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Ⅴ的国内近10年旅游体验研究综述
2021-09-18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任倩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任倩
一、引言
旅游体验是指处于旅游世界中的旅游者在与其当下情境深度融合时所获得的一种身心一体的畅爽感受[1]。国内旅游体验研究自谢彦君教授《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的视角》一书出版后引发了学术热潮。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将目光从外化的形式转向关注内在的感受,愈来愈多的学者在界定旅游的内涵和特性时将“旅游”与“体验”相关联,旅游体验也由此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对近十年国内旅游体验的核心文献进行搜集、整理,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相关计量分析,梳理、总结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旅游体验的研究进展研究和重点,试图从已有文献中发现规律及问题,以期为未来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CiteSpace5.0版作为研究工具。CiteSpace是陈超美博士在引文分析理论基础上进行扩展,应用Java语言开发的信息可视化软件,是目前绘制知识图谱常用的工具之一[2]。通过在CiteSpce软件中对数据进行导入和转换后,进一步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能够展示出某一学科或知识领域在一定时期发展的热点、趋势与动向。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在知网“高级检索”模式下,以“旅游体验”为主题词,设定关键词为“旅游”或“体验”,期刊来源限定为核心期刊,检索时间跨度为2010年-2020年,共检索到635篇文献,按主题相关性排序,经逐条阅读检索结果,剔除不相关条目后,最终得到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507篇作为本研究样本。通过对这507篇文献整理和归纳,对近十年的研究历程有了大概的认知。图1显示了2010年至2020年间每年的核心文献发表数量。2010年-2012年间发文量下降,可见这一时期学术界对旅游体验的关注度下降,2013年至2015年的发文量较稳定,2016年及2019年发文量大增,对应我国旅游体验研究的发展热潮。
图1 2010年-2020年旅游体验发文量
三、研究结果
通过系统化阅读、梳理图谱结果(图2)和相关文献可知,近十年国内旅游体验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旅游体验本质与属性、体验式旅游、情感体验与满意度三大方面。
图2 旅游体验研究关键词、主题聚类图谱
(一)旅游体验
旅游体验本质与属性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现象学、人类学、符号学三个方面。张斌等以胡塞尔现象学为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在肯定谢彦君教授对旅游本质的认识取得一定突破的同时,认为谢教授提出的“体验”概念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无法从真正的现象学层面对旅游体验的概念及其本质进行分析[3]。宋子千通过对旅游基础理论研究中实证主义与现象学研究方法的比较,指出了现象学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4]。陈兴从人类学视角出发,提出“虚伪真实”这一新概念,该概念充分体现了旅游体验的本质,并对如何塑造旅游体验进行了深入研究[5]。周永广等阐述了符号学的源流及旅游体验中符号系统的意义,并以西溪湿地为例,把符号的解读及建构问题融入旅游体验中进行了考察[6]。
(二)体验式旅游
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单纯的观光游览已无法满足旅游者需求,逐渐向体验经济迈进,体验式旅游也应运而生。目前,我国学术界和旅游业界对“体验式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开发、营销改进等方面。
王晓耕等指出相比于大众旅游时代,体验旅游时代的产品在价值目标、消费内容和消费方式上均出现了重大变化,要求供应商在提供体验式产品时必须按照顾客的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因而能否满足顾客个性化的体验需求亦成为考察供应商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依据[7]。刘怡认为,体验营销是指通过观摩、试用等方式让顾客亲自体验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并消费的一种营销方式,同时以乡村旅游为例,指出可通过确定旅游体验主题、营造互动氛围等体验营销策略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提高市场竞争力[8]。李翠微指出体验式旅游可通过细分旅游市场、建立顾客个人档案以实现“一对一”沟通等两种营销策略为旅游者提供差异化服务上的创新[9]。
(三)情感体验与满意度
对于多数旅游者而言,旅游往往只是一种媒介,体验才是根本性目的。邹本涛从体验出发探讨旅游情感体验,并对“旅游情感”(tourism emotion)与“旅游情感体验”(touristemotional experience)做出了区分[10]。刘丹萍提出“游客情感”应同时包括静态情感状态和动态情感体验过程两个方面[11]。罗盛锋则运用结构方程从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出发构建游客满意度测评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果显示,旅游者的“满意”是在认知与情感两条路径综合影响下的产物,并发现游客对教育体验与审美体验的感受能更为强烈地影响其对旅游产品的体验性评价[12]。
在影响满意度的因素研究方面,黄鹂等通过研究发现旅游者旅游体验的价值对其满意度有积极影响[13]。马天认为,旅游体验质量是旅游者对其旅游体验优劣程度的评价,是游客满意度的前因变量[14]。刘福承指出游客满意度的定义主要基于期望理论,指出因对游客满意度的测评,未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致使不同研究所得出的测评结果之间缺乏可比性[15]。在构建满意度相关评价模型方面,王昕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构建游客满意度评价模型,并通过3个典型景区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可行性与合理性[16]。
四、结论与展望
在体验经济时代,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更为注重自己的体验,国内的学者们也愈来愈多地了解、关注到旅游体验的重要性,但相关研究成果,尤其是理论研究方面仍有待丰富。本研究认为在今后的国内旅游体验研究中可多关注以下方面:
从研究内容来看,进一步完善旅游体验相关基础理论研究,深化对旅游体验本质、属性、特征、形成过程等基础性理论问题的认识与探讨,构建我国旅游体验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体系;同时,语音讲解、导览机器人和VR互动等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旅游体验会有何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亦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从研究方法来看,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定量分析,如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学方法,以增强研究的说服力。还可通过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如人类学研究中的田野调查法,通过实地考察、深入访谈、问卷调查等对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持续获得的旅游体验进行历时性研究,以丰富旅游体验的研究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