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地区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2021-09-23杨铭
杨 铭
烟台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1 引言
黄河三角洲文化作为一种形成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上的地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厚的文化内涵,流传于这一区域的传统体育文化作为黄河三角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黄河三角洲人的写义符号与文化缩影。本文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以及保护性开发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文化旅游事业的融合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以及区域形象的全面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2 黄河三角洲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及保护现状
2.1 黄河三角洲地区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主要目录
黄河三角洲地区,广义是指黄河下游临近入海地区经上流携带的泥沙在渤海凹陷处经过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狭义所指即位于东营市河口的黄河河道进入渤海海域的区域,该区域位于东营市河口区。在2009年设立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主要包含以垦利宁海为顶点,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支脉沟口的扇形地带为近代黄河三角洲,面积约5400平方公里,其中5200平方公里在东营市境内。因此,本文所提到的黄河三角洲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所涵盖的主要是东营市区域内的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经笔者统计,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体育类(含舞蹈类、杂技类)民间与民俗类体育文化资源主要包含如下名录。
表1 黄河三角洲地区民间与民俗类体育文化资源主要名录
2.2 黄河三角洲地区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现状
在习总书记提出“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的重要号召之后。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民俗类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保护性开发工作都取得了很高的成效。据实地调查掌握的资料可以得知:在东营地区,每年的春节、元宵节、东营市非遗文化展演日(农历腊月22)、世界文化遗产日(6月13日)以及其他重要的节庆日,都会由当地的文化与旅游局牵头精选出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规模化表演,从而让这些从民间诞生出来的传统文化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在东营地区知名度较高的景点也会在旅游旺季精选出一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如吕剧、花鼓进行表演以宣传当地的传统文化。另外,东营市也正在策划实施“黄河三角洲非遗文化产业园”这一项目,通过建设非遗大街、非遗工坊、精品民宿和温泉休闲的方式,进一步推进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相融合,使得传统能够在当代得以进行保护性开发。
3 黄河三角洲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掣肘因素分析
3.1 社会层面
3.1.1 在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宣传效果差
现代这个社会属于一个信息快速流动的现代化社会,各种自媒体以及视频播放软件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在这些视频或者信息交流APP中,很少有专门针对黄河三角洲体育类非遗乃至“文化非遗”进行介绍的专题或者纪录片。以这一地区最有名气的国家级非遗“短穗花鼓”为例,在对位于东营当地的中国石油大学学生进行采访时,依然有人不知道。宣传力以及影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3.1.2 传统文化的原生态保护与保护性开发依然难以实现平衡
在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非遗文化节进行现场调研时,通过对在场的活动组织人员以及参与群众进行访谈。我们得知:虽然关于非遗的文化展演在每年的重要节庆和两节(腊月22的国家非遗文化日,以及6月13的世界自然遗产日)都会有集中展演,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演出项目往往都是固定编排下来的。因此,不少群众反应最一开始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传统文化的时候会觉得比较新奇,时间久了便会出现审美疲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其诞生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文化形态,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其在诞生之初的那些文化形态便有可能会呈现出不适应于当下社会的状态。非遗的传承往往历经数百年甚至更久时间,在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传承)的时候如何更好的做到传统与当代有机统一依然是难点之一。
3.2 政府层面
3.2.1 区域性重大交通设施相对滞后
既然要发展旅游,除了优美的自然景观,方便的交通设施以及公共配套服务是吸引游客的基础性保障。在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广城际高铁的背景之下,以东营和滨州为主要代表的两个城市仍然没有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以及机场。这直接造成了地区性的游客吞吐量上不来,其旅游辐射范围也只能局限于周边的几个县市之中。因此,重大交通设施的相对滞后是制约黄河三角洲地区旅游事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2.2 跨区域性的政策难以实现落实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黄河三角洲地区包含东营和滨州以及临近的潍坊、德州、烟台等部分县市。这就造成了文化主管部门的行政协调容易出现重复的现象,从表面来看,这或许只是项目和政策的重复问题,而深挖下去往往会由于利益冲突或者权责不清出现政策自相矛盾甚至难以落实的问题,即跨地区的区域文化经济发展协调起来相对困难。
3.3 传承人层面
3.3.1 传承人的存续问题
关于对于传承人保护的问题也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老生常谈的一个议题。即掌握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多为年迈古稀之人,其掌握并传承此门技艺是经过年轻时期的勤学苦练方才习得的。回忆起当初练习原因,有些人表示是因为家族式的血缘传承不能在自己这一代断了,也有些人表示是年轻时贫困为了学门手艺混口饭吃。以家族作为传承媒介的尚好存续,而在当初以“混口饭吃”学习手艺的传承人则面临着无人可传的传承人断层状况。因为一门技艺的传承往往是多年积累下来的,现在的人们学习这门手艺一没有经济利益而没有实际效益,再加上平日生活的繁杂事务,久而久之自然就呈现了断层的危机。
3.3.2 传承人之间关于名分的不合理竞争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各省市地区都在大力挖掘并积极申报省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某一层面来说,成为一个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能够对传承人起到一种身份认同的作用。因此,成为省级甚至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在为人们带来社会地位提升的同时也能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如更多的节庆汇演、出国巡演以及以辅导班形式教学等。然而,由于没有合理有效地市场监管体制,某些非遗项目呈现出了“项目挖掘人不是真正的传承人反而被其他人抢注”“为争夺更高级别传承人的身份大打出手”的社会乱象。这虽然显示出了非遗在老百姓心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体现,也着实需要更加合理有效的市场指挥棒进行引导。
