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纸经方传承千载

2021-09-22西门杏庵

南腔北调 2021年9期
关键词:膏方气血

西门杏庵

5.不治已病治未病

“神农尝百草,药性自此明。”中医药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独特药方。千百年来,她穿越悠远的历史时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契合,越来越具有人文关怀、文化属性和多元价值。

“寻常中草药,也可以做成‘康养+文旅的大产业。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处长刘春晓说,这几天虽然一直在外地出差,却通过手机时刻关注着习近平总书记这次来南阳视察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她说,当前,全省上下都在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2020年,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联合评选出了大宋中医药文化养生园、邓州市张仲景展览馆等10个河南省康养旅游示范基地。

“刘春晓说,河南的中药材资源丰富,我们将积极探索康养产业和中药材种植业联动发展、跨界融合这条全新的路子,打好绿色生态、特色产业、文旅融合三张牌,打造集‘医疗康养、休闲度假、绿色生态观光、文化创意体验于一体的康养福地,让百姓致富,助力全民健康,发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多方共赢。”[1]

寻常中草药,自有其魅力。事实上,中医里面不仅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也蕴藏着无限商机。文化才是核心IP。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追求的不断提升,“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性认知和养生取向,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推崇,人们对中医药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

不治已病治未病,历史文化与史书提供养料,影视古装剧提供想象,商家们“讲故事”,就能“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不治已病治未病。在医学上,在我国古代,中医就十分重视“防微杜渐”。这主要体现在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即“治未病”——其内涵多被解释为“无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并对“治未病”的含义作了高度概括:“……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黄帝内经》)

现代人对金钱的欲望太强,这是最大障碍。当医生不仅要有三样工具:语言、药物、手术刀,而且在就诊时还要会“医养、食养、心养”的行医模式,和患者结伴交友。作为医生,我们更希望更多的人懂得养生,然后少生病,正所谓“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每年一到膏方进补时,咱们河南的各大中医医院膏方门诊都是门庭若市,膏方服用时间多在冬至前一周至立春前,“头九”到“六九”为最佳时期,为七七四十九天上下。膏方,俗称“膏滋药”,属于中药丸、散、膏、丹、汤、酒、露、锭八种剂型之一。开方医师根据患者不同体质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药材经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后,掺入糖或蜂蜜等辅料,便制成一种稠厚的半流质或冻状的内服中药制剂。

膏方就诊人群,除了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大多是亚健康人群。中医讲究“虚则补之”,现代膏方不同于以往一味进补的作用,而是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调补,即“补虚同时兼顾治疗”。 膏方特点有:辨证施治,整体调理,针对性强。扶正补虚,寓攻于补,补攻兼施。简便经济,服用方便,口味怡人。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如细水长流般地对各种慢性虚损疾病进行调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接纳,所以膏方最适于冬令进补。

中医膏方,渊源悠久。早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以动物脂肪熬膏外用疗疾的记载。按照加工方式,膏方可被分为两种,一种是按照规定处方批量生产的成方膏方,如传统的益母膏、二冬膏、十全大补膏、扶元和中膏、八珍膏、安胎膏、安神膏等。其组成单纯,药味不多,既有针对性,又有全面性。还有一种是定制膏方,经医生辨证分析,给予处方, 一人一方。

膏方,又称“煎膏”“膏滋”,是最古老的方剂剂型之一。作为冬令进补佳品,在江浙沪一带有“宁得一料膏方、不用金玉满车”之说。国医大师颜德馨对膏方有这样的评价:“膏方组方合理,效果应在来春顿觉神清气爽,满面春风,不感冒,胃口好,睡眠佳,确实能体现中医防治之道和养生之术。”

中医进补,四季皆宜,为何服用膏滋药以冬季为宜?因为膏滋药比较滋腻,热天服用,不易消化吸收。同时一料膏滋药,一般要服六七周,在气温较高时,容易变质。一般以冬至日起45天左右, 即头九到六九为最佳时间。如果准备一冬服二料膏滋药,则可以适当提前。

除了易于保藏,进补主要因为按四季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冬季是封藏的季节,天气寒冷,食欲旺盛,腠理致密,进食的数量和质量需求方面,也较热天为多。《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冬三月, 此谓闭藏。”因此,冬令正是及时进补的大好时机。

中医讲究“虚则补之”,各种慢性疾病以及亚健康患者都可能存在机体免疫力低下,即体质偏虚。对于各种类型的“虚”,现代膏方不同于以往一味进补的作用,而是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调补,即“补虚同时兼顾治疗”。

冬季的到来,常常为许多女性朋友增添烦恼,少女们容易出现手脚冰冷、月经紊乱,熟女们为脱发、黄褐斑烦恼,新妈妈们疲惫和体力不支,更年期妇女腰膝酸软、脾气烦躁,对于女性的诸多问题,冬季其实也是调养的好时机,正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补充和收藏营养精华的大好时机。在调养的各种方法中,膏方又是中医冬季调治疾病的独特方式。

女性的许多问题看起来在表面,其实关键在内在,因為女性有经、带、胎、产的生理特点,容易出现气、血、阴、阳的偏盛或偏衰,阴阳气血失衡就会引起容颜、肌肤、毛发甚至生殖机能的逐步衰退。膏方通过内在滋养,可活血通络,滋阴润肤,补益肝肾,调和气血,治病和养颜兼顾,从而帮助女性朋友实现从内而外的美丽。

女性膏方调治疾病的历史亦甚悠久,如益母草膏可调产妇各种症状;三才固本膏大补气血可治疗妊娠胎萎不长;龟鹿二仙膏治妇人任督亏虚之诸症等。女性以血为本,以血为用,易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金匮要略》中将妇女病的病因归纳为“虚、积冷、结气”三类,虚排其首位,同时在临床上也确以虚证多见,因此女性非常适合用膏方调治,以补益脏腑气血津液的不足,同时通过配伍达到祛病养生的目的。

