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出版背景下农业科技期刊发展探索
2021-09-22李梅玲鲁博武星彤谈平
李梅玲 鲁博 武星彤 谈平
关键词 融合出版;科技期刊;短视频;期刊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1-0001-05
为顺应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探索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的路径,同行前辈们除了积极尝试常规融合(微信、微博、期刊网站等)外,还对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等)、期刊集群化发展、网络首发、增强出版与全过程出版以及预印本平台等形式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其中不乏成功案例。譬如,《航空知识》抖音号上线后共发布315个短视频,粉丝量“100万+”,单个视频点赞量最高在“50万+”,市场传播和品牌创新效果良好;再者,“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包含共计143种中、英文期刊(不含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40种期刊),期刊集约化出版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据统计,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实行集约化数字出版后整体IF值提高了约33%[1],单刊运营与建设成本有所降低,且获得额外的经济收益。其他形式的媒体融合如网络首发、增强出版以及预印本平台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内容呈现的多样化。然而,由于科技期刊种类繁多、涉及领域广且新媒体投入差异大,导致融合深度层次不齐[2]。整体来看,学术期刊和科技期刊均可以采用常规融合出版模式,然而,由于前者内容专业性较强,其融合宜选择期刊集约化、增强出版、网络首发等方式。而后者因涉及一线科技人员成果产出,适于拍摄短视频进行推广、传播。因此,农业科技期刊应根据期刊定位选择适当的融合方式,在兼顾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最终提升期刊品质和影响力。目前,农业科技人员侧重于就期刊网站发展、两微一端、复合编辑人才培养等角度探讨融合出版路径[3],鲜少提及加入短视频平台进行推广、传播。《上海蔬菜》作为一本技术类期刊,其受众多为一线农业科技工作者,应灵活采用常规融合模式,重点向短视频平台发展。本文分析了现下科技期刊融合出版的发展现状及遇到的问题,探讨了各融合模式的特点,总结经验、教训,以期为《上海蔬菜》快速、健康加入融合出版的“大军”,提高期刊影响力提供指导。现将科技期刊融合现状对《上海蔬菜》人才队伍建设、内容优化、融合形式探索以及政策支撑、资金支持诉求等方面的启示介绍如下。
1 科技期刊融合新媒体发展现状与问题
当前我国科技期刊融合新媒体出版还处于探索阶段[4],融合形式主要有常规融合(期刊网站、官方客户端、官方微信公众号及官方微博、数据库平台)、细分平台(如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直播、大鱼号、知乎、今日头条等)、期刊集群化、集约化以及其他形式的媒体融合(网络首发、增强出版、全过程出版以及预印本平台等),融合形式日新月异,但整体上融合深度不容乐观。农业科技期刊基本属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3,5],市场竞争力较弱,期刊运营多依赖于主管或主办单位、国家或地方经费支持。然而,媒体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以及各类科技期刊发展经费水平不一导致融合形式以及融合层次参差不齐。《上海蔬菜》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下文简称“信息所”)的一本技术类期刊,目前新媒体融合方式仅为期刊网站、微信号、QQ、数据库平台(万方、维普、CNKI)以及OSID(开放科学计划),其他融合方式还未涉足。在资金投入、人才整合、新媒体技术应用上未有实施,融合效果不佳。2020年,为推进信息所四本期刊融合新媒体进程,提升办刊效率和刊物质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拟合并《上海蔬菜》与《上海农业学报》《上海农业科技》《食用菌》四本期刊,成立期刊中心,旨在便于集中规划、管理,充分发挥人才、资金、技术资源利用效率,从而集“四刊”之力办“一家”之事、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然而,目前期刊中心未正式挂牌,且各编辑部独立运营,成员分工相对散乱。当前,应加快推进期刊中心四本期刊的深度融合,并探索适合其期刊定位的融合出版方式。