4 黄河三角洲地区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改进措施
4.1 借助黄河口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制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之路
黄河三角洲地区属于黄河入海的泥沙形成的冲积平原,由于黄河每年携带大量的泥沙入海,这片土地也属于中华大地上最年轻的一片土地。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环境优美,由于多为泥沼地貌,该区域气候湿润遍布芦苇,这也吸引来了众多的候鸟和旅鸟每年前来栖息,因此也有着“鸟类国际机场”的美誉。位于东营的黄河入海口景区也因黄河入海的原因形成了传说中“井水不犯海水”的黄蓝分界线“鸳鸯锅”,这些都属于黄河三角洲地区充沛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因此,结合黄河三角洲地区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将其与当地具有历史人文底蕴的武圣孙子、东方朔、范仲淹等古代先贤问你话;以大闸蟹、肴驴肉、冬枣、三梭子蟹等物产资源为代表的美食文化;以吕剧、花鼓、斗虎、高跷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众多具备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资源相结合,合理规划制定一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之路。
4.2 以国家战略和区位优势为背景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2009年11月23 日,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关于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校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这一国家战略性文件。黄河三角洲地区作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最后一个三角洲,这一文件的出台使得黄河三角洲正式成为了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作为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山东半岛城市群以及环渤海经济圈这三大经济发展区域结合的地区,该地区不仅物产资源丰富,也有着很高的经济发展潜力。以此为契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可以充分借鉴“长三角”“珠三角”等几个区域经济领头羊的政策措施以及成功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发挥后发优势,以生态经济、自然景观、民俗文化为卖点,开发兼具黄河湿地生态自然景观与区域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路线。
4.3 行政领导部门进行统筹规划
若要发展以传统体育文化为特色的旅游线路,除了市场机制之外,政府主管部门所起的宏观调控作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在文化旅游产业的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市场自行调节机制存在着诸如经营混乱、持续性差、一哄而上以及恶性循环的自身缺陷。这就需要当地的文化与旅游主管部门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引导与调控,并以此解决一些市场机制无法做和做不好的问题。如可以通过结合地属高校或者研究院正确规划黄河三角洲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并以此出台文化产业扶持政策、积极完善公交船舶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基础性产业为旅游产业发展搭建良好平台、对黄河三角洲文化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或者文化创意产品小微企业予以资金扶持、以及对政策规划的规划进行合理有效评估监管体制以保证政策能够落到实处。只有通过诸如以上手段,才能正确引导黄河三角洲区域的文化市场竞争并进一步提升黄河三角洲区域在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层面的竞争力。
4.4 多举并进树立区域文化品牌
作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区域性文化,民间体育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谓深深地扎根于区域群众的日常生活与游戏活动中。但是要让一项区域性的文化能够得以为外人所知,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力是必经之路。流传于一个区域范围之内的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称为树立地区文化形象,建设地方性文化旅游品牌的点睛之笔。在信息传播日以迅速的当代社会,传统的民间体育文化也不能仅仅依靠古代的师徒传承或者口传身授等方式进行宣传。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数字博物馆或者时下流行的手机短视频APP设立民间传统体育公众号进行该项文化的普及教学、邀请现代艺术设计团队对有特点的民俗体育文化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在社会(或学校)的文化长廊里设立民间传统体育专栏、在电视(台)节目中设立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新兴媒体节目、周期性举办针对民间传统体育类的竞赛活动、邀请摄影团队进行民间传统体育结合地方美食(景)的宣传纪录片等方式都是提高区域性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影响力的有力措施。只有影响力得到提高,才能进一步打开知名度从而树立文化旅游品牌。
4.5 加强对传承人的登记备案与考核保护
在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民间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进行访谈时,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时代不同了现在学传统技艺的人没有了”“找不到传承人持续的练这项技艺”“传统的技艺学成较慢,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等等类似的话。在这背后,我们所看到的是当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面临着传承人后继乏力或者非遗项目无人可传的一个状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纽带依赖于人,想要真正的将一门手艺传承下去,需要像“师傅带徒弟”那样的口传身授。而且,在通过对以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统计时我们还发现:对于国家级或者省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政府重视程度以及财政支持力度都比较大,因此传承人的注册登记、备案以及继替、保护等程序都做的比较完善,老的传承人即使去世了很快也会有新的传承人递补上去。但是对于一些影响力较低或者区域性更强的项目,如市级、县级、乡级非遗,由于缺乏财政经费的吸引以及政府重视程度不够,传承人一旦去世且没有新的传承人递补上去,则很有可能就会出现了失传的现象。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依赖于人身传承的特点,要想将其传承并进行保护性开发,归根结底还是落实到传承人身上。除了需要加强对传承人的登记、注册、备案、保护等工作,通过诸如“非遗”进校园、培养社区“非遗”指导员、合理制定“非遗”传承人的继替体系等措施拓宽非遗的传承渠道都可以更加有效的保护“非遗”传承人群体。
5 结语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黄河三角洲地区具有着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以及区域文化特征鲜明的传统体育文化。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这一时代背景之下。我们除了要继续挖掘该地区具有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之外,也应充分做好这些传统文化的保护性开发。在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区的国家战略之下,我们应通过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多举并措提高宣传效果以及重视对于传承人的认定备案以及保护工作等措施,以传承促发展、以旅游保传承,以此共同保证这一区域的传统文化得以更好、更合理有序的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