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援非生活

2021-09-18马景卉

中国医学人文 2021年9期
关键词:援外义诊医疗队

文/马景卉

(眉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贫瘠大地 疫满非洲

在一般人眼中,非洲应该是个旅游的好地方,茫茫草原,雄狮大象,人们过着载歌载舞无忧无虑的生活……起码在援非之前,我眼中的非洲是这个样子的。这种美好的印象直到我决定援非以后,才一点一点碎开。

2017年申请,2018年 开始援非前的培训,这时候我才对非洲有大概的认识。我要援助的国家——几内亚比绍,全世界最穷的10个国家之一。在网上查到了很多资料,自认为对那里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然而当我正式踏上比绍的土地,开始我的援非生活以后才知道,所谓的了解不过是冰山一角。

真实的比绍,学生住在竹篾打成的教室里,或者在墙外搭接的廊檐下上课;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这里交通的常态,集市摊位简陋到你无法想象。

当地人的住房就是简陋的土房,屋子里面几乎没有家具,床应该就是他们唯一的家当了,窗子没有玻璃,不知道是出于防盗的考虑还是其他,只有铁质的百叶。

三五个孩子围着一罐糊糊状的食物吃饭,这可能是他们一天的口粮。洗澡更是简单地在水龙头下冲洗,这已经是很好的条件了。

当地人的卫生意识极差,洗过的衣服直接铺在草地上晾晒。他们还会为了各种事情游行示威,有时游行的理由让人觉得荒唐。记得在我们第一次义诊回驻地的路上就遇到了当地人示威游行、封堵街道,全体队员第一反应是害怕,想到了电影《战狼》,可当那些人看到我们穿着印有中国国旗的白大褂的时候,知道了我们是中国医生,就立即放行了。

那一刻,我真心感受到自豪,为我的国家而自豪。

当地人的传染病泛滥,医疗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人均预期寿命女性57岁,男性53.4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23.9‰,仅有40%的人能享受医疗服务。疟疾、霍乱、腹泻及脑膜炎等传染病较为流行,成人艾滋病感染率为3.9%。

在国内新冠疫情暴发的时候,我们所有的援非队员都非常担心,担心千里之外的祖国,能否打赢这场战斗。看到国内同行们的壮举,我们既为他们的安危而担心,又为他们能够履行一名医者的责任而感到由衷的羡慕。国内的疫情在很短的时间就得到了控制,而国外的疫情却突然暴发起来。在这次疫情的冲击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下子凸显出来,国内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十四亿同胞共渡难关。然而我们在当地看到的情况是,政府抗疫不积极,即使当地政府宣布几内亚比绍进入全国紧张状态,要求戴口罩、不聚集,但是没有实际措施,百姓更是拒绝接受管制、追求所谓的自由,疫情下的几内亚比绍与平时无异。对于我们援外医疗队而言,每天都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

今日之中国日益强大。我们能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因为国家意识健全,我们能做到为一国封一城,我们能做到十万白衣齐赴楚。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疫情防控中体现了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全国一盘棋的体制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优势、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优势,我们能做到十天建成火神山雷神山……

幸甚,生在今日之中国。

家国使命 医者担当

1963年1月,中 国 第 一个向世界宣布派医疗队赴阿尔及利亚至今,中国援非已经持续58年,累计派遣医疗人员接近两万人次,救助非洲民众逾3亿。

四川省自1976年承派援外医疗队以来,截至2018年累计向9个葡语国家(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几内亚比绍等)派出69批医疗队,累计813名队员,诊疗患者676万余人次。

我所在的第17批援几内亚比绍医疗队共17人,包含医生14人,厨师2人,翻译1人,共设立比绍点和卡松果点两个医疗点。

2018年3月,我 们 来 自5个医疗队的援外预备队员被召集在成都开始进行援外前培训,培训需要过四大关。

第一关,语言关:我们学习的是葡萄牙语,第一次接触葡萄牙语就感觉到,这是一门非常难学的语言。仗着自己相对年轻,学起来并不是非常吃力,学习成绩还算优异。在培训期间,正逢来自圣多美与普林西比的医疗同行来中国交流学习,我们培训班共派出6名队员与他们进行交流,交流结束后,我作为唯一的代表用葡萄牙语向前来学习的非洲同行们介绍中国医生的值班制度。

