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医院历史文化的挖掘与传播
——以北京儿童医院“老专家口述历史”项目为例
2021-09-17胡宇辰江大红
文/胡宇辰 江大红 卢 珊
医院文化是经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与沉淀而逐步传承发展至今的。先进的医院文化,能够充分彰显医院的特色和品牌影响力。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口述历史具有可满足“真实记录”的要求、丰富叙事表达,增强情感共鸣等作用,给受众带来耳目一新之感。老专家口述历史对医院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播优势明显,意义重大。
老专家口述历史的意义
老专家在医院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本医院特色的思想、信念、意识、观念等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其核心和主体是人。先进的医院文化能够在职工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从而使职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老专家历来是医院历史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医院的无形资产,他们以其高尚人格、钻研精神、潜心实践,塑造和丰富了优秀的医院文化。北京儿童医院自1942年创始至今已走过了七十多年的历程,形成了“公慈勤和”的院训精神,积淀并蕴育了深厚的文化内涵。然而,随着医院创始人及一批批老专家的逝去,优秀的医院文化和传统面临着流失之危,抢救这些宝贵的历史和文化成为当务之急。
“老专家口述历史”项目的意义
“老专家口述历史”项目区别于基于个别老专家的零散挖掘与传播,在国内医院文化建设领域,较早地以项目形式进行系统、全面、持续的抢救式挖掘。该项目以口述个人经历为抓手,共整理录制30位老专家,包括我国儿科领域仅有的3位院士(诸福棠、胡亚美、张金哲)。“老专家口述历史”项目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了老专家的风采,让“历史”定格为永恒,让每一位医院职工知医院历史、懂医院文化,将医院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发挥老专家“传、帮、带”的作用,对医院和相关学科的发展留下档案式历史。
老专家口述历史在挖掘医院文化方面的优势
通过老专家口述历史,既能复活医院历史,传承医院文化,又是对医院文化建设的创新之举。
以点带面,抢救医院“活”文化
“老专家口述历史”项目通过老专家口述历史,传承医院有血有肉的“活”文化。项目实践表明,老专家作为历史开创者、实践者和见证者,决定了其个体化经历往往与医院发展、科室发展、学科发展密不可分。以该项为例,涵盖我国儿科领域仅有的3名院士,22位学科或科室创始人,拍摄时年龄最大者为100岁的林传家教授,8人生于20世纪20年代,12人生于20世纪30年代。对老专家个体历史的挖掘,以点带面,亦是对医院、科室、学科历史的挖掘。
项目实践过程中,项目组也充分意识到抢救工作的紧迫性。2015年3月项目启动,在世专家29位,至2020年7月项目阶段性结束,在世专家25位。抢救保留了珍贵的影像资料,典型的如“我国妇幼卫生事业开拓者之一”百岁老人林传家教授,2015年12月她与世长辞,7个月前项目组对她进行的拍摄,为她留下了生前唯一一份完整的影像资料;2017年8月拍摄的我国小儿泌尿外科创始人黄澄如教授,于2020年7月辞世。
以人为本,拓宽医院文化采集渠道
“老专家口述历史”项目的初衷即是对“人”的关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且人文精神贯穿始终。一是从前期沟通、策划采访到制作传播,始终将老专家的健康情况及意愿放在首位,尊重人、尊重历史,并对传播内容进行严格审核;二是高度重视医学人文内容的挖掘,他们人生轨迹中一切为了孩子、克服万难、永攀高峰的卓越精神,极大地丰富了医院人文医学建设的内涵。
以口述为主要形式,增强医院文化生命力
从社会学角度看,口述历史能探求出不同时代背景下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缔结的关系及反应出的社会事实,富有纪实意义。职工是医院文化建设的主体,除了加强其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外,老专家口述历史的方式使医院文化的传承更具真实性、细节性、亲近性,大大增强医院文化的生命力。以亲近性为例,老专家讲述的人、事、物,往往就发生在医院职工身边或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具有更强的代入感,也更让人印象深刻,更能深入人心。
老专家口述历史的传播优势
融媒体时代,“老专家口述历史”项目借助社会媒体力量,充分发挥自身平台优势,实现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效果最优化。
新旧媒体并行,线上线下结合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通过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传播技术、手段及渠道的汇聚和交融,融合媒介相应而生。“老专家口述历史”项目以新旧媒体并行、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进行广泛传播,主要方式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社会媒体,如与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北京电视台《口述》《晚晴》栏目,网络媒体CCMTV等联合制作传播,与《北京晚报》《中国医学论坛报》等传统纸媒合作采访成稿刊发;第二类是自媒体,充分利用医院官方微信、微博、头条等自媒体进行传播;第三类是院内传播,充分利用院周会、院内电子屏、医院每年召开的“老少携手座谈会”等院内平台进行传播,在医院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起到致敬儿医前辈,再现医院发展,传递医院文化的作用。
丰富文化产品类型,提升传播效果
“老专家口述历史”项目将采集内容进行多种方式的包装加工,制作成电视片、短视频、音频、画册、读本等多种形式,极大丰富了医院文化产品的类型,并根据老专家的特性和意愿,为他们量身定制传播方案,揭示其丰富的内在精神价值,实现传播效果最优化。
作为档案留存,长久传承医院文化
“老专家口述历史”项目完成制作系列人物片28部,总结片1部,整理成稿26篇,印刷院士画册2册,口述历史读本1册,音视频资料累计存储1024G近百小时,整理口述资料近百万字,这些材料均作为医院文化档案留存。
总 结
历史和文化离不开人,且因时间越长而越具有底蕴。老专家是医院乃至国家之宝,让历史随着他们逝去而流失,极为遗憾。北京儿童医院“老专家口述历史”项目通过对老专家人生历程的记录,复活历史,形式生动,传播力强,对医院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且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医院也存在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拍摄设备老化、项目周期过长、对外传播渠道尚需拓宽、内容策划尚待完善等问题,这些不足之处同样需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