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一体化教学在口腔护理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18王纯安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6期
关键词:规培医护规范化

王纯安

长沙市第四医院口腔科,湖南长沙 410000

口腔医疗服务不仅仅指的是精湛的医术,高质量的 护理服务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1]。在口腔医疗活动中配合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是提高患者口腔诊疗效果的保障,同时也是改善患者的医疗体验,获得患者认可的关键所在。而优质的护理服务离不开优秀的护理人员,优秀的护理人员则离不开科学的培训教育[2-3]。以往的口腔护理培训主要是常规式培训教学,也是大多数医疗机构针对刚入职的医护人员采取的培训方法,主要是以带教老师主动传承口腔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主,护理规培生实践锻炼的机会并不多,不利于其主观能动性和综合能力的培养[4]。而现阶段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改变了当前口腔护理规范化培训教学的现状,由临床医师和护士共同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指导,为口腔护理从业人员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有效途径[5]。该研究选取2019年5月—2020年8月在该院口腔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护理人员68名,对医护一体化教学在口腔护理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8名在该院口腔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22.36±0.73)岁;包括专科25名、本科9名。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20~25岁,平均年龄(22.81±0.83)岁;包括专科26名、本科8名。两组护理规培生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68名入选规培生对该次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常规规范化培训教学 口腔护理规范化培训教学时间为期8周,组织学生进行理论课程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规范化培训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课堂讲课及示范、口腔专科操作护理技能演练、临床专科随诊实践指导、病例讨论、护理查房等手段开展教学。在临床实践教学中采取导师负责制,即由导师按照规范化培训教学计划及口腔护理考核指标,全面负责学生的理论指导和操作培训,并逐步开展教学。在规范化培训教学完成后,安排学生进行口腔护理规范化培训教学效果考核及教学满意度调查。

1.2.2 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规范化培训教学方法 ①以口腔护理教材和大纲为核心,结合该院口腔护理实际情况,制订医护一体化教学方案。医护一体化教学方案的制定由医护人员共同完成,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教学指标为依托创新教学内容,为规培生提供更具现实作用的规范化培训教学。在此基础上,根据规培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制订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形成完善的培训教学流程,并在实际教学中,根据规培生具体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案不断改进和强化。②加强口腔护理规范化培训导师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其教学能力。首先对培训老师进行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念、内容、实施流程、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培训,提高其医护一体化教学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还有让其认识到开展医护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其教学意识。其次不断提高导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其理论结合实践教学能力,增加口腔护理实训教学比例。③引入四手操作专业性教学,对规培生开展四手操作教学,由导师与临床护士共同开展模拟教学,为规培生构建真实的口腔护理实践情境,在教学期间要注意充分体现医护一体化的内容和原理,让规培生开展四手操作练习。规培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需掌握治疗流程、护理流程,正确的器械摆放和使用、材料调拌方法等内容。在操作实践中带教医生和护士要与规培生多加交流,提高规培生医护合作意识和配合医生的熟练程度。实际灵活运用程度根据医护一体化教学方案开展教学,在完成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后,导师要全面评估规培生的实际能力和掌握情况,从而对后续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保证整个教学质量。在规范化培训教学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口腔护理规范化培训教学效果考核及教学满意度调查。

1.3 观察指标

1.3.1 规培生考核成绩 在完成规范化培训后,对规培生进行相应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运用、技能操作、配合熟练程度、指导医生满意程度等4项。每项满分25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则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越好。1.3.2规培生的核心能力 学生完成规范化培训后,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其核心能力进行评估。该量表共58个条目7个维度,分别是逻辑判断/科研能力、护理技能、管理能力、社交能力、法规运用、专业发展、医学教育,满分232分,得分与其核心能力水平呈正比。

1.3.3 规培生教学满意度 学生完成规范化培训后,采用科室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其规范化培训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主要的调查内容包括规范化教学是否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全面掌握知识、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沟通能力,每项内容均采取选择题的方式作答,选项包括“是”和“否”。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规培生规范化培训考核成绩对比

规范化培训结束后,观察组规培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配合程度、指导医生满意程度等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规培生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规培生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34)对照组(n=34)t值P值理论成绩22.06±1.64 17.16±1.03 14.753<0.05操作成绩 配合程度21.81±3.02 16.03±3.15 7.723<0.05 21.57±2.16 17.14±2.35 8.092<0.05指导医生满意程度 总分22.64±1.47 17.82±1.09 15.357<0.05 92.47±4.73 74.89±4.18 16.239<0.05