1.1 常规融合模式
期刊网站是科技期刊融合新媒体最常见的形式[6],然而期刊网站的应用情况、社会影响力各异。据统计[7],期刊网站年点击量在1万次以下的科技期刊占参与调查期刊总量的18%;点击量在1万到10万之间的期刊占42%;点击量在10万到1 000万次之间的占39%;而点击量超过1 000万次的期刊仅28种,占总量的1%。官方客户端是科技期刊融合新媒体技术的另一种形式,其数量、下载量、活跃用户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媒体融合的层次。参与调查的期刊中,68%无官方客户端,70%以上的期刊仅拥有一个官方客户端。739种填报客户端下载量的期刊中,76种期刊下载量为0,下载量在1万以下的期刊有259种,下载量在10万以上的期刊有149种。官方客户端活跃用户数为0的期刊有119种,占调查总数的16%;活跃用户数在0到1萬之间的期刊占总量的61%;拥有10万以上活跃用户数占总量的5%。微信和微博融合门槛相对较低,是当前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主要形式。参与调查的科技期刊中,60%以上的期刊拥有微信公众号。然而,公众号推文数量、订户数以及篇均阅读量普遍较低。参与调查的2 250种科技期刊,31%的期刊微信公众号订户数少于500;微信公众号订户数在1万以上的期刊仅占调查总量的22%;而微信公众号订户数为0的期刊有95种。推文阅读量统计显示,60%以上的期刊篇均阅读量低于500;阅读量在5 000以上的期刊仅占4%。科技期刊官方微博账号应用率较低。据统计,72%的期刊表示没有官方微博账号,且绝大多数(95%)期刊仅拥有一个微博账号。其中,543种期刊填报了微博粉丝数,接近1/2的期刊微博粉丝数在2 000以下;微博粉丝数在“10万+”的期刊仅占调查总量的12%。可见,常规融合模式融合效果不好,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纸媒属性,只是一种被动的、机械的融合[8]。这种停留在形式上的融合很难真正意义上改善传统媒体的困境。因此,融合出版必将在媒介形式上个性化更加突出、动态性更强,且不仅局限于传播形式的融合,还包括内容的深度加工和二次传播。
1.2 短视频化融合模式
细分形式的新媒体平台也从大众娱乐向科技期刊出版渗透(本文以抖音为代表介绍细分平台发展现状),是期刊融合出版的重要模式。目前科技期刊在抖音平台的运营尚处摸索阶段,一些新媒体融合较深入的科技期刊虽然陆续开通抖音账号,个别运营较好的科技期刊抖音账号粉丝数量在“1万+”,但用户活跃度和黏性均不高,对提升期刊影响力作用甚微。譬如,《金属加工》抖音账号共发布短视频9 875个视频,粉丝量1.1万,总播放量1.0亿次,获赞量6.8万,与百万级大众娱乐抖音账号相比,差异巨大。另外,农业科技类期刊开通抖音账号的少之又少,个别涉足抖音短视频的农业期刊,如《四川农业与农机杂志》,发文量、粉丝数量、获赞量均为两位数,在信息传播与影响力提升上也只是起到了“聊胜于无”的作用。农业从业人员也有另辟蹊径者,以传播农业技术入手进驻抖音平台。如“数字农业”抖音号,粉丝数“30万+”,获点赞数“100万+”,产品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特色农产品、风味小吃等,几乎涉猎所有农业产业。《农业科技报》官方抖音号,粉丝数量、获赞数“20万+”,作品“500+”,在传播农业信息上效果较好。可见,虽然抖音短视频平台偏重于大众娱乐类话题(出行安全、生活常识技能以及健康养生等),农业从业人员建立的抖音账号以宣传行业信息、农资用品、农机设备为入口,逐渐提升农业科技的影响力,但受众偏少且影响微弱,宣传、售卖内容产品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打造专门的短视频平台用于科技知识、科学技术、农资用品的推广和售卖,并通过对内容改革以及呈现方式的调整,将晦涩难懂的学术知识科普化,由科普化到大众普及化推广迫在眉睫。《上海蔬菜》受众群多为一线农业科技人员,直接接触农产品、农药化肥等农资用品、农机设备,可充分利用该特性着重向短视频平台推进。
1.3 内容扩展型出版模式
