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工业经济创新优化的对策思考

2017-02-04尹志明

中文信息 2016年9期
关键词:工业经济创新优化对策思考

尹志明

摘 要: 工业经济创新优化是走出经济下行的重要方面,如何工业经济的质量与效益,更好地支撑当前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亟待分析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加快 工业经济 创新优化 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9-0086-02

一、当前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常态,新常态孕育着新机遇、新发展,更带来了新问题、新挑战。从江阴的实际情况看,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1.经济下行压力大。江阴工业经济起步早、数量多、规模大。2014年,全市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1621家,全年实现产值6522亿元;占无锡大市比重的40.57%。规模产值、利税利润、开票销售、工业投入等主要指标总量继续处于苏南各市(县)前列。近几年,受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等影响,江阴工业经济增速放缓, 2015年一季度全市工业产值增幅1.25%。

2.发展刚性制约多。在“三期叠加”新常态下,江阴工业面临的工业用地、环境容量、劳动力等刚性制约比其他任何区域要多、要大。

3.老板投入激情降。在融资难、产能过剩等客观条件下,加上国家反腐败力度加大,政商关系得到重塑,不少民营企业负责人投入实业的激情下降。有人说:吃不了、用不了、还不了,再发展做啥?

二、加快工业企业创新优化的主要对策

从企业自身看,工业企业要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新作为,谋求新发展,加快创新优化提升发展的步伐,尽快形成与创新驱动战略相适应的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

1.坚守主业实业:保持长远发展定力

实体经济是创造财富的基本经济形态,是企业发展的根基。江阴工业企业和企业家要坚守实业、做强主业,始终保持勇于创新的激情、奋发进取的锐气、长远发展的定力。

一是自觉转变理念。工业企业要确立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向高端化发展的理念,突出人才强企、创新驱动、优化投入、模式创新四大要素,加快推进增长方式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经营模式从重生产向重研发和销售、制造水平从低端生产向高端制造、产品结构从原材料中间类产品向消费类终端产成品转变的理念。

二是紧跟改革大势。要顺应全面深化改革大势,借势改革、借力发展。中国工业正处在进军世界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关键阶段,现有工业企业要积极融入“中国制造2025”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搭“一带一路”、“央企改革”快车,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科学谋篇布局,全面启动企业创新升级和提质发展新征程。

三要开展对标学习。要主动开展对标学习,向海尔学文化、向华为学执行、向小米学营销、向三星学变革、向丰田学治理。要组织研究、分析、总结行业中最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寻找差距、制定措施、迎头追赶。

四是瞄准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市场竞争激烈,盈利空间不断缩减,而新兴产业则孕育着巨大市场,能够为早期介入的公司提供超额利润。工业企业要积极开展“实验室+”,积极介入3D打印、物联网、智能机器人、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科技、航空航海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核心和关键技术,吸收一批精英人才,为企业未来发展做好技术与智力储备。

五要建立现代制度。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标准,建立多层次内部控制体系,不断规范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当前,工业企业特别要加强风险管控意识,强化内部财务审计和监督机制,防止“赶浪头”、“铺摊子”,盲目追求扩张速度和规模。

2.突出人才强企:牢牢抓住人才第一要素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第一资本、第一生产力。抓住了人才,就抓住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命脉。要营造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增强人才的归属感,体现人才的价值,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1抢抓外部高端人才。高端人才是“稀缺资源”,要千方百计抢抓“三类高端人才”。一是引进能够带来核心技术、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人才;二是具有先进管理理念,能够组织大规模科技攻关、进行集成创新的科研管理人才;三是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经验、世界一流的领军型人才。要积极参与各级政府组织的赴发达国家招才引智活动;密切联系国内外各类高级人才服务中介、“猎头”机构、退休工程师协会、国际工程师协会;利用发挥好高校、科研院所与海外人才的联络渠道。

2.2注重培养内部人才。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人才长期培训机制,系统性地制订人才培训计划,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以及安全、管理等非专业技能的培训。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等定向培养模式,重点培育一批“高级蓝领”和“职业工匠”。

3.注重三个加快:增强创新发展核心动力

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才能掌握核心动力。

3.1加快创新平台载体建设。要加快院士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产学研联盟等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有条件的大企业要加速收购或建立海外研发机构;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争取优惠政策;积极申请有政府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扶持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