第二关,心理关:报名之后我就开始上网搜索关于非洲的情况,在我的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就是:瘟疫、战乱和贫穷。那时的我有过动摇,打过退堂鼓,因为在和平岁月中长大的我,对战乱有着莫名的恐惧。后来哥哥知道了我援非的想法送了我一首诗,犹记得最后一句是“国助寒门习武艺,此生报国唯今时。”这是对我触动最大的一句,也坚定了我援非的信心。

第三关,兼职关:在培训期间,被选为队内的兼职会计、财务人员,先后两次赴南京进行了财务培训。因为人员有限,我们所有援非医疗队队员都是身兼数职。短短两周的学习也为我以后的财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关,礼仪关:一旦走出国门,我们就不仅仅代表个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为了不给国家抹黑,我们所有援外队员都努力的学习着外交礼仪。

经过近一年的培训,我们于2018年12月出征非洲,经过40多个小时,中转3个国家后,终于抵达了几内亚比绍的首都比绍。我工作的医院是中几比友谊医院,是由中国援建,拥有200张床位,位于几内亚比绍首都市内,是几内亚比绍最大公立医院。我所在的妇产科有30张床位。拥有产床、胎心监护仪、小型B超仪、新生儿辐射台、新生儿保暖箱等设备。

医疗队驻地位于医院内,当地经常停水、停电,需要用发电机发电。当地物资、粮食、蔬菜短缺,能购买到的东西非常有限。因此我们医疗队在闲暇时间自己种菜,虽然产量不高,但也能偶尔改善一下伙食。

医院内有全国唯一的一台双排CT,因为老旧,经常出问题无法使用,队内的放射科医生不仅要做医生还需要做兼职修理员。手术器械陈旧,经常因为器械造成手术进行困难。没有专业的手术器械包,而是所有手术器械放在一个容器里,做手术之前需要什么取出什么。病人需要自己在外面购买药品、输液器、输液针、纱布、碘伏、手术针线等用品后才能进行手术。当地器械护士做手术不清点纱布,我们做手术需要自己清点纱布。

医院简陋的医疗环境,虽然有心理准备,但当真正看到的时候,还是太吃惊了。刚开始工作非常不适应不习惯,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好在这里的患者非常尊重中国医生,医患关系非常和谐融洽。

两年多来,我共诊治门诊病人约770余人次。完成妇产科及配合完成外科手术共约450余台。参与抢救、危重病例讨论十余次。

有次下班后接到当地医生电话说我手术后的病人买不到药品,我特意为病人送去药品,我经手的病人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她们。

两年来参加医疗队在几比偏远社区、学校、军营、中资机构等举行的义诊巡诊21次。非常遗憾的是新冠肺炎疫情海外暴发后暂停义诊,否则我们可以去更多次。

记得有一次特别的义诊,是坐小船穿过大西洋海湾去岛上义诊,到达岛上后的交通工具是三轮车,车上面有两排木质小板凳,非常颠簸。虽然每次义诊很累,但是大家都非常开心,义诊结束后都是笑容满面。

除此之外,我们医疗队还要负责每年中国政府向几内亚比绍政府的药械捐赠任务,以及负责赴中留学生的妇科体检工作,大使馆、各个中资公司以及当地华人的妇科健康医疗工作。

2019年7月,当 地 医 生接诊一位女性患者,25岁,妊娠7+周,下腹疼痛3天加重1天,请我查看病人后考虑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由于患者为妊娠状态,且肿瘤巨大,当地医生不敢手术,请求我的帮助,虽然知道手术风险很大,但是情况非常紧急,我还是立即为病人进行了急诊手术。手术非常顺利,出血不多。手术结束时一看,旁边已经挤满了观摩的当地医生、古巴医生、塞内加尔医生。此事后来被华人世界栏目知晓后进行了报道,大使馆也对我进行了表扬,这也是我两年多援非经历中非常重要的一段回忆。