其他出版模式如网络首发、增强出版、全过程出版也对科技期刊出版市场虎视眈眈,虽然目前还无法撼动当今出版产业格局,但其强大的冲击之势已成[9]。网络首发、增强出版、全过程出版,不仅大大提升了研究成果的传播时效(篇均提前62天),还利用超链接等技术以视频、音频、动画、数据等形式提供更多的一线科研资料,增加论文下载量。目前,我国约26%的科技期刊与中国知网签约网络首发。数据期刊、视频期刊是增强出版和全过程出版的内容物独立成刊的产物,者两种期刊模式提高了数据资料的透明度、促进了科研资料共享、遏制学术不端行为。预印本出版平台可以说是网络首发的“升级版”,是一个科学研究的开放获取知识库,对全世界的作者和研究人员免费开放,无疑对知识付费型科技期刊的发展威胁巨大,甚至有取而代之的态势。增强出版、全过程出版要求作者提供与试验相关的额外信息,给其造成“出力不讨好”的错觉;对出版者来说,排版工作及与研究者沟通过程繁杂;对读者来说信息量增大,增加信息检索工作量。因此,以上融合模式在人力、财力上的投入与社会效益的提升值匹配度有待考量。《上海蔬菜》编辑部在其期刊第四期加入OSID码(Open Science Identity,简称OSID)。通过扫描OSID码可以获取试验过程中的数据、图片音视频资源、在线问答平台、学术圈、期刊简介等信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试验资料、提升了期刊曝光率,但由于多数作者参与论文信息补充工作意愿不强,加之编辑部宣传力度有限,导致4篇仅有的植入OSID码的文章近三个月的总浏览量仅为25,且浏览者基本上为文章作者和参与其中的编辑人员,社会关注热度不高、传播效果有限。
1.4 期刊集群化融合模式
集群化、集约化、产业化出版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10]。目前,我国期刊集约化程度较高、发展较好的期刊群为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集刊群,其数字出版平台上线183本期刊(截至2018年底),其中142种为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出版发行的期刊,40种为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1种平台加盟期刊。调查显示,实施集约化数字出版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期刊的整体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降低期刊网站建设和运维费用等[1]。不仅如此,越是积极加入集约化平台的期刊,学术运营能力越强、对优质内容的吸引力越强,从而形成一个强者恒强的良性循环,反之亦然。目前,90%的科技期刊学会,期刊集约化平台建设不积极。就目前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先行者为学术类期刊,而集约化程度较高的期刊群定位在医学、机械工程等领域[11]。西南大学期刊社整合其负责的6本科技期刊,探索并建立了期刊集约化管理系统。该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办刊效率、节省办刊成本,保证了优质稿件首发时效[10],但系统仍处于试运行阶段,刊群数量有限、集约化程度不高,影响范围有限,效果不显著[12]。《上海蔬菜》作为一本技术类期刊,目前在学术期刊领军期刊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下,盲目加入期刊集群化阵营成本过高,效果难以预测。期待以农业技术类领头的科技期刊群成立,以科技大刊、强刊带动小刊、弱刊发展,同时,后者积极借鉴前者发展经验,最终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目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积极推进“期刊中心”的成立,先促进本院四本期刊的“内部集群”,再逐步向外滲透加入更大的集约化平台。
2 科技期刊融合出版现状对《上海蔬菜》发展的启示
2.1 优化团队结构,提高办刊效率
科技期刊依赖各级行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支持来维系生存和发展,既没有教辅出版政策支撑也缺少各级专项基金支持[13]。《上海蔬菜》编辑部甚至无主办主管单位的基金支持,在出版事业日新月异的今天,该期刊要做大做强,需从充分发挥资金、资源以及人才利用效率着手。受上海大学期刊社集约化发展成功经验启发,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拟统一所内包括《上海蔬菜》在内的四本期刊,成立期刊中心。四本期刊由期刊中心主任、副主任统一管理,在资金、人才等资源的统筹上实现了“师出有名”。然而,四本期刊包括主编在内各有4个员工(《食用菌》编辑部共3人),刊小人少。编辑除严格按照“三审三校”制度处理稿件外,还要处理邮寄单的制作,邮费、稿费、版面费、审稿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各类资金业务,工作繁杂,编辑不堪重负。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办刊质量。基于此,期刊中心成立后,宜简化管理层结构、重新调整编辑部成员分工、优化奖惩机制带动职工工作热情。具体举措如设置2人负责整个期刊中心的财务业务;招收并维持整个期刊中心不少于3名实习生或编外人员,进行稿件的初校(文章格式、参考文献等)、其余6名编辑根根据业务水平和工作经验设立3名责任编辑进行二校,3名编辑进行三校,4位主编负责稿件送审以及三校后稿件通读后送排版、发行。编辑过程中,编辑部成员各司其职、专人专事,提高办刊效率。
