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字孪生工程对项目管理模式的演变研究

2021-09-22贺宁时开青王凯旋顾佳华叶关华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演变信息技术

贺宁 时开青 王凯旋 顾佳华 叶关华

【摘要】建筑业信息化已成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一系列信息技术的应用,在逐步贯穿项目的全过程,推动项目的数字化管理,随着技术进步进一步加深项目数字化深度,基于“数字孪生”工程的信息交互与管理协同将不可避免的出现,意味着项目管理模式将发生转变,项目的管理对象由直接管理工程项目,变为了管理架构于工程项目之上的数字孪生工程,即数据与信息。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字孪生;项目管理模式;演变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7.

1、概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建筑业信息化成为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筑业信息化,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应用,服务于建筑业的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提升建筑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工程项目是建筑业的主要管理对象,因此,项目管理信息化是建筑业信息化的关键。项目管理信息化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项目管理能力,用数据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项目数据,反映了在建项目的运行状态和规律。数据是承载信息的载体,管理决策的依据本质上是提取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从数据到信息的过程,需要对数据进行汇集、处理、分类、统计,了解数据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透过数据之间的关系,通过数据运算和建模,得到能够用于管理决策的指标、图表等信息,掌握这些信息,能够让项目管理更为精准化、精确化和精细化,这是精益建造的基础,是未来工程建造自动化的基础。

2、信息技术支持数字孪生体系构建

一般而言,建筑业信息技术主要涵盖BIM技术、物联网技术和数据管理技术。其中:

(1)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将建筑信息以面向建筑本体对象为信息组织方式的数字化(数据)表达。实质是一种面向对象集成信息的数据库结构体系,以建筑构件为基本单位组织和管理建筑信息,对建筑信息进行解构和重构,并基于BIM模型的结构化数据进行项目管理和分析。

(2)物联网:即对项目及环境建立全面感知的各类技术,主要对象是项目各类生产要素及周边环境,如人、机械、材料、场地等,物联网技术构建的感知体系是项目管理数字化的重要数据来源。

(3)数据管理技术:即将采集的项目数据进行存储、传输、处理、运算、分析等,形成用于管理者管理决策的信息并在项目利益相关方之间进行共享。借助数据管理技术,对项目管理组织、管理行为和管理过程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形成数据驱动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体系。

以BIM技术、物联网技术、数据管理技术等一系列信息技术的应用,贯穿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推动了工程项目的数字化,随着技术进步进一步加深项目的数字化深度,对应实体工程的“数字孪生”工程应运而生。

3、数字孪生驱动的项目管理模式转变

3.1 数字孪生工程

项目管理本质上不直接进行工程产品的建造作业,而是通过信息交互的方式,借助一系列管理行为,促成工程产品的形成。在信息交互角度上,项目管理工作分为三个部分,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分析,信息输出。因此,具有足够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工程数据将实体工程映射成为“数字孪生”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通过“数字孪生”工程直接进行信息交互与管理协同,以达到对实体工程的管理控制。

项目所有数据按照一定的逻辑体系,结构化地存储在“数字孪生工程”中,便于项目管理者和公司管理部门从中查阅、调取,将极大方便项目后续的管理总结和复盘分析。

不同的“数字孪生工程”,按照一定规则和特征(区域、行业、合同额等),进一步集成形成公司的项目群数据库,提炼不同项目的主要特征信息,形成项目特征清单(编号、名称、区域、行业、规模、合同额、技术经济指标等等),便于公司对历史项目和现有项目的整体管理与控制,可用于历史项目数据的快速统计分析;项目资料的便捷提取与整理;为项目管理决策提供大量数据支持;未来项目市场经营风险分析与支持等。

3.2 项目管理模式转变

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数字孪生下,意味着项目管理服务的方式将发生转变,项目的管理对象由直接管理工程项目,变为了管理架构于工程项目之上的数字孪生工程,即数据与信息。因为数字化技术应用构建的“数字孪生”工程将前端的信息收集工作用智慧工地终端设备承担,项目管理人员该部分工作大幅度缩减,使得项目管理服务更为聚焦在信息的处理分析与指令下达上,项目的管理服务者能够自主地选择在项目现场(前端)和其他任意地点(后台)进行工作。

对于单个项目来说,这种区别并不明显,当多个项目时,这种自主的可选择性将带来根本性的改变,即从原来分散式的项目管理服务方式转变为“小前端、大后台”的项目管理服务体系。这种管理服务体系的特点和优势具体在于:

项目管理服务人员将分为前端人员和后台人员,前端人员更为侧重于综合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主要工作为项目的数据收集、组织协调、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后台管理人员更为侧重于专业技术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主要工作为项目的专业数据处理分析和技术服务支持。

对于后台的技术管理人员而言,原先由于项目地点限制的分散式办公,转变为集中的统一办公,能够不再仅局限于管理服务单个项目,而是能够同时管理服务多个项目(特别是类似项目的管理服务),一方面,能够快速积累丰富的技术管理经验,从而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并保证了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另一方面,能够显著地减少公司的用人成本;

专业技术人员在“后台”集聚,依据分工各司其职,同专业人员的集聚将加剧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知识共享和经验借鉴(知识溢出效应),从而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与管理服务质量,有助于项目、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实施体系的推行。

“小前端、大后台”的项目管理服务体系,使得公司的数据资源和知识资源得以汇集集聚,形成公司的项目管理中枢,进一步演变成为公司项目管理服务的“智慧大脑”,即借助数字化技术,对公司项目群数据的集中处理分析和指令下达,远程地、高效地处理公司建设项的各类业务,提供规范、高效、科学的管理服务支持,形成一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结论:

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单纯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大量的管理问题需要管理者来把控、衡量和处理,数据驱动源于技术应用和科学,最终服务于管理者本身,管理决策行为出自管理者,从这个角度出发,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落脚点应在于对于数据价值的分析与挖掘,从而实现数据驱动下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现管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张社荣,姜佩奇,吴正桥.水电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精益建造技术研究进展——数字孪生应用模式探索[J].水力发电学报,2021,40(01):1-12.

[2]刘占省,刘子圣,孙佳佳,杜修力.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建造方法及模型试验[J].建筑结构学报,2021,42(06):26-36.

猜你喜欢

演变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从神话到《诗经》中复仇意识的演变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