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真学课堂”,指向“学为中心”

2021-09-22司永梅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真学垂线交流

司永梅

“学为中心”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新主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探究,自己建构知识,自我发展能力。然而,在“学为中心”的课改背景下,许多课堂却出现“假学”现象,或讲授氛围过浓,或形式大于内容,或学生动力不足,或学习程度肤浅,总之,学生并未真学,学习没有真正发生,没能凸显学习核心。“真学课堂”应真正凸显“学为中心”,指向“真学”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包含了情、行、展、思四种元素,分为四个步骤,现以《认识垂线》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基于“真学”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

一、触景生情:创境激趣

情緒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与情感高度相关,积极健康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发动与推动作用。”真学需要情感的投入,真学需要真情实感,学生对学习真情实意。因此,教师首先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情感场,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唤醒他们的主体学习意识,为真学奠定好情感基础。

人的情感往往受景物的影响,当听到某件事情之后,或看到某种场景之时,一般会引发起联想,会产生某种感情,表现出或喜或悲,或积极或消极,这就是所谓的触景生情。数学真学课堂的第一步就是触景生情,用场景刺激学生感官,催生学生学习情感。我们可以通过创境激情,利用生动形象的场景,赋予学生情感体验,愉悦学生心情,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对数学问题的探究之中。例如,在教学《认识垂线》一课时,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贫困户王大爷种了一块水稻地,门前有一条小河,他想要修建一条水渠,把门前小河里的水引到水稻田里,给水稻灌溉。我边描述边出示情景图,同时提出问题:“这条水渠该怎样修建才能省时省力,同时花钱最少?”有趣的数学问题,融入真实的生活场景,点燃了学生的情感,“咱们一定要想办法帮王大爷省钱!”情趣交融的氛围,充满挑战的任务,催生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他们对修建水渠这一问题产生浓厚兴趣。

二、躬体力行:实践探究

“实践出真知。”实践才会获得真知,那种靠教师强灌硬塞的知识是不牢固的,真实有效的知识必须依靠学生实践体验,自主探究建构。真学的课堂是躬体力行的课堂,需要学生亲自实践,亲历体验,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摘取知识的果实。

躬体力行是真学课堂的第二个环节,是学生开展实践探究的过程,彰显了学生的主人翁姿态,是真学课堂的重要标志。躬体力行是一种“做中学”理念,既是一种学习途径又是一种学习方法,学生借助拼摆、折叠、实验等实践性活动,认识物体、图形的特征,理解概念的内涵,发现数学规律。实践探究让学生动手操作,发挥了学生好动的特性,利用了学生动作思维,助推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为学生的抽象思维提供了支撑。例如,在教学《认识垂线》一课中,在情境中提出问题之后,我引导学生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对“垂直”“距离”等内容展开一步步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我给学生提供小棒、直尺、三角尺等材料,让他们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通过亲手操作,亲自体验,学生在躬体力行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倾心交谈:展示交流

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告知我们做事需要合作,需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如今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学习不能再靠学生独立单干,而要互动交往,相互交流,要发挥集体的智慧与力量,相互借智借力,获得高效发展。尤其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更需要合作学习,借助合作解决问题,通过向优秀生学习借鉴,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倾心交谈是真学课堂的第三步,教师为学生搭建交谈的平台,引导他们倾心交谈,展示实践探究的成果,畅谈学习的新感悟,分享活动的经验教训。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的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交谈是一种表达方式,是展示个性的重要途径,交谈是学生之间的口头交流,是一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倾心交谈可以帮助学生传递信息,交流情感,沟通思想,提高认识。例如,在教学《认识垂线》一课中,我在学生实践探究后,组织他们展示交流,重点围绕“点到直线的距离”展开交谈,请他们说说各自理解,谈谈自己的想法,互相补充完善,在交流碰撞中明晰了“垂线段最短”。

四、深思熟虑:思悟质疑

“思考是行为的种子。”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训练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教会学生数学的思考。数学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在做中学,还要求学生行思坐想,要在做中思,在做中悟,还要坐下来想想,静下来思考。如果学生只动手做,不动脑思,必然会“学而不思则罔”。

思考和实践一样,如同数学课堂的两驾马车,缺少其一便不完美。深思熟虑是真学课堂的最后一环,是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展开深入反复的思考,深思熟虑是为了思悟和质疑,是为了获得质的提升。譬如,在教学《认识垂线》一课中,在学生巩固练习后,我引导学生回顾梳理,反思学习过程,发现并提出问题,说说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学生进行大胆质疑,展开思辨碰撞,生发新的思想。此环节属于总结性的,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系统性与深度性,促使数学知识系统化,学习活动经验化。

“真学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真情投入,积极主动,真心探究。“真学课堂”是学习的课堂,气氛活泼,充满情趣,学生躬体力行,潜心思考,有效建构。

猜你喜欢

真学垂线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聚焦“真学”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建构“真学”课堂要注意的几点
浅谈三垂线定理及其应用
让学:“真学”课堂的本质追寻
“斜向”垂线段的最值求解策略
“垂直”重难点解读
细说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