2.2 两组规培生核心能力对比

观察组规培生规范化培训结束后的逻辑判断/科研能力、护理技能、管理能力、社交能力、法规运用、专业发展、医学教育等核心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规培生核心能力比较[(±s),分]

表2 两组规培生核心能力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34)对照组(n=34)t值P值逻辑判断/科研能力21.86±6.13 15.83±4.68 4.559<0.05护理技能20.59±5.68 16.98±5.27 2.716<0.05管理能力 社交能力 法规运用23.69±5.96 17.62±5.68 4.298<0.05 24.46±4.69 18.81±4.61 5.009<0.05 21.88±4.62 17.35±4.42 4.131<0.05专业发展19.65±3.57 13.87±3.69 6.564<0.05医学教育 总分18.17±4.81 11.69±4.71 5.612<0.05 143.45±3.02 124.16±2.44 28.970<0.05

2.3 两组规培生规范化培训教学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规培生对规范化培训教学的各项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规培生规范化培训教学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护理专业学生是医院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每年医院各个科室都会接收大量的刚毕业的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护理规范化培训,为各科室的发展储备力量。对于口腔科来说也不例外,每年都会接收大量的口腔科护理毕业学生,对其开展规范化培训,从而为口腔科的护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6-7]。但是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来说,由于其在学校期间主要以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加之学校的护理实践操作机会较少,导致其缺乏相应的临床经验,实践操作技术水平也较低,使其进入临床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对于口腔科护理实习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培训,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促使其护理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从而顺利完成从学生到临床护理人员的转变,促使其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岗位。对于护理实习学生的培训其核心目的在于提升其护理核心能力[8-9]。规范化培训是护理实习学生进入医院后必经的一个培训环节,也是各大医院的一项基础培训手段,主要指的是在护理专业院校完成基础教育后进入临床实践时接受的护理专业化培训,该培训的目的在于使规培生尽快熟悉工作环境,更好地帮助其胜任护理工作。常规的规范化培训教学存在理论联系实践不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等问题,导致规范化培训教学效果较差。而口腔护理是一项精细化的护理工作,对规培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掌握度要求较高,因此,对口腔护理规培生进行常规性的培训教学已不符合目前的临床需求[10-11]。鉴于此,口腔护理规范化培训教学亟待改革创新,继续引入更加科学化的教学模式。

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提倡规培生的培训教学工作由医生和护士共同担任导师完成,以便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医疗和护理知识,使其对患者的治护工作有全面的掌握,从而更好地开展临床护理工作[12-13]。在常规的口腔护理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导师均由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但是护士自身的临床经验并未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导致其教学缺乏完整性,规培生知识点和技能操作均是被动学习,缺少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操作的相互融合,使得规培生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不足[14]。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不利于规培生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快速提升,导致其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学生到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将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到口腔护理规范化培训教学中,根据规培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临床教学方案,带教医护人员在教学过程中指出规培生出现频率多而比较集中的问题为重点培训内容,通过让规培生查找相关资料研究分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再由带教教师进行汇总给出建议,从而调动规培生的自主学习性,提高思维拓展能力,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进行完美的结合,能够很好地克服和解决常规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不足和弊端,增加了规培生和医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配合度和医护合作意识,从而改善口腔护理规范化培训教学质量,促使规培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水平,均得到显著地提升[15-17]。从该研究数据可以看到,应用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规范化培训教学的观察组规培生,其理论成绩、操作成绩、配合程度、指导医生满意程度等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规培生核心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充分表明,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口腔护理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规培生的培训效果,促使其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和护理核心能力,均得到显著的提升。这主要是由于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符合当前临床护理实际需求的教学模式,在规范化培训教学中能够使规培生尽快的适应当前的临床护理实际情况,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其综合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得到同步提升。不仅如此,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规范化教学中的应用,注重对护理工作环境的模拟和建设,能够使规培生充分感受未来的护理工作环境、护理工作流程,掌握口腔治疗和护理的要点,这对于规培生充分掌握护理工作能力,未来更好地胜任护理工作岗位,提升其职业体验,帮助其树立未来的职业信心均具有积极的意义[18-19]。

综上所述,应用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口腔护理规范化培训教学,能显著提高规培生的学习成绩与核心能力,不断提升口腔护理规范化培训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规培医护规范化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为规培提供政策保障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规培:在突破中走过2014
该重视规培的“均等性”了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