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创新中北京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效果与提升对策研究

2021-09-22孙瑜康李国平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京津冀

孙瑜康 李国平

摘 要:

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北京科技创新对京津冀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构建城市群中科创中心城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理论框架,运用多维创新数据,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北京科技创新对津冀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效果,寻找其制约因素并提出提升对策。研究发现:虽然北京自身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但在缩小区域差距、带动科研合作与技术辐射、高技术产业联动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间创新能级差距过大、创新链与产业链不匹配、津冀创新环境欠佳、缺乏区域性科创走廊四个方面。未来应重点加快创新网络次级节点培育,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优化津冀创新环境,打造区域性科创走廊,最终提升北京创新对津冀的辐射带动作用。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创新;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21)05-0078-0007

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就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目标。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核心引擎是北京。近年来,北京将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为重要功能定位,投入了大量的创新资源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要提高自身的综合创新能力,更是要发挥北京在不同空间层次的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在京津冀区域实现协同创新和共同发展。但目前北京在创新的辐射带动方面仍存在较多短板,北京与天津、河北的创新水平仍在进一步拉大[1]。因此,研究如何发挥北京科技创新对京津冀的辐射带动作用十分必要。

一、城市群中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理论机制

(一)创新源与辐射动力

城市群是城镇化进入高级阶段后的重要空间形态,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和创新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从全球规律来看,随着技术革命与产业分工的日益复杂化,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不同城市通过紧密联系、分工合作,形成复杂的区域创新网络是当下城市群创新的一般规律[2]。而在中国,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代表的三大城市群也成为创新活动的高密度集聚区。

中心城市是整个城市群的创新源,集聚了丰富的人才、资本、高校等创新资源,处于整个城市群创新价值链的顶端[3]。城市群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早期,中心城市凭借先天的资源优势不断吸引其他地区的创新要素流入,形成很强的集聚效应,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不断扩大,成为城市群中产业最发达、创新最活跃的地区。而中心城市不断产生新的知识、技术和产品,并不断溢出到周边地区。但中心城市的扩张并不是无限的,当城市规模超过一定限度后,就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大城市病,例如房价过高、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这就会大大提高中心城市的创新成本,中心城市需要将部分创新功能分散出去[4]。而此时,外围的中小城市接受到中心城市的产业、人口、资金等的转移与溢出,开始加快发展。随着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就会形成创新的分工与协同,这时候的城市间溢出就不再是单向的,而是逐渐形成了复杂的创新网络。

(二)创新辐射的特定条件

创新在城市群中的传播和扩散并不是均质发生的,而表现出一定的偏好。当具备一些特定条件时,创新的扩散更容易发生。20世纪90年代,法国邻近动力学派提出了“多维邻近性”的概念,来解释创新扩散所需要的几种条件[5]。多维邻近性包括地理邻近、技术邻近、制度邻近等几个方面。

地理邻近是指地理空间的距离远近,大量研究证明,地理邻近是知识溢出的基础条件。知识可以被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虽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可编码的显性知识可以跨越地理距离而传播,但对于很多隐形知识来说,仍然需要大量面对面的交流,而知识的传播需要合作者、供应商与客户等不断地进行反馈和交流,地理邻近会大大提高交流的效率。许多研究也证实了创新的溢出具有很强的随地理距离而衰减的特征[6],因此城市群中核心城市的创新扩散首先是对距离较近城市的扩散。

技术邻近也被称之为认知邻近,是指不同创新主体拥有相似的知识基础和技术结构,在城市层面,是指两个城市的技术结构的相似性和互补性。演化经济地理学者提出技术关联的概念,是指不同行业之间处于合适的“认知距离”时,才有助于知识溢出的发生。例如,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之所以能够形成很强的城市间产业分工,就是因为它们建立了基于技术关联的产业链协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要加强基于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融合”,最重要的就是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和外围城市要具有创新结构和產业结构的匹配性,形成基于产业链和创新链的上下游联系[7]。

