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艺术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2021-09-18周瑾

艺术评鉴 2021年16期
关键词:抗战时期艺术教育

周瑾

摘要:抗战期间,中央大学艺术系师生以强烈的民族意识与责任担当,将教学服务于民族解放斗争,将艺术视为宣导群众的利器,并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自觉研究民族形式的艺术创作,使得中大艺术系所倡导的融合中西的写实主义美术教育与当时抗战救亡的国内形势达到了高度契合,成为了中国美术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样态,对当代的艺术教育有着启发意义。

关键词:抗战时期  中央大学  艺术教育  影响及启示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6-0004-03

一、抗戰时期中央大学艺术教育的历史影响

(一)促进我国绘画面貌的转变

20世纪初,我国一批有识之士走出国门学习和引进西方的艺术文化,但由于留学背景的差异,对艺术的选择各不相同,回国后兴办艺术教育的道路亦不同。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留欧的艺术师资力量雄厚,在这种人才为主导的情况下,选择写实主义道路。而随着抗战的影响,战时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写实主义,倾向用现实的、普及的美术作品教育民众。中大艺术系所坚持的写实主义正弥补了艺术与生活脱节的局限性,他们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创作出一系列反映民间疾苦与军民抗战的作品,如吴作人的《重庆大轰炸》,正是他记录的日军轰炸陪都重庆的惨烈景象,画中,硝烟弥漫的天空占据画面大部分,令人窒息,炽热的橘红色夹杂着滚滚黑烟,密密麻麻的轰炸机从中飞过,冲击着观者神经,令人震撼不已;又如谭勇的《抵抗》选取了日军提刀闯向贫民家中,家中老人和妇女拼命阻挡反抗保护孩子的画面,用惨痛的片段真实地反映了社会情境,表达了我国人民抗战的决心;还有李斛《战火中的难民》描绘的是在一片断壁残垣之中,一群难民佝偻着身体、背着行囊、牵扯着幼童从滚滚黑烟中逃出的景象,表达了对劳苦民众的悲悯之情以及对战争的强烈批判。这类作品还有很多,中大艺术系师生用具有人文情怀与通俗现实的作品传达全民的希望与力量,成为艺坛的主流和时代的主旋律。

同时,中大艺术系的教学融合中西、强调古今,促使师生用作品实践艺术的民族化。对于油画这一新的外来的西洋绘画形式,中大艺术系将临摹转向现实的创作,用西方的绘画形式表现我国的文化特色,作品中或融入中国传统元素,如徐悲鸿以中国古典历史为题材创作的《田横五百士》;或结合时代取材社会大众,如冯法祀在抗战前线创作《饿死的兵》等油画,并在全国各地举办六次抗战写生画展;或加以中国画的意境,如李瑞年的《沙坪新村》极富韵致。他们对于油画的思考与实践推动了油画艺术走向本土化、大众化。对于中国画,中大艺术系利用西方的写实造型理念改造传统文人画的弊病,尤其是素描、透视、解剖等课程的开设,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造型能力,促进了学生在中国画创作中突出结构、比例、透视、光影、明暗等特征的表现。如傅抱石的《巴山夜雨》展现了山城的苍茫雄奇,画面笔墨浓重,笔法奇特,以散锋入画,连皴带擦,横涂直扫,打破传统笔墨束缚,寥寥几笔,酣畅淋漓,表现出重庆风雨来临之际雾气弥漫、天地融为一体的混沌之感。他在中国画笔法上的突破,表现出了我国传统绘画中从未有过的境界,开拓了我国绘画的新形式。又如朱敬仪1941年的国画《柏溪秋色》、1942年的国画《柏溪小桥流水》等,皆是以素描造型为基底对中西绘画语言的重新思考与尝试。

中大艺术系的艺术创作立足本位,在继承传统中发展创新,又兼容并包,吸收西方科学的绘画技法,同时结合时代需求,他们的创作为我国画坛带来无限的生机,对我国绘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可能性。

