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德育与美育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2021-09-22沙莎
沙莎
[摘 要] 随着新时期的发展,社会对人才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基本的智育之外,对德育和美育也逐渐重视起来。针对德育与美育协同育人进行研究,对德育与美育之间的联系性进行论述,以高职高专院校的育人现状作为切入点,提出几点德育与美育协同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 键 词] 德育;美育;协同发展;育人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5-0016-02
高等院校的教育宗旨,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优秀人才。在培养人才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德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界提出了一种新的育人理念——德育美育协同发展。在创新理念之下,作为高等院校自身,也必须要在育人期间有效落实德育和美育之间的良好融合。
一、德育与美育之间的关联性
通常来讲,高等院校普遍采用以“信念”“理想”为教育理论核心的育人方式,也可以结合实际的实践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德育和美育的最终目标是优化学生的综合素养,其中美育主要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美学、寻求美学、创造美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德育则利用道德知识,强化学生的道德品质。将德育和美育进行有机结合、成就协同作用,可以在保证对学生加以情操陶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化综合素养水平。
德育是美育的基础,美育是德育的旗帜,二者的结合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借助协同发展培育的方式,实现符合现代需求的、个性化育人过程。
二、在新时期高职院校中德育与美育的融合机理
(一)提升政治站位,推进德育和美育有机融合
立足于政治站位的高度来看的话,目前高职院校组织的德育和美育的共同导向都十分清晰明确,而且意识形态的基本属性也相对比较鲜明,鼓励高职院校的德育和美育之间“双育融合”,倾注人文情怀以及时代诉求等内涵予以全面丰富,有助于有效落实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持续坚持新的发展理念,令德育和美育从理论基础回归到现实实践当中,并且积极回应在人才培养过程当中体现出来的全局性和方向性偏差问题,德育借助道德认知和实践、美育借助认知美感和创造美感,二者良好融合,并彼此促进、相互补充,采取非强制性、非生硬灌输的形式来加强教学的完善性,如培养学习者的趣味、习性,加强道德启发和文化养成,借助良好的德育打造美育价值的保障和前提,同时再通过积极的美育来深度优化德育的内容和形式。立足于立德树人、坚持善美的角度贯通二者之间的基础理论和实际政策,除了能够调动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之外,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认同,最后将其践行到实际当中,加强文化建设和生活改造,有效传播传统文化,成为真正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优秀人才。
(二)提高发展站位,落实创新型育人理念
立足于发展站位的高度而言,德育和美育的双育融合,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发挥出针对主体心性进行建设的积极作用,包括社会政治范畴、思想文化范畴等都能够形成标杆性的品牌,精准贯彻双育。
美善同源,德育和美育的良好融合,本身具备较为鲜明的耦合性特征,不过从理念角度来看,受到西方思想冲击以及中国传统道教思想影响;从实践层面来看,高职院校展开的德育和美育往往并不是相同的部门,关系到不同的学科教师以及教研人员,如果无法配合一个系统性且整体性的顶层设计、配套的融合政策,是很容易造成资源要素大量分散、协同机制相对匮乏等问题的。德育和美学长期相互融合但是却不能协调发展,显然存在着制约融合发展的因素。
系统来说,促进德育和美育之间的“双育联姻”可以追溯到因《中国诗词大会》带来的包括诗词文化在内的诸多传统文化传承节目,这些节目在社会上有较好的口碑,而且市场效益也比较理想,尤其是受到“90后”学生和社会年轻群体的认可,显然,这是德育和美育相互融合的典型范例。
三、高等院校育人工作发展现状
当前来看,高等院校的育人方面存在形式化、单一化等方面的问题。而在网络时代,学生活跃于各个平台,接收到的思想和言论较多,这些思潮并不全是正确的、积极的,很容易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思政教育虽然一直是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但教师在授课时,对实践性内容重视度不足,教材内容与现实存在严重的脱节。而且长篇大论的知识并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科吸引力不足。育人活动往往枯燥乏味,缺少创新,难以吸引学生。学生在缺乏学习兴趣的教育环境之下,学校的理想育人目标很难实现。
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和德育应该水乳之合,融洽无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契合与相适,其属于全员、全角度、全过程的思政教育工作大格局,并非简单且粗暴地结合两种教育方式,这是看上去相互融合,但是实际上是相互剥离的错误偏向。另外,将思政教育以及美育、德育视作彼此附属的关系,把美育当成思政教育的附属品。另外,美育与德育相脱离,美育脱离德育,美育缺乏以德育为基础,以美修德滞后,德育脱离美育,德育缺少以美育为指引,以德尚美弱化。使德育与美育的发展并不协调,从而也使高等院校思政课程的开展遇到了很大的难题。
除此之外,目前大学生在社会上要面对比较困难的就业现实,很多学生在持续性的求学经历当中始终都在坚持不断提升科学文化储备以及技术能力,但是却忽略了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审美情趣的培养,高等院校中开设的相关课程又过于死板,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与时代热点相结合,忽视了对大学生道德实践的培养,理论和实践的矛盾令大学生并不能得到应有的待遇。参考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发严格,就读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作为高素质、高文化的群体,必须要保证自身实现德才兼备才可以获得更好的社会定位,不过因为各种客观原因,目前很多学生的思想道德有偏差,因此产生的很多不良问题也令人不得不警醒。因此,高等院校在组织教育教学的工作当中必须要有效强化思想道德方面的约束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