制度邻近是指不同主体或地区在惯例、规则、法律、文化氛围等方面的一致性。制度包括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等不同形式。稳定的制度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统一的市场、包容信任的文化有利于地区间知识溢出与要素流动。在中国,由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很强的竞争关系,因此彼此之间可能存在[HJ2mm]较强的制度壁垒,阻碍了要素的自由流动和知识溢出。而城市群发展的重要目标就是消除这种制度上的壁垒,形成统一的区域市场。

(三)创新辐射的中间媒介

城市群中心城市对外围城市的辐射带动需要有具体的中间媒介,这种媒介也是地方政府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的政策抓手。根据徐雪琪等(2008)对创新的空间扩散过程的总结,这种创新辐射的中间媒介可以分为基于创新链、产业链的协作和交通与信息设施的一体化[8]。

1. 基于创新链的辐射带动。创新链也被称为创新价值链,从创新价值链的视角可以将创新过程按阶段分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城市群中的不同城市根据自身专长,可以形成基于创新链的分工。中心城市凭借雄厚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大量的人才,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做出巨大贡献,成为许多突破性创新和思想的源泉[9]。而其他城市则发挥土地、人力成本优势等,结合制造业的发展在中试、孵化、应用、生产和改进等环节发挥重要功能,在技术和产品创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 基于产业链的辐射带动。产业链是指从原材料一直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各生产部门的完整链条。随着技术进步,现代产品的复杂度大大提高,因此企业间的分工与专业化程度也大大提高。城市群的不同城市也基于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复杂的分工与联系。中心城市往往从事的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和高价值环节,例如设计、研发、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和一些高端制造环节[10],而次级城市和腹地往往从事一般制造环节并为中心城市提供产业配套,城市间基于产业链的细分领域形成分工协作,最终形成一种联系紧密的复杂空间形态。

3. 交通与信息设施一体化。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知识溢出需要借助便捷的交通与信息基础设施,因为它们能大大提高人才、资金、信息的流动速度,降低交易成本。随着通信与交通技术的进步,发达的机场群、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信息网络等构成的系统能大大改善创新溢出的联系渠道,加速创新在城市体系中的扩散[11]。

二、北京科技创新对津冀辐射带动的作用效果分析

(一)京津冀整体创新能力有明显提升,但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仍未达到预期

自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来,京津冀整体创新水平有大幅度提升,三地的创新能力均有明显增长[12]。2013—2019年,京津冀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由1 895亿元增长到3 264亿元,增长了72.2%。创新投入的大幅增加也带来了丰富的创新产出。7年间,京津冀的国内专利授权量由10.6万件增加到24.7万件,增长了134%。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由9 451亿元增加到10 146亿元,增加了7.4%①。其中,北京各项指标的增量都高于津冀,是京津冀创新水平上升的主要动力,这反映出北京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方面成绩斐然。

虽然北京自身的科技中心建设成绩显著,但其在京津冀层面的辐射带动作用仍然不充分。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要求,应逐步缩小三地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然而,2013—2019年,北京GDP占京津冀的比重从31%增加到42%,R&D经费内部支出占京津冀的比重从62%增加到69%,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京津冀的比重从40%增加到58%(见表1),城市群的极化现象更加突出;北京GDP与天津GDP的比值从1.36增加到2.51,与河北GDP的比值从0.69增加到1.01②,可见,北京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很好地带动天津与河北的共同进步。笔者通过计算京津冀三地区域经济差异指数发现,2011年京津冀的区域经济差异指数为0.57,是江浙沪的近2倍。而到了2018年,京津冀的区域经济差异指数增加到0.75,是江浙沪的近3倍③。由此可见,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失衡问题愈加严重。