女性有自身的生理特点,概括为“经、孕、产、乳”,病理状态下即为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及其他杂病。妇科膏方较之内科有自己的特殊性,临证需遵循女性的生理病理特点。同时妇科病复杂多变,前人有“妇人之病,比之男子十倍难疗”之说,需要专科医生详察病情,诊断明确、病证结合、斟酌用药,方能奏效。在各种疾病中,膏方调养尤其对月经病、带下病、产后病、盆腔炎、更年期综合征、滑胎、术后及放疗后虚弱等疾病最为擅长。

其中,月经不调者多因机体气血不足,气机紊乱而致病,气血的化生是月经产生的物质基础,而脏腑为气血之源,与肾肝脾尤为相关。肾藏精,精化血;肝藏血,主疏泄;脾统血,为生化之源;故调经治法,重在补肾、疏肝、健脾,调理气血、冲任。肾为先天之本,“经水出诸肾”,月经的产生和调节以肾为主导,调经亦以补肾为重要治法。补肾以填补精血、补益肾气为主,使阴生阳长,阴平阳秘,精血俱旺。肝主疏泄,易被情志所伤,疏肝之法,重在理气开郁,通调气机,佐以养血柔肝。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而健脾之法,在于升阳、健运养血。月经病在处膏方时要安五脏,调补气血,气机顺畅,血海才能按时满溢,经事如常,疾病向愈。中药如熟地、杞子、桑椹子、金樱子、制黄精等补肝肾之精;香附、川楝子等理气解郁;山药、扁豆、炒谷麦芽、白术等补益脾气。

女性带下病者,多因脾肾亏虚,带脉失约,湿热之邪下注所致。中医认为,经络中“带脉”是主管阴道分泌的,根据《傅青主女科》记载:“夫带下俱是湿症……盖带脉通于任督,任督病而带脉始病……”如性生活过度、饮酒过多等导致亢奋,气血就会暗耗,气血不足不能化经水,就容易产生带下病,如果再遇上脾胃不和、肝气郁结、湿热侵袭,带下病就会愈加严重。这个时候运用膏方,需要大补脾胃之气,佐以疏肝之品,脾气健则湿气消,白带分泌不正常的毛病就可治愈。膏方中常用的中药如蒲公英、红藤、丹皮、黄柏可清热化湿,椿根皮、芡实、莲须、金樱子可固涩止带,覆盆子、石楠叶、桑寄生、川断可以温补肾阳,杞子、女贞子、桑椹子可以滋补肾阴。

在妊娠病中,膏方尤善治滑胎,即西医之习惯性流产。中医学认为,肾藏精而为气血之始,是生殖之根;脾主健运而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滑胎之病因,主要是由于内外因素导致人体气血亏虚,肾气不固,内热伤胎,治疗以补虚论治,尤以肾为核心。其治疗的步骤,强调妇女未孕前的预防性治疗和怀孕后辨证论治相结合。中药如八珍汤气血双补;杞子、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等填精、补髓、益肾,尤能调经种子。总之,在以补肾为治疗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孕妇的体质,或温肾健脾,或疏调气血,对滑胎的保胎防漏有很好的效果。

妇女产后,气血大亏,又要哺乳,而乳汁亦为血所化生,因此产后运用膏方调理尤为适合。《景岳全书·妇人规》云:“产后气血俱去,诚多虚证,然有虚者,有不虚者,有全实者,凡此三者,但当随证随人,辨其虚实。”因此产后膏方调理不能一味补虚,要根据亡血伤津、瘀血内阻、多虚多瘀的特点,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辨证论治。若产后多虚者其治疗应以大补气血为主,用药须防滞邪、助邪之弊;若产后多瘀者则当以活血行瘀为大法,然又须佐以养血,使邪祛而正不伤。膏方选药时必须顾护气血。遵从开郁勿过于耗散,消导必兼扶脾,祛寒勿过于温燥,清热勿过于苦寒。同时谨记产后三禁:禁峻下、禁通利小便、禁大汗。药多选生地、女贞子、当归、白芍、龙眼肉、首乌等滋养阴血;太子参、白术、茯苓等健脾和胃;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

盆腔炎症多由湿热实证引起,但此类疾病的病程缠绵日久,邪毒客于胞宫、冲任,日久损伤正气,导致脏腑气血阴阳虚损,故证情多为虚实夹杂。治疗应以扶正与祛邪并重。对于慢性盆腔炎,膏方有一定的疗效,治疗时候以参芪等益气,辅以川楝子、陈皮、延胡索等调气,红藤、蒲公英、地丁草祛其邪,巴戟天、仙灵脾、桑寄生等补肾,茯苓、白术、米仁等利湿,黄柏、丹皮、泽泻等清热,扶正祛邪,气血同补,病邪自去,肝肾充足,则可痊愈。

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病机多为肝肾阴虚,阴阳失衡,用膏方滋补,平调阴阳,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更年期综合征是女性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衰退而出现的一组症候群,主要以潮热汗出、失眠健忘、烦躁易怒等为主要表现。《女科百问》云:“七七则卦数以终。终则经水绝止。”女性迈入49岁,肾气渐衰,冲任二脉亏虚,精血不足,治疗上偏阴虚者宜补益肝肾,偏阳虚者应补其肾阳,方药如山茱萸、熟地、杞子、女贞子、龟甲等益肾填精;巴戟天、仙灵脾、鹿角偏温肾助阳;心肾不交者予黄芩、山栀泻火,白芍、阿胶交通心肾。合理用药,以达平衡阴阳之功,以助妇人安度围绝经期。

膏方还可调治其他妇科慢性疾病,效果明显,但我们应重视膏方的服用方法,如初服膏方或内有实邪或脾胃功能不良者,可先予开路方,祛除实邪,调节胃气。服用过程中如遇月事、感冒、腹泻、纳呆时应停服。

