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域下周某齐梗的传播机制研究
2021-09-22薛羽
薛羽
关键词 模因论;周某齐;传播机制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1-0088-03
随着媒介技术不断进步,当代文化的生产与传播方式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社会议题在新媒体中的广泛传播,使得网络流行文化照搬进社会现实之中,社会议题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弱化了文化的传承功能,影响着受众的道德认知和价值观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网民成为施加这种文化暴力的主体,语言成为文化娱乐化的工具。
本文以周某齐事件为例,从语言模因工具及其进化视角出发,分析事件流行的动因,并指出模因娱乐化、低俗化发展的不良影响,旨在提醒人们在娱乐狂欢中应保持理性思考。
1 周某齐梗背景概述
2020年12月,南宁电动车偷窃惯犯周某齐出任广西某电动车公司首席品牌官負责企业品牌形象建设,引发舆论热议。他的首次走红源于第二次偷盗被抓时接受媒体采访所发表的言论“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周某齐第四次刑满释放当天,网红经纪公司、直播平台工作人员、热心网友守在监狱门口迎接其出狱,声势浩大,轰动一时。30多家网红公司找到周某齐哥哥寻求直播,提出300万签约金捧其做主播,将周某齐事件推向高潮。
网络中围绕周某齐的创作热度持续升温,有专属贴吧、微博和抖音话题、印有他头像及言论的周边服饰和表情包等。“周某人”“那个男人”“偷电瓶养你”以及“精神领袖”等梗在社交媒体的大量复制与模仿,使周某齐成为集数梗于一身的“顶级流量王”。其中,微博“周某人”话题的阅读量达969.2万,B站以他为创作素材的视频浏览量达1 353.1万。模因论将这种存在模仿可能性的语言、观念、行为视为一种文化基因即模因(meme),它通过复制得以生存,通过模仿得以进化。人们日常话语中的“梗”在传播过程、表现形式和发生机制方面与模因十分一致,因此选择模因理论来阐释梗的传播机制有助于挖掘其规律性。当前,围绕周某齐的若干梗正在逐渐发展成模因群。
1976年英国生物学家道金斯首次提出模因概念,他认为生物进化是基于基因的复制,而文化进化则基于人类行为的复制,他取基因gene的谐音meme来命名这种文化进化的基因,国内译为米姆、迷因、模因,也正是人们常说的“梗”。道金斯认为成功的模因必须同时具备长寿性、多产性、复制忠实性的特点,即模因复制在传播模式中留存的时间越长,复制的数量就越多;模因的复制能力越强,传播的频率和速度也就越快;语言模因必须具备极高的保真性。模因信息模式具有寄生性,可以直接影响人的意识并改变个体的行为做出反应或者是重新加以复制,从而通过模仿、复制等手段来繁衍和传播该类信息[1]。道金斯的学生布莱克摩尔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模因论,提出进化成为成功模因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作为模仿者和选择者的人类本性与模因自身的特点。她还强调了模因进化的内在驱力——模仿,指出模因进化过程存在三个必要条件:遗传(行为的形式和细节被复制)、变异(复制带有误差:改进及其他变化)和选择(只有某些行为可以成功地被复制)。在她看来模因带来的不仅是文化进化,也会驱动人类基因的进化,使得人类脑容量大幅度增加[2]。比利时学者海拉恩认为互联网为模因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媒介,模因的进化和信息传播要经过同化、记忆、表达和信息传输过程,其中那些接受并使用这些模因的人被称为模因宿主。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赋予了模因论新的时代特征,全民性、交互性和数据海量性等特点使其成为模因模仿、复制和传播的沃土。不同于以往模因的简单复制,人类创造性思维活动在网络上的高度互动和参与使得模因的传播机制也发生了变化,经历了解构与重构的过程,如今的模因传播机制可以大致概括为同化—记忆—表达—解构与重构—传播。
2 周某齐模因群传播机制
2.1 同化:模因获取与涵义认同