(二)推动我国艺术教育模式化发展

在动荡的抗战环境中,中央大学艺术系在徐悲鸿、吕斯百等教员的带领下坚强办学,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艺术系的石膏教具、图书等不断增添,充实了艺术系教学。由于写实主义契合了抗战的时代背景,以及艺术对于振导社会的特殊作用,写实的、普及的艺术在抗战期间得到迅猛发展,从而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量突增,到1942年,艺术系学生数增加到59人,音乐组恢复办学,1944年学生人数上升到84人,专任教员达到21人,发展成为最具影响力的美术院校之一。

而艺术系所学习的西欧学院派教学体系在受到抗战的考验与历练后,经过消化并融入本民族的血液,初步形成模式。同时,这一时期培养的写实能力突出的学生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重用,并由他们将这种亲身经历与受益的教育模式传承于后来的教学工作中。战后中大艺术系随校从重庆迁回南京,徐悲鸿北上担任北平艺专校长,并带走一批艺术系弟子协助,这样一来,抗战胜利后,中大艺术系弟子实际上主要汇集在江苏、四川、北平三个省市,并零散分布在祖国其他地区,尤其是以徐悲鸿执掌的北平艺专与以吕斯百主管的南京中大艺术系两大阵营形成南北呼应之势,促使写实主义在我国形成主导地位。

此外,所形成的以徐悲鸿为中心、以写实主义为指导的画家群体,广泛继承中大艺术系的艺术思想与教育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相继展开实践,从而使得以中大艺术系为源头的写实主义教学队伍逐渐发展壮大,以中大艺术系为雏形的写实主义美术教学经过不断总结经验,求同存异,趋于完善并逐渐模式化、体系化。中央美院、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等高等院校的教学活动沿用写实主义的教学思想而逐渐走向成熟,奠定了新中国美术院校的基础及教育方向,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发展。

二、抗战时期中央大学艺术教育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启示

(一)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满足社会需求

通过中大艺术系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艺术始终作为一种途径和载体服务于国家和民族的建设与战略;艺术教育始终与社会重大需求对接,承担着它应有的时代使命,为国家培养、输出人才。

在20世纪早期,图画手工科、工艺专修科的教学皆以实用艺术为主,以适应政府救亡图存下“实业救国”的举措。自20世纪30年代起,尤其是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大艺术系的教学以“养成艺术批评及宣导之人才,以提高社会之艺术风尚,而陶铸优美雄厚之民族性”①为目标,站在民族的立场,以先觉的政治意识配合国家抗战救国的目的,将教学服务于民族解放斗争,将艺术教育作为提高社会风尚的重要手段,用作品凝聚民族力量,逐渐发挥起艺术抗战救国、鼓舞民众的社会作用。在新旧思想交替、东西文化交锋的时代,如何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解读传统文化,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同时,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广泛吸取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并将之结合时代要求,展现时代风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为这一时期教学的首要任务。这一理念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升人文素养至关重要,也更能激发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找寻灵感,将人文情怀融入为国难写真的创作中,满足了艺术为大众服务的社会需求。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新中国文艺发展的方向,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随即成为国家文教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政治导向,中大艺术系及工作在各地的弟子们及时调整理念,结合延安鲁艺的革命传统,并响应号召吸收了苏联美术教育的经验,完善写实主义美术教学思想。改革开放后,大家的重心转向教学改革,艺术系的弟子们在各工作岗位上仍然对艺术教育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促使艺术教育作出相应的改革,也使得写实主义教学思想与时俱进,更加开放和包容,呈现出多元发展的特点。

进入21世纪,国家更加重视艺术教育,2019年,教育部发文《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②,强调高校美育要以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为重点,高校艺术教育的工作者们更应响应国家战略,践行新时代国家艺术教育的方针政策,为进一步推动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不懈努力。

(二)教学内容:立足本土、兼收并蓄

中大艺术系的教学总是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根基,然后根据需要适时地融入国外先进的观念与技术,即使是对于油画这一外来画种,也依然立足于本土,探索油画的本民族之路。