(二)北京与天津的科研合作进一步增加,对河北的科研辐射仍有待加强

科学研究是知识创造的主要途径,也是整个创新价值链的源头。北京集中了全国最丰富的高校和研究机构资源,是中国的科研创新中心。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三地的科研合作大大加强。合作论文是科研合作的主要产出指标,2013—2018年,京津冀合作论文数量从3 418篇增加到6 904篇,增长了1倍多。与此同时,京津冀科研合作网络不断增长,网络密度、关系总数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城市间科研交流合作的频率明显增加。其中,北京作为网络核心的地位不断加强,带动区域科研合作。2018年,北京与天津的合作论文数达到3 302篇,占北京与津冀所有城市合作论文总数的53.4%,是北京最主要的科研辐射城市。相比较而言,北京对河北的科研辐射仍然较弱。其中,与石家庄的合作论文数为897篇,与保定、唐山、秦皇岛、廊坊、邯郸五个城市合作论文数都在100篇~500篇之间,与河北其他城市的合作论文数量很少(见表2)。另外,从网络的演化情况来看,近年来,北京的合著论文增量主要集中在与天津的合作上,與河北各城市的科研合作仍然有待加强。

(三)北京与津冀的技术合作网络日益完善,对环首都区域的技术溢出效应明显增强

相较于科研合作所代表的知识创新,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也是创新价值链的重要环节。技术创新的主体以企业为主,因此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更强。合作专利是区域间协同技术创新的重要体现,2013—2018年,京津冀三地合作专利数量从5 819件上升到8 673件,增长了49%。从合作专利刻画的创新网络来看,自2013年以来,京津冀技术合作创新网络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天津、石家庄为次中心,其他城市为节点的创新网络结构。北京贡献了60%以上的合作专利,是技术合作网络的绝对核心。2018年,北京与天津、石家庄的合作专利数分别为3 056件和1 729[HJ2mm]件,共占北京区域内合作专利数量的55.16%④,是北京技术合作的主要对象。2013—2018年,北京的技术合作增量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与天津、石家庄这两个创新次中心的合作仍在增加;二是与廊坊、沧州等周边地区的合作大大加强,这进一步印证了北京的创新合作同时具有等级扩散和地理邻近性的特点。

(四)北京与津冀的技术交易有较快增长,但北京的技术输出仍大部分流向京津冀之外

除了技术合作之外,技术交易也是创新链的重要辐射形式。技术交易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交易活动,是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作为全国科技创新的引擎,北京大量的创新产出以技术交易的方式溢出到其他地区。2019年,北京流向外省市技术合同47 897项,成交额2 866.9亿元。其中,流向津冀技术合同4 908项,成交额282.8亿元,比2018年增长24.4%,占北京流向外省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的9.9%,图1显示了吸纳北京技术交易合同成交额前10的省份。具体来看,流向河北省技术合同3 093项,成交额214.2亿元,成交额比2018年增长10.5%;流向天津市技术合同1 815项,成交额68.6亿元,成交额比2018年增长104.2%⑤。可见,北京对天津、河北的技术输出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全国层面来看,北京的技术交易主要流向了广东、江苏等南方发达省市,而流向津冀的比重不到10%,其中天津吸纳的北京技术交易合同成交额仅排在全国第20位⑥。这主要是由于北京的创新结构与津冀的产业结构不够匹配,创新链和产业链缺乏有效链接,导致北京的创新成果大部分在津冀地区以外转化,影响了北京对津冀的辐射引领。

(五)北京对津冀的高技术产业带动效果欠佳,京津冀高技术产业整体发展相对滞后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具有产业链长、附加值高、技术复杂度高等特点,是城市群中基于产业链分工而产生技术辐射的主要载体。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相比,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成为制约京津冀协同创新的主要短板。2013—2018年,京津冀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GDP比重由5.75%下降到4.27%,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GDP比重由4.67%下降到2.61%,反映了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从细分产业来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全国比重下降了2.73%,汽车制造业全国占比下降了0.90%,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了0.75%⑦。这反映了北京的原始创新优势并没有在本地转化为产业优势,而津冀在技术人才、产业链配套、营商环境等方面都缺乏竞争力,导致难以吸引集聚高技术产业投资。从北京对全国的企业投资流向来看,2019年,北京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流向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等地区,而投向天津、河北的投资金额仅占5.1%和10.5%⑧。从细分行业来看,北京企业对天津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金融业(3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2%)等服务业,对河北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31%)上。从制造业内部来看,对河北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43%)、金属制品业(26%)等资源加工业,对高技术制造业的投资力度仍然较小,这也是限制北京创新对津冀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原因。

