,以期为我国康养旅游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为信息检索平台,采取关键词检索的方法,检索关键词中包含“康养旅游”的文献,共得到文献603篇。剔除检索结果中的报告、会议和广告等无关文献,最终得到有效中文文献393篇,将其导出,以供后期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文献计量法和可视化分析法进行分析,借助中国知网的可视化分析功能以及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对研究领域的发文数量、研究力量和研究热点进行研究,并根据不同的资源以及背景,对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理清我国康养旅游的研究现状。

2 康养旅游的概念界定

我国学者对康养旅游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对康养旅游的概念尚未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界定。王赵[1]认为:“康养旅游概括来讲即为健康旅游、养生旅游,是一种建立在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环境基础上,结合观赏、休闲、康体、游乐等形式,以达到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医疗、复健等目的的旅游活动。”这是我国学者对康养旅游比较初期的界定。2016年1月,国家旅游局正式颁布了《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将康养旅游定义为:“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2]这是康养旅游的定义初次被写入国家文件中。

随着康养旅游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不同学者对其有不同的界定,康养旅游的概念被不断完善与发展。赖启航等[3]认为:“康养旅游是基于人口老龄化及亚健康现象日渐普遍化背景下,为了满足人们追求健康养生的需要,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养生文化,通过延伸旅游服务,寓养生于旅游、寓旅游于养生的一种新兴特色旅游活动。”其将康养旅游活动的消费者定义为年纪较大的人群以及亚健康人群。谢文彩等[4]认为:“康养旅游是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养生、医疗设备,以休闲养生、康体度假、生态疗养、修身养性、养老保健等为目的最终达到身心健康与精神愉悦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其将康养旅游的内含进一步扩大化。赵杨等[5]认为“康养旅游是侧重以‘养’为主的多种旅游形式来使游客达到身心健康,这与主要以‘治’为手段使游客达到健康的‘医疗旅游’有了明显的区分。”其将康养旅游定义得更具有针对性。由此可见,目前对于康养旅游的概念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定义康养旅游,康养旅游的概念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3 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3.1 康养旅游文献数量分布

本文对2014—2020年的康养旅游相关文献数量进行统计,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自2014—2020年,我国康养旅游研究的文献数量从整体上看呈现上升的趋势,可以将其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在2014—2015年的萌芽时期。在这个阶段,文献数量较少且增速不明显。第二个时期是在2016—2020年的增长时期。在这个阶段,文献数量急剧上升,表明康养旅游引发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图1 我国康养旅游的文献数量分布

3.2 康养旅游的研究力量分析

3.2.1 研究作者

对研究作者进行分析得到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如图2所示。研究结果中共有150个节点、63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5 6,图中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作者间的合作关系。从作者发文量的角度来看,作者的发文数量有一定的断层,高发文量的作者较少。从作者间合作的角度看,领域内作者间的合作不够密切,合作关系多为来自同一所高校,而高校与高校间作者的合作较少。

图2 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3.2.2 研究机构

对研究机构进行分析得到机构合作网络图谱,如图3所示。研究结果中共有135个节点,28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3 1,图中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从机构发文量的角度来看,机构发布文献的数量有一定的断层,文献发布量多的机构较少。从机构间合作的角度看,领域内机构间的合作不够密切,联系多为来自同一高校不同学院之间的合作关系,而不同高校乃至不同地区之间机构的联系并不紧密。

图3 机构合作网络图谱

4 研究热点

4.1 共现网络

本文在CiteSpace中对收集的关键词进行分析,以文献的关键词为节点,选取每一年为时间片段,对关键词的共现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结果如图4所示。

图4中有221个节点、420条连线,密度为0.017 3。节点的大小与关键词共现次数呈正相关,节点越大,意味着该关键词共现的次数越高;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由图4可知,研究的热点集中于森林康养旅游,对乡村旅游、全域旅游等研究的热度较低。

图4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4.2 演化路径

本文通过CiteSpace绘制关键词的时区图,结果如图5所示。通过时区图可以看出其演化路径及发展脉络。根据演化路径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在2014—2015年,我国康养旅游主要以康养旅游、养生旅游和康养产业等作为研究重点和方向,研究方向并未被细化;2016年,我国康养旅游主要以森林康养、森林康养旅游和产业融合等作为研究重点与方向,且对康养旅游的发展研究较多;在2017年,我国康养旅游主要以对策、发展路径和健康中国等作为研究重点与方向,研究角度逐渐多样化;在2018年,我国康养旅游主要以康养小镇、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和生态旅游等作为研究重点与方向,根据不同的政策产生了不同的研究内容;在2019年,我国康养旅游主要以森林康养基地、全域旅游等作为研究重点与方向。可见,2016年之后,研究逐渐呈现出针对性以及多样化的特点。

