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真相时代“受众情绪化”问题及引导机制研究

2021-09-24徐涵

艺术科技 2021年15期
关键词:事件

摘要:“林生斌人设翻车”事件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受群体极化、刻板印象、管理缺位等因素的影响,受众易过度情绪化地分析问题,从而导致真相反转、舆论难控等。本文从两类人群的情绪化表现出发,研究其产生原因并建立相關引导机制,可避免新闻不断反转所导致的社会问题,从而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生态环境。

关键词:后真相;“受众情绪化”;“林生斌人设翻车”事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5-00-02

“后真相”最早源于1992年一位美籍剧作家在《国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后真相(post-truth)用来形容事件的真相所产生的影响要远远小于情绪和个人信仰的诉求这样一种不正常的舆论生态,指的是“情感凌驾于事实之上,极大地影响了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1]。受众的情绪化,是指信息的接触者在新闻事件的某一刺激性条件作用下,发生的情绪转变,表现出多变性、非理性、群体化、极端化等特征[2]。受众的情绪化在“林生斌人设翻车”事件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

2017年6月22日,杭州一住家保姆因一己私欲故意纵火,导致女主人及其三个孩子意外身亡,男主人林生斌因有事外出躲过一劫。最终凶手被判死刑,牵动人心的“杭州保姆纵火案”也随之告一段落,但是关于林生斌的争议和话题远没有结束。经过网络和媒体的传播,林生斌得到了大众的广泛同情和支持,他借助舆论获得了高额赔偿,并顺利经营起了以孩子名字命名的“潼臻一生”网店。林生斌也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对妻子孩子的追思之情,成为大众眼中的深情之人,但四年后林生斌再婚生女,并因对前妻父母作出种种苛刻行为,导致深情人设翻车,并遭到了网友的强烈质疑。网络上不仅出现了对他行为的各种恐怖揣测,而且出现了匪夷所思的神怪说,网友的声讨最终引发了巨大的舆论并且引起了警方的注意。而后,杭州公安公开调查声明,否认了网友的多项假说。

在整个事件前后,受众的情绪宣泄化作了强大的力量,将当事人裹挟其中,既可将之送上青云,也可将之置于死地。由此可以看到,受众情绪化会带来严重的问题,人们需要保持警惕。

1 后真相时代警惕因受众情绪导致的社会问题

1.1 过度感性,舆论难控

四年前,大众一边倒地支持林生斌向绿城物业索赔,是因为他承诺建立基金会帮助更多人免受他的遭遇;四年间,大众因深情人设一直支持他网店的生意,但真相曝光后人设翻车、诺言成空。从红星新闻发布的《林生斌有没有那么恶》文章评论中可以看出,即使理性规劝,大众也会因为过度的情绪化而难以转变思维,在他们眼里,林生斌就是恶的,自己的谴责是善的、正当的。据不完全统计,林生斌话题在微博榜单上显示有3.3亿阅读量,3.6万讨论量,而绝大部分的言论是愤怒的攻击和质疑,这可以说是对林生斌的网络暴力行为。

在“体罚学生吐血事件”中,由“人渣老师”到“谎言家长”;在“普陀山天价便饭事件”中,从黑店到“黑举报”……不明真相的网友皆对舆论中心人物进行激烈的辱骂和骚扰。同样的,在“小凤雅”事件中,因自媒体诬害王凤雅母亲虐童、诈捐,感情用事的网民一度指责、诅咒王凤雅一家,舆论朝着不利于王凤雅一家的方向发展,达到难以控制的局面,随着媒体跟进并为王凤雅一家正名,舆论才逐渐平息。有媒体呼吁网友转载澄清事实的相关微博并向王凤雅一家道歉,短短两日,转发量高达17000余次,而道歉声远小于当初的辱骂声。

围绕利益诉求而产生的过度情绪化表达一般起源于个人,但因为网络的实时传输,个人转变为人群集聚并产生的过度情绪化会让大众情绪瞬间爆发,舆论也再次失控。不管是林生斌立人设圈钱,还是小凤雅一家被冤诈捐,他们成为热议话题皆是因为触及个人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一旦涉及这些话题,受众也会过度感情用事从而导致舆论失控[3]。

1.2 情绪主导,反转不断

“林生斌人设翻车”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后真相时代真相滞后于大众情绪,情绪主导大众的思维,导致出现新闻信息不断被反转的局面。

因为具有共情能力,大众更容易看到林生斌的悲,也容易忽略暴露的问题。说到底,还是看戏的网民希望剧情能和他们预想的一样,一旦林生斌的言行脱轨,就会因形象反转、崩塌而引爆舆论[4]。大众把林生斌想得太完美,将自己的情绪过多地强加在他身上,但也因林生斌德不配位,导致真相反转后人们过度地宣泄情绪。

