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2021-09-22贾文龙邢军梅冯玉倩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5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大学生工作

贾文龙 邢军梅 冯玉倩

[摘           要]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也是激励民族复兴与发展的精神力量。爱国主义在总结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凸显了中国人民奋勇抗争、无畏向前的精神。因此,大力宣传爱国主义能够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让人民大众在学习爱国主义的基础上,了解中国的发展史和革命史,在传承先辈革命传统的基础上,摆正自身的位置,用正确积极的思想提高生活和学习的质量。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丰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为此,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与培养工作中的意义,能够有效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价值。

[关    键   词]  新时代;爱国主义;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5-0001-03

纵观爱国主义的发展和传播历史,無不凝聚着中国革命先辈的光辉伟绩和伟大精神。基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价值与意义,高校要特别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落实与发展,确保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在历史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让学生能够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回顾历史发展的轨迹,强化自身的思想认识,为促进新时期文化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一、爱国主义的现实意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区别于其他类的文化形式,爱国主义更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感。站在现实发展的角度看待爱国主义,正是实现时代发展的基础。在革命发展的年代,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和光辉事迹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成长[1]。在爱国主义传承的过程中,无论是学校、博物馆、革命纪念馆,还是烈士陵园等场所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爱国主义之所以在时代发展中闪耀着动人的光辉,就是因为爱国主义是以真实的事件为载体,向人们提供了历史发展的资料。爱国主义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和发展责任。只有充分推动爱国主义的传播,才能够让人们以革命先辈为楷模,传承革命传统,以爱国主义精神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为社会发展和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与此同时,爱国主义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伟大的革命精神。时代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爱国主义的影响。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中,利用爱国主义的影响力和驱动力能够有效实现新时期文化精神的传播。由此可见,强化对爱国主义价值和作用的认识能够有效提高大众的品质修养,让大众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开拓进取,以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为价值追求,增强时代发展的内驱力。让大众在忆苦思甜的基础上,铭记国家发展的历史,展望社会发展的未来[2]。只有爱国主义不断传承,才能让大众深刻认识到爱国主义的积极意义。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中,也应紧扣爱国这一关键因素,从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角度出发,探寻历史事件背后存在的感人事迹,进一步激发人们对历史的认知与回顾。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谈及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因为有了这些精神,才能够让伟大的爱国主义跨越时空,永不褪色。为了发挥爱国主义的影响力,我们应从爱国主义教育身上挖掘革命传统,用爱国主义教育诠释革命精神的含义。有了教育的具体形式,我们能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力。在新时期,高校要在刷新爱国主义教育价值的基础上,将爱国主义教育当作爱国主义传承的载体,为文化发展提供牢固的基础。

二、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现状

(一)对爱国主义理论认知不清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崇高的情感,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面对全球化思想的日益发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更强的时代价值。爱国主义能够有效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进步,让大学生在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上,提高思想认识,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国家的命运相结合,增强青年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感。就目前的大学教育而言,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缺乏具体的教育板块,忽视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无法在理论上将爱国主义进行有效的升华。教育上的缺失,导致大学生思想认识的不成熟[3]。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应提高对爱国主义的认识,用崇高的理想武装自己的思想。在理论建设方面,高校的作用能够清晰地体现在系统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如果忽视理论认知的作用,就会弱化高校的育人能力。高校必须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在思想上做好引领,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爱国主义的意义,强化对爱国主义的认知[4]。爱国不能只在嘴上说说,还应该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随着国际关系的不断变化和国际沟通的日益频繁,大学生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要坚守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对祖国的热爱。部分大学生在国际交流和网络生活中,没有意识到自身言行对国人形象的影响,种种行为都暴露出了爱国主义教育缺失的问题。在大学生的心目中,祖国是归属与精神的家园,只有心中有大爱,才能在未来的建设中构筑充满发展力和吸引力的中国。

(二)爱国教育管理缺乏严谨性

就目前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而言,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体现在管理制度的落后和缺乏严谨性上[5]。由于部分高校对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而在教学人员的配置上没有过多的投入。这就造成爱国主义教育的工作方式仍缺乏明晰性和系统性。与此同时,人员管理也是确保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爱国主义教育人员专业不对口、经验不足、教育意识淡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广,文字信息体量庞杂。因此,要想做好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工作,必须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办法,进行系统化的管理。由于工作人员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没有明确爱国教育内容的种类,而进行了错误的教学和指导,由此造成了爱国主义教育混乱的情况。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来自管理者工作方式的不恰当和不严谨。由于缺乏规范性的操作,部分大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也出现了整体工作失序的问题。从传统意义上讲,教育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了教学的开展情况。恰当的工作方式和系统性较强的工作流程能够确保大学教师在开展具体工作时有所遵从,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爱国主义教育从开设以来就沿袭着传统的教育办法和管理机制[6]。这种固化思维会降低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效率,诱发知识传播错误,带来消极影响。受到传统工作方式的影响,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始终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在制度和方式的制定与应用上,没有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部分大学不仅没有普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先进方式,还没有脱离传统的教育办法,教育工作无法与社会发展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各行各业已经从信息技术手段中找到提高自身发展效能的途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如果仍止步不前,就会降低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社会性和系统性。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大学生工作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不工作,爽飞了?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选工作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