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体育教育对德育的实践探索

2021-09-22王丰海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5期
关键词:思政高职体育

王丰海

[摘           要]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要将体育理论中的理想信念教育、体育核心价值观、体育文化教育等内容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课程思政理念注入体育教学目标,将教学评价改革作为工作切入点,通过教材选择、教案修改、教学方法采用、手段实施等多样化方式方法提升教学效率,实现体育课程思政的育人目的。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高职体育教育;德育;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5-0034-02

高职教育的办学规模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高职教育的主流。德育内容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对学生专业课、通识课及思政课进行有效整合,对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计划都是合理的布局,对于创新教学内容、方法及评价体系等都有很好的帮助作用,使思政课程能够与体育课程共同开展,从而实现体育全面育人的教学目的。

一、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开展体育教育的意义

当前,国家对人才整体素质的培养一般分为身体素质、思想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知识素质等。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之中,一般由专业素养及非专业素养两部分组成。因市场发展的需要,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不断进行调整。高职院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认知,意识到教育部提出的课程思政与德育发展之间的目标一致性,要对专业教学理念及方式方法进行创新,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使其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的德育内容与体育教育融合起来进行教学,对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及良好品德的养成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体育运动中针对性的实践内容是情感震撼的基本过程,从而为学生日后的人生学习、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因为理论的教育还要建立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所以体育教育正是建立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震撼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情感、改变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行为等一系列规范化的教育过程。

二、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实践路径

(一)創新体育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公民应遵纪守法、爱国敬业,只有将此作为基础,才能够使自身获得有益的发展。高职院校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欣赏与运动体验课,将全国乃至世界著名运动员的训练录像、比赛成绩展示在学生眼前,或邀请体育名人讲解运动场上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让学生有心灵的感悟,开展运动体验,组织不同规模的运动实践,让运动想象与运动现实的结合碰撞来个现身的教育。比如观赏电影《夺冠》,容易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了解中国体育走过的艰辛历史,学习她们的拼搏精神,生活中也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尝试组织学生进行排球课的实践,以学院、班级、寝室或男女组合为单位,形式多样地组织学生进行排球比赛,有比赛有奖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荣耀感,最后用镜头和每个人的文字总结,将这震撼心灵理论实践的回忆都记录下来,留住这青春的时光,记录成功与失败的过程。

(二)体现体育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其拼搏精神

体育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本身也具有拼搏精神,让学生养成积极的态度,培养竞争意识是今后立足职场的基本。譬如,长跑运动中,如果学生在参与教学与比赛时出现了气喘胸闷、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等“极点”现象,但是仍然坚持比赛,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力,体现出难能可贵的体育精神。通过多样化的项目训练及体育竞赛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制订超越自己的目标,养成拼搏精神。教师还应对组织方法与体育活动进行创新,主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体育训练和参与的积极性,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用点滴的实践巩固思想理论的形成。教师可采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拓展教学法等多样方式方法对体育教学工作进行创新,这样能够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出培养学生团队意识、适应能力及体现职业素养的规则,为专业职场奠定基础。

(三)将体育学科特点作为基础,提升教学管理力度

从体育学科本质出发,体育课程是体育活动开展的依托形式,同时也是开展体育教育的主要方式手段,不但要向学生传播体育知识,而且要对其体育精神及精神意志进行培养,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整体素养的提升都有十分积极的影响。与其他课程进行比较,体育课程有着显著的差异性,能直接体现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其体育精神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由此可知,高职院校开展体育课程教学关键内容是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提升体育技能,为其身心健康提供保障。课程思政在体育课程中的融入能够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使教学效率得到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要充分了解掌握这一学科的特征,在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品德内容或体现出学生高尚的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师应将自身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为其创设探索性及开放性学习氛围。

(四)课程思政作为体育教学改革基础能使体育教学工作专业程度得到提升

高职院校要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优化,需要对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例如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升对教材编写的重视程度,为教材编制及教学策略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教材中也要加大课程思政的内容和理念。在改进教学方案时,保持学生掌握基础技能外,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力度,将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体育教学内容相结合,形成以精神为主导、行动为主体的体育教学理念。体育教与学的理念能够细致划分为发展观、育人观、使命观,教学工作精神能够分为爱国主义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及团队合作精神,体育道德能够分为组织纪律、公平竞争及集体意识。

猜你喜欢

思政高职体育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