另外,膏方需长期服用,临床处方应避偏頗,不能补益太过而恋邪,攻邪太猛而伤正,用药应平和进补,药味剂量适度,全面综合平衡,分清主次,抓住主干为纲,侧支为目,纲举目张,做到气血互补,阴阳兼顾,升降结合,动静相宜,重视脏腑的生克关系,顾护胃气。如此,膏方才能恰如其分,鼓桴相应,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一些患者往往担忧服用膏方是否会增加复发转移的风险。服膏方会不会增加乳腺癌复发风险?只要根据病人不同的个体状况,结合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有选择地进行膏方的调理,注意扶正、祛邪方法的合理配伍,服用膏方是不会增加患者复发转移的危险的,对于抗复发、转移还有一定的作用。

一般患者在放疗、化疗期间,术后的两年内,由于病情不稳定,变化较多,应该首先选择中药汤剂的辨证论治,以期达到较好的疗效。两年以后,患者病情较为稳定,可以在冬季选择膏方调养。

在处方中,要注意病人全身可能存在的各种虚实夹杂的症状,不可滥补,必须调补结合,既要固护正气,也要注意攻邪,要做到扶正不助邪,攻邪不伤正,要更加重视患者脾胃、气血、阴阳的调整,更加重视患者体质状况的调理。对于不同的乳腺癌的类型(高危、低危、不同的患病年龄、病理结果等),治疗重点也各不相同。因此,对于乳腺癌的病人,应该强调在有经验的中医师的指导下,通过认真地辨证论治,进行个体化的调养,处方“因人而异”,其冬季膏方,重在一个“调”字,合理配伍,以达到扶正祛邪、带病延年的目的。

2012年,一项名为“中国男性脱发治疗意识与现状”的大型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每5个男性中就有1个脱发患者,但是有24%不采取措施治疗,有47%的人采取偏方等自我治疗,只有不到30%的人会到医院进行诊治。西医学认为,男性脱发也叫雄激素性脱发,是因男性头皮中双氢睾酮的含量持续增加而导致毛囊萎缩,头发变少、变细的一种病症,而且女性也可发病。

膏方可以治疗脱发吗?这就要从中医的经典理论说起。中医理论中最核心的是阴阳气血、五脏六腑的辨证。而肾作为先天之本,是五脏六腑的进补源头。人自呱呱坠地开始,肾气开始消耗,至花甲之年,肾气已经逐渐消耗殆尽,故而面须花白稀疏,是年老的象征;精力耗损、压力大而致肝气郁结,肝藏血,发为血之余,故头发脱落,提示他们的肝血损耗严重,肾精耗损也严重,故而男士头发脱落提示压力大。

女士脱发多发生于产后,孕育、分娩耗损先天,故肾之精血消耗,故产后有脚酸、腰痛、脱发等症状。产后补肾,已经成为千百年来中国“月子”的重要内容。发为肾之华,血之余,治疗脱发,当然要从补肾疏肝以生精血做起。《内经》曰:“血气盛则肾气强,肾气强则骨髓充满,故发黑;血气虚则肾气弱,肾气弱则骨髓枯竭,故发白而脱落。”“发是足少阴之经血所荣也。血气盛则发长美;若血虚少,则发不长。须以药治之令长。”

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元阳元阴,肾之华在发。头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都与肾之精气盛衰密切关联。又精气神者,人身之三宝。心藏神、肾藏精、精藏于肾,而主于心,补精必安其神,安神必益其气。故补肾气,充精血,方能精气神旺盛。

从治疗脱发的名方七宝美髯丹,我们便可略窥一二,此方出自《医方集解》,由何首乌、茯苓、牛膝、当归、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七味药物所组成,是治疗脱发、白发的验方,用于肾水亏损、气血不足所致的须发早白、牙齿松动、梦遗滑精、筋骨无力等症,有滋补肝肾、填精养血之功。

据现代研究报道,中药制首乌、女贞子、菟丝子、丹参、补骨脂、枸杞、黄芪、人参、红花、当归、茯苓、香附、川牛膝等20多味药具有植物雌激素样活性物质,能对抗雄激素,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能适度调节人体雄激素代谢,而无矫枉过正之弊。

概而言之,膏方相对于中药内服剂,更像一个大的生物系统,环环相扣,弊害相克,让原本可能产生很大偏性的药物更温和无害,让多种药物的有效性贴近个人体质。

精神不振、四肢乏力等亚健康状态,老百姓称之为虚劳。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如“慢性疲劳综合征”。另外疾病谱的改变,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及恶性肿瘤等非感染性、慢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主要杀手,其最终均会表现出虚劳之体。故可以看到现代医学认为的含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功能失调、内分泌腺体功能紊乱、造血功能障碍、代谢紊乱、营养缺乏等疾病,以及其他器官系统功能衰退性疾病都可能出现虚、损、劳。

虚劳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脏腑元气亏损、阴阳气血不足为主要病理过程中的多种慢性衰弱证候。其病变过程,大都由积渐而成。病久体弱则为“虚”,久虚不复的则为“损”,虚损日久则成“劳”。虚、损、劳是病情的发展,又是互相关联的。由于虚劳证的范围很广,但总的病理变化,不离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等方面。

总之,凡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体虚致病、久病失调,以致脏腑亏损、气血虚弱,逐渐发展为元气亏耗,久虚不复而出现各种虚损证候者,均属虚劳病的范畴。

中医学认为“天人相应”,即人禀天地之气而生,人体与天地之气息息相关。随着一年四季氣候的不同,人体生理也随之发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人体阳气、阴精均藏而不泄,营养物质能被人体充分吸收、利用和储存,因而在这段时间根据个人气血阴阳不同的虚损情况,选择适当膏方进行调补,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膏方改善体质、防病治病的作用,可使人体来年阴阳平衡,五脏六腑协调,气血和顺。这就是人们强调“冬令进补”的原因,所以,民间有“冬令进补,上山打虎”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