20世纪前期,在东西方文明碰撞的时代中,挖掘我国传统美术的自身意义与价值、挽救国画的因袭之弊成了艺术教育所要解决的首要课题。中大艺术系教员们率先对中西方文化艺术差异及艺术审美进行辩证地考究与选择,认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③将借鉴与引进西方艺术视为变革传统、返本开新的路径,技术上吸收西方写实造型原则,内容上打破因袭的传统主义和复古思想,从而以科学的写实技巧补救我国传统旧形式的缺陷。基于此,无论是西画还是国画创作,无论是写实亦或是写意,都不同程度地以一种高度文化自觉的意识融入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与民族精神,使得作品始终呈现出浓厚的民族意蕴。如在重庆时期徐悲鸿以中央大学艺术系为平台进行的中国画改良教学中,首先选择了两个比较欣赏的学生进行试点教学,他在西画组挑选了李斛,又在国画组选定了宗其香,然后根据两个学生的基础差异,各有侧重进行训练,他要求素描功底扎实的李斛强化对中国传统绘画语言的揣摩,特别加强对线条的训练,而让原本学习国画的宗其香加强素描造型练习。在徐悲鸿的亲自指导之下,李斛尝试用中国的笔墨进行直接写生,在“师法造化”的基础之上,吸收传统绘画中线的表现力,并汲取油画的色彩和水彩画的表现手段,以此来改革和丰富中国人物画表现的结构与造型,取得较大突破,如《嘉陵江纤夫》《吸烟的老人》等,是吸取西画造型之长与传统线条相结合的新人物画的成功样式。宗其香则以重庆黑夜为题材,用中国笔墨借鉴学习西方素描明暗的表现手法,创造出了独特的夜景山水画,打破了传统绘画不能表现光感的限制,使得深厚而悠久的水墨传统在严格的造型基础之上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大艺术系教员的指导之下,学生们从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以及艺术语言的探索等方面进行传承和推进,敢于打破成规,而又细腻地关注现实生活,作品中无不流露出民族主义与人道主义的思想倾向。

进入全球化的新时代,文化竞争愈演愈烈,而建设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从中汲取滋养,获取力量、凝聚共识。艺术教育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为理想,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创作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艺术,向世界树立东方文明大国形象。

(三)人才培养:以人为本、激励创新

中大艺术系在人才培养中注重人本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顺应学生的禀赋,实施因材施教,主张因势利导,从而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在自由的人才培养机制下,中大艺术系较为全面、综合地开设各类课程供学生自主选修,并尽可能完善教学环境,充实教学设备,扩充教学内容,全方位地为学生呈现东西方文化的样貌,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东西方文化艺术的差异与价值,从而建立基于自身理解的艺术表达,使得作品呈现多种形态且各具特色。同时,中大艺术系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培养教师的全过程,坚持以人为本,将立德与正艺视为艺术系人才培养的两大标准,引导学生面向社会、热爱生活,使学生既熟悉掌握书本中正确的理论知识,又体悟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生,从而培育真正的、完整的人,为新中国培育出一批兼具道德修养与纯正艺术的优秀艺术人才。由于他们不同的艺术选择,促进了新中国国画、油画、水彩画、木刻、漫画、雕塑等各种门类形成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在当代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环境中,艺术教育应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大形势的需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借鉴历史经验,遵循教育规律,着眼于学生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艺术创造性,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深入分析抗战时期的中央大学艺术教育,对研究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和美术教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并对当代艺术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深入认识抗战艺术的历史文化價值,有利于激发当代艺术家的民族意识与创作激情,促使艺术家探寻具有本民族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

①卓庵:《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科概况》,《中国美术会季刊》第1卷第2期,1936年6月1日出版。

②《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9 年4月2日。

③王震编:《徐悲鸿文集》,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年,第3页。

猜你喜欢

抗战时期艺术教育
论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出版与传播
抗战时期边区人民调解制度的评价
抗战时期贵州的出版业探究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抗战时期桂林音乐团体简介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