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中的人际关系建构方式探析
2021-09-18何佳
何佳
关键词 社交媒体;微信朋友圈;自我揭露;交际连结;印象管理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5-0013-03
传播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传播方式,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变革。在经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目前人们步入了数字传播时代。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渗透,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最重要的交往工具和信息传播平台,全民传播的时代已经到来,人们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具有能动作用的传播者、信息的扩散者,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逐渐融为一体。新媒体为我们创造了更多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机会,从而形成了更强大、更多样化的关系链,数字媒体正在改变社会关系的本质。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媒体有效管理他人,也可以利用这些媒体来管理我们自己。微信作为使用最广泛的信息交流平台,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数字化生存的一种方式。微信朋友圈作为一个自我呈现和信息交互的平台,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己”为中心,基于血缘、地缘、业缘、趣缘等关系不断向外扩散而建立起的虚拟社交圈子[ 1 ]。朋友圈发布的内容更多是在自己基于深思熟虑以后再加工的呈现,每个人基于不同的社交圈子进行自我揭露、交际连结和印象管理。
1 自我揭露
传统意义是自我揭露是将个体的信息基于不同的目的表露给他人,而随着人际传播方式的变革,有学者提出了,自我揭露可以扩展为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将个人的信息和自我感受以语言形式或者非语言的形式表露给他人的行为过程。研究表明,在早期的人际交往中,自我揭露非常重要,人们向他人表露的个人信息越多,越容易与他们建立起关系的连结。微信朋友圈中同样存在这种自我揭露,在加微信的时候,人们可以迅速浏览他人的朋友圈,建立起对他人的最初印象,并且人们会根据这一印象思考用什么样的话语方式和他人进行交流。一个人发微信朋友圈的数量越多,代表着自我揭露的程度越深,越有利于他人判断你的性格特征。
1.1 传播情景的去抑制化加深自我揭露
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和他人进行交流的时候,考虑到面对面交流的尴尬或者其他环境因素,人们总是相对收敛,会掩盖真实的想法。但是在互联网云端,物理空间的消失带来传播环境的去抑制化,所谓去抑制化,是指个人不必考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或限制,因而展现出现实生活不受约束的行为反应[2]47。由于视觉听觉触觉等交际线索的缺失,使行为不再依附于身体,行为呈现的样貌和方式也更加多元化[3]。个体不再过度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去抑制化效果增强,人们更愿意对他人敞开心扉,交流情感,表露自己的真實想法。摆脱了物理空间的束缚,他们更加自由,自我揭露的程度也会更加广泛而深刻。在微信朋友圈中,除了传统的语言符号,更多的非语言符号也被挖掘出来,用作他们表达和交流的方式,比如表情符号、音频、视频,他们用这些新媒体的方式去展现一个更加丰富且理想化的自己,特别是对于亲人或者熟悉的陌生人,他们更愿意展现自己。
1.2 现实生活的表层化展演
戈夫曼认为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就像舞台上的表演,他们会根据不同的舞台和道具,以及不同的观众进行戏剧化的展演[4]。在微信朋友圈中,虽然舞台道具设置更加便捷,人们可以在后台对即将要表演的内容进行修饰和完善,但是这种表演只能是一种基于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浅层化的表达,因为心与心的交流只能是少数的朋友或者家人。为了不让别人发现真实的自己,他们在朋友圈进行表演时会十分警惕,只会让别人了解前台表象化的自己,或者呈现出他们基于不同观众想象后的理想化样貌,而不会将后台真实的自己放在台上进行展示,因为他们认为这一行为十分可怕和凶险,一旦暴露了真实自己,便会使自己失去表演的资格。因此他们在朋友圈中呈现的是戴着面具的自己,而不是真实的自己。有些在朋友圈中呈现的内容看起来是真实的,但是实际上是对现实的模拟和想象。他们在发朋友圈时会精心挑选文字和图片,认真揣摩表达方式,担心会因为表演的出圈,遭到观众的唾骂与嫌弃。为了使表演能够顺利进行,他们必须隐瞒情绪与品行的不一致,戴上面具竭尽全力地展现梦幻的自己。
2 交际连结