模因的获取是逻辑起点。我国学者何自然认为语言模因的传播具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模因宿主对信息的感悟和选择,二是导致宿主做出选择的环境因素[3]。宿主通过对事件、观念和思想的感悟来提炼,从中选择模因并加以复制。例如,周某齐“不可能打工”的模因提取实质上是来自于当地新闻媒体的把关。新闻媒体在周某齐事件报道中充当着第一宿主的角色,他们对周某齐的众多话语进行提炼,最终选取了“不可能打工”这个梗。模因想要进入传播渠道,还必须符合人们心理期待以达成观念上的同化[4]。
2.2 记忆:唤醒与深化
模因具有长寿性的特点。模因的形成不是一个偶然的热点瞬爆,而是具有较长生命力的,它建立在人们已有知识、信息获得和情感积累基础之上。周某齐在2012年因“不可能打工”言论走红,2020年的“出狱风云”再次将他推向热门话题,模因尤其是强势模因唤醒了宿主心目中对周某齐已有的认知基模,并在原有基模上进行强化或修改,形成新的认知基模,从而深化宿主对于强势模因的记忆,这类记忆将为周某齐下一次的流量高峰做准备,助推模因群不断扩大。
2.3 表达:模仿与模因复制
塔尔德提出“模仿即社会”,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模仿,模仿是先天的,人们通过互相模仿来保持行为上的一致。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会在社会中寻找群体归属,当确认了自己的从属群体就会自觉遵守群体规范并保持一致,以获得社会交往和身份认同。模仿是遵守群体规范最有效的行为方式之一,模因正是通过模仿来进行自我复制。互联网为宿主提供了海量的模因因子和社交互动平台,宿主可以从中“偷猎”各类社会流行文本,创作并表现出这个群体本身的文化产品。周某齐的使用者就是这种文化产品的模因群体,他们在复制和模仿中赋予其新的意义。成员们使用“那个男人”等来表达情感诉求的过程便是一个自我身份的建构。高度自由的大规模复制和社会群体交往,使得模因的复制频次和范围加剧。
2.4 解构与重构:模因的竞争与进化
模因群中的模因为了得到复制相互之间会展开竞争,胜者将改变模因选择的环境。宿主根据个人意图对已有的模因进行解构,自然竞争将在模因之间展开,胜者成为强势模因重新进入到模因群之中,达成模因群的重构。模因群体将模因源泉“电车偷盗惯犯周某齐”进行拆解并予以二次创作,衍生出“南宁车王”“今瓶没”“当我出手时,你就可以走路回家了”等模因,又辅以表情包、电影海报、gif动图等表现方式形成新的模因群。模因之间的竞争是一个过程,原有模因并不会在竞争失利后立刻从宿主认知中消失,而是由强势模因转化为弱势模因,随着时间流逝逐渐被淘汰,模因就是在解构与重构中不断地进化。
2.5 传播:模因群的形成与到达
模因传播需要借助媒介,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不同媒介形成的模因群规模大小不同。模因源泉来源于大众传播媒介内部的把关,经由大众传播媒介编码后流向大众。在这一过程中,活跃在各类社交媒体的意见领袖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熟知媒介运行规律,意见领袖凭借自身优势地位对兴趣群体施加影响,引发群体的大规模模仿,这类模仿经过宿主自发的解构与重构环节,成功的表达宿主态度成为新的模因群,反哺到大众传播渠道之中。由此,模因群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达到遍在的传播效果。
3 流行动因
3.1 语言经济性原则
美国学者齐夫提出人类语言的创造与运用存在着语言经济性原则。人们在用一种语言表达个人观念或思想的过程中会感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单一化和形式多样化的推动力。它们在人们讲话时共同发生,一方面是希望尽可能的简洁,另一方面又意图便于让人理解,使每个概念都能用一个对应的名词或术语来表达,聆听者理解起来毫不费力[5]。成功进化的模因拥有短小精悍、言必有中的语言特点。在语言模因上,一个模因往往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即用最经济的方式表达最复杂的含义。“南宁车王”可以简单概括周某齐的心路历程,从偷盗事件到全家走红,从反叛领袖到悔不当初。人们在网络上毫不费力甚至不假思索的使用模因,表达简单的快乐。
3.2 审丑心理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为了缓解生活压力、宣泄情绪,会主动寻求精神刺激来追捧一种“丑文化”。审丑是一种猎奇、追求精神刺激和满足的心理,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给人们精神上的畸形享受,是一种纾解压力和情绪宣泄的方式。周某齐模因群正是满足了审丑时代人们的心理爽点。
