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急救在急性食物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9-23洪稚夏温育鸿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17期
关键词:体征治疗师急诊科

蔡 辉,洪稚夏,温育鸿

(湛江市港区人民医院,广东 湛江 524008)

急性食物中毒以食品污染、过量食用工业盐多见,群体发病居多,患者多有不洁饮食史。毒性物质经消化道进入体内后,可在短时间内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出冷汗等症状,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患者死亡[1]。由于急性食物中毒起病急、进展快,需对患者进行有序、快速地抢救,才能够为患者赢得时间,尽早帮助患者脱离生命危险,挽救其性命,采用常规急救方法容易导致现场诊治混乱,抢救效率欠佳。临床上对急性食物中毒的诊治报道较多,但对如何提高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救治效率报道较少[2-4]。综合性急救按照急诊科制定的急救措施,在评估患者病情后,由急诊科医生主导,多科室协同开展急救,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为进一步提高对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抢救效果,本研究对急性食物中毒实施综合性急救,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6例急性食物中毒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中的急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2)年龄18~60岁;(3)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病;(2)合并急性心脑血管疾病;(3)合并严重高血压;(4)妊娠期;(5)合并恶性肿瘤;(6)合并过敏体质;(7)抢救失败。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19~60岁,平均(37.92±10.44)岁;食物中毒情况:细菌性食物中毒20例,化学性食物中毒10例,真菌性食物中毒3例,其他食物中毒2例;发病至就诊时间0.4~1.5 h,平均(0.91±0.25)h。观察组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18~58岁,平均(37.16±10.39)岁;食物中毒情况:细菌性食物中毒23例,化学性食物中毒13例,真菌性食物中毒4例,其他食物中毒1例;发病至就诊时间0.5~1.6 h,平均(0.96±0.22)h。两组性别、年龄、食物中毒情况、发病至就诊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

1.2.1急救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按照常规急救方法开展急救,中毒6 h内给予洗胃处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解毒药、保护胃黏膜药、导泻药等药物治疗。视情况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及时明确中毒物质,并进行对症处置,直至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急救:(1)建立由急诊科医生和护士、内科医生和护士、外科医生和护士、心理治疗师、营养师、康复治疗师组成的急救小组。明确小组成员职责。(2)患者到院后,由急诊科护士安置心电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方便给药、补液,病情危重的患者应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对患者进行催吐、导泄、洗胃处理。催吐:给予1 000 mL 25~37 ℃温水或生理盐水一次性服用,将压舌板压住舌根,使患者呕吐出胃内食物。洗胃:<500 mL的25~37 ℃温水或生理盐水清洗胃部。(3)了解患者查体资料,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的患者,通过询问患者家属关于患者的饮食史、可疑食物进食时间、进食量、发病时间、首发症状、体征、既往病史等,了解中毒原因。意识清晰能配合的患者,询问患者具体情况并做好记录,结合口腔、胃内容物明确中毒物质。急诊科医生和护士快速判断中毒物质的溶解性、毒性,评估筛查患者的病情,向小组其他成员发出救治通知,并协同其他相关科室的医生和护士进行抢救。抢救需在10 min内进行,按照先重后轻的原则开展抢救,防止患者脏器衰竭。(4)血氧饱和度(SaO2)<90%的患者给予吸氧。持续低氧的患者,给予机械通气。对于酸碱失衡、低钠、低钾的患者,及时补液纠正。(5)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后,给予营养支持,专人看护,营养师根据食物中毒的机制,指导正确饮食,防止毒性加重、再次中毒。(6)心理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负担。(7)康复治疗医师负责在急救后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减轻或消除后遗症。

1.2.2观察指标 抢救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生命体征复常时间、住院时间;急救前后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急救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包括pH值、血氧分压(PaO2)、SaO2;30 min内抢救成功率、1 h内抢救成功率、抢救满意度。抢救成功:抢救后食物中毒症状完全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抢救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95分)、一般满意(>60~<95分)、不满意(≤6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组内例数×100%。

2 结 果

2.1两组抢救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生命体征复常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抢救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生命体征复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抢救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生命体征复常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2两组急救前后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比较 急救前两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后均改善,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急救前后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比较

2.3两组急救前后的pH值、PaO2、SaO2比较 急救前两组pH值、PaO2、S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后两组均改善,且观察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急救前后的pH值、PaO2、SaO2比较

2.4两组30 min内抢救成功率、1 h内抢救成功率、抢救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30 min内抢救成功率、抢救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 h内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30 min内抢救成功率、1 h内抢救成功率、抢救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急性食物中毒常见的有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等[5-6]。我国每年发生的急性食物中毒以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占各类食物中毒的50%左右[7]。急性食物中毒常为群体发病,人员数量多,患者病情程度不一,家属情绪高度紧张,加上急性食物中毒涉及面广,病情进展快,处置难度大。常规抢救方法容易造成现场诊治混乱[8-9]。为能够提高抢救效率,需尽快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制定抢救方案,有条不紊地开展急救措施。综合性急救是在急诊科制定的急救措施基础上,先由急诊科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之后由急救医生主导,联合内科、外科等多个科室的医生、护士共同开展急救,实现高效抢救,尤其适用于情况复杂的食物中毒患者的抢救治疗。相关报道显示,对急性食物中毒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催吐、吸氧、纠正酸碱失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多项综合性急救措施后,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用时、意识恢复正常用时、住院时间分别为(1.3±0.6)、(5.1±0.7)h及(3.1±1.5)d[10]。相关研究显示,综合性急救应用于急性食物中毒患者抢救中能够更好地改善血压水平,加快意识、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患者的抢救时间为(1.47±0.54)h,住院时间为(5.24±0.58)d,均短于普通急救组患者的(2.42±0.47)h、(9.89±1.32)d[11]。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急救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急救措施,由急诊科医生和护士、内科医生和护士、外科医生和护士、营养师、心理治疗师、康复治疗师分工合作开展急救。在患者入院后即启动急救程序,快速评估病情并对其他相关科室人员发出救治通知,协同其他科室进行急救。在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后,营养师进行饮食指导,避免毒性复发、加重,并利于促进患者身体机能逐渐恢复;专业心理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消除患者的恐慌、焦虑的情绪;康复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多学科团结协作,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急救,提高救治效率。在实施抢救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抢救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生命体征复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pH值、PaO2、SaO2指标均改善;观察组30 min内抢救成功率、抢救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综合性急救应用于急性食物中毒患者能够提高抢救效率,改善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加快患者意识、生命体征恢复,缩短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分析原因:急性食物中毒涉及面广,病情进展快,处置难度高,对救治速度、效果要求高,在抢救中多学科协作能够为患者提供高效率的诊疗服务[12-13],因而综合性急救中由急诊科联合内科、外科等多个科室的医生、护士开展急救的方法,尤其适用于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抢救,显著提高抢救效率及效果,从而提高了治疗满意度。

综上所述,急性食物中毒患者进行综合性急救能够缩短抢救时间,加快恢复,更好地改善生命体征、动脉血气水平,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抢救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体征治疗师急诊科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厄瓜多尔传统治疗师疗愈身心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2021 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即将开班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病人体征缓变监护方法
[失眠男女]
[失眠男女]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