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视角下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

2021-09-22蒋彦磊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1期
关键词:创新优化高中数学信息技术

蒋彦磊

摘要:在信息技术视角下对高中数学教学进行数字化的创新优化,能够充分发挥出数字教育资源的教学优势,使课程在数字化结构下呈现出更强的教学活力,以此强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数字教学模式下得到高效的提高与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以终身学习意识充分学习信息技术背景下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模式,并将其放置于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对数字资源在课程中的适用性进行思考,以此为基础制定教学策略,切实推动数学教学的数字化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创新优化

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之下,教师也应及时以信息技术视角看待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环节之中的创新路径,推动教学实践结构的变革,以此实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本文将从教学机制的数字化创新、学习数据的可视化整合、线上平台的整体性应用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简单论述教师应如何构建数字化数学课堂。

一、教学机制的数字化创新

(一)课堂导入机制的数字化创新

在导入阶段中辅助学生对知识建立起具体的印象,并使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产生学习兴趣,往往能够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加高效。因此在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借助数字资源对传统课堂导入机制进行数字化的创新。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以新颖的导入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则利用数字资源具象的表现方式强化导入内容的具象性,从而辅助学生快速建立起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印象,而后高效地参与到后续的学习活动之中,真正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交集、并集》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之中,教师可以将微课资源应用在导入环节之中,借助微课这一音画结合的视频媒体形式对课堂导入机制进行优化。相较于传统以教材阅读为方法的导入机制,微课的导入能够以简短的放映时间首先对教材中分散的交集与并集的概念进行整合,快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通过微课建立起对课程中基础定义内容的基础概念。而后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数学定义的理解,微课资源继续以动画演绎的方式将交集与并集的概念进行了诠释,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了具象化。通过利用微课对传统导入机制进行的创新,学生真正建立起了基础的认知概念,并被具有趣味性的演示形式吸引起了学习兴趣,以此更为积极地参与到了后续的教学实践之中。

(二)情境创设机制的数字化创新

在高中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实现教学体验的优化,从而真正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强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之中,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学情境的教育意义,教师可以借助数字化资源辅助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更为具体的情境促进学生学习体验的优化,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函数应用》这一章节的教学实践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多元化的媒体资源,以媒体的具象表现形式将生活中与函数相关的生活资源引入课堂之中。通过媒体资源,学生能够看到生活中常见的过山车等事物背后都与数学函数知识存在着极大的联系性,由此强化学生对课程学习内容的价值体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生活性建立起具体的了解。通过这种借助媒体资源构建生活情境的创新教学方式,学生能够真正实现个人体验的强化,从而更为积极地参与到后续的学习活动之中,借助具体的生活资源快速地理解抽象性较强的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最终实现学习效率的切实提高。

(三)传统授课形式的数字化创新

板书是一直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为常用的传递教学信息的形式,这种形式能够将教学中的重难点清晰地呈現在学生的面前,但是需要教师随堂以手写的形式进行操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堂中的无效时间。因此为了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对电子白板等数字教学设备应用方法的学习,真正将其应用在教学环节之中,作为辅助工具对板书这一传统授课形式进行数字化的创新。

例如在《向量概念》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之中,教师即可提前做好电子白板课件的设计工作,以此在课堂中使白板上的演示内容能够始终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将课程中的重难点以点击的方式快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教师在课堂中极大地减少了板书过程这一无效时间,使学生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利用在对向量定义的记录与学习环节之中,以此切实地丰富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活动。最终学生将在电子白板数字设备的辅助作用下切实利用课堂时间建立起对定义知识深化的理解,为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奠定基础。