心血管系统疾病临床以慢性虚损性疾病为主,也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中以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肺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等为多。常伴有高血脂、高血糖、高黏血症、动脉硬化等症。一般呈现慢性进展性的演变过程,以致疾病的后期症状的发作及加重更加频繁。发病多与禀赋不足、年老体衰、饮食失节、情志不遂、劳逸失度等因素导致脏腑气机失调、气血阴阳失衡有关。在病机上心血管系统疾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其“实”,主要为寒凝、气滞、血疲、痰阻;其“虚”,多为心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形成久病多虚、正虚有癖;久病致郁、气郁痰阻;久病入络、脉络淤滞以及病久五脏受损的虚实夹杂、寒热并见的复杂局面。

秋冬时节,气温天气转冷,且温差变化较大,冷暖不定。随气温降低,血管明显收缩,心脏血管负担加重,从而导致血压增高。有长期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遇到冷空气刺激时,因生理反应使血管骤然收缩,由于血管的内壁较厚,管腔狭窄,加之有大量的脂类沉积与硬化斑块,导致血液流通受阻,从而极易引起心脑血管事件的发作或复发。同时,寒冷的天气还将影响心脏本身血液的供应,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临床上,根据心血管疾病的病机和特点,在辨证施治、因人制宜的原则下,膏方开具常以通补兼施为大法。根据不同体质、不同病证辅以宣痹通阳、健脾化痰、行气活血、益气养心等,使补而不腻,通而不损。如膏方治疗冠心病患者时,常用通补阳气、温经活血的方法,亟拟固本清源,拨乱反正,以膏代煎,祛病延年。温阳药物可使用附片、山参,意在离照当空,阴霾自散。

而对于心血管疾病中所出现的心动悸、脉结代之证,则常与脾气不振、胃气虚弱有着直接的联系。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水谷精微所化生的元气具有注心灌脉之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谓:“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者折寿而不彰。”故阳气为一身之主宰。阳气不足,心气虚衰;痰浊瘀阻,心脉不通,均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故膏方防病治病常需顾护脾胃,具体到膏方中则常加用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益气健脾化痰浊。脾胃得健,运化有力,则痰浊瘀阻得以消散,有利于心脉的疏通和心之气血的充养。

此外,中医认为阴阳是生命之根本,至于调补阴阳之法,张景岳指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心血管疾病亦应注重阴阳的平衡与调护。常以熟地、阿胶、龟板胶与鹿角胶、生晒参、河车粉相配,熟地、阿胶养血滋阴,龟板胶补肾阴而通任脉,鹿角胶、河车粉益肾阳而补督脉,生晒参大补元气,阴静阳动,阴阳相配,互相制约。膏方中气血阴阳并补而又有所侧重,肾元亏虚往往用肉苁蓉、巴戟天、杜仲、川断、补骨脂、菟丝子、益智仁之流,常于其中加入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血肉有情之品,补髓填精,意在阴中求阳,调补奇经。

临床上碰到一些慢性肾病患者,常叹息道:平时怎么反复容易感冒或咽喉疼痛?一旦感冒或咽喉不适了,则会引起肾病加重或诱发急性发作。事实上,慢性肾病患者均存在机体免疫力低下,即体质偏虚。

“虚”是引起慢性肾病的主要原因,慢性肾病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例如: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痛风性肾病、IgA肾炎等,均存在正气不足、抵御能力低下的现象,平素容易感受外邪,引起感冒或慢性咽炎发作而诱发,故应采用“虚则补之”的原则。

《内径》中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的记载,又说:“冬三月者为封藏。”“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所以,冬令正是进补的好时机,特别是在冬至以后尤宜。

你经常疲乏、焦虑吗?你是否常有头痛、失眠心慌、胸闷、注意力不集中现象?你是否感到自己的理解、判断能力降低、性欲减退乃至社交障碍?而出现这些症状后去医院就诊常常得到的结论是“你没什么病”。但这些症状使你身心陷入痛苦之中还莫名其妙。其实,这样的人往往正处于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一般是指机体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活力降低,各种适应能力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研究证明:环境污染、不良嗜好、生活缺乏规律、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压力大等等多种因素,都是形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中医养生学源远流长,“治未病”的经验十分丰富。

中风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疾病之一,常遗留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艰涩或失语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临床往往重视卒中急性期的治疗,常忽视卒中的预防和恢复期的调理。

膏方防治中风病有三大优势:一.调理体质,未病先防。平素饮食肥甘厚味,嗜食烟酒之人易酿生痰湿而成痰热腑实之体质;平素操劳过度,耗伤气血者容易导致肝肾不足;郁郁寡欢之人,肝气不舒,肝气郁结,从而导致气滞血瘀之体。中风病以肝肾不足为本,以风火痰瘀为标,因此以上诸因素与中风的发生密切相关。病理性的体质类型一旦确立,非一方一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必须从整体上长期调理,只能缓图,不可急取。膏方能充分发挥中医因人施治的优势、能够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治,充分体现了辨证论治和个体化施治的原则,对于调整体质、预防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祛病扶正,巩固疗效。卒中发病的病机不外乎风、火、痰、瘀血、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诸因素,卒中不同时期其病机特点也有主次之分。卒中急性期应当“急则治其标”,以运用汤剂为主,达到熄风、化痰、降火、化瘀的目的。若患者平稳度过卒中急性期,病机特点当以虚为本,虚实夹杂,并同时兼顾风、火、痰、瘀等证候要素,此时应采用“虚以缓图”的用药原则。膏方此时恰能发挥其剂型及配伍的优势,不仅可以续急性期治疗之末,更能突出卒中恢复期“虚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帮助恢复肢体功能。三.调和阴阳,预防复发。卒中以阴阳失衡、气血逆乱为基本病机。《内经》上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平衡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必然要求和体现。膏方以滋补见长,但是滋补并不是补益药物的简单堆砌,而是利用药物的偏性,纠偏以却弊,帮助纠正失调的功能以重建阴平阳秘的状态,畅达气血,从而达到预防卒中复发的目的。中药膏方功善滋补、纠偏却弊,具有调理体质、祛病扶正、预防卒中复发三重功能,适合长期服用。