后真相时代,新闻反转现象屡见不鲜,如“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周口男婴丢失”事件、“昆明李心草溺亡”事件……每个反转新闻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而且消费了公众的正义和热情。在“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中,新京报记者在未了解事实全部真相之时就对小轿车女司机进行评断,但结果事实并非如此,这一反转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可见,后真相时代,大众出于对某种事物既定不变的看法,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在社交平台发泄个人情绪,把情绪化的个人思想当成事实本身,导致真相不断反转。

1.3 有心利用,败坏公德

后真相时代,被情绪主导的受众也会成为被有心人操控的“棋子”,因为情绪化的公众缺乏理性思考,才会轻易受到别人的摆布。

“林生斌人设翻车”事件中,虽有心急的网友在背后推波助澜,但是也在于林生斌本人有心营造人设,最后真相推翻人设导致舆论反转。林生斌作为公众人物,利用大众的同情,社会公德败坏,必将遭到社会舆论的反噬。人设翻车的事件不胜枚举,有“翩翩公子”霍某与女友相恋九年却立单身人设,有“无知”张某某在日本多次作出参拜靖国神社等辱国行为,还有获奖无数的国家一级演员田某因强制猥亵被判刑……此前,这些公众人物或多或少地巧妙利用形象特质吃了不少红利,然而却私德败坏、艺德尽失,后果就是永远消失在公众眼前,甚至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公众人物利用人设达到某种目的后,若本人德不配位、丧失人格,必定会引火烧身。

2 后真相时代受众情绪化的原因

2.1 刻板印象禁锢思维

刻板印象一直存在,这在“林生斌人设翻车”事件中尤为明显。根据皮亚杰的基模理论,个人会根据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建立一个自己的认知行为基本模式,会根据这个模式迅速地对新的状况作出判断推理,并及时作出态度或行为反应[5]。受众深受林生斌“深情”刻板印象的影响,致使他们本能地抵触林生斌再婚生女的现实。

刻板印象虽然可以促使人们在面对新事物时快速作出反应,却也封禁了理性思维,刻板印象一经形成便很难消散。或许是林生斌“演技了得”,使受众沉浸其中走不出来,所以在人设翻车的一瞬间,大众本能地用情绪代替理智,用自己的道德感指责林生斌,从而丧失理性,成为情绪的附庸。

2.2 暗示机制传染迅速

群体暗示往往存在于集合行为中,而“林生斌人设翻车”事件引发的舆论就可以看成一次集合行为。暗示是一种传播方式,通过间接的示意达到宣传的目的,更多的是情绪的传播。在这次舆论事件中,本就聚集了大量失去理性的情绪化受众,情绪激动的个人带有强烈的被暗示性和暗示性,个人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同时个人还会影响到他周围的人[6]。

同时,暗示机制也会造成群体感染,互联网加速了群体感染。攻击林生斌的言论一经产生便以极快的速度在人群中传播开来,而大众由于处在愤怒的情绪中,失去了自控能力,对于外部给予的刺激表现出一种本能的盲从反应。言论在互联网中快速传播,一次强烈的、广泛的非常态舆论场就此形成。

2.3 群体极化愈演愈烈

林生斌的坦白信引起了大量网民的自由讨论,讨论的结果是人们一致认为林生斌的所作所为有违常理和道义,所以攻击林生斌的言论越来越多,舆论也朝着抨击林生斌的极端方向发展,这种观点得到强化,并到达支配性地位[7]。

极端化的群体使舆论方向越走越偏,达到难以消散的地步。在杭州市联合调查核实并进行通报后,舆情并没有得到消散,还是有不少网友表示会继续关注林生斌涉税事件。

2.4 管理缺位,舆论走偏

后真相时代是情绪至上的时代,人们依靠情绪、道德审判新闻事件,理性的缺失容易引发舆论风暴,舆论引导不及时会导致舆论走偏,难以控制。

讨论热度居高不下,缺乏引导的舆论容易导致非理性言论。在情绪化的氛围里,林生斌个人问题被刻意放大——有公然痛斥社会道德失序的,有痛斥男人不可信的,有“地域黑”将问题上升到杭州地域的……流言也开始出现,如“林生斌另有四岁儿子”“林生斌与保姆有不正当关系”等,即使理性规劝,受众也无法听进去,舆论走向越发难以控制。而后,经公安查证,网上部分消息系谣言,同时,公安机关对网民黄某某等谣传林生斌不当内容的行为以扰乱公共秩序依法开展调查。虽然最后真相大白于天下,但在管理措施实施之前,这些谣言严重侵犯了当事人以及其他无辜人员的合法权益。