三、制约北京发挥创新辐射带动作用的因素分析

(一)京津冀三地城市能级规模差距过大,创新溢出动力不足

创新的溢出具有显著的“富人俱乐部”效应,“富人俱乐部”效应是指复杂网络中富节点倾向于与富节点连接,因此只有城市间的创新水平差距在适度的范围内,创新溢出效应才能充分发挥。而目前京津冀的创新网络存在过度极化现象,缺乏强有力的创新次中心和创新节点。例如,网络中第三大城市石家庄在2018年的科技财政支出只有北京的2.8%,专利授权量仅为北京的9.3%,而河北其他城市更远低于这一比例⑨。因此,创新在由京津冀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向次中心城市的传递过程中溢出不充分,很难到达其他的广大腹地。反观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协同创新效果较好的城市群,往往都具有合理的创新网络结构,使得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够高效地传递到整个区域。未来京津冀协同创新的重点是大力培育创新次中心和节点城市,提升滨海新区、雄安新区、石家庄、唐山等重要地区的创新水平,形成更为合理的区域创新网络结构。

(二)北京创新链与津冀产业链不匹配,技术邻近性不足

北京的创新成果大部分未能在津冀落地转化,其重要原因就是北京的创新结构与津冀的产业结构不够匹配,创新链和产业链缺乏有效衔接,影响了北京对津冀的辐射引领。从北京创新产出的行业结构来看,北京的创新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高技术制造业,且这三个行业申请的专利数量占比均超过10%,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利申请占比达到19.23%⑩。从技术交易上看,北京市向外省市输出的技术合同也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技术、现代交通、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但从现阶段天津、河北的产业结构来看,两地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等资源密集型产业,两地的产业基础与北京创新产出的行业结构差异较大(见表3)。因此,北京创新活动所形成的创新链较难与津冀的产业链衔接,造成北京的创新成果在津冀地区转化不足,影响了北京“一核”辐射引领作用的发挥。

(三)津冀创新环境欠佳,制度距离导致其对北京的创新资源吸引和承接能力不足

根据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吸引人才和高技术企业的关键因素。当北京的创新需要转化与产业化时,人才和企业会首先考虑创新环境更优的地区,因为这会大大降低他们的创新成本。目前,天津与河北在创新环境方面与北京有较大差距,成为制约二者承接北京创新转化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虽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天津、河北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明显进展,但在软环境建设方面仍然较为滞后,主要表现为营商环境、市场化水平、政府效率、本地企业家精神、公共服务等几个方面与南方发达地区相比处于劣势地位。近年来,由于缺乏良好的创新环境,天津、河北都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困境。天津的R&D人员由2015年的17.77万人下降到2019年的14.38万人,河北的R&D人员由2017年的18.57万人下降到2019年的18.32万人B11。可见,北京疏解并没有充分带动人才流向天津和河北,未来需要进一步改善两地的创新环境,增强津冀对北京人才和企业的吸引力。

(四)缺乏区域性科技走廊,地区间协同创新缺乏有力的空间载体

区域性科创走廊是国内外城市群科创空间的重要载体,也是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形式。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均形成了区域性科技走廊作为高技术产业和创新集群的空间载体。2017年广东省发布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提出建设“一廊十核多节点”,作为区域协同创新的平台;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提出加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2020年11月,科技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联合印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明确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成为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先进走廊、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先试走廊、产城融合发展的先行走廊。而北京目前的创新建设仍主要局限在“三城一區”的空间范围内,与京津冀创新网络的节点联系不强,尚未形成这种联系紧密、多地合作、空间紧凑的集群式创新空间载体。

