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校—产业园区合作的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研究

2021-09-22张宇驰唐健豪李德尧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5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校企院校

张宇驰 唐健豪 李德尧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模式基于时代发展不断进行改革,现阶段校企合作成为新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教育改革的进度,以学徒制为目标培养学生,实现高职院校育人的目的,使得培养目标更有针对性。根据现代化学徒制的特点,结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开办产业合作园区,制定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培养方案。以更好地建立现代化教育体系,解决企业用工难的问题。

[关    键   词]  学校—产业园区合作;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5-0042-02

校企合作的改革,为国内职业教育提供了发展契机。“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方式,使得人才培养不再局限于学校,企业也能更好地参与到人才培养的环节中。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可以更有效地学习知识,提升实践经验。学校应与企业共同研究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切实针对学生的就业发展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要有效将知识与实践两者融合,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岗位的实际需求,同时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基于技能形成的角度对现代学徒制进行分析。企业技能无非是市场购买,或者内部对员工进行培训。前者属于外部培训,后者属于内部培训。学徒制属于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特征是基于实践生产中获得,需要不断的实践付出劳动力才能获得经验,进而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在我国长久的发展历程中,学徒制一直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属于成就技能,也属于社会行为。拥有丰富经验的师傅,在传授徒弟技能的时候,同时收获徒弟的无偿服务。两者除了經济关系,还会产生社会关系,这也是学徒制得以传承的原因。在学徒制传承的过程中,丰富了制度,推动大量技术的有效传承。学徒制的重要特征,就是将生产技能的学习过程与实际劳动实践相结合,使得一些隐蔽性知识与技术得以传承,并且不断实现创新。

新时期背景下,学徒制的存在对高职院校教育也产生了影响,为高校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对学徒制加以改进,使其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其精华内容开展现代化学徒制人才培育,为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结构转型奠定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利用人口优势,充分应用劳动力资源实现产业发展。多数的工厂对员工的技能要求不高,劳动者只需掌握基本操作即可作业。因此,企业技能形成多是从市场购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用工制度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随之发生变化,使得企业对劳动者的技能提出新要求。企业迫切需要技能型人才,基于这种市场需求,企业开始出现竞争。这对于传统的学徒制发展造成影响,企业想要实现新发展,需要寻求更好的人才培养策略,为企业积累人才。在企业的需求下,“现代学徒制”诞生。“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有效整合了校企之间的资源,展现出产教结合的效果[1]。

对于企业来说,发展期间重要的是人才问题;人才的存在,能为企业提供创新发展的可能。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如何更好地制定奖励机制,是现代化学徒制形成的因素。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现代学徒制”是现代化教育深入探究衍生出的高效培养人才的方法。学校联合企业开展合作,利用双方的共享资源,创新人才培育方法。院校负责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企业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园区,并且提升和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就业人才。现代学徒制更注重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通过开展实践教学,为学生制定企业岗位标准的任务,将教学知识与企业实践有效衔接在一起。现代学徒制与高校实习存在差异性,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程度高于实习过程,是企业利用内部资源开展的人才培训。现代化学徒制将学生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好地结合理论与实践,确保学生更有效地内化知识与技能,避免出现两者脱节的现象。

二、高职“现代学徒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现代学徒制”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表现之一就是对学徒制的理解不够深入,认知不正确导致后续发展缓慢。高校对于实践的认知是,实践应该归企业管理,在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实践教育,导致学生难以掌握知识,缺乏技能实践,真正步入企业工作后遇到突发事件往往不知所措。尤其学生刚步入社会时,对企业一切都不了解,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属性,发展制订战略目标更多是为了追求利益。学生实践技能薄弱,会降低企业的办学热情,这对于校企合作非常不利。在校企联合的过程中,企业也同样作为教育主体,肩负着培育人才的义务。多数企业更多关注内部人才培训,忽略了学生群体,导致学生对企业了解不足,难以根据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完善自己,使得实习阶段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最终被企业淘汰。因此,企业需要加强与院校的沟通,为学生提供了解企业的机会,进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

现代学徒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经过各个阶段,属于递进的关系。需要校企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合作进行深层次发展。当前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仅停留于表面,导致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具体的指导策略,难以形成人才培养的标准,使得教学实践过程中,双方难以达成一致。院校与企业分头负责学生学习和实践,未能有效结合,对培育人才的计划分工不明确,导致学生难以找到学习方向,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迷茫的情况。

三、校企联合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措施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校企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