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个好的倾听者,读懂小朋友的情绪

2021-09-22丁敏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1年9期
关键词:李梓敏感期负面

丁敏

01

欢欢今年4岁,读幼儿园中班,情绪特别不稳定,稍不顺意,就撒泼发脾气。就拿吃饭来说吧,她自己夹菜夹不到,还不让爸妈帮忙,一气之下就把碗打翻了,然后不由分說地哇哇大哭。

吃饭使性子只是冰山一角。

面对情绪不稳定的欢欢,爸爸妈妈真是无可奈何。打吧,实在不忍心;说理吧,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听得进去?最后只剩下这么几句话翻来覆去地说:

“欢欢,你不能这样!”

“欢欢,你这样是不对的!”

“欢欢,你再这样,妈妈要打你了!”

然而,这些根本不管用,欢欢还是该哭哭该闹闹。

儿童心理专家李梓老师说:“这是典型的幼童情绪失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孩子正处在负面情绪中。”

02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犹如琢磨不透的“小怪兽”困扰着宝爸宝妈们。

两岁以后,宝宝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而他们的神经系统发育却还不完善,控制力及自我调节能力都有待发展,也因此,常常会出现诸如易冲动、情绪不稳定、易感染等状况。

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时,很多父母都做错了。

我们曾做过一个问卷调查,问题是:“当孩子伤心时,你会怎么做?”

一大半的父母说:“买点好吃的哄哄就行了。”

另一些父母则说:“没事儿,让他回房间,自己想通了就好了。”

当然,也有像欢欢的父母一样,告诉孩子不可以、不行等,甚至还有父母用恐吓来阻止孩子哭闹。

然而,这些招数大多是一次见效,次数多了就失效了。

03

为什么这些方法会没有效果呢?

核心问题在于,父母太过于关注事情,而忽略了孩子的情绪。

意大利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对于特殊的环境刺激有一定的敏感期,这种敏感期与生长现象密切相关,并和一定的年龄相适应。

正是由于这种敏感性,孩子会对某些平常的事情反应过度,比如在公园里玩得开心的时候突然会伤心要回家,想穿漂亮的公主裙发现裙子是湿的也会难过。

也许在父母看来,这些都不算事儿,但在孩子看来,却是天大的事情。

这时候,让孩子自然释放就好。如果告诉孩子不要哭,孩子的内心会被埋下“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不关心我”的疑惑和难过的种子。

要知道,处理孩子的情绪比处理事情更加重要。当你接纳孩子的情绪时,孩子就愿意配合你。

如何处理好孩子的情绪呢?需要父母做好倾听者和理解者的角色,帮助孩子把坏情绪疏导出来再进行教育,如此才会让孩子真正获得成长。

那么,我们该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孩子处理生气、愤怒、自卑、害怕、受挫等情绪问题呢?可以跟随李梓一起学习《和2~6岁宝宝一起应对情绪“小魔怪”》。

猜你喜欢

李梓敏感期负面
爱的那一刻
A Healthy Lifestyle
美好的梦想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文化敏感期理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美丽的大爱湖
敏感期,是否真的无处不在?
妈妈,不要坐等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