在日常生活中熟人之间经常询问的你最近忙吗?吃饭了吗?或者是与他人一起闲聊明星绯闻、新闻资讯,这些都是交际连结行为。这种茶余饭后的闲谈并不是用来交换真正有用的信息,而是创造一种气氛和社会接触,获得潜在的连结的机会,是管理人际关系的一种策略。通过日常生活的寒暄,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获得他人的信任和亲近,帮助人们建立或者维系广泛复杂的社会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人们很难有时间闲谈。为了保持与他人的连结和交流,他们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在微信朋友圈中,人们不仅发朋友圈创造连结的机会,还利用点赞、评论和分享保持与他人的连结。
2.1 点赞评论是一种连接的动机
发朋友圈的一种重要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关系的连结,维系关系的发展。在社交媒体之前人们这种关系的连结的成本很大,比如印刷时代的八百里加急,电子时代的电报和电话,都需要较高昂的成本。社交媒体出现后,这种连结的成本较低,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当他人发布朋友圈后,内容可以被瞬时看到,他的微信好友通过点赞或者评论与他保持着一种交流,并完成了对他的一次想象。为了保持与他人的连结或者了解到朋友或者亲人正在经历的事,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即无意识地刷朋友圈,并逐渐演化成了一种生活的常态,表面上看是获取信息,但实质是一种建立连结的动机。这种连结更多是对于线下生活的延伸,人们点赞和评论更多的是在线下物理空间上接触或者基于强关系的亲人朋友。
由于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有限,而打电话或者是开启微信对话框又太明显、太刻意,而朋友圈这种公共交往的平台,恰好满足了用户与他人交往的需求,可以在不打扰他人的情况下,发布一条信息,即使他人没有采取任何互动行为,但是只要他们看到这条信息,他们之间便完成一次交往,达到了交际连结的目的。在交往动机下,点赞的意义可能是情感交流,可能是哈贝马斯说的“工具理性”[5],但是不论出于何种目的,他们都完成了一次交流,达到了对别人印象的想象,在长时间的点赞中他们便刻画出了完整的理想化的他人。
2.2 扩大圈层的外层化表达
微信最开始被作为一种以强关系为主的私密空间,但是随着人们交际的范围不断扩大,加微信成为一种人际交往的惯习。在完成一次线下空间的交往之后,人们便会主动地加微信,以保持后续的交往,现实社会中加微信已经成为社交聚会的常规动作。在这种传播模式下,差序化格局被打破,强关系和弱关系被带到同一距离上来,人们在朋友圈发布的内容,不仅被亲人朋友所看见,那些没有权限的“陌生人”也能看見。另外,他人也在通过信息分享不断的扩展自己的社交圈子,在微信朋友圈中一些人会基于想象的“第三人”效果,积极地分享一些他认为正确或者有意义的事件,这一行为对于刚加上微信的人,有着独特的魅力,他们怀揣着对他人的好奇,会更加留意他们朋友圈中的内容,这种好奇心理也更有利于搭建连结的桥梁。个人考虑到自己朋友圈的范围不断扩大后,为了保持与弱关系之间的连结,会在发朋友圈中会对这些弱关系的群体进行独特的考量,从而使自己的朋友圈呈现跨圈层的特征。
2.3 互惠信息的相互传递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特别重视回报、报答这种感情,人们总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种关系一直延续至今,并且在微信朋友圈中也有深刻体现。社交媒体激活了以个人为结点的社会传播结构,个人可以操纵信息和传播信息[2]57。目前,无论是社交媒体、资讯网站,还是各种App,总会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存在着一键分享式的功能。人们可以把自己认同或者喜欢或者感觉重要的信息,分享到朋友圈,以供他的亲朋好友进行浏览观看。在朋友的点赞或者评论中,自我存在感和自我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触发了其更多的表达欲望,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会保持这种分享的行为,除非自己所分享的内容得到了别人的否定和批评。当朋友圈中的受众看到他所发的信息时,会感到礼物般的馈赠,心存感激,在以后的生活中,为了回报他人,营造共同的圈层文化,他们也会积极地分享一些他认为重要或者有意义的信息进入朋友圈,信息就是在这种一报还一报中进行流转。这种信息交流的方式无论是从时间还是经济都降低了关系互惠的成本。不论是出于自我认同,还是出于自我炫耀式的分享信息,信息都已经成为一种用户维系关系的一种策略,担当起关系连接的润滑剂作用。
