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架式教学促进学生“真实”写作能力提升的方法初探

2021-09-18舒叶

课外语文·上 2021年9期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真实任务驱动

【摘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现实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往往缺少“真实”性。基于此,笔者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利用支架式教学促进学生“真实”写作能力的提升:借助任务驱动,巧用思维导图,提供范本支架,借助评估支架。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致力于找到作文教学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真实写作;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25-129-03

【本文著录格式】舒叶.支架式教学促进学生“真实”写作能力提升的方法初探[J].课外语文,2021,20(25):129-131.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有效指导

部分教师认为,开展写作教学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帮助不大。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缺乏有效指导。我国的写作教学一直有讲究分格和分段的传统,纵观古代的写作教学,尤其在文章的格式上有严格的限制,讲究“起承转合”,到了明清更甚。现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主要从如何审题构思切入,但对学生写作过程具体反映出来的问题缺少进一步的调整。

(二)缺少情境体验

写作往往是我们对原有的经验呈现、加工,继而产生新的经验的过程。由于学生年龄和生活阅历的局限性,很多写作内容学生没有感触,没有认识,自然就无从写起。学生在实际写作过程中,也往往是写到哪里是哪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写作教学中的任务教学是一种主流教法,它以明确的交际任务从而实现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鉴于此,寫作内容应该强调与社会生活的关联与融合。

(三)评价体系单一

作文的评分标准对作文教学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但现在的写作评价往往由教师主导完成,教师是作文评价的主体和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实则写作教学过程中,写作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写作能力,更好地实现评价和教学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我们应该倡导多元化的写作评价体系。

二、支架式作文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借助任务驱动,倡导“真实写作”

传统的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把文体按照表达方式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三大类,事实上,这种分类缺少非常重要的实用性文体教学,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的文章无病呻吟。刘大为在《语言知识、语言能力与语文教学》一书中提到“语文课程所需要的知识不能简单地等于语言学知识,不能完全依托于语文学的学科体系,而要针对语文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需要来重新进行研究,构建一个应用性的知识系统”。统编教材的实施,强调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语言文字的运用。下表是七到九年级的实用文体:

从表格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个年段的写作都有明确的对象和目的,统编教材确立了“交际情境”的写作意识,口语交际、综合性活动的主题也基本上成了写作训练的情境性“主题”。《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进行一次次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讨论调查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真实”写作。

学生是写作活动的主体,写作任务应该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任务型写作倡导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宁波中考有一题,让考生对是否写纸质书信还有需要发表自己的观点。个性化的创意性写作,也越来越倡导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和写作情境勾连,真实地进行写作。

(二)巧用思维导图,促进“真实”写作

思考和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好的作文一定是情感和理性的迸发,然而学生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往往缺乏一定的逻辑性。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把文章思路结构化,在结构化中发现逻辑脉络,比如如何倒置,如何起承转合。思维导图可以合理有效地修正学生逻辑思维中存在的问题。

1.借助思维导图,明确选材立意

结构可教,思想难“授”。在学生写作训练的构思阶段,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作文中的中心词进行发散联想。笔者以七年级下三单元“抓住细节”作文专题中的《照片里的故事》为例,作文题中的关键词是“照片”和“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两个词进行发散性思维,从而明确选材立意。

风景照 一家人旅游的快乐

学农照 学农的艰辛,成长的意义

游学照 东西文化的差异

……

学生根据关键词进行发散性思维就是删选材料和确定文章立意的过程,作文要写好首先是自己要有话说,这样作文自然能写得“真实”。其次在模式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在选定需要重点扩写的典型细节的同时也唤起他们的“真实”体验。

又比如议论文思维构建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目录法”,确定中心论点的同时,确立分论点和材料。思维梳理的过程就是学生确定材料和主题立意的过程,旨在通过这样的方法养成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借助思维导图,构建行文思路

思维导图形式多样,有鱼骨头思维导图、框架式思维导图等。不同的文体写作适合不同的思维导图,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创作思维导图。笔者以七年级下三单元“抓住细节”作文专题中的《__的那一刻》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围绕核心,选择写作的相关要素,对需要扩展的“一刻”进行具体扩写,如下:

原因 激动的那一刻(某个场面扩大) 感受(心里活动)

联想和想象 背景烘托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而且一些绘画比较好的同学能够在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写作的灵感和热情。学生表达情感的匮乏和表达中心的不明确,从某种角度和学生的思维力缺乏有着一定联系。因此教师指导学生思维导图的过程就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力,对于学生的真实写作有很大帮助。

(三)提供范本支架,引导“真实”写作

朱光潜在《谈美》中描述了大量的古今中外大艺术家成名史,如“大艺术家米开朗琪罗花费过半生的时光研究希腊罗马的雕刻,而他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可见模仿是可行的,“模仿写作”可理解为“人有意或无意地仿照值得学习的文章,再现性或创造性地学着写出类似文章的写作行为活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模仿范本的结构、写法和语言,学生围绕文章找到适合自己风格的扩展空间的通用范围,继而慢慢形成自己的文字风格。

