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量化踝泵运动在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1-09-22贺灿陈芳柳孙艳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0期
关键词:凝血功能血液透析

贺灿 陈芳 柳孙艳

【摘要】目的:探讨量化踝泵运动在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50例接受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的患者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24例,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量化踝泵运动干预,观察两组血栓发生率、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凝血功能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血栓总发生率(7.68%)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平均流速以及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凝血活酶原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量化踝泵运动应用于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可有效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凝血功能和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量化踝泵运动;股静脉置管;血液透析;凝血功能

【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0-0199-02

血液透析是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股静脉置管作为血液透析病人临时血管通路,此操作较简单、安全便于穿刺,该方法还可提供充足血流量,确保血液透析效果。但患者接受股静脉置管后,下肢活动相对受限,血流缓慢,容易引发深静脉血栓[1],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因此需要对股静脉置管患者采取合适措施进行干预。临床常采用常规干预对患者穿刺处进行密切监测预防血栓生成,但对血液循环影响较小[2]。量化踝泵运动通过规律性地屈伸脚踝对血管进行挤压,影响血流速度或许可抑制股静脉置管患者血栓形成,因此本文选择观察量化踝泵运动对股静脉置管患者效果,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50例接受股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分组,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6)。对照组男11例,女13例;年龄31~70(45.31±6.45)岁;病情类型:急性肾功能衰竭1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1例。观察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30~71(45.86±7.08)岁;病情类型:急性肾功能衰竭1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4例。上述资料两组患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患者与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1)均接受股静脉置管术进行血液透析;(2)穿刺局部无感染;(3)无下肢静脉血栓。

排除标准:(1)广泛腔静脉系统血栓形成;(2)穿刺点皮肤周围破损;(3)凝血功能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1)为患者详细讲解股静脉置管可能引发的并发症以及日常注意事项;(2)观察穿刺处是否出现分泌物、出血、肿胀等情况;(3)确保股静脉导管畅通;(4)主动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肢体肿胀感、麻木感、压痛感,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及时告知医生采取相应处理方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量化踝泵运动,具体措施:(1)选择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讲解踝泵运动,告诉患者踝泵运动原理和优点并示范演练;(2)确保患者舒适,指导患者伸展下肢,放松大腿,避免紧张和引起置管部位疼痛。指导患者缓慢匀速将脚尖尽量向上勾起,维持该动作10 s,再使脚尖向下绷紧维持该动作10 s,保证每次训练都能使双下肢肌肉持续收缩。训练30~60次/h,300~600次/d,依据患者自身情况,比如病情、运动耐力以及机体素质适当增减训练时间和训练次数。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3周。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血栓发生率、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凝血功能以及并发症。

(1)血栓发生率:观察干预1周、2周和3周后血栓发生率,总发生率=(干预1周后+干预2周后+干预3周后)/总例数×100%。(2)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选择多普勒超声仪(DC-N2S)检测干预前后平均流速和血流量。(3)凝血功能:采集患者干预前后空腹静脉血,选择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原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4)并发症:观察穿刺点感染、血流不畅以及下肢肿胀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 22.1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Fisher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血栓总发生率(7.68%)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平均流速以及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比較

干预后,观察组aPTT、P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干预期间,观察组血流不畅1例,发生率为1/26(3.85%);对照组穿刺点感染1例,血流不畅3例、下肢肿胀2例,发生率为6/24(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8,P<0.05)。

3 讨论

血液透析主要是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通过透析液净化患者血液,股静脉置管可作为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有效治疗。但股静脉留置导管会破坏血管完整性,导致血液凝固形成血栓,血栓还会跟随血液循环到各个部位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对患者生命安全構成威胁[4]。通常选择常规干预对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进行护理,通过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出现分泌物,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但无法有效改善凝血功能[5]。而量化踝泵运动通过对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局部血管进行规律性挤压可促进血液循环,可能对抑制血栓生成有较好效果,因此本文选择量化踝泵运动提高干预效果。

观察组血栓总发生率(7.68%)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量化踝泵运动可有效预防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发生血栓。因为常规干预主要通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穿刺处出现渗出物情况避免血栓形成,而量化踝泵运动可提高下肢肌肉能力,使小腿肌肉反复收缩放松,三头肌和胫骨前肌都会进行主动运动,通过小腿肌肉收缩能进行有效的挤压,提高下肢静脉血液泵回心脏的速度,放松时,血液又会重新流入下肢,使下肢有较好的血液循环,进而提高股静脉血流速度,因此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这与刘莲琴[6]等人研究结果一致。

干预后,观察组平均流速以及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量化踝泵运动可提高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因为常规干预让患者全面了解静脉置管后下肢静脉血栓病机以及医护人员密切观察询问,可预防血液不畅等情况发生。量化踝泵运动通过进行定量训练,使下肢肌肉收缩舒张,收缩时可挤压血液流动,放松时血液能再次达到静脉,利用规律性的收缩和舒张使肌肉起到泵的效果,促进腿部肌肉静脉血液回流,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aPTT通常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反应内源凝血途径的凝血功能关键指标,水平下降说明机体处于高凝状态;PT是指在缺少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过量组织凝血活酶和钙离子,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致使血浆凝固需要的时间[7]。干预后,观察组aPTT、P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量化踝泵运动可调节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凝血功能。因为常规干预中医护人员及时对患者询问身体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以及患者对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机制的掌握避免血栓形成改善凝血功能。量化踝泵运动能规律性地活动肌肉来挤压回血,改善血液循环以及局部组织代谢内环境,提高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还可使静脉血液迅速回心引起静脉壁压力变化,促进血管内皮释放舒血管因子,抑制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停留聚集。干预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25.00%)(P<0.05),说明量化踝泵运动应用于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可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因为通过规律性的踝部运动可增强腿部肌肉状态,提高机体溶质清除,减少感染和肿胀发生情况,还可增加D-D二聚体水平和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维持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以及纤溶酶原激活物动态平衡改善凝血功能,减少血小板聚集,预防静脉堵塞导致输液不畅发生这与谌艳等人[8]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量化踝泵运动应用于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可有效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凝血功能和减少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倩,严邱英,易瑜.多媒体健康教育下的量化踝泵运动在预防肝硬化患者股静脉置管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1):132-134.

[2] 王静,赵磊.围手术期量化踝泵运动在降低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J].血栓与止血学,2020,26(6):1061-1062.

[3] 胡晓颖,张成亮,钱晓灵,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动锻炼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7,32(9):109-112.

[4] 薛箫,林朝霞,陈俊,等.维持性血透患者股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致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4):621-623,627.

[5] 刘菁,余少斌,袁怀红,等.运动康复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实施现状[J].华西医学,2020,35(7):757-761.

[6] 刘莲琴,缑楠,党羽.股静脉留置透析导管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对策[J].血栓与止血学,2020,26(5):843-845.

[7] 王婷婷,马迎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动康复的实施及影响因素[J].中国血液净化,2019,18(3):204-206.

[8] 谌艳,吴俞萱,江伟,等.踝泵运动对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20,22(1):52-56.

猜你喜欢

凝血功能血液透析
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
中医药对于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及血小板囊泡分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优质护理用于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氯吡格雷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观察
探讨凝血功能检测对手术患者的临床意义
小剂量肝素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活化水平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