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现实与人物情感的交织

2021-09-22黄汉宗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新媳妇人性美百合花

黄汉宗

《百合花》是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茹志鹃的作品。这部短篇小说以解放战争为大背景,主要讲述了在战争来临前夕,小通讯员战士、革命女战士“我”向刚过门三天的普通农家新媳妇借被子的小故事,塑造了一个朴实勇敢的小通讯员形象和一个平凡的新媳妇形象,表现和讴歌了那个特殊年代下的人情美和人性美。这部作品最为称道的是其“去战争化”的叙事表达,以及女性视角下对情感的细腻把握。

一、“去战争化”的叙事表达

《百合花》的故事背景是淮海战役前夕。作者自述,她曾在总攻团的前线工作过,当时的战况十分惨烈,有很多重伤员,但是《百合花》这部作品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对战争的描写上,字里行间也没有过度渲染战争的悲壮场景,而是以一种生活化的口吻、一种平淡朴素的语调,勾勒了一个平常的小故事。关于这部作品中涉及到的“去战争化”的叙事表达,可以从两点来分说。

一是沒有采用宏大的叙事模式去描写战争的残酷,而是将写作的焦点聚集在战争的后方。这个故事以“借被子”为核心。前一部分为故事的发展进行了铺垫,写小通讯员送“我”去包扎所的路上两个人的所见所闻。这里有一段环境描写格外清新,雨后放晴的天气,翠绿的秋庄稼,清香湿润的空气。原本是安排“我”和小通讯员去包扎所探望伤员,作者却以轻松的笔触表现出似乎是要去“赶集”。由此,给整部作品都定下了轻快的基调。之后,作者又细致写了去包扎所的路上和小通讯员交谈的点滴以及在“借被子”的过程中“我”、小通讯员、新媳妇之间的对话,对于人物的心理活动,也有较为精细的刻画。在故事的结尾,小通讯员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按理说,这个事件在战争题材小说中应当被看作是中心事件并进行重点刻画,但是在《百合花》中却以他人口吻一笔带过,读者看不到那场枪林弹雨、硝烟四起的战斗场面,这是这部小说非战争化的表现之一。

二是作者没有塑造一个无所不能的大英雄形象。在茹志鹃的笔下,身为革命战士的小通讯员具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但同时也是一个刚参军一年的19岁的普通小伙。没有参军的时候,他就在家乡拉毛竹;“我”问他娶媳妇没,他也会摆出忸怩姿态,甚至紧张地擦汗;向新媳妇借被子失败,也会难为情,说“老百姓死封建”这种话。凡此种种,都表现了小通讯员朴实憨厚、淳朴腼腆的性格特色。可见,《百合花》中塑造的是平民化的英雄形象,通过普通人民的善良更能表现出战争的残酷无情,这是从新的角度表现战争。

二、革命现实与人物情感的交织

虽然没有宏大的场面描写来表现战争的残酷,但并不代表《百合花》这部作品是完全架空在历史之上的浪漫小说。正如上文所言,茹志鹃并没有将战争场面当成中心事件来重点突出,反而避开了对前线残酷战斗场景的正面描绘,以对后方生活的侧面描写间接衬托出那个战争年代的悲惨。比如,小说中写到在包扎所看到伤员情况严重,大后方物资匮乏,还得找百姓借被子保暖;又比如,小说将故事发生的日期设在中秋节,作者回忆在自己的家乡,人们会摆香案祈福,小孩子还会唱跳着等着分吃贡品,但是现如今同在皎洁的圆月下,却有红色信号弹的划过,战争打响,前方不断有伤员送来。对比之下,生活的美好平静被战争活生生撕裂,更表现出战争的“不近人情”。历史具有多个维度和横切面,茹志鹃运用的正是一种不同于主流的叙事手法,她以女性的细腻视角,截取战争年代生活在大后方人们的生活片段和场景,依旧能够表现出战争的紧张气氛,从而反映当时的革命现实。

小说也没有局限在对革命现实的描写中,整部作品具有浓郁的抒情气氛和浪漫情调。作者以新媳妇布满百合花的红色假洋缎被子为线索,表现在“借被子”一事中,“我”、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情感波动。“我”对小通讯员的感情由刚开始的不熟悉到感兴趣再到对同乡的关切逐渐升华到超越男女之情的青睐欣赏,新媳妇的感情由刚开始不愿意借被子到照顾伤员时的难为情再到最后对小通讯员的母性关怀。作者熟练地运用细节描写,既对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等加以生动描绘,又对周遭的环境加以细致刻画,尤其是文中对于小通讯员插在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的刻意强调,更使小说增添了许多温暖可爱的味道。

作品中,革命现实与人物情感相互交织碰撞,一边是战争对人们美好生活的撕裂,一边是普通人在艰苦条件下展现的人性美。这样写,一方面以浪漫主义的情调消解掉了战争的冰冷与残酷,使文章读来更加温情;另一方面又能将人情美、人性美的光晕衬托得更为明亮温暖,从而使整部作品具有了一种跨越时代和种族的哲理性美感。

三、革命主题和人性之美的结合

茹志娟的创作初衷并不是向人们呈现战争的残酷性,也不是要塑造一个光辉伟大的革命英雄形象,而是要挖掘战争年代下的人性光辉,以此为出发点创作出《百合花》这部小说,可谓是革命年代众多作品中的一朵“奇葩”。

那个时代的作品更加偏重于塑造光辉伟岸的英雄形象,表现患难与共的拳拳战友情,体现团结一家亲的军民鱼水情,等等。在这种创作大背景下,茹志娟坚守自己的创作动机和审美理想,不受主流的创作思潮影响。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她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见闻和经历作为素材,以一种独特的视角表现战争下的人性美。

当然,在《百合花》中也体现了战争背景下的军民鱼水情。作者主要利用“借被子”一事,巧妙表现了革命年代的军民关系这一严肃主题。但是它更为成功的地方是以解放战争为大背景,用清新的笔触表现了军民之间、革命战士之间的人性关怀。例如,小通讯员在参军之前仅仅是个普通的小伙,但是在危急时刻却勇于牺牲自己保全集体。在作品的结尾,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对小通讯员牺牲自己保全其他同志的英雄壮举的歌颂上,而更加强调原来羞涩腼腆的新媳妇在照顾伤重的小通讯员时细心擦拭,在得知他已经离世的消息之后还坚持为他缝补衣服上的破洞,甚至将自己原来不愿意借的新被子也铺在棺材底。这些举动与行为已经超越了战友之情、军民之情、男女之情,更多的是以普通人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美好品质来讴歌至纯至善的人情美、人性美,在更深层次上,流露出作者对美好人性的呼唤和对真善美的崇高追求。 这种革命主题和人性之美的结合,使整部作品的思想内蕴有了质的升华,这是对那个特殊时期众多文学作品的超越。

整体而言,茹志鹃没有遵循大多数文学作品的既定模式,而是从自己的审美理想出发,从被社会大环境束缚的条条框框中超越出来,以一种“去战争化”的叙事手法,在作品中表现革命现实和人物情感的交织与碰撞,重点表达了对人性美的讴歌和呼唤。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国光中学

猜你喜欢

新媳妇人性美百合花
百合花
《百合花》中新媳妇的人性美与人情美
浅谈《项脊轩志》的人性美
一朵百合花
《云中记》的人性美与灾难文学的美学意蕴
春光明媚
人性美的“价值”最大化
百合花
第一目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