1.借力教材

“统编 ”教材课程内容目标体现的线索清晰,各个学段、单元的教学要点清晰。教师非常清晰地就能了解到每一单元的作文教学目标,学生具体学会什么,大致达到什么程度,作文写作到底要达到什么能力和水平,这是“真实写作”的基础。

仿写是我们写作教学过程中运用最多的一种方式,但是仿什么,侧重点是什么,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统编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方向和依据。例如:《秋天的怀念》可以仿照的是人物的细节、动作描写;《走一步再走一步》仿照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老舍《济南的冬天》最大的特点是抓住了“温晴”的特点,修辞手法细腻,信手拈来,学生可以仿照景物片段描写……教师还可以根据作业本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比如八年级的新闻写作,教师引导孩子拟写导语,标题,再到正文,这样学生对新闻写作的方法就能可感可知,可实践。

2.镜头指导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往往是大框架结构,但指导学生写作还需要慢镜头切分。教师应该通过文章内容的改变让学生感知,细节描写能够更好地体现人物特点和时代特点,这样更具情境真实性。比如,写作中的歌词,应明确歌词内容,歌词和心情的关联性。学生不会写,究其原因是不知道如何具体展开情境性描写。以下是学生的仿写片段:

学生一:这位慈母有些唠叨,就像老舍笔下的小母鸡似的,从前院“咯咯”到后院,又从后院“咯咯”到前院,你听:“九点了,好睡了……”但我深深地爱着她,她也深深地爱着我。(仿照老舍《母雞》片段)

学生二:没多久,蚕宝宝长大了。它灰黑色的身体渐渐变成了白色,它的食量越来越大。你瞧,它正风尘仆仆地向我们赶来呢!它爬到桑叶边缘,“嘎叽嘎叽”啃食起来,就像啃食松软的饼干……(仿写法布尔《昆虫记》)

从某种角度而言,写文章的能力就是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也是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优秀的范本,通过慢镜头指导让学生明晰名家在写作过程中布局谋篇和语言之巧,情感之“真”,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极大的意义。

(四)借助评估支架,检视“真实”写作

评价能够帮助师生诊断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构,从而修正师生的教学行为。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模式单一,达不到真正以评导写的效果。写作教学可以有机地将评价活动融入到写作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欲望。

1.借助评估量表,以评导写

在写作过程中,师生可以共同制作评估量表,从而达到以评导写的目的。

同样以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的写作专题中的《照片中的故事》为例,设计评价量化表:

作文评价量化表格宜简单易操作,学生在参与评价量化的同时就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作文和他人对比,在评价过程中修正自己的写作问题。教师只有关注整个写作过程,引导学生的自改和互改,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检视自己的“写作行为” ,达到“真实写作”的目的。评价量表可以根据单元的作文教学要求阶段性地设定任务和目标,比如七年级重在如何写人写事,到了九年级则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多元评价体系,寓教于乐

传统的评价是教师一人评价的写作评价方式,然而学生内心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赞赏和肯定的。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定期推送班级学生的选文,让家长和同学共同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写作能力的建构有着众多因素的影响,同样写作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一篇作文的优劣,更需要用个性化的评价标准衡量,而不应该强求统一。微信圈、简书都是很好的学生习作展示空间。在寓教于乐的评价体系中,学生逐步自我肯定,从而激发写作热情。

三、支架式教学的实践反思

(一)借力生活,真实写作

支架式教学虽然对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帮助,但是在实施操作过程需要达到预期效果,还是需要教师根据教学进展随时调整。中学生写作的常见问题是选材单一,这和学生的生活经历以及思维固化、浅表化有很大的关联。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借力生活,发掘生活素材背后的新意。因此教师应该创设多样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写作练习。比如2020年的新冠疫情,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设置情境,可以让学生写诗致敬“疫”英雄,也可以让学生对于疫情期间关于戴口罩的问题进行思考……我们既应该让学生真实抒发情感,也应该引导学生理性、客观地思辨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二)提供平台,激发兴趣

学生对写作之所以缺乏兴趣,很大程度上是缺乏展示平台。教师应该努力创设环境,为学生搭建写作展示平台。教师可以定期设定班刊,将优秀习作编辑成册等。在优秀习作的交流过程中,学生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这种方式会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创作欲望。我们说网络平台虽然是快餐文化,但其中不乏写作高手,网络的点击流量也是网络作者创作热情的源泉之一。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从“评判”态度到“欣赏”态度,那么学生的写作热情也会大大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支架辅助。不论使用哪种支架助力写作教学,教师都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整。支架式教学助力“真实写作”,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是一个反复尝试并孜孜以求的过程,希望通过切实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真正发挥支架的功用,从而助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天一.“真实写作”导向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2]栾娟.初中语文写作过程指导路径与实施策略[J].中学语文教与学,2020(2).

[3]栾娟.支架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语文教与学,2020(5).

[4]王兴娟.高中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教学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9.

[5]蔡雅婧.支架式教学理论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舒叶,女,1978年生,浙江桐庐人,本科,中教一级,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支架式教学真实任务驱动
大学英语听力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索
从几种“真实”浅议《活着》的影视改编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概念图的语文支架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