每年11月,进入立冬节气,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特点,一年中进补的最佳时节也即将到来。冬季气候寒冷、万物凋零,自然界的动植物均处于蛰伏收藏状态。人应自然,同样进入代谢缓慢、物质贮存的阶段,此即为“冬藏”。在此时进补,有利于把精华物质储存体内,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故民谚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

在膏方进补的热潮中,存在很多认识误区,有些人盲目追求名贵药材,或者补不对症,出现上火等不良反应;有些慢性病患者吃了膏方就擅自停药,造成不良影响。膏方绝非仅仅单纯补益,而是通过全面了解病情,采用调、通、化、清等方法,将补虚和疗疾融为一体,达到改善体质、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膏方进补久盛不衰的原因,除了便于保存、服用方便等优点之外,主要是膏方具有补虚和疗疾两大特点。膏方体现了四大特色:第一.补中寓治,治中寓补。膏方虽常用人参、西洋参、河车粉、冬虫夏草等贵重滋补药品,收膏所用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胶类又有养血止血、滋阴润肺、大补元气、生精补髓等补益之功。但膏方得益于中医辨证论治精髓,随证用药,针对病症,仍可施用疏肝理气、祛湿化痰、活血化瘀、镇静安神,甚则祛邪攻坚等治法,以应对治疗各种病症之需。第二.以衡为用,未病先防。有人说,冬令服膏方就好比打一支中医的“预防针”。第三.一人一方,度身定制。根据患者不同体质、不同症状体征、不同疾病组方。第四.简便易服,口味怡人。膏方无需每天煎煮,每次服用一湯匙,简单方便。同时膏方辅以糖类调制,缓和了中药的苦味,作为辅料的芝麻、胡桃肉等口味醇香,即使儿童也乐于接受。

膏方不单纯是“补”,而是一项综合治疗方案。由于膏方要长期应用,要注意中药的毒副反应。补虚时防止“闭门留寇”,防止“虚不受补”,壅滞气血。膏方处方少则二三十味药,多则五六十味药,如何用药可是一门大学问。膏方组方的基本思路应坚持“辨证论治”。一般来说,气血虚弱者用生晒参、山参、冬虫夏草等,阴虚者用西洋参、铁皮枫斗等,阳虚者用红参、高丽参、河车粉等。选用的膏类也需辨证,如气虚血虚者选用阿胶,阴虚者选用龟板胶、鄨甲胶,阳虚者选用鹿角胶。糖的选用也应分类。脾胃功能欠佳者用饴糖,阳虚气虚者用红糖,阴虚者用冰糖,高血压、糖尿病、 高脂血症等患者选用木糖醇、元贞糖。此外,相关食品选用有针对性。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患者用黑芝麻,便秘者用黑芝麻、蜂蜜,老年肾虚、腰膝酸软者用核桃肉,气虚血少者用桂圆肉。医生在膏方处方时需要注意:以平为期,不宜太过;通补结合,不能只补不通;温凉适度,不能一味温补;必须顾护胃气;注意方中药物的偏废及其相互监制。

膏方的历史源远流长,很多名家的膏方脉案流传至今,一份上好的膏方医案,不仅是一个医案,也是一帧艺术品。膏方不是谁都能开的,需要深厚的中医处方功底。膏方对患者来说能强身健体,而对医生的身心来说也是一种享受,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类似国画、书法,不同药味的剂量多少其实就类似于国画笔墨的浓淡,令人向往,也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

深秋之时,秋高气爽的同时很多上了岁数的人会时有胸痛、胸闷、头晕的症状。这些都是动脉粥样硬化惹的祸。粥样斑块停留在心,则有中医的“真心痛”“心悸”“胸痹”之分;停留于脑,则有“眩晕”“中风”之别。用中医“效法自然”的方法来看,这种粥样斑块与中医“痰湿瘀毒”有形实邪相类,其顺着经脉循行人体内,停在哪个脏腑官窍,哪个脏腑官窍的机能就会受到影响从而表现出相应的症状。

由此得出,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可以用中医思维方式来阐释,进而采用中医方法来论治。在中医经典论著中,“脉”属“奇恒之腑”,为气血之通道,附属于心。以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和临床体征,在中医文献中早有阐述,涉及“眩晕”“头痛”“痴呆”“中风”“胸痹”“真心痛”等病症。这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依靠中医理论的依据,也是中医实施对其防治、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在《素问·脏器法时论篇》中有记载:“心病者,胸中痛,肋支满。”较为准确地描述了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正式提出了“胸痹”,对症状加以描述,在书中简要描写道:“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极其虚也。”从中说明了胸痹离不开正气虚,并明确了病名。因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病理改变为:动脉血管内膜脂质条纹沉积、纤维斑块形成、血管壁弹性减退、管腔狭窄而导致血液流变学异常,因此,我们现常把其归属为“脉痹”范畴。