2.2 积极尝试、灵活选择融合模式
期刊网站、加入数据库为手段的出版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内容物的传播速度,但仅仅实现了内容纸质化向电子化的转变;微信支付功能大大方便了作者进行版面费支付,然而目前稿费支付仍 旧依赖于邮局,作者收到稿费单之后,需在规定时间内去取,费时费力。传统出版模式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融合的都不彻底,并未撼动传统出版“落后的”主流地位。《上海蔬菜》不必过度拘泥于出版形式,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发挥微信的社交功能、支付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积极尝试并探索适用于其期刊特色的其他融合出版模式。《上海蔬菜》采用OSID(科学开放计划)码进行增强出版,读者通过扫描OSID码可以获取与文章有关的扩展信息。其中一篇名为《鱼腥草的栽培技术研究与种植效益分析》对鱼腥草未来的发展潜力(环境友好、保健功能等)、市场潜力、消费者接受度等进行了设想与规划,起到了对文章信息深度挖掘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期刊曝光率。但由于编辑部稿件、人力资源有限,作者发表论文后提供额外信息意愿不强烈,科学开放计划项目也处于推广阶段,OSID码的扫描率、关注度较低。据统计,《上海蔬菜》植入OSID码的4篇文章的总扫码量为8次,论文总浏览量为25次。其中,《鱼腥草的栽培技术研究与种植效益分析》一文扫码量、浏览量均明显高于其他3篇文章,这可能与该文作者提供语音信息量较丰富有关。可见,OSID码信息承载量与承载形式的丰富性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文章及期刊关注度。在以后的工作中,可通过采取减免版面费、优先排版等措施鼓励作者主动深度挖掘试验信息。另外,借助OSID码信息扩展功能,积极尝试广告植入,以增加期刊部创收,减少对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基金支持的依赖。
2.3 积极融入短视频出版平台
《上海蔬菜》作为一本技术期刊,其内容深度介于学术期刊与科普期刊之间,在媒体融合形式上既要考虑其科研价值也要兼顾科普潜力。与学术期刊不同,农业科技期刊的影响力难以表现在学术价值上,而是在科技传播力上[14]。当前,短视频平台充分抓取受众零碎时间进行信息的传播,切合科技期刊内容与目标定位。基于此,本文着重以抖音短视频为例,探讨《上海蔬菜》细分化平台融合模式的路径。《上海蔬菜》暂时未涉入短视频领域,原因有以下几点:期刊部成立以来一直以传统出版为主,近年来,在新媒体出版冲击下,逐渐加入了融合出版潮流,但就目前融合现状来看,编辑部新媒体出版动力不足、能力有限;编辑部成员均为农学专业出身,文字功底不足且缺乏新媒体编辑、运维人才;《上海蔬菜》隶属事业单位,期刊部非独立法人导致期刊在创新发展上受限较多、无主办、主管单位基金支持且编制数量有限。因此,作为一本技术类杂志,《上海蔬菜》应积极突破限制,充分发挥作者群多为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优势,主动与基地工作人员对接,对来稿中创新性较强且有制作短视频潜质的技术、设备、农药、化肥及农产品进行深度挖掘、传播。另外,编辑部成员应加强新媒体技能培训,关注农机农科类短视频平台,向《数字农业》、易方达农机、农药百事通、农业信息等抖音账号学习。再者,期刊部主管主办部门应在财政、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与支持,进行信息采集、视频拍摄以及抖音账号的运营和维护。为降低《上海蔬菜》短视频化融合门槛,期刊部只提供视频发布平台,而视频由论文作者在稿件投递过程中,提供,后期由编辑部新媒体部门负责视频加工以及抖音账号的运维。
2.4 内容深加工、举办线上线下活动