二、学习数据的可视化整合

(一)整合学习模块学习数据

借助信息技术中的软件工具,教师可以对教学数据进行自动化地整合,并对整合后的数据进行可视化的处理,辅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此强化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每次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测试中的考核情况进行统计,并将其中错题的数据进行整合,在软件中对这些数据进行自动化的处理,最终使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以可视化的形式突出呈现在教师的面前,以此辅助教师及时地调整教学方向,以重点教学方式推动学生弱项的强化,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实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例如在《解三角形》这一章的教学实践之中,教师可以对章节学习以来学生课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以数据的形式罗列在表格工具之中,并在单元考核结束后进一步完善表格数据,形成针对整体章节的数据整合表格。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软件中的筛选功能将错误进行集中归类,并利用统计工具将表格制作成为扇形统计图的形式。经此,教师可以切实利用计算机软件中的具体功能突出展示学生在章节模块中学习存在的不足,清晰地看到学生在正弦定理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借此教师可以将教学的侧重调整为重点讲解正弦定理知识,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最终实现学习效率的切实提高。

(二)整合学习成绩学习数据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数据进行整合以及可视化的创新,还能够帮助教师快速掌握学生近期的学习心理问题,以及清晰地看到班级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差异。这能够帮助教师及时针对个体的学习个性作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在分析与调整中辅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准确构建分层教学模式的方式,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符合个人学习能力的学习空间,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例如在《三角恒等变换》这一章节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章节考核的成绩进行了集中统计,并将学生近期的考核成绩制作成为了条形统计图,以可视化形式对学生的学习形势进行判断。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一方面可以看到学生的成绩浮动趋势,从学生线性的走势中看到部分学生呈现出学习成绩的下滑现象,教师应及时与学生进行一对一沟通,找准学生学习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以不同策略辅助其调整学习节奏与状态,使学生能够重新恢复成绩的提升趋势。另一方面,通过对折线统计图进行重合设计的方式,教师还能清晰地了解班级学生之间存在的学习差异性,并据此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分层,更准确地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以此构建高效的分层教学模式,切实推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线上平台的整体性应用

(一)利用线上慕课平台,完善知识理解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线上教育模式的概念也逐渐兴起,并得到了一定程度开放应用在了教学实践当中。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打造高效课堂可以借助线上平台,打造线上线下整体性教学结构,使线上教学平台的应用能够充分辅助学生的课后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例如教师可以首先利用线上慕课平台,对课堂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慕课设计,引导学生在课后能够以慕课为辅助,自主完成对重难点知识的巩固,从而利用充足的课后时间完善对课堂学习知识的巩固。

例如在《基本立体图形》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圆柱、圆锥、圆台和球的结构特征,教师可以将这些教學中的难点与易混点制作成慕课,并发布在线上慕课平台之上。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后续的课程学习活动中可以借助慕课展开针对性的巩固实践,将线上的慕课教育资源真正作为课后学习活动中的老师,自主完成对棱柱、棱锥、棱台的类比实践,从而完成对基本立体图形概念的细化认知分析,最终实现了学习效率的切实提高。

(二)利用线上沟通平台,解决作业问题

课后作业是引导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辅助工具,然而学生在课后作业的解决实践中往往会因为对知识了解得不够牢固而遇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极大地影响学生的作业处理进度,还会使学生在挫折中降低自身的作业实践积极性。在信息技术视野下,教师可以利用线上沟通平台,与学生建立起具有时效性的课后沟通环节,从而帮助学生及时地解决课后作业中遇到的问题,保障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的课后学习有效性得到提高。

例如在《复数的三角形式》这一课的课后作业解决过程中,学生因为对复数三角形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及几何意义相关知识掌握得不足而在作业完成过程中问题频发。在数字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发布在线上群组中,向群组中的教师求助,而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切实解决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完成了对相关内容的巩固,加深了对求助问题以及背后知识的印象,最终实现了学习效率的切实提高。

四、结语

在信息技术视角下对高中数学教学进行数字化的创新已是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下教学的重要创新方向之一,这需要教师以终身学习意识切实掌握数字资源的应用方法,并寻找突破口切实将其应用在教学实践当中,由此切实推动教学结构的变革,为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提供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芝恩.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0,37(04):84-85.

[2]王曰全.试论信息化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成才之路,2020(36):116-117.

[3]代积琴.浅谈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6):18-19.

猜你喜欢

创新优化高中数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加快工业经济创新优化的对策思考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间接融资支持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