四、提升京津冀协同创新中北京辐射带动作用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京津冀创新网络中次级节点的培育,为北京创新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提供合理的网络结构

为了促进北京创新成果在京津冀创新网络中的充分扩散,需要缩小北京与其他创新节点的能级差距,加快壮大雄安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石家庄、廊坊、沧州等重要创新节点[13]。加强北京与这些节点的科研与技术合作,发挥这些地区在土地、交通、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与北京形成在某些创新功能方面的分工,北京负责原始创新和高端服务功能,而将创新的孵化、中试、生产制造等环节放在这些重要节点,最终打造结构合理、梯度分布、分工协作的创新网络体系。在创新节点的打造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中关村示范区科技创新中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作用,通过在重要节点共建园区,输出先进的管理方式、资本、人才和技术,协同布局重大创新资源,推动北京的高校、研究机构在园区设立分支机构、研发平台和转化基地,带动一批高质量的科技项目和产业项目入驻,推动中关村与各地园区形成“研发—孵化—转化”的产业链合作关系。

(二)推动三地间基于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分工协作,加强北京创新在京津冀区域内的应用转化

为了更好地将北京的创新留在京津冀地区转化,需要缩小三地间产业结构方面差距,构建基于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协同。首先,要围绕北京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方面的原始创新优势,推动这些创新链对应的产业链环节和相关企业在天津、河北建立相应的中试、孵化和生产基地。与此同时,要扶持培养京津冀在这些领域的本地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加快培育本地的技术人才,做大做强相关的产业集群。另外,天津、河北要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各城市根据自身基础推动产业链向高技术、高价值环节攀升,推出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产业、人才、服务政策。例如学习重庆、合肥等城市由政府主导成立高新技术产业基金,大力引进相关高技术行业的龙头企业和大项目,最终实现三地在高技术产业方面的协同发展。

(三)通过在北京市域和周边地区的重要节点布局高技术产业集群,打造区域性科创走廊

京津冀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源动力在北京,目前仅靠天津、河北自身去与南方发达城市竞争高技术企业和人才并无显著优势,需要充分发挥北京作为全国创新中心对人才、资本和企业的吸引作用,以北京为源头,带动天津、河北发挥空间和资源优势,共同打造区域性科创走廊[14]。在北京市内部,需要在大兴、顺义、昌平、房山、通州等多点地区给予更为灵活的产业和土地政策,将三城一区创新的部分环节布局在这些地区,在十大高精尖领域形成规模更大、产业链更为齐全的产业集群。另外,天津与河北在发展高技术产业方面的核心优势在于靠近北京,从近年的情况来看,沧州、廊坊等北京周边地区在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投资和溢出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说明了地理邻近的重要作用[15]。因此近期应重点在距离北京较近的天津、廊坊、沧州、保定等重要节点布局高技术产业园区和产业走廊,积极搭建与北京企业交流的平台,优化发展环境,在产业、人才、科技、金融、教育、医疗、社会管理等方面加强合作,建立“北京研发、就近转化”的区域性科创走廊。

(四)加强创新环境改善和创新制度供给,进一步提升天津、河北对北京企业和人才的吸引力

为进一步提升天津、河北对人才和企业的吸引力,应大力改善创新环境。首先,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京津冀目前创新主要依靠大型国企央企和高校研究机构,民营企业发育严重不足,未来应重点加强高技术领域的民营企业和本土品牌的培育。天津、河北在对接北京创新溢出时,不仅仅关注“中字头”的大型央企,更注重来自中关村的技术型企业。其次,加强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供给。创新型企业的选址特别注重当地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而天津、河北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未来应全面深化改革,持续营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的营商环境,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市场化水平。第三,持续强化人才支撑。一方面,结合产业升级需要增加中高收入岗位,提升工资水平,培养本地企业家和技术人才。在制订人才政策时,放宽引进人才的门槛,不仅仅吸引高端领军人才,更聚焦于技术工人、业务骨干、大学毕业生等,特别是吸引从北京流出的各行各业的人才。另一方面,要重点解决人才关注的户籍、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通过区域协同的方式带动北京优质公共服务向天津、河北流动,提高津冀的地方品质。