把好内容关是期刊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优质的内容一方面来自稿源,另一方面取决于对稿件内容的深度挖掘和延伸。首先,年会、专题会、讨论会、座谈会、论坛、沙龙等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的学术会议是获得优质稿源最有效的途径[11]。《上海蔬菜》可以积极参与学术交流、行业论坛等,主办或协办行业研究会议,学习同行优秀的办刊经验的同时,提高期刊曝光率,吸引优质稿源。另外,农业科技期刊,受众小、公众需求量专一且有限。既不像《健康与医疗》更贴近普通大众需求也不像《金属加工》有一波固定的且黏度较高的读者群。因此,为拓展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有必要将科研成果科普化[5],即将生涩难懂的科研成果加工成语言平实生动的推文,配以图片、短视频以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由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园艺研究》将其杂志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制作成科普推文发表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单篇阅读量多为“1 000+”,在农业技术领域起到了很好的传播作用。除此之外,《上海蔬菜》作为一本农业科技期刊,走加入期刊集约化平台道路在学术影响力上不足;走增强出版道路,学术成果研究不够深入。因此,在融合出版模式探索上需转换思维、另辟蹊径,通过与周边地区农机服务中心、科研院校、涉农企业、农业示范基地及其他农业类期刊举办线下活动如农业科技下乡服务等,来提高期刊内容传播力和品牌影响力,获取更多优质稿源和农业技术信息,提高办刊质量。
3 小结
科技期刊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4],然而在紧跟潮流、不断发展完善的基础上,我们不得不思考:传统纸媒的坚持应该如何把握以及把握到何种程度?媒体融合大环境下,《上海蔬菜》应顺应时势,不断优化编辑部成员知识结构、业务水平,精进期刊内容,积极尝试新媒体融合手段、借助期刊集群化平台提高期刊品牌曝光度。融合出版是一个大话题,其融合的深度决定了期刊发展的潜力。由目前期刊发展状况以及融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上海蔬菜》的进一步融合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支撑、相关部门财政支持,在此基础上加强培养复合型编辑队伍、完善编辑部组织结构,提高办刊效率,并结合期刊定位,灵活采用常规融合手段,努力向短视频平台推进发展,提高期刊影响力。未来,积极加入以强大技术类期刊领头组成的期刊集约化平台,与同领域刊物共享资源、渠道,在集约化组织统一管理下以市场化手段经营期刊。
参考文献
[1]沈锡宾,刘红霞,李鹏,等.中国科技期刊集约化数字出版的效益分析: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12):1304-1310.
[2]马鑫.国内农业核心期刊新媒体应用现状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7(20):138-143.
[3]李舒婷.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农业科技期刊传播力浅析[J].科技传播,2020(5):48-49.
[4]陶华,朱强,宋敏红,等.科技期刊新媒体传播现状及发展策略[J].编辑学报,2014(6):589-592.
[5]汪汇源.新媒体视角下海南农业科技期刊传播策略研究:以《热带农业科学》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0(1):238-240.
[6]李琳,姜辉.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途径探讨[J].编辑学报(增刊),2019(A01):84-86.
[7]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
[8]张耀铭.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关键与进路[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23.
[9]谭春林.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数字化断层”现象分析[J].编辑学报,2019(1):41-44.
[10]文娟,崔玉洁,包颖,等.基于期刊集约化的管理系统实践探索:以西南大学期刊社为例[J].编辑学报,2020(3):318-322.
[11]李慧,马建华.中国科协期刊的集约化运作案例研究:以中华医学会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6):860-862.
[12]赵文义.学术期刊数字出版集约化研究[J].出版發行研究,2014(11):48-51.
[13]何志勇.中国期刊业集约化经营的选择[J].产业论坛,2012:33-37.
[14]杜辉.农业科技期刊影响力较低的原因分析及提升对策[J].编辑学报,2019(S0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