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引领高中文言文学习
2021-09-24宋蓉
宋蓉
摘 要 针对初高中文言文阅读学习的不同要求,语文课堂的教学,必然要为初高中衔接作相应的学习引导,不妨以《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为一试例,此课为普通高中课程准標教科书《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的首篇。作为高中文言文的第一课,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不妨再细一些、实一些、广一些、深一些,这会让即将到来的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有个良好的标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更深入地落地生根,更高标地生发生长。
关键词 文言文学习;初高中衔接;教学预设;课堂生成
文言文学习,是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其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是对初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是对高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的要求。
针对初高中文言文阅读学习的不同要求,语文课堂的教学,必然要为初高中衔接作相应的学习引导,不妨以《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为一试例,此课为普通高中课程准标教科书《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的首篇。
“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里的“基本内容”的理解,需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更需要落实到“理解词句含义”的实处:在“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读熟读课文后,按课本编者设计的指向,来到文后的《研讨与练习》,先完成题二中的“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为主”基本知识积累与课文实例进行映证。
而后,选出课文中三句原话: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3.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要求:文白对译,书面完成,直译为主,但求“信、达”。
讲解词语“鄙”,分析“鄙”的造字法,导岀“鄙”的字源义,引申义,联系“肉食者鄙”(初中《曹刿论战》),分析“卑鄙”一词古今汉语不同意义及感情色彩,联系“先帝不以臣卑鄙”(初中《出师表》);“微”,联系“微斯人,吾谁与归”(初中《岳阳楼记》);比较同句中两个“封”的词义和词性,试析“封建社会”“封建思想”中“封建”的源由;列举现代汉语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心不在焉”“杀鸡焉用牛刀”,分析与课文句中“焉”字义异同;列举现代汉语成语“因噎废食”“因人成事”“因地制宜”“陈陈相因”分析课文句中“因”字如何据语境择取义项;列举警句格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解决“餍”到“厌”的源变,再逐字对照“夫晋,何厌之有”与成语“惟利是图”“惟××马首是瞻”句式特点,讨论分析“失其所与”“所与”为什么文下注释直接译为“同盟者”,违背了单换双的文白对译基本原则吗?……
试着将以上文句中的“以”“之”“而”“其”等看似无法古今单双互换语素去除,比较与原文少了什么“情味”?
观察,琢磨,逐字对换而译的文字,组成的句子为了读顺畅,词语有无变化?语序有何变化?
字、词、句学习的“落地”课堂,细、繁、深,切不可嫌烦琐,一环扣一环,有条不紊地引出文言文学习的重要且必要的步骤和方式。于初中文言文学习,迈进了笃实的一大步,为高中文言文学习的“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
义或用法”张本。
而仅有此是远远不够的,文言文学习是母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是“第二外语”,疏通字词,分析句式,讲解语法,不过是为着日后能“举一反三”,遇常见的文言现象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扫除阅读障碍,亲近触摸文本的能有基本“工具”。
解除文本阅读的“拦路虎”后,再诵读默读课文,回归文后《研讨与练习》题一“细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4个小题能否顺利答出已可以评估出是否“理解基本内容”(初中文言文学习要求)。
拾级而上,求“读懂文章内容”(高中文言文学习要求),“懂”什么?怎么“懂”?为何“懂”?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设计“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教材编者在单元开篇言:“学习本单元,既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文言叙事特有一种简洁之美,学习时要注意反复朗诵,悉心体会”。
据此,设计课堂讨论问题如下。
1.题为“烛之武退秦师”。
(1)怎么“退”?凭什么“退”?“退”的对象为什么是秦师?
(2)为什么是烛之武?揣测其处境和心境,想见其人。
(3)关涉的三位国君:晋侯、秦伯、郑伯,他们作为一国之君的策谋韬略、城府格局从何而现?从何而来?(引入晋公子重耳之亡,秦穆公为秦一统天下的奠基之君)
2.琢磨文末句,晋文公语:“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注意文后注释内容,蕴含现代汉语“秦晋之好”来由。
(2)面对盟友的背弃,晋文公为何能如此的冷静隐忍?
(3)想见当时标榜的“仁”“知”“武”的道义准则(现代汉语有成语“胜之不武”),孔子为什么却评价此时为“春秋无义战”?孟子也说此时“礼崩乐坏,礼乐征伐由诸侯出”?
此两问设计主要考虑文言文阅读仍应该是遵循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原则,问题1以学生当堂自由讨论为主,问题2由教师“牵引”,拓展外联可借助课堂外的途径和渠道。
因为刚从初中过来,在人生新的起跑线上,好奇好胜,趁着“新鲜劲”,教师若要求高中文言文第一课全文熟读成诵,弟子们会很快很顺畅地完成。夸赞鼓励之余,师(经意不经意地)问:为什么背得这么顺溜啊?生常答:短呗!
是的,347字(含标点)勾画一幅波澜迭起、曲折有致春秋历史片断图,有武力征伐、兵戎相见的“武戏”,也有纵横捭阖、折冲樽俎的“文戏”;真正的核心内容“烛之武退秦师”仅125字(含标点),却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亦不可”;事件“潜伏底下”部分与“漂浮水面”部分浑然一体,台前幕后、宏观微观很有“嚼头”,人物轮廓、嘴脸面孔一一可摹(师生共同计字数,总结全文内容)。
列举典故两组:
妻丧速归!
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
引出介绍文言文与白话文表达的差异。
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公曰:“试书其一事。”一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公曰:“使子修史,万卷未已也。”曰:“内翰云何?”公曰:“逸马杀犬于道。”相与一笑。(《唐宋八大家丛话》)
引出介绍历史性文章的文体特点。
另外,在考虑本课教学设计时,有两点颇费踌躇。
1.文化常识,介绍到何种程度?何种范围?如三位国君“晋侯”“秦伯”“郑伯”称谓,自然应该是要介绍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的爵位,“先秦爵制,与世袭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为表里,爵位往往就是政治权力的标志”,这里的“世袭的宗法、分封等制度”其实也是文中几个人物言谈行事的历史背景环境,如果能有此方面知识背景知识作为文本阅读支持,很多“不言之言”的问题在阅读过程本身就会有相应的“默契”,但此阶段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并未提供相关“援助”,若语文课堂作介绍的话,很难把握“专业化程度”。
2.几个出场人物语言分析,必要牵涉到人物的心理和个性,又关联到不同方面,往个人的境遇细微处可讲,也可以往宏观的历史时大环境讲,看过此课设计不少案例,总觉得文言文阅读教学课若在此上“大作文章”,少了特有的“文言文”味道。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作为高中文言文第一课,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不妨再细一些、实一些、广一些、深一些,这会让即将到来的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有个良好的标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更深入地落地生根,更高标地生发生长。
[作者通联:江西奉新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