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S管理模式对医院检验科管理质量的影响

2021-09-18王安刚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6期
关键词:检验科废物科室

王安刚

鱼台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鱼台 272300

检验科是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每天承 担门急诊患者、病房患者、各类体检者及科研的各种人体标本检测工作,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及预测提供准确、科学的实验室依据[1]。但由于检验科部分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及安全意识较低,容易导致检验差错发生,造成经济损失及社会损失[2]。因此,不断提高检验科的管理质量是医院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部分。8S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是在现场管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素养、消除安全医患、节约成本及时间以提高管理质量,在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3]。该研究选取2020年7—12月于鱼台县人民医院检验科采集检验标本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8S管理模式,取得满意的管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2月于鱼台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工作的24名检验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名,女性15名;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0.47±4.12)岁;文化程度:大专2名,本科21名,研究生1名;职称:主管技师10名,技师14名。选取2020年1—12月于该院检验科采集检验标本的患者200例,于2020年7月在检验科质量管理工作中实施8S管理模式,2020年1—6月为实施前,视为对照组(n=100),2020年7—12月为实施后,视为研究组(n=100)。研究组: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8.97±8.24)岁。 对照组: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9.15±8.8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鱼台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核,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传统的检验科管理方法,根据该院实际情况将药物及相关试剂根据相关规范进行放置及储存,严格按照检验科的检验操作步骤进行,所有医疗废物均按照医院的要求进行处理。

1.2.2 研究组 实施8S管理模式,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i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suke)、安全(Safety)、学习(Study)、节约(Save),具体内容如下所示:①整理(Seiri)。根据检验科室内物品管理办法将其进行区分,保存必要的物品并贴上清晰的标签,对于不必要的物品及时清理,定期检查检验科的工作场所,包括科室内的仪器设备、检验试剂等,将经常使用的物品置于随手可取的位置,将长时间未使用的物品置于库房保存。②整顿(Seition)。采用定位及定量的方式合理摆放检验科内比较常用的物品,每次使用物品后及时放回原位,禁止随意乱放,对于试验区域的标本应根据划线定位,清晰分辨检验前后的标本,在检验后的标本上做好标记,并存放于指定冰箱,定期滚动式清理冰箱。③清扫(Seiso)。及时打扫检验科室内被污染或脏乱的物品,定期清扫工作场所及物品以做到无垃圾、无灰尘,对于不同物品、设备需要采用不同清扫方法及不同清扫周期,特殊物品需使用特制的清扫工具,以保证检验环境干净、卫生,避免出现检验环境污染,及时检修出现问题的物品、设备。④清洁(SEiketsu)。认真执行8S管理前3项管理工作中的管理制度、标准操作规范,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在检验科日常管理过程中应用奖惩制度,要求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定期对工作区域进行清洁,以保持达到全面清洁的目标。⑤素养(Shisuke)。在科室内努力营造和谐、轻松的工作氛围,要求科室全体工作人员,每日集中检验科工作人员学习8S管理精神、管理理念及各项管理制度,提高检验科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升科室整体的工作精神面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及职业幸福度。⑥安全(Safety)。要求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循安全管理制度,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及法律意识,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循科室的规章制度,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预防及处理,去除检验科的不安全因素,保障检验科的标本及环境安全。⑦学习(Study)。定期开展检验科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开展讲座、发放培训手册等形式,提高检验科工作人员对新设备、新技术的认知水平及操作能力,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业务能力,从而提高检验科的整体工作质量。⑧节约(Save)。做好检验科的成本预算及核算,加强对检验科各种药剂的使用管理,培养检验科工作人员的节约理念,规范各项操作流程并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以提高检验科的工作效率,减少差错事件发生,有效节约时间、空间及人力。