两年多来,我们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为每一个病人做好诊断和治疗,零误诊、零漏诊,带教当地医生3人,受到当地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好评。

两年的时间,让我有了很大的成长,同时因为过硬的医术,坦诚待人的态度,也让我与当地病人及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社会主义 感受幸福

按照计划,我们本应于2020年12月结束援非任务返回国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导致我们的回家日期一拖再拖、一改再改,所有队员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想家的情绪在这一刻被放大到了极致。但是大家互相鼓励,克服因此导致的情绪波动,认真站好最后一班岗,出色地完成了援外任务。

在确认回国消息后,由于实在太激动,我的脚踝不慎被当地人经常焚烧垃圾蹦出的火苗烧伤。此后还经历了感染、清创,给回国之路添了一点“彩”。

回想自己在非洲的两年多,被狗咬过、得过疟疾、瘦了20斤,最后又被烧伤,也算是经历非常丰富了。这一次为自己清创也让我感受到了原来清创这么疼,我想以后再为病人治疗时会有多一分的同理心,多一点关爱和关心。

2021年4月20日,我 们从比绍出发,4月21日抵达葡萄牙后,按照原计划应该于次日登上返国航班,却因出现了一些意外而滞留葡萄牙,进行了14天的隔离。5月7日终于抵达了西安,回到了祖国,所有队员在飞机降落的那一刻,都忍不住泪流满面,回想两年多的援非之路,将近900天的日日夜夜,仿佛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抵达西安开始隔离以后也深刻体会到了祖国真好!

隔离期间的饮食和非洲比起来实在是太好了,在西安隔离期间收到了陕西省卫生健康委的慰问,并为我们送来了特产和生活用品,感觉非常温暖。

5月21日,我终于回到了四川,工作人员接到我的时候还专门带来了医院准备的鲜花和卡片,看到卡片上短短的几行字,心里感觉暖暖的。那一刻我知道,这不是做梦,我真的回家了。

什么是幸福?这是一个我经常问自己的问题。直到有了这次援非经历,让我真正知道了什么是幸福。

幸福就是能健康快乐的长大,不用担心因为一点感冒就夭折。

幸福就是能休闲舒适的逛街,不用担心随时有一颗射向自己的子弹。

幸福就是能悠闲的逛着夜市,不用担心天黑以后就无法出门。

幸福就是能吃上母亲做的家常豆腐,一口下去幸福感油然而生。

幸福就是,我!生在中国!生在这个和平时期的中国!

感恩有党,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没有战乱,我们的孩子都能平安、快乐地长大。

活在当下,没有歧视,妇女能顶半边天。

活在当下,没有饥荒,所有人都不用忍饥挨饿。

因为,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母亲跟我说过一段话,通过这次的援非之旅,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义,“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到无时思有时。”感恩出生在红色的中国,让我远离战乱、远离瘟疫、远离歧视,感恩党和国家能给我这次援非的经历,让我知道生在中国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只有目睹了贫穷落后的非洲,才能倍感珍惜和平家园。更让我发自内心的崇拜那些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今天的中国如您所愿。

我也很庆幸成为中国援外医疗队中的一员。两年多的援外工作经历,是我人生中一笔巨大财富,虽然两年多我也有所失去,失去了一位家人(我的继父因病去世,我却未能回家),失去了学习先进医疗技术的机会,但是收获却更多,对今后的工作会带来很多启发和帮助。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仍然会主动报名援非,也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援非医生的行列。

猜你喜欢

援外义诊医疗队
援非医疗队
援外医疗队派员单位的人文管理与服务模式
军地医疗队驰援武汉
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暨扶贫义诊活动在奉节举行
出征
——致敬赴援武汉的医疗队
义诊在草原 潘义奎 油画 112cm x 180cm 2020 年
中国(福建)第15批援博医疗队首诊记
海内外专家联袂义诊 合奏中医惠侨最强音——江苏2018年“中医关怀团”南美慰侨义诊纪实
爱心义诊
“一带一路”倡议与对外援助制度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