中医认为,瘀血、痰浊、气滞均是造成心脉不通的重要原因,长期的痰浊、气滞会产生脏器功能失调,故瘀血、痰浊、气滞是此病的标,脏腑虚损为此病的本。发病是以正虚邪实、本虚标实为主。病因在心,涉及脏器造成气血亏虚,气滞血瘀痰浊为标实。目前中医对脉痹病因的认识趋于统一:年老体衰,肾精亏损;饮食失调,脾失健运五志所伤,情志过极;气血不足,心脉失养,并认为以上原因并非单一致病,而是常常数项并存,交互为患。目前,痰疲互结、脏腑失调的病机特点已得到中医界学者的共识。由高脂血症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就是由痰致癖、痰癖互结的病变过程。

中医目前治法主要有:补益肝肾、益气健脾、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泄浊、化痰泄浊、痰癖同治、清热解毒等方法,都从不同角度达到调脂、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和抑制平滑肌异常增生、抗炎、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不论采取何种治法,都应从整体出发对机体进行全面调节,恢复阴阳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6.孔子说“不时,不食”

“医界人物被尊崇和圣化几乎都是宋以后之事。就张仲景而言,在宋以前,由于正史无传,其少量事迹散見于部分医书,少闻于世。其著作虽经晋太医令王叔和编次,但仍散乱零落,往往以‘张仲景方之名流传,影响有限。不过这种情况在宋代出现了关键性的转折,宋朝廷对医学相对重视,对医书的整理刊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治平二年(1065年),由孙奇、林亿等校订的《伤寒论》刊刻出版。该书的出版,引起了当时学界的极大关注,不仅伤寒学日渐兴起,张仲景也开始不断被尊崇。”[2]

医生看病,叫“坐堂”,现在很多卖中药的店名也都喜欢叫“XX堂”。这个“堂”字原来也是从张仲景这里流传下来的。张仲景被举孝廉,进入官场,他任长沙太守期间,正值疫病流行,因为张仲景的医术早已很出名,很多百姓就来找他看病,而张仲景也不摆官老爷的架子,对百姓的求医都细心接待。有时还要处理公务,只在自己家中给人看病就会忙不过来,所以,后来他就直接把诊所搬到长沙大堂,公开坐堂应诊,首创名医坐堂的先例。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就把坐在药店内治病的医生统称为“坐堂医”,很多医生也把自己开设的药店起名为“XX堂药店”。

医患纠纷当然不是现在才有,历史上的事例颇多,如果遇到骄横的权贵,医生生命受到威胁的事例并不少见。比如名医华佗就是因为不愿做曹操的侍医而最终死于曹操之手;再如唐代同昌公主病死以后,唐懿宗认为医生不够尽力,把为其看过病的二十多个医生全部杀掉,亲属数百人都关入大牢……不过,这些毕竟都是极端的个例,在多数情况下,医患关系还是比较和谐的。

医患纠纷的导火索往往由于治疗效果不理想。但是,医疗毕竟是极为复杂精微的工作,面对疾病的肆虐与多变,绝大部分的医生都是尽自己最大努力来为患者祛除病痛,这也是身为医生的基本职业道德。但很多时候,尽管医生尽了最大的努力,却不得不接受失利的结果。相信这完全可以被大多数人所理解,因为,病魔的肆虐超乎常人想象,即便是今天,依然有许多疾病人类尚未攻克。

如果说治疗效果只与医术好坏有关还好办,困难在于治疗不是单方面的事情,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患者的配合。《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扁鹊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早早就观察到了齐桓公身患疾病,并多次提示,但齐桓公自我感觉良好,置之不理,甚至还认为扁鹊贪图名利。所以,《史记》在这段记载后,提出了“病有六不治”的观点,意为六种情况下医生是无能为力的。这六种情况分别是:其一,“骄恣不论于理”。所谓“骄恣”指自高自大,不相信医生,唯我独尊,没有办法讲道理。比如《吕氏春秋》记载,战国时,齐闵王患有忧郁症,请来宋国的名医文挚诊治。文挚诊断后,认为只有激怒齐闵王,让其大怒一场,情志得到疏泄才会病愈。但是,他深知齐闵王很暴虐,如果真的被激怒,自己恐怕会难逃一死。一旁的齐国太子信誓旦旦向文挚保证,只要能治好病,自己一定会保他不死。但是当文挚真的用激怒的方法治疗好齐闵王后,太子再三陈情,文挚还是被齐闵王杀掉了。在这则记载中,文挚治好了疾病都被杀,更何况治不好呢?虽然这则记载未必确有其事,但是从中不难看出旧时医家的卑微地位。其二,“轻身重财”,只重视钱财而不重视身体健康。其三,“衣食不能适”,指对服饰、饮食等过于挑剔,不能适应的人。其四,“阴阳并,脏气不定”,指体内气血错乱、脏腑功能严重衰竭的人。其五,“形羸不能服药”,指某些身体极度羸弱而无法服药或不能承受药力的人。其六,“信巫不信医”,只相信鬼神巫术,不信任医生。

虽然这段话到底是扁鹊所说,还是司马迁所发的议论,至今仍存在争议,但是不论怎样,“六不治”的原则确实反映了医疗的复杂与精微,也在不经意间道出了医家的不易与辛酸。可说是对医者自律和自我保护的高度概括,直接影响了后世医生的处世之道。

除了“六不治”,汉代的医家还总结出了诊病“四难”,这出自汉和帝时太医郭玉之口。郭玉奉命为宫里的贵人治病,但疗效不佳,遭到了和帝的愤怒诘问。郭玉回说医家治療有“四难”:第一难是病人固执,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医生;第二难是“将身不谨”,对待自己非常不认真,要钱不要命;第三难是病人身体非常虚弱,不能用药;第四难是病人好逸恶劳,对于医生提出的要求无法遵守,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不遵医嘱。