3 后真相时代受众情绪化引导机制

3.1 普通受众拒絕情绪化,呼唤理性思维

后真相时代,受众情绪化特征愈发明显,在“林生斌人设翻车”一事中可见一斑。普通受众呈现出基数大、分布广的特点,而当下信息传播异常迅速,受众的言论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舆论指向,倘若受众不够理智,就会形成错误的舆论。

后真相时代更要呼吁理性思维。第一,受众在接收信息时要少一点情绪化,多一些理性思考,不要盲目跟风,应多关注事件的不同报道,不要只专注一家之言。第二,即使因事件产生不同的情绪,也要懂得调节,不要让自身一直处于情绪化状态下,不能让自己困于感性思维。

3.2 “意见领袖”带头把关,引导正确舆论

“意见领袖”在形成或者改变某一舆论方向上具有较大的作用。后真相时代,“意见领袖”更应该承担起把关职责,时刻保持理智、清醒,不能为了流量刻意迎合大众。在信息抉择方面,应该有更强烈的责任感,积极引导舆论正向发展。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意见领袖”已经不单单是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中介角色,他们较之以往有了更大的效用,不仅影响着个人的信息传播,更控制了整个网络的资源流通[8]。

越是众声喧哗的年代,越需要“意见领袖”的力量,因此“意见领袖”应该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和舆论环境贡献力量。

3.3 法治及时补位,依法追究不当言行

后真相时代,受众越来越情绪化也是法治的缺席所导致的,正因为没有法律的制约,所以受众肆意使用道德审判他人,进而模糊了道德与法律的边界,造成诸如随意制造谣言、网络暴力等不正确行为的发生。尽管这些受众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们的不当行为也对当事人造成了伤害。言论自由虽然是每个人的权利,但同时也应该承担相应的义务,规章制度的存在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帮助人们保持理性[9]。

在后真相时代,更应该加强对网络空间的管理,要依法追究网民的不当言行,针对谣言、网络暴力等行径予以明确的处罚。人是懂得趋利避害的,一旦有了明确的惩罚措施,受众在下一次发声之前才会更加慎重,才会“三思而后行”,因此法治应及时补位,为治理后真相时代的乱象添砖加瓦。

4 结语

后真相时代是一个情绪凌驾于事实之上的时代,受众在分析新闻事件时,容易过度情绪化,从而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以“林生斌人设翻车”事件为例,对传播中的受众情绪化表现进行分析,发现大众容易受到自身或他人情绪的感染,进而作出不理智的行为。本文研究受众情绪化的产生原因、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手段,以期有效控制舆论、引导舆论,从而营造良好的舆论生态。越是众声喧哗的年代,越要对此引起重视,否则不断反转的真相会不断侵蚀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笔者认为,要从受众出发,全方位提升受众的新闻素养,使其面对网络信息时能保持清醒,同时新闻媒体和相关部门要及时掌握舆论导向,及时核查、调控不恰当的言行,做到防微杜渐。只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一定能营造一个越来越好、越来越理性的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 位云玲.新闻反转的内在机理、影响及治理探究[J].新闻知识,2019(04):86-89.

[2] 张祁.媒介融合时代下原生广告的交互性叙事形式探究[J].东南传播,2020(04):129-132.

[3] 安晓燕.类型融合背景下谈话节目的叙事革新[J].中国电视,2017(5):56-59.

[4] 张祁.大众传播视域下抖音APP走红原因的探析[J].东南传播,2019(03):24-26.

[5] 李升祥.关于反转新闻中受众情绪化问题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8,9(02):52,54.

[6] 安晓燕.类型融合背景下谈话节目的叙事革新[J].中国电视,2017(5):56-59.

[7] 许楠,佟玉英.浅析王季愚“预科班”教学模式——基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06):55-56.

[8] 姚颖钰.动物主题影片的形象塑造研究[J].汉字文化,2019(18):107-108.

[9] 张欢.对社会题材类电影引起情绪共振的思考——以《我不是药神》为例[J].东南传播,2019(02):43-45.

作者简介:徐涵(1999—),女,江苏泰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传播、影视作品欣赏。

指导老师:安晓燕

猜你喜欢

事件
概率论中几个事件之间的联系与区分
网络舆情反转现象中的“参照点效应”
保罗·利科的“话语事件”思想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热点事件中的“舆论搭车”现象探析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
嵌入式系统课程“中断、异常与事件”教学实践及启示
《狗镇》中戏剧情境的构建
全媒体时代新旧媒体间的博弈
全国各类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