1.3 观察指标

①应用该科室自制的检验人员专业能力评估量表测评两组检验人员的专业能力,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设备使用、设备管理、设备保养及维护、服务质量6个方面,采用Likert 10级计分法,分别赋值1~10分,分值越高则提示检验人员的专业能力越高[4];②应用该科室自制的检验人员医疗废物处理情况调查表测评两组检验人员的医疗废物处理情况,包括医疗废物容器正确使用、与生活垃圾分类、暂时贮存场所规范、按规范移交登记、及时运送5个方面,采用Likert 10级计分法,分别赋值1~10分,分值越高则提示检验人员的医疗废物处理情况越佳[5];③应用该科室自制的室内质控评分表测评两组血常规、尿常规、生化项目、免疫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情况,采用Likert 10级计分法,分别赋值1~10分,分值越高则提示室内质控质量越高[6];④观察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标识错误、标识丢失、标本容器不当、标本采集不足、送检不及时。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检验人员专业能力比较

研究组检验人员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设备使用、设备管理、设备保养及维护、服务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检验人员专业能力比较[(±s),分]

表1 两组检验人员专业能力比较[(±s),分]

组别研究组(n=24)对照组(n=24)t值P值理论知识9.23±0.63 8.45±1.16 2.894 0.006操作技能 设备使用 设备管理9.03±0.55 8.31±0.20 6.027<0.001 9.42±0.38 8.31±0.26 11.810<0.001 9.19±0.63 8.44±0.82 3.553 0.001设备保养及维护 服务质量9.14±0.72 8.26±0.64 4.475<0.001 9.01±0.65 8.23±0.58 4.386<0.001

2.2 两组检验人员医疗废物处理情况比较

研究组检验人员医疗废物处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检验人员医疗废物处理情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检验人员医疗废物处理情况比较[(±s),分]

组别研究组(n=24)对照组(n=24)t值P值医疗废物容器正确使用 与生活垃圾分类 暂时贮存场所规范9.06±0.44 8.18±0.32 7.924<0.001 9.22±0.39 8.45±0.44 6.416<0.001 8.97±0.66 8.25±0.72 3.611 0.001按规范移交登记 及时运送8.80±1.03 8.26±0.75 2.076 0.043 9.25±0.34 8.32±0.21 5.736<0.001

2.3 两组血常规、尿常规、生化项目、免疫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评分比较

研究组血常规、尿常规、生化项目、免疫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常规、尿常规、生化项目、免疫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血常规、尿常规、生化项目、免疫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评分比较[(±s),分]

组别研究组(n=100)对照组(n=100)t值P值血常规 尿常规 生化项目 免疫项目9.28±0.53 8.34±0.30 15.435<0.001 9.22±0.37 8.21±0.46 16.770<0.001 9.39±1.55 8.42±1.28 4.825<0.001 9.17±0.38 8.43±0.49 11.934<0.001

2.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检验科是医院内重要的科室之一,负责日常各种疾病患者的标本检验及诊断工作[7]。近来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化检验成为主要的疾病诊断手段之一,导致检验科的工作强度不断增加,但较少的工作人员不足以承担如此大的工作量,从而造成检验差错发生率增加[8-9]。因此,需要在检验科工作中应用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手段以改变现状[10]。8S管理模式是在现场管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素养、消除安全医患、节约成本及时间以提高管理质量,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中,但尚未见到在检验科管理中应用的报道[11-12]。

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检验人员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设备使用、设备管理、设备保养及维护、服务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8S管理模式是一个持续改进的管理过程,能够将管理制度变成常态,在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中针对习惯性违章、随手乱放等行为进行管制,纠正工作人员的不良习惯,提高科室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并能够细化分解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帮助工作人员建立扎实的专业能力,同时通过定期专业培训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各种新技术、新理念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13-15]。表2中,研究组检验人员医疗废物处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8S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检验科工作人员的医疗废物处理能力,保障科室的环境安全[16-17]。从表3数据可知,研究组血常规、尿常规、生化项目、免疫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8S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检验科各项检验操作的室内质量控制力度,从而提高检验科的管理质量[18]。该研究发现,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8S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少检验科工作人员的检验差错发生。

综上所述,8S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检验科的优势明显,可有效提高检验科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其个人防护意识,改善检验科的管理质量,提高检验科工作效率,有利于各项检验工作更好地开展,正确处理检验科医疗废物,减少检验差错发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检验科废物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深度睡眠或有助于有效排出废物
废物不废的西瓜皮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电子废物何处去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