审美需要后天的培养,而审丑却能在人们不假思索中出现。在注意力经济时代,“丑”拥有毫不费力抓人眼球的特性,不断地吸引注意力资源,尤其是当审丑进入了大众传播渠道,造成“全民审丑”态势。主流文化长期以往造成的审美疲劳和逆反心理使得审丑时代加速到来。这时出现的一些低俗、奇葩的事物打破了当代主流文化传播的高度同质性。诺依曼认为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有三个:共鸣、累积和遍在效应。当多数大众传播媒介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共鸣)、同类信息的传播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累积),信息的抵达范围具有广泛性(遍在),丑文化便得以形成一种广泛的认知环境。基于“丑”元素创作的话语、图片、视频等经过大众传播形成一定模因群,成为文化系统中的一部分。
3.3 模因的商品属性
互联网处处可见资本裹挟的影子,模因和现代营销的结合是一种必然。基于模因强大感染力的特点,网红经纪等商业公司瞅准它所能带来的流量优势加大了资金投入,使得模因具有一定的商品属性[6]。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模因和资本的结合是大势所趋。资本的参与让模因传播更具有组织力和程序化,加速了模因进化。印有周某齐头像服饰的售卖、亲属直播的背后都有资本的参与和操纵,但周某齐在资本面前只是工具人,资本售卖的是由他衍生的文化基因。
3.4 话语权的反抗
渴望表达却缺乏主流话语权的年轻人和亚文化群体为寻求发声,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参与文化生产,使得网络流行语、表情包、文创周边盛行,为模因的传播提供了丰厚的亚文化土壤[7]。伯明翰学派认为,亚文化出现的目的正是为了“抵抗社会”,这也能帮助解释为什么负面意义的“偷车贼”却能作为所谓的“精神领袖”得到公众的广泛瞩目。需要警惕的是,在这场模因狂欢中青少年亚文化呈现出一种低俗化、泛娱乐化的发展趋势,给主流话语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表现出对“抵抗”的盲目崇拜。
4 结语
随着5G技术的发展,模因复制与传播的表现形式将会发生变化,不同于表情包、海报的平面制作,AR、MR技术的采用将增进人们感官的直接感受,成为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载体。届时强势模因的效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模因的生命周期也将发生变化,弱势模因生命周期更短,強势模因生命更长。模因使人们的生活变得简单有趣,但是人们也要警惕模因娱乐化、低俗化进化的现象。如今的模因更多表现为刻意的制作,而不是自然的选择,这背后既有资本的诱因又有社会心理的参与。当“一切公众话语都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8]。模因的过度娱乐化会麻痹大众神经,使得人们更愿意选择不经思考地、浅薄地对待社会事务,最终不再是人主导模因进化,而是模因主导人们的思想。周某齐的走红展现了一种犯罪娱乐化趋势,实质上传递的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消解了犯罪这个严肃的社会话题。
参考文献
[1]曹进,靳琰.网络强势语言模因传播力的学理阐释[J].国际新闻界,2016(2):37-56.
[2]萧俊明.摹媒与模仿:布莱克摩尔的摹媒理论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10(3):69-79.
[3]何自然.流行语流行的模因论解读[J].山东外语教学,2014(2):7-13.
[4]吴华,杨刚.舆论引导:新媒体语境下模因传播机理观察[J].新媒体研究,2020(1):19-20.
[5]刘凯.语言发展中的省力原则[J].剑南文学,2012(1).73-74.
[6]常江,田浩.迷因理论视域下的短视频文化:基于抖音的个案研究[J].新闻与写作,2018(12):32-39.
[7]高雪.抵抗与收编:弹幕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5.
[8]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