说到传统的中医理论,有必要说说道教。作为本土宗教,道教的思想渊源虽然复杂多端,但均在中华文化土壤生发,与中医学本来就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历来便有“医道同源”的说法。像先秦诸子思想、黄老之学,乃至于原始的巫术,都在二者的身上留下了印记,而气、阴阳、五行等理论概念,也都为二者的思想体系所吸纳。虽然道教内部亦门派众多,但是其宗旨归根到底,就是要得道成仙,追求长生不老。按照其教义,神仙并非异类,人们只需通过特定的方法进行认真地修炼便能实现。而在修炼过程中,医药则是重要的手段与工具,不论是炼丹还是服食,都与医药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因为有着多重的因素,所以道医在汉唐之间方才盛行起来,对于医药的发展带来了新生的力量和动力。当然,由于道风所及,外丹、服石等在社会上普遍盛行,导致此时期热病盛行,外科痈疽病的发病率大增,遭受疾病痛苦折磨的例子举不胜举,给患者带来了莫大的痛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促进了医家加强对于此类病症的研究,从而不断总结经验,丰富了相关的诊疗方法。

《黄帝内经》《难经》等不仅是医家的经典,而且也都被后世的《道藏》视为道家的典籍而收录其中。因此道教与医学,虽然性质不同,但二者的思想渊源,实际上多有交叉之处。在人们印象中,道士往往也通晓医术,所谓“十道九医”。此言不虚,医史上的确有许多修道而兼通医术者。特别是在汉唐之间的数百年中,道医几乎成为当时医学发展的中坚力量。除了熟悉的葛洪、陶弘景之外,还有鲍姑、雷敩、孙思邈、王冰、杨上善等也都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道教对于疾病、医疗的认识也有其特殊性。以其早期经典《太平经》为例,其中颇多涉及医药的内容,从中可略窥一二:对于当时瘟疫流行、人民多病的情况,《太平经》多归为凶神在作祟。而凶神之所以降祸人身,则是因为人的言语行为等犯了过错,所以,上天才会派凶神来惩罚人类。具体到人身的疾病,则是身体内有各种神常驻,如五脏内皆有五脏神,人如果有所过错,乃至于有邪恶的念头,五脏神便会向上天报告,从而派遣各种凶神来进入体内,由此人便会生病,而如果犯的错误太严重,甚至会致人死亡。而治病的手段,固然也有部分采纳药物等医疗手段,但较多的则是通过忏悔、符水等来“感动”上天。显然,《太平经》中对于疾病等的解释与治疗和医学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出发点不同。

中医学自春秋战国以降,就已经逐步摆脱了原始巫风的影响。不仅医家在实践中提出“信巫不信医者”不治的原则,《黄帝内经》中也提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的观点,因此,对于医理、病理等是结合阴阳、五行等理论进行阐释的。如关于病因,中医学认为是体内阴阳失衡的结果,治疗也是采取药物、针灸等各种手段来促使体内重新恢复到动态的平衡。

有时候,一件小事情就可能导致人的动态失去平衡。比如,在《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紫鹃跟宝玉开玩笑,谎称黛玉要回苏州老家,“宝玉听了,便如头顶上响了一个焦雷一般”,不一会儿便“两个眼珠儿直直地起来,口角边津液流出,皆不知觉”。可见宝玉真心视黛玉为知己。想起鲁迅借何瓦琴的联句书赠瞿秋白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里的“津液”其实是涎,也就是常说的口水。《黄帝内经》中说:“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

人体内正常的“水”即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津液包括各脏腑组织的正常体液和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唾液、关节液等。习惯上也包括代谢产物中的尿、汗、泪等。故曰:“汗与小便,皆可谓之津液,其实皆为水也。”津液以水分为主体,含有大量营养,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传说曹操写信向一个叫皇甫隆的百岁老人请教长寿秘诀,皇甫隆回信只有一个字:“活”。曹操见信大笑,自解道:“好一个千口水。”可见水的重要性。正常人每天清水摄入量为1500ml—2000ml。喝水太少,体内废物代谢不出去,也可导致津液匮乏,影响身体健康;喝水太多,则会加重脏器负担,也不可取。

《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对津液代谢过程的简要概括。

津与液虽同属水液,但在性状、功能及其分布部位等方面又有一定的区别。一般地说,其性较为清稀,流动性大,主要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等部位,并渗入血脉。起滋润作用者,称为津,其性较为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器官;起濡养作用者,称为液。津液的功能主要包括滋润濡养、化生血液、调节阴阳和排泄废物。津液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所以对脏腑形体具有滋润和营养作用。比如口水最主要的作用在于滋养濡润。古人把口水称为“华池之水”“玉泉”,认为可以通过吞咽口水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津液不但能流布于脉外,而且能渗入血脉之中,参与血液的生成。从血液的组成来看,是由津液和营气相结合而生成的,即所谓“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津液还能够容纳人体所产生的各种浊气、废物,并把它运送到有关脏腑器官排出体外。浊气、废物排出的途径主要有三:即尿液、汗液和呼吸。

《周易·说卦传》第五章记载:“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接着又说:“震东方也。”还说:“兑正秋也。”这种方位构架是中医学的基本框架,比如说正上方代表着南方,这个位置是离卦,也就是心火的位置;正下方代表着北方,是坎卦,是肾水的位置;正左边也就是东方,是震卦,是肝的位置;正右边是西方,是兑卦,是肺的位置。

中医瞧病就是用这个模型来看,把这个图一竖起来落到站着的人身上,上面是离卦,对应心脏(当然是中医的心脏),下面是坎卦,对应肾,这个刚好对应,没有问题。左边是震卦,对应肝,右边是兑,对应肺。为什么中医的肝在左边、肺在右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医的脏是功能描述,不是实体器官,而中医在认识人体各功能系统,通过一定的思维工具来进行归纳整理时无疑用到“文王八卦”这个通用工具。中医的肝属木,在四时对应春天,在方位对应东方,肝气的主要功能特点是升发,是生长的、向上的;而“文王八卦”里左边是东方、春天、阳木震卦,气机也是向上的。中医的肺属金,对应秋天、西方,主要功能特点是肃降,是肃杀的、向下的;“文王八卦”的右边为兑卦,是秋天、西方,是阴金兑卦所在的地方,气机也是肃杀下行的。

中医的肝刚好对应“文王八卦”的震卦的位置,中医的肺刚好对应“文王八卦”的兑卦的位置,这不就刚好是“左肝右肺”吗?不刚好是“左升右降”吗?