3.2加快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研发速度。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是抵消成本增长、客户压价的最有效手段。要注重开发“专精特新”新产品,通过高质量品质、精美外观设计、售后增值服务等提高产品利润。积极主动申报省重点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目录,争取最大财税政策支持。生产一线员工要开展“技术比武”,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政府激励转化为企业员工的现实行动。

3.3加快引进消化再创新速度。这是实现产业升级的捷径,是“借助巨人的肩膀前进”,可节约大量的资金与时间。在引进的基础上,通过扎实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4.开展三改三升:全面提升企业软硬两种实力

工业企业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开展“三改三升”,全面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和硬实力。

智能化改造。要制定企业中长期智能化改造规划,大力发展“机器人+”,加大工业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数字化装配系统等智能成套设备投资,打造智能车间、智慧工厂。力争进入国家省市重大技术改造示范项目,用好用足市政府《关于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工作的意见》等装备贴息政策。

绿色化改造。要对现有生产环节开展绿色化改造活动,包括: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设备、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管理等,生产绿色化产品,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和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标准化改造。要对企业现行各类标准进行“提升改造”,紧跟最近国际标准和最新行业标准。纺织服装、轻工建材等生产企业要消灭无标准生产活动。要积极参加国内外标准化活动、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产品标准的制订,掌握话语权。全市高新技术工业企业要加快推进专利标准化,申报技术专利与制定标准同步进行。

管理升级。要适应大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的变化,摒弃已经不适应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大胆进行管理升级。要认真比照国内外先进企业管理经验和案例,联系企业实际,对标查找在管理领域的差距和不足。努力提高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之中,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质量升级。要大力推行全面质量管理(TQM),推行“PDCA”循环工作方法,加强“4M”管理,开展“5S”活动,梳理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不断提升产品和售后服务质量。争创“质量标杆”及各级“质量奖”。

品牌升级。要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品牌塑造经验,舍得投入,打造特色鲜明、传播有力、消费者信赖、市场欢迎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积极参加省工业品牌“五十强”评比、中国国际商标节、工业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等活动,通过品牌的影响力获得更多溢价。

5.探索变革创新: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当前,工业企业不仅要坚持“稳中求进”,更要突出“稳中求变”,积极创新经营管理模式,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资本证券化。利用好资本市场平台,有助于企业实现快速裂变式发展。未上市的公司要组建主业突出、资产优良的股份制公司,通过直接IPO、借壳等方式加快上市;已经上市的公司要对未上市部分进行优化整合,把宜于上市的资产和业务通过定向增发、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不断注入上市公司,更好的实现市场价值。

融资多元化。要注重信贷融资与非信贷融资相结合,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相结合,通过银行信贷、票据融资、委托贷款、融资租赁、股权融资贷款、债券融资、引进PE、股权交易中心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形成功能互补、结构合理的融资结构。

营销网络化。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商业模式,做到循序渐进、攻守有度。主动“触电触网”,学习B2C、B2B、C2C、O2O等电子商务,运用互联网整合资源,优化生产销售组织方式。适度发展工业设计、信息软件、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达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品优化升级、提升生产效率、扩大产品销售的目的。

市场国际化。要积极深挖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突破当前面临的产要素成本高、对外贸易壁垒多、周边国家产品价格低等不利因素。要敢于尝试“走出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境外展览展销、跨境电子商务、境外投资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等方式逐步实现市场国际化。

三、政府应当在工业创新优化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1.鼓劲提神,营造创新优化的氛围。一是组织大集团、骨干民营企业负责人外出参观考察和对标学习活动。二是宣传创新创业典型,落实民营企业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2.政策激励,落实创新优化的措施。一是中央和省市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对金融系统考核奖惩,确保信贷向实体经济传导。三是设立相关基金,解决融资担保问题。四是继续实施鼓励上市财税政策,抓住国家印股票的重大机遇。五是积极制定江阴制造2025计划。

3.理念引领,聚焦发展五大新理念。一是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的发展理念作为工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主要路径。二是把创新驱动的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的主战略紧紧扭住不放。三是从工业企业自身的传统和优势出发,持之以恒地创新产品,精益求精地优化质量。

猜你喜欢

工业经济创新优化对策思考
科技平台创新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研讨
发展工业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间接融资支持研究
关于中高职联合办学的思考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工作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