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院校开展爱国教育的途径与成效研究

2021-09-22贺丹薇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5期
关键词:高职生爱国爱国主义

贺丹薇

[摘           要]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職院校是培养技术性人才的主要场所,而综合性技术人才则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因素。“00后”学生具有其新特点的同时也即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流砥柱。当代中国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同时,在思想领域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聚焦青少年,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政工作的重要抓手。围绕高职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展开讨论,探讨新时代高职院校开展爱国主义的途径及成效。

[关    键   词]  新时代高职院校;爱国教育;途径;成效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5-0004-02

一、关于高职院校开展爱国教育的现状

(一)关于爱国教育的概述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其本质为坚持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对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爱国教育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以及自尊心,进而促使学生形成保卫祖国和争取国家独立自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思想观念。

(二)关于高职院校的爱国教育现状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专业的技术性人才,这是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地方。因此,大多数高职教师往往会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作为工作出发点,忽略了日常教学活动中的爱国教育。除此之外,当前高职院校在开展爱国教育时没有将其融入社会实践与工作生活中。由于爱国教育倾向于政治化及理论化,所以教学氛围容易变得枯燥、沉闷,从而导致学生难以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及效率。针对研究项目,采集了6844份来自各类高职院校学生的有效样本,经统计分析显示:55.08%的受访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淡薄的问题,63.33%的受访者认为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问题是与学生实际结合的不紧密。73.98%的受访者表示新时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非常重要,68.83%的受访者认为网络对个人“三观”的影响比较大,55%的受访者坦言对网络思政教育关注较少,13.68%的受访者表示对中国共产党党史不太了解,22.73%的受访者的入党动机存在功利性,入党积极性较低。通过个案访谈发现学生爱国意识较为模糊。

二、关于新时代高职院校爱国教育的时代特征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并且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院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势所趋,而这也是帮助青少年实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关键。不同时期的爱国教育拥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与历史背景、社会发展程度息息相关。如今,我国已经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梦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高职院校的爱国教育自然被赋予了更多时代特征。

首先,我国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特制定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其中一个重点任务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也就是指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其次,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逐渐加剧,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严重冲击。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各种外来文化不断涌入我国,某些霸权主义国家视中国的崛起为其本国威胁,不断在思想意识领域对我国制度和道路进行歪曲抹黑等,为开展思政教育增加了新的内容。“00后”高职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以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为主的不良文化必然会对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严重影响。另外,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取得卓越成就,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之处,为增强高职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提供了鲜活的教育资源;最后,当今世界正朝着多极化、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不同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和碰撞加剧;我国积极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大国外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成为新时期新主题。因此,当今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爱国教育被赋予文化观以及国际观这两大新内容。高校思政教育若不筑牢阵地、抢占高地、建强基地,学生的理想信念、职业素养、家国情怀将日益淡漠,未来个人得失将成为择业就业的主要驱动力,影响整个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要把握当今时代特征,以此为切入点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培养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爱国者、接班人。

三、关于新时代高职院校开展爱国教育的途径

(一)抓好资源建设,开展爱国教育基础

若想让爱国教育有序展开并且取得良好效果,那么高职院校首先需要从资源建设入手,以此优化爱国教育的实施载体。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完善课程体系、加强队伍建设、构建多渠道育人机制。首先,高职院校需要积极优化爱国教育课程的设置。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将“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精神”列入必修课。根据“00后”高职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编写专用的爱国教育教材,更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培养一批“政治觉悟强、爱国情怀深”的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其次,高职院校还要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协同教育作用,明确学校在爱国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做好引领、组织工作,以此让家庭教育的浸润作用最大化。此外,高职院校还要充分发挥政府、相关企业和社会团体的支持作用,加强与地方共青团组织、红色教育基地的交流沟通。

猜你喜欢

高职生爱国爱国主义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爱国学·晒佳作
关于高职生换元积分法教学的探索
爱国学·晒佳作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