注释:

①⑨B11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②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③区域经济差异指数反映了区域内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差距水平,该指数越大,说明区域内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越不平衡,该指数是基于区域内各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计算,计算公式如下:∑〖JB((〗gi-gj〖JB))〗2/∑gi2 ,其中gi、gj是i、j地區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④⑩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

⑤⑥数据来源于《2019北京技术市场统计年报》。

⑦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天津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河北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⑧数据来源于全国企业工商登记数据库。

参考文献:

[1]祝尔娟,何皛彦.京津冀协同创新水平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J].河北学刊, 2020(2):137-144.

[2]PEDERSEN P O. Innovation diffusion within and between national urban systems[J].Geographical Analysis, 1970(2):203-254.

[3]周灵玥,彭华涛.中心城市对城市群协同创新效应影响的比较[J].统计与决策,2019(11):98-101.

[4]李国平,宋昌耀.京津冀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策略研究[J].河北学刊,2019(1):137-145.

[5]李琳,雒道政.多維邻近性与创新:西方研究回顾与展望[J].经济地理, 2013 (6):1-7.

[6]NELSON A J. Measuring knowledge spillovers: What patents, licenses and publications reveal about innovation diffusion[J]. Research Policy, 2009 (6):994-1005.

[7]程开明.城市体系中创新扩散的空间特征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10 (5):793-799.

[8]徐雪琪,程开明.创新扩散与城市体系的空间关联机理及实证[J].科研管理,2008(5):9-15.

[9]高丽娜,宋慧勇,张惠东. 城市群协同创新形成机理及其对系统绩效的影响研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1):125-132.

[10]徐祯,李国平,席强敏,吕爽.北京市建筑设计产业空间分布与区位选择[J].地理科学,2021(5):804-814.

[11]江曼琦,刘晨诗.基于提升产业链竞争力的京津冀创新链建设构想[J].河北学刊, 2017(5):151-157.

[12]孙瑜康,李国平.京津冀协同创新水平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7(1):78-86.

[13]李国平,宋昌耀.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J].改革,2018(4):47-56.

[14]李国平,罗心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北京人口规模调控的影响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1(3):94-102.

[15]孙铁山,席强敏.京津冀制造业区域协同发展特征与策略[J].河北学刊,2021(1):165-172.

责任编辑:武玲玲

Research on the Effect and Promotion Path of Beijing Radiation in Beijing-Tianjin-Hebei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un Yukang1, Li Guoping2

(1. School of Urban Econom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100070, China;2. School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The key to Beijing-Tianjin-Hebei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lies in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adiation leading role of Beijing'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whole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is study,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ity in urban agglomeration is constructed, and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innovation data, the effect of Beijing'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Tianjin and Hebei's radiation driving effect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analyzed, and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are found and the promotion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It is found that although Beijing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own innovation cent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narrowing the regional gap, promo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cooperation and technology radiation, and linking high-tech industries. These problems are mainly caused by the large gap of innovation energy level between cities, the mismatch between innovation chain and industrial chain, the poor innovation environment in Tianjin and Hebei, and the lack of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rridor.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focus on accelerating the cultivation of secondary nodes of innovation network,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 chain and innovation chain, optimizing the innovation environment in Tianjin and Hebei, creating a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rridor, and finally enhancing the radiation leading role of Beijing innovation in Tianjin and Hebei.

Key words:Beijing-Tianjin-Hebei;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radiation driven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京津冀
京津冀三地将首次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优化师资管理机制改革实现高校协同创新发展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