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健全人格培养的现状与对策
2021-09-18刘恋
刘恋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4)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和全社会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视程度的提升,高校校园体育教育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校校园教育工作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强化体育教育工作,并且加强文化建设工作,使体育教育在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的作用得以体现,进而促进高校学生德、智、体三方面共同得到培养[1]。所以,该文针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健全人格培养的现状与对策进行论述,这对国内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尤为重要。
1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健全人格培养的现状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出以下实际的调查数据,共792位受访者(学生)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具体问卷调查情况见表1、表2所示。
从表1和表2中所展示出来的数据中能够看出,在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792名受访者(学生)当中,认为自身的健康状况一般的学生占据了三分之一以上,而自述认为自身性格为内向型的学生几乎已经占据了二分之一。从这两项基本数据中就能够看出,有相当一部分的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从内向型性格人数比较多这一点也不难看出,目前部分高校中的校园体育教育并未实现教育功能完全的发挥,体育文化建设要远远落后于校园文化,这使得体育文化所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更不用说提升高校学生群体层面的人格元素了,其中最为简单的是非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多方面的作用也不能发挥出来,这对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开展和学生的个人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
表1 中国农业大学受访者健康调查表
表2 中国农业大学受访者性格调查表
2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影响
2.1 促进学生形成坚强意志品质的影响
处于高校校园阶段的大学生个体的心智发展都已经逐渐成熟,其头脑会对客观事物形成个体意识,对体育文化来说也是一样的。而良好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能够将体育文化当中的独立、果断、勇敢等良好意志和素质传达给学生群体,此时如果能够保障良好的教学氛围,就能够实现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的人格培养,这不仅对学生的在校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还能够使得学生进入社会之后的适应能力得到提升,简单来说,良好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既能够帮助学生圆满地完成学业,还能够帮助学生适应后期的职业发展[2]。
2.2 促进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具有健全、良好的人格,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
从表3中的数据中不难看出,八成以上的受访者都认为校园体育文化能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意志品质的培养,这足以说明,良好的校园文化是有助于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而且人际关系反过来也会对大学生自身的情绪、学习生活、研究工作形成影响,因此在后续的教育工作发展过程中,需要给予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工作足够的重视程度,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构建出一个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对于各项教育工作的稳定开展也是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和作用的[3]。
表3 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学生健全人格意志品质的影响调查分析表
3 完善和优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健全人格培养的有效对策
3.1 满足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健全人格培养的需求
3.1.1 强化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校学生对体育文化学习和体育健身的要求不断提升,而且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也显示,强化高校校园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是受访者群体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很多学生表示之所以对校内的体育文化建设不甚了解,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自身心仪的体育项目和设施。因此,为了使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得到完善和优化,就需要完善硬件体育设施,尤其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室内锻炼器材,其中包括跑步机、哑铃等,高校也需要做好这些硬件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争取使其价值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来,高效地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健全人格培养进行服务[4]。
3.1.2 强化体育运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事实上,学生在进入到高校校园之后,其学习任务也是比较多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出现学生不了解体育知识和体育文化的情况。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学校和教师需要共同努力,在校内强化体育运动知识宣传和普及工作,可以将其制作成短视频,在食堂和学生休闲区域进行循环播放,促使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文化进行深刻的了解。为了使这一目标得到贯彻和落实,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小型的运动活动,还可以组织运动处方与健康等专项培训班和心理辅导活动,培养大学生坚韧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等。久而久之,良好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就会深入到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3.1.3 优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运行
传统的高校校园体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形式是非常单一的,多数情况下都是体育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随后进行不同体育项目的正式运动,这种体育文化体现方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完善和优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给予体育项目组织和运行足够的重视程度。为了实现这一点,体育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以此保障各项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在体育运动项目中加入一定的竞技因素,促使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程学习和体育文化建设中。例如,教师可以鼓励体育特长生与学生一同进行学习[5],使不同类型的学生之间加强了解,这有利于良好体育学习氛围的建设,进而使校园体育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可持续发展,这也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教育目标之一。
3.2 实现体育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发展建议
3.2.1 给予政策方面和资金方面的支持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高度严谨的法治国家,如果能够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阶段给予政策之上的支持,教师在执行体育教育和完成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其相关的行为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进而使全国各地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得到相应的保障。另外,在完善和优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流进行支撑的,因此政府部门和高校自身需要做好资金投入方面的配置,使体育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在资金方面得到保障,使体育建设过程中的硬件和软件水平协同得到提升,加速与发达国家大学校园体育接轨步伐[6]。
3.2.2 打造良好的载体
教育工作是需要一个有效的载体的,对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健全人格培养也是一样的。可以在高校校园内部组织形成相关的篮球部、排球部和羽毛球部等,使高校学生的体育学习具有归属感。在打造良好的教育载体之后,学生对体育学习会变得更加的积极和主动,也有利于高校体育文化朝向多元化发展,对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遴选一批校园体育文化和体育育人品牌,促使这项工作得到保障,体育文化由此得到正确的建立。
3.2.3 加强高校体育文化的改革创新
众所周知,当今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并且以“改革创新”为主流的时代。因此,在完善和优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各个方面的体育文化、新闻、讯息,确保高校体育文化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必要情况下,全国各地的不同高校可以互相积累经验,不断努力探索形成新机制、新模式,适时总结经验具有积极意义,使全国各个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顺利完成。
4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情况是不容乐观的,因此在后续的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要相应地强化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使其对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发挥作用,同时高校也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障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