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儿童成长 构建德育新样态
2021-09-23孙瑞兰
孙瑞兰
摘 要:基于儿童立场的教育旗帜鲜明地揭示了教育的根本意义。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亮点之一是强化了儿童主体。《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应聚焦儿童成长,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儿童良好道德思想观念的形成,增强儿童的法治意识。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基于儿童需求,精准定位目标;立足儿童生活,精心创设情境;尊重儿童天性,设计精彩活动;着眼儿童发展,提升知行合一。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儿童立场;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4-0153-02
【Abstract】The education banner based on children's standpoint clearly reveals the fundamental significance of education. One of the highlights of the unified edition of the textbook "Ethics and the Rule of Law" for primary schools is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subject of childre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Ethics and the Rule of Law" should focus on children's growth,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children's good moral ideas,and enhance children's awareness of the rule of law.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based on children's needs,accurately positioning goals;based on children's lives,carefully creating situations;respecting children's nature,designing exciting activities;focusing on children's development,and enhancing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Keywords】Elementary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Children's Standpoint;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著名教育家成尚榮先生在《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为了儿童,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在编排上有创造性的突破:以儿童道德的发展为主线,从“儿童兴趣”出发编排教材的内容,从“儿童认知”切入教材的思维逻辑,从“儿童活动”设计教材的对话形式,充分体现站在儿童立场的鲜明特点。教师应聚焦儿童立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让课程焕发蓬勃的生命力。
1.基于儿童需求,精准定位目标
教学目标的定位是课程教学的核心,对教学效率有着深刻的影响。提高课程的实效,首先要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做起。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没有出台之前,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是本课程的根本标准。我们要仔细研读,正确把握理念,理清楚课程总目标、年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每一课题的目标。年龄不同,德育内容不同;同一德育内容,不同年龄程度也不一样。要在整体目标意识、目标层次意识的基础上精准确定每一课时的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出发点,也是一节课的归宿,可以说是一节课的灵魂和方向。教学目标体现的是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本节课后所能达到的基本要求,体现的是学生立场。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如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这样才能找到学生学习的原点和起点。教师要针对教材中的主题,围绕本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思考学生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困惑是什么,道德矛盾或道德冲突是什么。只有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才是精确、恰当的,围绕这样的教学目标开发的课程资源、设计出的教学活动才能深受学生喜爱,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如执教二年级下册《我也能做研究》这一课,教学目标应这样定: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常用的小探究,引导孩子认识自己也能做研究,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体验研究的快乐,从而使他们主动去探究周围的世界,并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而有的老师则会把让孩子掌握做研究的方法设为教学目标,这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不适宜的。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班级生活有规则》、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我们的班规我们订》德育主题一样,但学生的特点、生活实际和成长需求不一样,教学目标也不一样。前者引导学生初步树立班级的集体生活观念和集体生活中的规则意识,后者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班规在班级生活的作用,体验班规的民主制订,自觉接受班规的约束,强化规则意识。
2.立足儿童生活,精心创设情境
生活即教育。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必须根植于儿童的生活,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也指出,法治教育要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才能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求将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最大限度地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让儿童学会自己观察世界、感受社会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关注学生日常生活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巧妙寻找、捕捉、提取和开发生活化的课程资源,让教学内容与儿童已有生活经验、能力和水平相契合,让生活成为儿童道德生命自由生长最肥沃、最鲜活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