图5 我国康养旅游研究时区图

5 内容分析

5.1 不同资源类型的我国康养旅游研究

5.1.1 基于森林资源的康养旅游

森林康养旅游能够使人们有效利用森林资源来达到康养的目的,引发了大量学者的关注。目前对森林康养旅游的研究较多,相关学者对森林康养旅游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1)森林康养旅游的现状及开发策略的研究。潘洋刘等[6]通过专家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案例地建设森林康养基地进行SWOT分析,并采用AHP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值,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为江西庐山国家生态保护区建设森林康养基地提供策略选择;李梓雯等[7]对案例地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提出促进其发展的思路及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马捷等[8]运用SWOT方法系统分析了四川进行森林康养旅游的现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四川康养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旅游者对森林康养旅游的意愿及评价研究。朱舒欣等[9]在特定时间对广州市989位游客进行实地调查,从五个维度出发,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来分析游客参加森林康养旅游意愿,得出不同的游客特征与其意愿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谢灯明等[10]以森林康养旅游潜在游客为研究对象,运用了计划行为理论(TPB)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潜在游客选择体验森林康养旅游的决策机制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于国斌等[11]运用问卷的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游客进行森林康养旅游决策的各类影响因素。

5.1.2 基于温泉资源的康养旅游

我国学者对于温泉康养旅游的研究方向较为分散,有资源开发、小镇建设对策和产品开发等。徐平等[12]以两个地区为案例地,对其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等进行比较,提出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两地联动发展的战略;骆高远[13]分析研究了温泉小镇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丰富其文化内涵等建议;杨红波[14]对温泉产业的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了开发康养旅游产品的相应建议。

5.1.3 基于体育资源的康养旅游

我国对于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分析某地发展体育康养旅游的路径及策略。宋佳等[15]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现场观察法,对康养体育旅游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康养体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提出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陈巧[16]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休闲体育与康养旅游产业融合的特征及其在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促进二者合理发展的策略。

5.2 不同背景下的我国康养旅游研究

5.2.1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康养旅游

自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乡村康养旅游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对于乡村康养旅游的研究主要为探究乡村康养旅游的现状及乡村旅游与康养旅游融合的途径及策略。韩福丽等[17]对发展乡村康养旅游的资源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的策略;金媛媛等[18]探究目前我国乡村地区生态旅游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情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使二者协同发展的目标、主体和任务;刘新等[19]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康养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提出了使二者创新融合发展的途径。

5.2.2 “互联网+”背景下的康养旅游

目前,我国学者从“互联网+”的角度来分析康养旅游的研究较少,研究方向也比较分散。鲍兰平等[20]从多角度分析在“互联网+”背景下康养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并探讨了其体系的构建思路;陈三清等[21]分析了攀枝花康养现状并构建了攀枝花康养体系,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各子体系的功能和作用,提出了智慧康养的5个方面的应用。可见,我国学者在将互联网与康养旅游相结合的研究方面存在一定的空白。

5.2.3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康养旅游

我国学者对于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康养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某地发展康养旅游的优势及发展的策略。杨慧[22]对全域旅游与康养旅游进行了概述,对全域旅游视角下攀枝花发展康养旅游的优势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闫海[23]通过分析康养旅游发展的优势,结合全域旅游的观点,对康养旅游体系进行了构建;李晓光[24]根据康养旅游基地建设的现状和条件,提出了基地建设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1)通过对康养旅游文献数量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可知:自2014年至2020年,我国关于康养旅游的文献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且在2016年之后上升较为迅速。

(2)通过对康养旅游的研究力量进行分析可知:康养旅游的研究领域内,尽管有部分作者和机构关于康养旅游研究的发文量较高,但作者间与机构间的合作均较少,联系并不密切。

(3)通过对我国康养旅游研究的演化路径进行分析可知:在2014年至2015年,即我国康养旅游发展的初期,对康养旅游的研究比较宽泛,缺乏针对性。随着相关标准的颁布以及对人们对康养旅游需求的不断提升,自2016年起我国对康养旅游的研究逐渐细化及多样化,对森林康养旅游、乡村旅游和康养小镇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兴起并日渐完善。

(4)通过对康养旅游的内容进行分析可知:从基于不同资源的研究来看,学者对森林资源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对温泉资源和体育资源方面的研究较少,研究类型也并不丰富;从在不同背景下的研究来看,根据不同政策的提出以及时代的发展,我国康养旅游的研究逐渐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研究的目的性以及时代性逐渐明显。

6.2 研究建议

(1)加强作者间与机构间的合作。随着康养旅游的不断发展,对康养旅游的研究已经不仅从旅游方面来进行,而是可以与心理学、行为学和经济学等方面进行融合分析。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将多学科进行融合,加强不同学科领域的作者与机构间的联系,从多角度对康养旅游进行创新性和多样化的研究,以促进康养旅游的多领域发展。

(2)丰富对康养旅游不同资源类型的研究。我国地大物博,资源类型丰富,文化历史悠久,有森林资源、温泉资源、体育资源、中医药资源和文化资源等多种供人们进行康养旅游的资源,但目前我国对康养旅游的研究多为对森林资源的研究,涉及到其他资源的研究较少。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丰富对不同类型资源的研究,以促进康养旅游业对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3)创新康养旅游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我国学者对于康养旅游的研究主要为研究康养旅游的发展对策、路径和存在的问题等,研究的方法也主要为使用SWOT分析方法和AHP方法等,缺乏创新性。在未来随着康养旅游研究热度的提升,可以对康养旅游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目的的研究,以促进我国康养旅游体系的完善。

猜你喜欢

康养文献旅游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那些康养旅游特色小镇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