3 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是指个人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行为表达,试图塑造和维持良好形象的过程,是个人建立进一步社会关系的基础,也正是通过这种印象管理进而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从而引导他人自觉地根据自己的意图行动[6]。戈夫曼认为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像是舞台上的活动,即每个人都是演员,在不同情境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采用不同的措辞和语言风格等语言线索,加上地位、面貌、衣着等非语言线索来制造特定信息和线索让别人对自己产生某种特定印象,从而达到印象管理的目的[7]。这种社会身份的展演并非在社会真空的情境下进行,而是承载着各种社会意蕴,代表着个人当下的社会阶层地位和与他人的互动关系。在微信朋友圈中,由于缺乏面对面传播的物理情境,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想象力所及的范围内,自主地选择和塑造身份进行自我表演和呈现,重新塑造与现实世界不一样的自我。同时相比于面对面地即时呈现自己的印象,微信朋友圈这种经过修饰的异步表达,给予了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该呈现一个怎样的自我。
3.1 想象的观众,虚拟的呈现
与传统互联网传播相类似,社交媒体用户在线上的交往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在场与身体缺失的交往,双方更多依赖的是一种网络中与对方共同在场的感觉。在长久的线上交往中,便会强化这种存在感,使他们产生知己认同感或者群体归属感,彼此惺惺相惜,认为对方能够更加理解自己。在微信朋友圈中,通过后台默默观察他人的表演,来获取共存感,继而产生共情感。
在微信朋友圈中,他们随时随地观看朋友圈中的图片文字视频,除了获取信息,还伴随着对他人的想象,想象对方对某一件事的态度,想象对方的性格特质,并且根据线上对方的印象,不断纠正用户线下的印象,逐步完善对对方的印象、态度、心理。他们每一次浏览他人的朋友圈都是他人印象的一种完善与补充。基于此,人们并不会随意地发布朋友圈,在他们发布信息时,会认真审视自己所发布的内容,要么删除部分内容,要么选择性发布,所发布的内容都是经过他们精挑细选的,是一种理想化的呈现。另外,在微信朋友圈这个舞台上,他们会基于自己对观众的印象,对微信进行标签和分组,以展演适合不同观众的内容,从而维持自己的印象和呈现理想化的表演。因此其发布的信息往往贴合微信朋友对发布者的形象认知而不是发布者本身的自我意愿表达。随着用户对微信朋友圈的使用程度不断加深,不断浏览对方的页面会使用户产生一种与交往对象间不断联络的感觉,带来情感上的连接和心理上的亲近。
3.2 基于不同场景的策略化表达
约书亚·梅罗维茨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书中提出了场景理论,场景被定义为它是用来描述场景的复杂的动态情景及控制这些情景的规则,不同的场景都会拥有独特的目的、结构和原则[ 8 ],比如学校、职场和兴趣社区,个人一旦进入到这些场景中,便被赋予了独特的社会符号和身份,他们的这些行为也必须符合这些场景的准则。在微信朋友圈中,他们也会根据不同的场景的互动规则进行关系的分层化管理,尽力在不同的场景展现不同的风格,比如一个人一旦从学生转化为职场工作者,随着身份的改变也带来了场景的变化,他们在朋友圈展示的内容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一方面来源现实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来源印象管理的需求。要么减少发朋友圈的次数,要么进行标签化分组。生活是多面向的,人们为了维护不同的场景的印象,在面向不同的群体时,会展现不同的性格和行为,以维持特定的形象。此外社会环境也在形塑着人们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这些身份因为各自圈层的文化而各不相容,为了保持在适当的社会关系中,他们会基于不同的社会身份进行策略化的表达。
4 结语
微信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数字化生存的一部分。微信朋友圈逐渐演化成人们进行自我揭露、交际连结、印象管理的重要渠道,人们通过对于微信朋友圈内容的精心挑选和选择性呈现来展现一个理性化的自己,保持与他人的连结,维持自己的社交朋友圈。但是一部分人将后台行为前台化,过度自我呈现,另一部分人呈现社交媒体倦怠,减少互动频率,需要在日常生活的表达中警惕这些现象,要合理利用微信朋友圈,营造良好的社交空间,维持正常的人际交往。
参考文献
[1]方楠.差序格局中的自我呈现:大学生微信朋友圈分享行为动因解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2(5):92-100.
[2]陈柏霖.身体与心灵的延伸社交媒体中的人际交往和信息传播[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8.
[3]南希·K.拜厄姆.交往在云端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M].董晨宇,唐悦哲,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109.
[4]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万卉英.微信朋友圈个人形象建构的特点[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1):92-93.
[6]陈楚.微信朋友圈印象管理行为的内容结构及其对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7]刘砚议.微信朋友圈中的“印象管理”行为分析[J].新闻界,2015(3):58-61,66.
[8]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