不光如此,中医瞧病都会看舌头,把舌头伸出来再把这个“文王八卦”贴上去,就知道中医怎么舌诊了。最前面的是离卦,这个地方看心,心火盛的人舌尖会发红;舌根部的位置就是坎卦,这个地方看肾,肾主水液,水液代谢不好的人,通过看舌根部的润泽程度可以判断;左边看肝,右边看肺,中间看脾胃。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胃互为表里,共为气血生化之源,是生命的根本。

中医的“胃”,是六腑之一,主受纳,腐熟水谷。食物经胃的受纳、混磨、下传小肠完成初步消化。中医的“脾”,是五藏之一,在解剖结构上包括了现代医学解剖学所说的脾脏和胰腺。在生理功能上“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脾胃运化功能的正常发挥是其他脏腑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基础,如果脾胃受伤,则容易产生各种疾病。胃直接关系到五脏的强弱盛衰。所以,中医理论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中医的脾胃病是以病症来划分的,凡脾胃运化功能异常的症状,都属于脾胃病范畴。包括了口气、呃逆、胃痛、痞满、呕吐、腹痛、腹泻、便秘、便血等症。用现代医学来解释,则主要指胃、肠等消化系统的疾病,与西医的消化内科的范畴基本一致。

中医的精华在于“辨证论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因此,在疾病的发作期,以驱邪为主兼扶正,通过清热解毒、化湿、活血祛瘀的方法治疗。清热化湿药如马齿苋、生薏仁、黄连、黄芩、黄柏;清热解毒药物如白头翁、秦皮、红藤、败酱草、青黛;活血化瘀药物如三七、白芨、丹参、赤芍等。辅助止血药,如地榆、槐花、荆芥穗、银花炭等。缓解期,以健脾补气为主,此时虚实夹杂,应少用清热活血药物。健脾补气药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尤其是黄芪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

中医的核心理论,就是人和自然要和谐,人自身要处于一个平衡平稳的状态,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天人相应、阴阳平衡、脏腑协调、形神统一。《黄帝内经》里曾有“胃不合则卧不安”的说法;临床营养学家也指出,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之一,就是晚餐中吃了一些“不宜”的食物。那么,哪些食物会让您夜不能寐呢?像咖啡因、辛辣食物、油腻食物、有饱腹作用的食物——有些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气体,从而产生腹胀感,妨碍正常睡眠,如豆类、大白菜、洋葱、玉米、香蕉等。

肥胖是健康长寿的大敌,肥胖者患有冠心病的概率翻倍,更容易患“四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疾病。现在,减肥已经变成了一种潮流。

想要减肥,需要先分清楚你属于哪一类型的肥胖。《黄帝内经》就已经把肥胖分为了肥、膏、肉三个类型,肥人“肉坚皮满”,即肉丰厚坚实、皮肤丰满;膏人“纵腹垂腴”,即肉不丰厚坚实、皮肤松弛;肉人“皮肉不相离”,即皮肉紧紧相连在一起。肥、膏、肉三种人拥有不同体质,应该根据其“血之多少,气之清浊”而采用不同的减肥方法。

肥胖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我们吃进去的饮食物,身体不能完全消化吸收,形成痰湿等代谢垃圾。

孔子说“不时,不食”,意思是,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就不吃。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也说要“食岁谷”,就是要吃时令食物。

从《黄帝内经》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到《伤寒杂病论》创定辨证论治体系,是发展;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到《温病条辨》《瘟疫论》等对温病的深刻认识,是发展;从巢源方、孙思邈到“金元四大家”,是发展;从重医理轻解剖到王清任大胆挑战前人理论,并进行纠正,是发展;从《衷中参西录》到中西医结合的各项成绩,是发展。

中医药博大精深,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燮理调平的“中和观”、养生防病的“未病观”,体现了天地人和、和而不同、仁者愛人、以人为本等中华文化精髓。简言之,中医药不仅告诉我们如何善待自己,也启示我们如何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世界。从治病救人到经世致用,中医药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流行歌曲《本草纲目》唱出了中医药文化的自信。中国外文局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显示,中医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排在第一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想学好中医,重要环节是研读中医典籍。

苏轼说,“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一个人要在学业上有所建树,首先应从“专”开始,专于某一方面,化为技能,触类旁通。

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从医生角度来说,人文情怀有时比看病更重要。很多时候,医生对病人的关心,尤其是心理关怀,胜过治疗疾病本身。

在名医辈出的中医发展历史上,张仲景独享“医圣”尊荣,就是在当代科技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张仲景依然被医者尊崇有加。

老子说:“死而不亡者寿。”张仲景已经1800多岁了,即使再过百代千秋,他仍然会活在百姓心中,活在中华文明的最高圣殿上,活在世界医学的发展进程中。

宋代范仲淹有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医道治道,从来相通。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这是一个呼唤担当和行动的时代。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医之大者,医国医世。悬壶济世的中医药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福音,兼济天下的中国故事也将写下更加精彩的章节。

参考文献:

[1] 曹萍,温小娟.大力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 加快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N].河南日报,2021-05-17.

[2] 河健.《伤寒论》何时开始被重视[N].大河健康报,2021-05-12.

猜你喜欢

膏方气血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搓手”可充盈气血
膏方进补切忌走入误区
气血不足的五种表现
春夏季糖友还可以吃膏方吗
服用膏方不适怎处理
手脚冰凉是气血不足吗
冬来到,膏方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